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單元素養練-第一單元 走近細胞 組成細胞的分子(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單元素養練-第一單元 走近細胞 組成細胞的分子(有答案)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走近細胞 組成細胞的分子
(75分鐘 100分)
考情分析
高考對接點 組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是高考高頻考點,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
單元疑難點 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的相關實驗及作用
典型情境題 4、5、9、12、13、15、16、19、2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其為生物學的發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學說認為,一切生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
B.科學家施萊登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C.細胞學說的建立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法這一科學方法
D.細胞學說的建立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分子水平
2.發菜是一種陸生固氮生物,可以將空氣中的氮氣還原成氨,合成氨基酸,同時具有強烈的旱生生態適應性,能在極度干燥的條件下存活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復吸水后仍可恢復代謝活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發菜和黑藻都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生物
B.在發菜和黑藻的細胞質中都能觀察到葉綠體的運動
C.發菜細胞的擬核中DNA和蛋白質結合形成染色質
D.極度干燥條件下的發菜能復吸水,與液泡有關
3.無機鹽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具有維持生物體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a2+與肌肉的收縮和舒張無關 B.Mg2+是類胡蘿卜素的必要成分
C.H2P作為原料參與脂肪的合成 D.HC參與維持人血漿酸堿平衡
4.人體腸道中的雙歧桿菌、乳酸菌等多種有益菌能合成分泌多種酶類,這些酶類與人體產生的消化酶共同發揮消化作用??茖W家試圖開發“活體生物療法”以應對人體的某些胃腸道疾病,但由于許多益生菌對氧極為敏感,使得制造、儲存和運送它們變得困難,微生物穿“馬甲”可更好治療胃腸道疾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雙歧桿菌、乳酸菌的遺傳物質含有脫氧核糖和尿嘧啶
B.雙歧桿菌、乳酸菌分泌多種酶類與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有關
C.雙歧桿菌和乳酸菌在大量合成多種酶時,其核仁會明顯增大
D.雙歧桿菌和乳酸菌可治療因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衡
5.對細胞形態、結構的觀察可以為某些疾病的檢測和診斷提供依據。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由EB病毒(一種人類皰疹病毒)感染造成淋巴細胞異常而導致的疾病。被感染的淋巴細胞與正常淋巴細胞在形態、結構、功能上具有很大差異(如圖),其也可引起急性傳染病,患者會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多種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EB病毒核酸的特異性主要體現在空間結構不同
B.常以鏡檢異型淋巴細胞比率作為該病確診的判斷依據之一
C.EB病毒無線粒體,只能通過無氧呼吸氧化分解供能
D.EB病毒感染的細胞被清除是通過細胞壞死實現的
6.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三個不同物鏡組合來觀察某一細胞裝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甲所示。圖乙表示圖甲中c物鏡下觀察到的視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想使觀察到的細胞更清晰,可以選擇a或b 物鏡
B.轉動轉換器將c物鏡轉換為a物鏡,視野更明亮
C.a物鏡下可通過調節細準焦螺旋使視野物像更清晰
D.由c物鏡轉變為b物鏡下觀察時,需要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
7.水在細胞結構的維持和物質的運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乎所有細胞內的代謝過程都需要在水環境下進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同一生物體的不同組織細胞的含水量不同
B.水是生命活動中各種化學反應的理想介質
C.自由水和結合水在細胞中的含量固定不變
D.結合水含量的高低與植物的抗性大小有關
8.顯微鏡使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于科學家發現新物種、醫生治療疾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高倍鏡下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方向與實際流動方向相反
B.白細胞的體積比紅細胞大,在光學顯微鏡下更易觀察到核糖體結構
C.用蘇丹Ⅲ染液進行染色后,直接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花生子葉中脂肪的分布
D.換用高倍物鏡前應先將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以免高倍鏡下找不到物像
9.我國某研究所合成了一種具有鎮痛作用而又不會像嗎啡那樣使病人上癮的藥物——腦啡肽,結構簡式如圖所示。腦啡肽存在于大腦和脊髓的神經細胞中,能改變神經元對經典神經遞質的反應,起修飾經典神經遞質的作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腦啡肽中有1個游離的氨基和1個游離的羧基
B.腦啡肽中氨基酸之間的區別在于空間結構不同
C.腦啡肽經釋放后,作用在突觸后膜后會阻止Na+內流
D.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腦啡肽的合成和分泌時,需控制放射毒性
10.在細胞核中藏有攜帶遺傳信息的“生命圖紙”——核酸,其廣泛存在于所有動植物細胞、微生物體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中的核酸根據所含堿基的不同分為DNA和RNA兩種
B.DNA是儲存、復制和表達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基礎
C.有的核酸通過提供化學反應的活化能起催化作用
D.腫瘤的發生、射線對機體的作用等都與核酸有關
11.生物體中某些有機物及元素組成如下圖,其中x、y代表化學元素,a、b、c、d代表不同的有機小分子,A、B、C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的特點在于其表現出的各種生物活性和在生物新陳代謝中的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H、O、x和y在不同生物體的細胞中含量相同
B.物質A可能參與維持人體內血糖濃度的相對穩定
C.物質B和物質C可能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組分
D.物質d可能是幾丁質,其廣泛存在于甲殼類動物和昆蟲的外骨骼中
12.魚糜產品是以魚糜為原料制成的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海洋食品。海藻糖是一種非還原性二糖,能在高溫、高寒等條件下有效保護生物分子結構不被破壞并維持其穩定性。長時間冷凍會影響魚糜制品的凝膠強度,導致口感變差。研究發現,隨著冷凍時間延長,魚糜蛋白中不同氨基酸之間形成的二硫鍵含量上升,破壞原有的網格結構??蒲腥藛T將添加了不同質量分數海藻糖的魚糜放在-18 ℃下冷凍,檢測其凝膠強度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食物中的海藻糖、葡萄糖、淀粉等都需要經過消化后才能被人體吸收
B.海藻糖能夠促進魚糜蛋白中二硫鍵的形成,維持原有網格結構的穩定
C.隨著冷凍時間的增加,魚糜蛋白凝膠強度會下降,海藻糖能加強這種變化
D.考慮成本以及效果,最好選擇質量分數為6%的海藻糖為冷凍魚糜制品的抗凍劑
二、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3.生物的進化、遺傳變異和細胞分化,導致構成各種生物體的細胞種類繁多,形態和功能復雜多樣。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3種不同生物(家兔、菠菜、藍細菌)的部分細胞(甲、乙、丙)進行觀察和實驗,獲得的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核膜 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體 細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注:“√”表示有,“×”表示無
A.甲可能取自家兔,其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的遺傳都遵循孟德爾的分離定律
B.乙可能是菠菜根尖分生區細胞,細胞核內的染色質與染色體會發生周期性變化
C.丙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物質基礎是其內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D.三者翻譯的場所都在核糖體,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得到的堿基種類都相同
14.研究小組將不同發芽階段的玉米籽粒縱切,滴加碘液,進行觀察發現,胚乳呈藍色塊狀,且隨著發芽時間的延長,顯色面積變小。為了驗證上述藍色塊狀物變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結果,設計了如下實驗:在1~4號試管中分別加入相應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圖所示),40 ℃溫育30 min后,分別加入斐林試劑并60 ℃水浴加熱,觀察試管內顏色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玉米發芽時,胚乳中淀粉會逐漸減少
B.設置1號試管主要是為了排除淀粉溶液混有還原糖
C.X是發芽前玉米提取液,4號試管不會出現顏色變化
D.若發芽玉米提取液經高溫處理將不影響實驗結果
15.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會經歷春化和光照兩大階段,其收獲后的種子可以制作成各類食物,制成的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后通過一系列代謝來提供營養,具體途徑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小麥的光照階段適當施加氮肥可以提高冬小麥產量
B.葡萄糖分解形成的中間產物可實現蛋白質和脂肪的轉化
C.冬小麥種子中脂肪水解產生的脂肪酸多數是不飽和脂肪酸
D.某同學制定的高蛋白高淀粉低脂的減肥餐能達到減肥效果
16.膠原在哺乳動物體內含量豐富,是一種由三條肽鏈擰成的纖維狀蛋白質,部分區域呈螺旋形,下圖是前膠原在兩種前膠原酶的作用下形成膠原的示意圖。去乙酰化酶(SIRT3)可以對NLRC4蛋白進行去乙?;揎?。研究團隊發現,SIRT3缺失的小鼠,其NLRC4蛋白的激活程度顯著降低。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膠原至少含有三個游離的氨基和三個游離的羧基
B.據圖可知,切除N-前肽,需要斷開端肽羧基端的肽鍵
C.去乙?;竿ㄟ^對NLRC4蛋白進行去乙酰化修飾而使NLRC4活化
D.去乙?;概c膠原結構不同體現在組成二者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
17.(12分)支原體肺炎主要經飛沫傳染,潛伏期2~3周,發病率以青少年最高,突出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咳嗽。支原體肺炎患者血常規檢查白細胞濃度高低不一,大多正常,有時偏高。下圖為支原體的結構模式圖?;卮鹣铝袉栴}:
(1)支原體為    (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判斷依據是          
    。雖然不同生物體的細胞在形態上存在差異,但是支原體與白細胞也具有統一性,具體表現在                                。
(2)支原體的核酸徹底水解后有    種堿基。研究發現,支原體對青霉素不敏感,而衣原體對青霉素敏感,據此推測青霉素的作用機理可能是               。
(3)為降低支原體肺炎的傳染率,可采取的預防措施是                        (答出1點)。
18.(12分)角蛋白是構成頭發、角、爪和人體皮膚外層的主要蛋白質,可保護上皮組織細胞免受損傷或壓力。頭發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由2條肽鏈組成,含有2個二硫鍵,下圖表示燙發的原理?;卮鹣铝袉栴}:
(1)角蛋白的單體是    ,該蛋白至少含有    個游離的氨基。氨基酸形成角蛋白過程中,水中的H來自      。
(2)燙發過程中,涉及    (填化學鍵)的斷裂和重新形成。在該過程中,角蛋白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填“發生”或“不發生”)改變,原因是           
                 。
(3)蛋白質表面吸附的水構成“水膜”以保護蛋白質。物質X能破壞蛋白質表面的“水膜”使蛋白質變性,導致暴露出更多的肽鍵。為驗證物質X能使蛋白質變性,以豆漿為實驗材料,對實驗組的操作是  。
預期實驗結果是  。
19.(12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糖、脂過量攝入導致的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等代謝性疾病高發。此類疾病與脂滴的代謝異常有關。脂滴是由內質網的單層磷脂分子包裹甘油三酯形成的泡狀結構,具有儲存脂肪的功能。機體營養匱乏時,脂滴可通過脂解和脂噬兩種途徑分解為脂肪酸。回答下列問題:
(1)與糖類不同的是,脂肪的元素組成特點是               。大量攝入糖類會導致肥胖,原因是            。
(2)甘油三酯作為細胞內的儲能物質,在生命活動需要時分解為游離脂肪酸,進入    (填細胞器)氧化分解供能。根據磷脂分子的特點,畫出包裹甘油三酯的脂滴模式圖。
(3)當某同學吃完滿滿的一盤叉燒飯后,過多的糖類和脂質最終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推測其原因是    (填寫編號)。
①脂肪儲能效率高 ②脂肪的單位體積質量較輕
③脂肪是生命活動的實際承擔者 ④脂肪是生物體的主要能源
(4)研究發現,果糖能促進腸絨毛的形成,提高吸收能力。果糖和蔗糖在食品加工中主要作為甜味劑使用,請對超重或肥胖的人群的飲食方式提出建議:              
      。
20.(12分)HIV(艾滋病病毒)是一種逆轉錄單鏈RNA病毒,通過識別細胞膜上受體進入細胞后,在宿主細胞內可將RNA逆轉錄成DNA,并整合到人類的DNA中?;卮鹣铝袉栴}:
(1)與RNA相比,DNA特有的堿基是    。HIV的遺傳信息儲存在                  中。與噬菌體相比,HIV更易發生基因突變,原因是                。
(2)HIV無細胞結構,其增殖在    細胞中進行??捎脴擞浀奶禺愋钥贵w來檢測機體是否感染HIV,原因是                   。
(3)為抑制HIV感染細胞,采取的措施是                    (寫出1點即可)。
21.(12分)水和無機鹽是生物體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結合水。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上升時,有助于植物體提高   
                         。自由水具有的作用有             (填寫編號)。
①細胞內良好的溶劑 ②運輸養料和廢物
③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可參與細胞內許多生物化學反應
(2)植物體所需的礦質元素進入植物體后,有些可重復利用,有些不能重復利用??芍貜屠玫牡V質元素缺乏時,老葉先表現出缺乏癥(葉片變黃),不可重復利用的礦質元素缺乏時,幼葉先表現出缺乏癥(葉片變黃)。請設計實驗探究Mg是不是可重復利用的元素。
實驗材料:長勢相同的玉米幼苗、蒸餾水、含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種化合物。
實驗步驟:
第一步:配制適量的完全培養液和        ,分別裝入培養瓶中,并編號A、B;
第二步:將長勢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別栽培在上述兩種培養液中;
第三步:將兩組玉米幼苗放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
第四步: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兩組玉米幼苗        ,并做好記錄。
預測結果及結論:
若A組玉米幼苗正常生長,B組        ,則說明Mg是可重復利用的元素。
參考答案
1.C
【解析】細胞學說認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而不是所有生物,如病毒沒有細胞結構,A項錯誤;科學家施萊登提出新細胞從老細胞的細胞核中長出來,此后,魏爾肖通過觀察和研究,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的結論,B項錯誤;細胞學說的建立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法,C項正確;細胞學說的建立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細胞水平,D項錯誤。
2.A
【解析】發菜和黑藻都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生物,前者不含有葉綠體,后者含有葉綠體,A項正確;發菜無葉綠體,B項錯誤;發菜是原核生物,無染色質,C項錯誤;發菜無液泡,D項錯誤。
3.D
【解析】Ca2+與肌肉的收縮與舒張存在密切關系,如血鈣濃度過低會導致肌肉抽搐,即會使肌肉持續收縮,A項錯誤;Mg2+是葉綠素的必要成分,而非類胡蘿卜素,B項錯誤;H2P含有P,可參與含磷化合物的合成,但脂肪只含C、H、O三種元素,C項錯誤;H2CO3與HC等共同參與維持人血漿酸堿平衡,D項正確。
4.D
【解析】雙歧桿菌、乳酸菌的遺傳物質是DNA,不含有尿嘧啶,A項錯誤;雙歧桿菌、乳酸菌都為原核生物,無內質網和高爾基體,B項錯誤;雙歧桿菌和乳酸菌都屬于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不具備核仁,C項錯誤;雙歧桿菌和乳酸菌是重要的腸道有益微生物,可治療因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衡,D項正確。
5.B
【解析】EB病毒核酸的特異性體現在堿基排列順序不同,A項錯誤;EB病毒感染人體會造成淋巴細胞在形態、結構、功能上的改變,故鏡檢異型淋巴細胞比率可輔助該病診斷,B項正確;EB病毒的能量來自宿主細胞氧化分解,C項錯誤;細胞凋亡是細胞正常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是有利的,免疫系統清除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D項錯誤。
6.B
【解析】a、b、c三個物鏡中,a和b物鏡的放大倍數更高,觀察細胞更清晰,A項正確;轉動轉換器將低倍鏡轉換為高倍鏡后,通光量減少,視野變暗,B項錯誤;高倍鏡下調節視野中物像的清晰度,應使用細準焦螺旋,C項正確;乙圖中的物像在視野右上方,實際在裝片的左下方,需要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才能將觀察對象移到視野中央,D項正確。
7.C
【解析】同一生物體的不同組織細胞的含水量是不同的,A項正確;水是極性分子,因此,水是生命活動中各種化學反應的理想介質,B項正確;自由水和結合水在細胞中的含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從而保證細胞在不同情況下的代謝需要,C項錯誤;與蛋白質和糖類等物質結合在一起的水是結合水,結合水含量的高低與植物的抗性大小有密切關系,D項正確。
8.D
【解析】顯微鏡觀察到的是放大的倒像,因此,高倍鏡下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方向與實際流動方向相同,A項錯誤;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核糖體結構,B項錯誤;用蘇丹Ⅲ染液進行染色后,需要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先在低倍顯微鏡下后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花生子葉中脂肪的分布,C項錯誤;轉換高倍物鏡之前,應先將所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以保證能在高倍鏡下看到所要觀察的物像,D項正確。
9.B
【解析】由題圖可知,腦啡肽中有1個游離的氨基和1個游離的羧基,A項正確;腦啡肽中氨基酸之間的區別在于R基不同,B項錯誤;動作電位的形成與Na+內流有關,腦啡肽是一種神經遞質,可以鎮靜、提高痛閾,從而調節人體對痛的感覺,可推測腦啡肽經釋放后,作用在突觸后膜后會阻止Na+內流,使興奮不能傳遞到大腦皮層,C項正確;腦啡肽存在于大腦和脊髓的神經細胞中,可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它的合成和分泌過程,該方法關鍵在于要控制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毒性,防止對實驗者造成傷害,D項正確。
10.D
【解析】細胞中的核酸根據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為DNA和RNA兩種,A項錯誤;表達遺傳信息與轉錄和翻譯有關,DNA是儲存、復制和傳遞遺傳信息的主要物質基礎,B項錯誤;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發揮催化作用,C項錯誤;腫瘤的發生、射線對機體的作用等都與DNA序列發生改變有關,D項正確。
11.B
【解析】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不同細胞中含量有差異,A項錯誤;在人體內肝糖原與葡萄糖可以相互轉化,維持血糖濃度的相對穩定,B項正確;物質B為蛋白質,物質C為核酸,生物膜中不含有核酸,C項錯誤;物質d不是生物大分子,而幾丁質為生物大分子,且幾丁質的元素組成為C、H、O、N,D項錯誤。
12.D
【解析】葡萄糖等單糖可以直接被吸收,A項錯誤;隨著冷凍時間延長,魚糜蛋白中不同氨基酸之間形成的二硫鍵含量上升,破壞原有的網格結構,據此推測海藻糖能維持魚糜制品口感的機理可能是海藻糖能抑制魚糜蛋白中二硫鍵的形成,維持原有網格結構的穩定,B項錯誤;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海藻糖的濃度和冷凍時間,由實驗結果可知,與對照組相比,隨著冷凍時間的增加,魚糜蛋白凝膠強度下降,且海藻糖可以減緩這種變化,C項錯誤;質量分數為6%和9%的海藻糖效果相近,但考慮成本以及效果,選擇質量分數為6%的海藻糖最好,D項正確。
13.CD
【解析】甲有細胞壁,不可能取自家兔,A項錯誤;乙無細胞壁,不可能取自菠菜根尖分生區,B項錯誤;丙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藍細菌,物質基礎是其內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C項正確;甲是菠菜細胞,乙是家兔細胞,丙可能為藍細菌,三者都有核糖體,遺傳物質都是DNA,徹底水解得到的堿基都是A、T、C、G,D項正確。
14.AB
【解析】淀粉遇碘液變藍,胚乳呈現藍色塊狀,說明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而隨著時間的延長,藍色塊狀物變小了,說明玉米發芽的過程中胚乳的淀粉含量逐漸減少,A項正確;1號試管加的是緩沖液和淀粉溶液,作為對照實驗,其可以排除用于實驗的淀粉溶液中含有還原糖,B項正確;3號、4號實驗組分別加了發芽玉米提取液、淀粉酶溶液,則2號試管加的X溶液應該是發芽前玉米(未發芽玉米)提取液,4號試管中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還原糖,顏色變化應是藍色→磚紅色,C項錯誤;發芽的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分解淀粉產生還原糖,還原糖能與斐林試劑在加熱條件下出現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本身是藍色,因此3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是藍色→磚紅色,若發芽玉米提取液經高溫處理,則淀粉酶失去活性,3號試管中將不會出現磚紅色沉淀,D項錯誤。
15.D
【解析】氮是合成光合作用有關酶、葉綠素、ATP等的必要元素,在小麥的光照階段適當施加氮肥可增強小麥的光合作用,從而提高冬小麥的產量,A項正確;據圖可知,小麥種子主要通過氧化分解葡萄糖來供能,葡萄糖分解形成的中間產物可實現蛋白質和脂肪的轉化,B項正確;冬小麥(植物)種子中脂肪水解產生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液態,C項正確;由于糖類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所以高蛋白高淀粉低脂的減肥餐對減肥是無效的,D項錯誤。
16.BD
【解析】膠原由三條肽鏈組成,因此至少含有三個游離的氨基和三個游離的羧基,A項正確;據圖可知,切除N-前肽,需要斷開端肽氨基端的肽鍵,B項錯誤;去乙?;?SIRT3)可以對NLRC4蛋白進行去乙?;揎?,SIRT3缺失的小鼠,其NLRC4蛋白的激活程度顯著降低,這說明去乙?;?SIRT3)通過對NLRC4蛋白進行去乙酰化修飾而使NLRC4活化,C項正確;去乙?;概c膠原的結構不同的原因是組成二者的氨基酸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不同以及肽鏈盤曲折疊形成的空間結構不同,D項錯誤。
17.(1)原核生物(1分) 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無核膜,有擬核等)(2分) 都具有核糖體,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遺傳物質DNA(寫全給3分,不全給2分)
(2)5(2分) 青霉素抑制原核細胞細胞壁的形成,對支原體不起作用(2分)
(3)佩戴口罩、避免群體聚集、定期開窗通風、加強鍛煉等(合理即可)(2分)
18.(1)氨基酸(1分) 2(1分) 氨基和羧基(2分)
(2)二硫鍵(或)(1分) 不發生(1分) 燙發過程中角蛋白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肽鍵并未發生斷裂(2分)
(3)給予物質X處理,然后用雙縮脲試劑檢測(2分) 實驗組樣液的紫色程度比對照組的深(2分)
19.(1)氫的含量高,氧的含量遠遠低于糖類 糖類可以轉化為脂肪
(2)線粒體
(3)①②
(4)適當減少富含果糖的食物的攝入(每空2分)
20.(1)胸腺嘧啶(T) 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HIV的RNA為單鏈,結構不穩定
(2)宿主(輔助性T) HIV作為抗原可與標記的特異性抗體結合
(3)抑制細胞膜上HIV識別的受體的活性(每空2分)
21.(1)抵抗干旱和寒冷等不良環境的能力(或抗逆性)(2分) ①②④(3分)
(2)等量的無Mg的缺素培養液(3分) 葉片顏色的變化(2分) 玉米幼苗老葉先變黃(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隆德县| 平顶山市| 巴林左旗| 乐业县| 东阿县| 咸丰县| 阳信县| 宜兰县| 安阳市| 介休市| 桂平市| 邛崃市| 苗栗市| 南康市| 富裕县| 灵宝市| 绵阳市| 武强县| 丹棱县| 汉寿县| 沭阳县| 佳木斯市| 开封县| 定州市| 泾川县| 团风县| 怀柔区| 嘉禾县| 朝阳县| 册亨县| 顺昌县| 文山县| 阿巴嘎旗| 天全县| 当雄县| 赫章县| 沐川县| 名山县| 慈利县|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