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03講 離子共存、離子的檢驗與推斷目錄01 課標達標練題型01 離子共存題型02 離子的檢驗題型03 離子的推斷02 核心突破練03 真題溯源練01離子共存1.(2025 “八省聯考”陜西、山西、寧夏、青海卷)下列名組離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S2O32-、H+、I-、Na+ B.Cl-、CO32-、ClO-、K+C.NH4+、Br-、Cu2+、Ag+ D.K+、Fe3+、[Cu(NH3)4]2+、SO42-【答案】B【解析】A項,S2O32-、H+反應生成硫單質和二氧化硫,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B項,Cl-、CO32-、ClO-、K+互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B正確;C項,Br-、Ag+會生成溴化銀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D項,Fe3+在[Cu(NH3)4]2+大量存在的溶液中會生成氫氧化鐵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故選B。2.【溶液情境與離子共存的分析】(2025·天津市南開中學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紫色石蕊試液呈紅色的溶液中:Na+、K+、NH4+、NO3-能大量共存B.在pH=1的溶液中:Fe2+、K+、NO3-、Cl-能大量共存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Al3+、SO42-、Cl-能大量共存D.在無色透明溶液中:Na+、Cu2+、SO42-、Cl-能大量共存【答案】A【解析】A項,使紫色石蕊試液呈紅色的溶液呈酸性,其中Na+、K+、NH4+、NO3-之間不反應、能大量共存,故A正確;B項,在pH=1的溶液呈酸性,其中Fe2+、NO3-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項,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鋇離子和SO42-能反應生成硫酸鋇,即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D項,Cu2+的溶液呈藍色,在無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D錯誤;故選A。3.(2025·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聯考)在指定環境中,下列各組離子或分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Na2O2粉末的溶液:Na+、Cl-、SO32-、OH-B.無色溶液中:NH3·H2O、[Ag(NH3)2]+、Cl-、OH-C.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CH3COO-、Cu2+、HClO、Al3+D.c(KNO3)=1mol·L-1溶液:H+、Mg2+、I-、SO42-【答案】B【解析】A項,Na2O2有強氧化性,SO32-有還原性,二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題意;B項,NH3 H2O、[Ag(NH3)2]+、OH-、Cl-相互之間不發生反應,且溶液無色,B符合題意;C項,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存在H+,與CH3COO-反應生成CH3COOH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題意;D項,NO3-遇H+展現強氧化性,與I-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題意;故選B。4.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的環境下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Fe3+的溶液中:K+、Cl-、SO42-、NO3-B.有HCO3-存在的溶液中:、、Cl-、SOC.含大量Ag+的溶液中:Cl-、CO、NO3-、NH4+D.某無色透明的溶液中:K+、MnO4-、NO3-、SO42-【答案】A【解析】A項,四種離子在含有鐵離子的溶液中不發生任何反應,能大量共存,故A正確;B項,含有碳酸氫根離子的溶液中碳酸氫根離子與氫離子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大量共存,故B錯誤;C項,含有大量銀離子的溶液中銀離子與氯離子、碳酸根離子反應生成沉淀,不大量共存,故C錯誤;D項,高錳酸根離子在溶液中呈紫色,無色溶液中不可能含有高錳酸根離子,故D錯誤;故選A。5.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與Al反應放出H2的溶液:HCO3-、Na+、Cl-、Ca2+B.無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3-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4+、SO、Cl-D.強酸性溶液中:Na+、Fe3+、NO3-、MnO4-【答案】D【解析】A項,與Al反應放出H2的溶液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堿性,HCO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A不選;B.無色透明的溶液中Cu2+不能大量共存,B不選;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SO不能大量共存,C不選;D.強酸性溶液中Na+、Fe3+、NO、MnO4-之間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D選;故選D。6.【以某一物質為基點考查離子共存】制備(NH4)2Fe(SO4)2·6H2O的實驗中,需對過濾出產品的母液(酸性)進行處理。室溫下,分別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質,反應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組離子正確的是( )A.通入過量Cl2:Fe2+、H+、NH、Cl-、SOB.加入少量NaClO溶液:NH、Fe2+、H+、SO、ClO-C.加入過量NaOH溶液:Na+、Fe2+、NH、SO、OH-D.加入過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Cl-、ClO-、OH-【答案】D【解析】Cl2過量,Fe2+不能大量存在:2Fe2++ Cl2 ===2Fe3++2Cl-,A錯誤;NaClO具有強氧化性,Fe2+不能大量存在,同時H+與ClO-生成弱電解質HClO,B錯誤;Fe2+、NH 與OH-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7.下列各組澄清溶液中離子能大量共存,且滴入X試劑后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選項 離子組 X試劑 離子方程式A NH、Fe3+、SO、Br- 過量H2S 2Fe3++H2S===2Fe2++S↓+2H+B Fe2+、K+、NO、Cl- 少量HI 4H++3Fe2++NO===3Fe3++NO↑+2H2OC NH、Fe3+、AlO、Na+ 過量銅粉 2Fe3++Cu===2Fe2++Cu2+D AlO、Na+、K+、HCO 少量HCl H++AlO+H2O===Al(OH)3↓【答案】A【解析】碘離子的還原性強于二價鐵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為8H++6I-+2NO===3I2↓+2NO↑+4H2O,B項錯誤;三價鐵離子能夠與偏鋁酸根離子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和氫氧化鐵沉淀,二者不共存,C項錯誤;碳酸氫根離子與偏鋁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碳酸根離子和氫氧化鋁沉淀,二者不共存,D錯誤。8.對下列粒子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和分析均正確的是( )粒子組 判斷和分析A Na+、Al3+、Cl-、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因發生反應: Al3++4NH3·H2O===AlO+4NH+2H2OB H+、K+、S2O、SO 不能大量共存,因發生反應: 2H++S2O===S↓+SO2↑+H2OC Na+、Fe3+、SO、H2O2 能大量共存,粒子間不反應D H+、Na+、Cl-、MnO 能大量共存,粒子間不反應【答案】B【解析】Al3+和NH3·H2O生成Al(OH)3沉淀而不是AlO,故A錯誤;Fe3+可催化H2O2分解,所以Fe3+與H2O2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在酸性條件下MnO能將Cl-氧化為Cl2,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02離子的檢驗9.下列關于離子檢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Ba2+:取少量待測液,加入少量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溶液中含有Ba2+B.檢驗用硫酸亞鐵制得的硫酸鐵中是否含有硫酸亞鐵,可選用的試劑是酸性KMnO4溶液C.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CO:取少量待測液,向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觀察是否有大量氣泡產生D.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說明該未知溶液中存在SO或SO【答案】B【解析】如果溶液中含有Ca2+、Ag+等,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會有硫酸鈣、硫酸銀等白色沉淀產生,所以不能確定溶液中含有Ba2+,A項錯誤;硫酸亞鐵可將酸性KMnO4還原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項正確;HCO、SO、HSO遇稀鹽酸也可產生大量氣泡,C項錯誤;若存在Ag+,加入BaCl2溶液會產生氯化銀白色沉淀,D項錯誤。10.【邏輯思維與離子檢驗建?!亢畹掳駥眽A法制取碳酸鈉和合成氨聯合起來,將制堿技術發展到新的水平。氨堿法的反應原理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過濾所得NaHCO3可用于制純堿?,F對過濾所得濾液進行如下實驗,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用鉑絲蘸取少量濾液進行焰色反應,觀察到火焰呈黃色,說明濾液中含有Na+B.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熱試管,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未變藍,說明濾液中不含NH4+C.取少量濾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濾液中含有Cl-D.取少量濾液,向其中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濾液中含有CO32-【答案】A【解析】A項,鈉元素的焰色試驗是黃色,濾液中鈉元素是以鈉離子形式存在,A正確;B項,濾液中含NH4Cl,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直接加熱試管,生成的氨氣與氯化氫會重新結合生成氯化銨,檢驗不到氨氣,而應取樣于試管中加入濃氫氧化鈉加熱,觀察是否產生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判斷,B錯誤;C項,取少量濾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后引入了氯離子,對原濾液中是否含氯離子有干擾,C錯誤;D項,若濾液中含碳酸氫根離子,遇澄清石灰水也會出現白色沉淀,則上述操作不能證明是否含碳酸根離子,D錯誤;故選A。11.【物質成分的探究】為了證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亞鐵銨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4+、Fe2+、SO42-和H2O,取少量硫酸亞鐵銨晶體放入試管,下列實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加熱,試管口有液體生成,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結晶水B.加少量水,溶液為淺綠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溶液變為紅色,則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Fe2+C.加水溶解,加少量稀鹽酸,無現象,再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SO42-D.加濃NaOH溶液,加熱,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檢驗,試紙變紅色,則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4+【答案】D【解析】D項中應該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檢驗NH3,若試紙變藍色,則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4+。12.下列離子在未知溶液中的檢驗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離子 檢驗方法A CO 向樣品中加入足量鹽酸,將生成的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溶液是否變渾濁B SO 向樣品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鋇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 Fe2+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溶液紫色是否褪去D I-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藍色【答案】D【解析】A項,HCO會產生干擾,錯誤;B項,SO會產生干擾,錯誤;C項,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Fe2+,如SO等,錯誤;D項,氯氣能把I-氧化成I2,淀粉遇碘變藍,因此可以檢驗I-的存在,正確。03離子的推斷13.某固體混合物由NaCl、BaCl2、Al2(SO4)3、FeCl3、Na2CO3中的兩種組成,進行如下實驗:①將混合物溶于水,溶液變渾濁同時有氣泡產生;②向①反應液中滴加稀硫酸至過量,沉淀完全溶解;③向②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未見明顯現象;④?、鄯磻蟮囊后w做焰色反應,可觀察到黃色火焰,根據實驗現象可判斷其組成為( )A.BaCl2、Al2(SO4)3 B.BaCl2、Na2CO3 C.Al2(SO4)3、Na2CO3 D.FeCl3、Na2CO3【答案】C【解析】根據實驗①可知溶于水的過程中發生碳酸根和Al3+或Fe3+的雙水解,根據實驗①、②沉淀滴加稀硫酸至過量,沉淀完全溶解,說明沉淀不是BaSO4,結合④觀察到黃色火焰,可確定一定有Na2CO3,根據③向②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可知沒有FeCl3,則一定有Al2(SO4)3,一定沒有BaCl2;故選C。14.某固體混合物X,含有AlCl3、FeCl3、NaHCO3、NaAlO2和NaHSO4中的幾種,進行實驗:X與水作用有氣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Y和弱堿性溶液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混合物X中必定含有NaHCO3、FeCl3,可能NaHSO4B.取有色沉淀Y于試管中,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若沉淀部分溶解,證明固體混合物X中含有AlCl3C.溶液Z中肯定含有NaHCO3D.向溶液Z中加入銅粉、銅粉會溶解【答案】A【解析】某固體混合物X,含有AlCl3、FeCl3、NaHCO3、NaAlO2和NaHSO4中的幾種, X與水作用有氣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Y和弱堿性溶液Z,生成氣體的物質只有NaHCO3,生成二氧化碳可能原因是: NaHCO3與NaHSO4反應,或者AlCl3、 FeCl3與NaHCO3發 生雙水解反應生成CO2氣體,生成的有色沉淀為Fe (OH)3,則一定存在FeCl3;溶液顯弱堿性,還可能發生NaHCO3與NaAlO2之間的反應,生成Al (OH) 3和Na2CO3,,或者NaHCO3有剩余。A項,混合物X中必定含有NaHCO3、FeCl3, 可能存在NaHSO4,A項正確;B項,取有色沉淀Y于試管中,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若沉淀部分溶解,說明沉淀中有Al (OH)3, Al (OH) 3可能是NaHCO3與NaAlO2反應生成的,所以不一定含有AlCl3,B項錯誤;C項,溶液Z中可能含有NaHCO3,C項錯誤;D項,溶液Z呈弱堿性,則Z中一定不存在FeCl3,加入銅粉,銅粉不會溶解,D項錯誤;故選A。15.【以實驗流程式進行離子推斷】(2025·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學模擬)某試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42-、CO32-、[Al(OH)4]-中的若干種離子,離子濃度均為相同,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溶液中存在NH4+、Fe2+、Cl-、SO42-B.濾液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只有NH4+、Fe3+和Ba2+C.沉淀為Al(OH)3D.無法確定原試液中是否含有Al3+、K+【答案】A【解析】加入過量稀硫酸無明顯現象,說明無CO32-;加入過量Ba(NO3)2溶液有氣體A生成,說明溶液中存在還原性離子,即含有Fe2+,因Fe2+能與[Al(OH)4]-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故溶液中無[Al(OH)4]-;因為前面加入了稀硫酸,故由生成沉淀A(硫酸鋇)不能說明溶液中存在SO42-;向濾液X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有氣體B生成,說明存在NH4+,沉淀B為氫氧化鐵;向濾液Y中通入少量CO2得到沉淀C,則沉淀C可以是BaCO3或Al(OH)3或二者的混合物,又因為試液中各離子的濃度相同,根據電荷守恒及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Cl-,一定不存在K+、Al3+,故沉淀C為BaCO3。A項,原溶液中存在NH4+、Fe2+、SO42-、Cl-,A正確;B項,濾液X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為Fe3+、NH4+、Ba2+、H+,B錯誤;C項,沉淀C為BaCO3,C錯誤;D項,原溶液中存在Cl-,一定不存在K+,D錯誤;故選A。16.一瓶無色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NH、Na+、Al3+、Fe3+、I-、NO、CO、SO、AlO。取該溶液進行以下實驗:①用pH試紙檢驗,溶液呈強酸性 ②取溶液適量,加入少量CCl4和數滴新制氯水,振蕩,CCl4層呈紫紅色?、墼撊芤旱难嫔磻獩]有黃色;根據以上實驗結果,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向該溶液中加入BaCl2不一定能觀察到白色沉淀B.可以確定沒有Na+、Fe3+、CO、AlO,不能確定是否有NOC.該溶液可能是NH4NO3與HI的混合D.一定沒有Al3+、CO和NO【答案】A【解析】不能確定是否含SO,則向該溶液中加入BaCl2不一定能觀察到白色沉淀,故A正確;一定不含Na+、Fe3+、NO、CO、AlO,故B錯誤;該溶液中一定不含NO,故C錯誤;不能確定是否含Al3+,故D錯誤。17.【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離子推斷】某未知溶液X可能含有Al3+、Na+、NH、Cl-、CO、SO中的若干種,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若實驗過程中所加試劑均過量,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可能存在Cl-B.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SO、NH,且均為0.01 molC.原溶液中可能存在Na+,n(Cl-)≥0.01 molD.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l3+、Cl-【答案】C【解析】濾液中加入了燒堿溶液,通過焰色反應不能確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Na+;加入BaCl2溶液生成沉淀1,說明原溶液中至少含有CO、SO中的一種,沉淀1部分溶于鹽酸,所以沉淀1一定是BaSO4、BaCO3的混合物,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SO,CO和Al3+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l3+;沉淀2為硫酸鋇,其物質的量為=0.01 mol,CO的物質的量為=0.01 mol;向所得濾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了氣體,則該氣體應為氨氣,證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其物質的量為=0.05 mol,CO、SO所帶負電荷的物質的量之和為0.01 mol×2+0.01 mol×2=0.04 mol,根據電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不能確定是否存在Na+,所以n(Cl-)≥0.01 mol。18.某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液中的陽離子只可能含有Na+、NH4+、Ba2+、Cu2+、Al3+、Fe2+、Fe3+中的某幾種,實驗室設計了下述方案對廢液進行處理,以回收金屬,保護環境。已知:步驟①中,滴加NaOH溶液過程中產生的沉淀會部分溶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根據步驟①的現象,說明廢液中一定含有Al3+B.由步驟②中紅棕色固體可知,廢液中一定存在Fe3+C.沉淀甲中可能含有Al(OH)3D.該廢液中一定含有NH4+、Ba2+、Cu2+、Fe2+和Fe3+至少存在一種【答案】D【解析】沉淀甲灼燒后為紅棕色固體,該紅棕色固體為Fe2O3,則沉淀甲可能為Fe(OH)2或Fe(OH)3,說明廢液中可能含有Fe2+或Fe3+;溶液甲中加入過量硫酸溶液,產生固體乙,則固體乙為BaSO4,說明廢液中一定含有Ba2+;溶液乙中加入過量鐵屑,產生紅色固體,該紅色固體為Cu,說明廢液中一定含有Cu2+。A項,由步驟④可知,廢液中一定含有Cu2+,而沉淀甲中沒有Cu(OH)2,說明加入NaOH溶液后,Cu元素以離子形式存在于溶液甲中,則廢液中一定含有NH4+,Cu元素以[Cu(NH3)4]2+形式存在于溶液甲中,因此步驟①沉淀部分溶解,不能說明廢液中一定含有Al3+,A錯誤;B項,廢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形成沉淀甲,將該沉淀灼燒,得到紅棕色固體,則該紅棕色固體為Fe2O3,沉淀甲可能為Fe(OH)2或Fe(OH)3,說明廢液中可能含有Fe2+或Fe3+,B錯誤;C項,由于步驟①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因此沉淀甲中肯定沒有Al(OH)3沉淀,C錯誤;D項,溶液乙中加入過量鐵屑,得到紅色固體,該固體為Cu,說明溶液乙中含有Cu2+,向原廢液中滴加過量NaOH溶液,Cu元素以離子形式存在于溶液甲中,則廢液中一定含有NH4+,Cu元素以[Cu(NH3)4]2+形式存在于溶液甲中,所以廢液中一定含有NH4+、Cu2+、Ba2+,可能含有Fe2+或Fe3+中的一種,D正確;故選D。1.(2025·天津北辰三模)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H+、I-、S2O32-、Na+ B.K+、Fe3+、SO42-、[Cu(NH3)4]2+C.H+、Fe2+、、SO42-、NO3- D.Na+、Ca2+、Cl-、NO3-【答案】D【解析】A項,S2O32-和氫離子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硫單質,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題意;B項,[Cu(NH3)4]2+的溶液呈堿性,鐵離子在酸性環境完全沉淀(pH≈3.2),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題意;C項,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會氧化亞鐵離子為鐵離子,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題意;D項,Na+、Ca2+、Cl-、NO3-相互不反應,能大量共存,D符合題意;故選D。2.(2025·陜西渭南二模)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飽和氯水:Na+、Fe2+、Br-、HCO3-B.室溫下pH=7的溶液中:Fe3+、Na+、Cl-、SO42-C.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Mg2+、Al3+、HSO3-、SO42-D.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Na+、K+、NO3-、SO42-【答案】D【解析】A項,飽和氯水具有強氧化性,Fe2+具有還原性,二者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2Fe2++ Cl2=2Cl-+2Fe3+;同時氯水中含有H+,H+與HCO3-會發生反應:H++HCO3-=CO2↑+H2O,所以這些離子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B項,室溫下pH=7的溶液呈中性,Fe3+在中性條件下會發生水解:Fe3++3H2OFe(OH)3+3H+,Fe3+不能大量存在,B錯誤;C項,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呈堿性,含有大量OH-。Mg2+與OH-反應生成Mg(OH)2沉淀,Al3+與OH-會發生反應,先生成Al(OH)3沉淀,繼續反應沉淀溶解,HSO3-與OH-反應:HCO3-+OH-=SO32--+H2O,所以這些離子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D項,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呈酸性,含有大量H+,Na+、K+、NO3-、SO42-與H+之間均不發生反應,可以大量共存,A選項正確;故選A。3.(2025·天津和平二模)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石蕊溶液顯紅色的水溶液中:NH4+、Na+、SO42-、Cl-B.在0.1 mol·L-1硝酸銀溶液中:K+、Na+、I-、SO42-C.在0.1 mol·L-1氨水中:SO42-、Cu2+、NH4+、Na+D.在0.1 mol·L-1 KMnO4溶液中:Fe3+、H+、Cl-、SO42-【答案】A【解析】A項,滴加石蕊溶液顯紅色的水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條件下,NH4+、Na+、SO42-、Cl-之間不發生反應,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題意;B.在0.1 mol·L-1硝酸銀溶液中,Ag+與I-會反應生成AgI沉淀,Ag+與SO42-也會反應生成微溶物Ag2SO42-,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C項,在0.1 mol·L-1氨水中,NH3·H2O 會電離出OH-,Cu2+與OH-會反應生成Cu(OH)2沉淀,若氨水過量還可能生成[Cu(NH3)4]2+,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D項,在0.1 mol·L-1 KMnO4溶液中,MnO4-在酸性(H+存在)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Cl-具有還原性,MnO4-會將Cl-氧化,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故選A。4.下列各組離子在對應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 K3[Fe(CN)6]溶液中:Na+、Fe2+、SO42-、B.0.1mol·L-1HNO3溶液中:Cu2+、Al3+、SO42-、NO3-C.0.1mol·L-1氨水中:NH4+、Ag+、、、NO3-D.0.1mol·L-1 Ba(OH)2溶液中:NH4+、Ca2+、HCO3-、ClO-【答案】B【解析】A項,Fe2+和K3[Fe(CN)6]會反應生成KFe[Fe(CN)6]藍色沉淀,A項不符合題意;B項,在硝酸中,Cu2+、Al3+、SO42-、NO3-能大量共存,B項符合題意;C項,Ag++2 NH3·H2O=[Ag(NH3)2]++2H2O,0.1mol·L-1氨水中Ag+不共存,C項不符合題意;D項,NH4+不能在堿性環境中大量存在,同時Ba2++OH-+HCO3-= BaCO3↓+H2O,Ca2++OH-+HCO3-=CaCO3↓+H2O,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5.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溶液中:Na+、Cl-、CO32-、K+B.在0.1mol·L-1氯化亞鐵溶液中:SO42-、NO3-、Na+、K+C.麥芽糖溶液中:MnO4、Na+、H+、SO42、D.的溶液中:K+、NH4+、S2O32-、CH3COO-【答案】B【解析】A項,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溶液呈酸性,CO32-會和H+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存在,A錯誤;B項,Fe2+、Cl-、SO42-、NO3-、Na+、K+離子之相互不反應,能共存,B正確;C項,MnO4-、H+能與麥芽糖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D項,的溶液呈堿性,堿性溶液中NH4+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故選D。6.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夠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 NaHCO3溶液中:K+、H+、Cl-、NO3-B.滴加酚酞變紅的溶液:Na+、CH3COO-、CO32-、NO3-C.新制氯水中:K+、NH4+、SO32-、SO42-D.與Al反應能產生氣體的溶液中:Na+、K+、Cl-、Cu2+【答案】B【解析】A項,H+與HCO3-會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給離子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B項,滴加酚酞變紅的溶液含有大量的OH-,所給離子兩兩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B錯誤;C項,氯水中的Cl2、HClO具有強氧化性,可以將SO32-氧化,所給離子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D項,與Al反應能產生氣體的溶液可能為強酸(除硝酸)、強堿溶液,酸性條件下所給離子可以大量共存,強堿條件下Cu2+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故選B。7.某溶液中除水電離出的OH-、H+之外含Na+、Fe2+、Al3+、Ba2+、SO42-、NO3-、Cl-中的4 種,這4種離子的物質的量均為0.1 mol。若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無沉淀生成但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溶液中肯定不含Ba2+B.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的陰離子會減少一種C.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濾出沉淀,洗凈灼燒后最多能得8.0g固體D.該溶液中除水電離出的OH-、H+之外所含離子是Na+、Fe2+、SO42-、NO3-【答案】B【解析】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無沉淀生成但有氣泡產生,說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鋇離子,一定存在硝酸根離子和亞鐵離子,生成的氣體為一氧化氮;由于溶液中存在的4種離子的物質的量均為0.1mol,根據溶液電中性,溶液中一定還存在一種陰離子,若是存在氯離子,溶液已經呈電中性,不會存在其它離子,所以溶液中存在的陰離子為硫酸根離子,再根據溶液電中性可知,正電荷物質的量為:0.1mol×2=0.2mol,負電荷物質的量為:0.1mol×2+0.1mol=0.3mol,溶液中一定還存在0.1mol正電荷,該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1mol,所以該離子為鈉離子。A項,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鋇離子,A正確;B項,溶液中氫氧根離子、硫酸根離子不會消失;根據反應方程式O3-+3Fe2++4H+=NO↑+3Fe3++2H2O可知,亞鐵離子不足,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硝酸根離子不會消失,B錯誤;C項,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灼燒,最終所得固體為氧化鐵,根據鐵離子守恒,生成氧化鐵的物質的量為0.05mol,質量為:0.05mol×160g/mol=8.0g,C正確;D項,根據分析可知,該溶液中除H+、OH-之外所含離子是Fe2+、Na+、NO3-、SO42-,D正確;故選C。8.pH=1的某溶液X中還含有NH4+、Al3+、Ba2+、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種或幾種(忽略水的電離及離子的水解), 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下列有關推斷不正確的是( )A.沉淀H不可能為Al(OH)3、BaCO3的混合物B.根據上述連續實驗不能確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Cl-C.溶液X中一定含有NH4+、Al3+、Fe2+、SO42-、H+D.若溶液X為100mL,產生的氣體A為112ml(標況),則X中c(Fe2+)=0.05mol/L【答案】D【解析】溶液X為酸性溶液,一定含有氫離子,不含有碳酸根離子和亞硫酸離子,加入過量的硝酸鋇產生沉淀和氣體,說明溶液中存在具有還原性和氧化性的離子,如亞鐵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被硝酸根離子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氣體,說明溶液中含有亞鐵離子和硝酸根離子,。沉淀為硫酸鋇沉淀,說明有硫酸根離子。溶液B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產生氣體,說明含有銨根離子,產生沉淀說明原來的亞鐵生成的鐵離子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鐵沉淀。溶液E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產生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含有鋁離子,生成氫氧化鋁沉淀。不能確定是否有鐵離子和氯離子。A項,溶液E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產生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含有鋁離子,生成氫氧化鋁沉淀,溶液E中有剩余的鋇離子,和過量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鋇不是hi沉淀,所以溶液沉淀H不可能為Al(OH)3、BaCO3的混合物,A正確;B項,根據以上分析,不能確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Cl-,B正確;C項,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含有NH4+、Al3+、Fe2+、SO42-、H+,C正確;D項,若溶液X為100mL,反應為3Fe2++NO3-+4 H+=3Fe3++NO↑+2H2O產生的氣體A為112ml(標況),物質的量為0.005mol,則根據方程式分析,亞鐵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15mol,亞鐵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D錯誤;故選D。9.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Na+、NH4+、Ba2+、Fe2+、Mg2+、Cl-、SO42-、NO3-、CO32-中的一種或幾種。取該溶液進行連續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推理錯誤的是( )A.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的陰離子為SO42-和CO32-B.生成氣體A的離子方程式為3Fe2++NO3-+4H+=3Fe3++NO↑+2H2OC.氣體D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D.溶液G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為H+、Mg2+、Fe3+、Fe2+【答案】D【解析】溶液X加入過量稀硫酸生成沉淀C為硫酸鋇,說明X中存在Ba2+,則一定不存在SO42-和CO32-,故氣體A為NO3-被還原生成NO氣體,還原劑是Fe2+,一定含有NO3-、Fe2+,溶液B加入過量NaOH溶液生成氣體D為氨氣,一定含有NH4+,沉淀F一定含有Fe(OH)3,可能含有Mg(OH)2和Fe(OH)2。A項,溶液X加入過量稀硫酸生成沉淀C為硫酸鋇,說明X中存在Ba2+,則一定不存在SO42-和CO32-,故A正確;B.氣體A為NO,生成NO的離子方程式為3Fe2++ NO3-+4H+=3Fe3++NO↑+2H2O,故B正確;C.氣體D為氨氣,氨氣是堿性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故C正確;D.沉淀F一定含有Fe(OH)3,可能含有Mg(OH)2和Fe(OH)2,則溶液G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為H+、Fe3+,可能含有Mg2+和Fe2+,故D錯誤;故選D。1.(2023 遼寧卷,4,3分)下列鑒別或檢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石灰水鑒別Na2CO3與NaHCO3B.用KSCN溶液檢驗FeSO4是否變質C.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檢驗Na2SO3是否被氧化D.加熱條件下用銀氨溶液檢驗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答案】A【解析】A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為Ca(OH)2能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碳酸鈣,二者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達到鑒別的目的,A錯誤;B項,Fe2+變質后會生成Fe3+,可以利用KSCN溶液鑒別,現象為溶液變成血紅色,可以達到檢驗的目的,B正確;C項,Na2SO3被氧化后會變成Na2SO4,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后可以產生白色沉淀,可以用來檢驗Na2SO3是否被氧化,C正確;D項,含有醛基的物質可以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銀單質,可以用來檢驗乙醇中混油的乙醛,D正確;故選A。2.(2022 重慶卷,4,3分)下列操作中,不會影響溶液中K+、Al3+、Fe3+、Ba2+、Cl-、NO3-等離子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ZnSO4 B.加入Fe粉 C.通入NH3 D.通入CO2【答案】D【解析】A項,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鋅溶液,硫酸根離子會與溶液中的鋇離子反應,會影響溶液中離子的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題意;B項,向溶液中加入鐵粉,鐵離子會與鐵反應生成亞鐵離子,會影響溶液中離子的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題意;C項,向溶液中通入氨氣,鋁離子、鐵離子會與氨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氫氧化鐵沉淀,會影響溶液中離子的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題意;D項,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溶液中離子不發生任何反應,不會影響溶液中離子的大量共存,故D符合題意;故選D。3.(2022 湖北省選擇性考試,4,3分)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0.1mol·L-1氨水中:Ag+、Cu2+、NO3-、SO32-B.在0.1mol·L-1氯化鈉溶液中:Fe3+、I-、Ba2+、HCO3-C.在0.1mol·L-1醋酸溶液中:SO42-、NH4+、Br-、H+D.在0.1mol·L-1硝酸銀溶液中:K+、Na+、Cl-、CO32-【答案】C【解析】A項,氨水顯堿性,會與Ag+、Cu2+反應,不能大量共存,A項錯誤;B項,Fe3+、I-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B項錯誤;C項,醋酸顯酸性,在醋酸溶液中SO42-、NH4+、Br-、H+均不會發生反應,能大量共存,C項正確;D項,硝酸銀中的銀離子會與氯離子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項錯誤;故選C。4.(2021 天津卷,9,3分)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Fe2+、Mg2+、SO42-、NO3-B.pH=12的溶液:K+、Na+、NO3-、CO32-C.pH=7的溶液:Na+、Cu2+、S2-、Cl-D.pH=7的溶液:Al3+、K+、Cl-、HCO3-【答案】B【解析】A項,pH=1的溶液中,NO3--在酸性條件下與Fe2+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B項,pH=12的溶液中,K+、Na+、NO3-、CO32-均不能發生反應,能大量共存,故B正確;C項,pH=7的溶液中,Cu2+、S2-會發生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D項,pH=7的溶液中,Al3+、HCO3-會發生雙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故選B。5.(2020 江蘇卷,4,3分)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氨水溶液:Na+、K+、OH-、NO3-B.0.1mol/L鹽酸溶液:Na+、K+、SO42-、SiO32-C.0.1mol/L KMnO4溶液:NH4+、Na+、NO3-、I-D.0.1mol/L AgNO3溶液:NH4+、Mg2+、Cl-、SO42-【答案】A【解析】A項,在0.1mol/L氨水中,四種離子可以大量共存,A選;B項,在0.1mol/L鹽酸中含有大量氫離子,四種離子中硅酸根可以與氫離子反應生成硅酸沉淀,故不能共存,B不選;C項,MnO4-具有強氧化性,可以將碘離子氧化成碘單質,故不能共存,C不選;D項,在0.1mol/L硝酸銀溶液中,銀離子可以與氯離子、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硫酸銀沉淀,不能共存,D不選;故選A。6.(2020 浙江1月卷,25,2分)某固體混合物X,含有Al2(SO4)3、FeCl3、Na2CO3和CuSO4中的幾種,進行如下實驗:①X與水作用有氣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Y和弱堿性溶液Z;②沉淀Y與NaOH溶液作用,無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混合物X中必定含有Na2CO3,不含Al2(SO4)3B.溶液Z中溶質主要是鈉鹽,且必含NaHCO3C.灼燒沉淀Y,可以得到黑色物質D.往溶液Z中加入Cu粉,若不溶解,說明X中不含FeCl3【答案】D【解析】某固體混合物X,含有Al2(SO4)3、FeCl3、Na2CO3和CuSO4中的幾種,進行如下實驗:①X與水作用有氣泡冒出,四種物質中能生成氣體的只有Na2CO3,所以一定有Na2CO3,而幾種物質中沒有酸,可知推測因為發生雙水解生成了二氧化碳,能與Na2CO3在溶液中雙水解的有Al2(SO4)3、CuSO4和FeCl3;得到有色沉淀Y,則Fe(OH)3、Cu(OH)2中至少有一種Al(OH)3不確定;弱堿性溶液Z,說明溶液中不存在鋁離子、鐵離子和銅離子;②沉淀Y與NaOH溶液作用,無變化說沉淀中沒有Al(OH)3,則X中一定沒有Al2(SO4)3。A項,根據分析可知混合物X中必定含有Na2CO3,不含Al2(SO4)3,故A正確;B項,溶液Z顯弱堿性,所以大量存在的陽離子只能是鈉離子,碳酸鈉的水解分兩步:CO32-+H2O=HCO3-+OH-;HCO3-+ H2O =H2CO3+OH-;由于發生雙水解反應產生了二氧化碳且溶液顯堿性說明溶液中依然存在第二步水解,第一步水解有可能存在,即溶液中一定有碳酸氫根,所以溶液Z中溶質主要是鈉鹽,且必含NaHCO3,故B正確;C項,沉淀Y中可能含有氫氧化銅,故灼燒可以得到黑色固體,故C正確;D項,溶液Z顯弱堿性,一定不存在FeCl3,故D錯誤;故選D。4.(2019 浙江4月卷25,2分)白色固體混合物A,含有K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幾種,常溫常壓下進行如下實驗。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A.無色溶液B的pH≥7B.白色固體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C.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D.在無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無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混合物A中有KCl【答案】C【解析】白色固體混合物A加水得無色溶液B和固體C,B中肯定不含Cu2+,但結合固體C加過量硝酸,產生藍色溶液,說明A到B的過程中Cu2+轉化為沉淀,A中必含有CuSO4,又結合固體C中加過量硝酸后得到白色固體F,說明A中必含有Na2SiO3,而且固體C與硝酸反應可得無色氣體,該氣體只能是CO2,可能是CaCO3和硝酸反應,也可能是Cu2+和CO32-雙水解得到的堿式碳酸銅與硝酸反應生成的,因此,不能確定碳酸鈣和碳酸鈉是否一定存在,但兩者至少存在一種。A.無色溶液B成分復雜,若B中只含有KCl,則 pH=7;若含有Na2CO3或硅酸鈉或兩者均有,則CO32-和硅酸根離子水解使溶液顯堿性,pH>7,故無色溶液pH≥7,A項正確;B.白色固體F難溶于硝酸,說明F為H2SiO3,B項正確;C.固體C加入硝酸得無色氣體,該氣體只能是CO2,可能是CaCO3生成的,也可能是Na2CO3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的堿式碳酸銅再與硝酸反應生成的CO2,因此,固體C中不一定含有CaCO3,C項錯誤;D.檢驗Cl-可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所以證明A含有KCl,證明Cl-即可,D項正確。故選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03講 離子共存、離子的檢驗與推斷目錄01 課標達標練題型01 離子共存題型02 離子的檢驗題型03 離子的推斷02 核心突破練03 真題溯源練01離子共存1.(2025 “八省聯考”陜西、山西、寧夏、青海卷)下列名組離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S2O32-、H+、I-、Na+ B.Cl-、CO32-、ClO-、K+C.NH4+、Br-、Cu2+、Ag+ D.K+、Fe3+、[Cu(NH3)4]2+、SO42-2.【溶液情境與離子共存的分析】(2025·天津市南開中學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紫色石蕊試液呈紅色的溶液中:Na+、K+、NH4+、NO3-能大量共存B.在pH=1的溶液中:Fe2+、K+、NO3-、Cl-能大量共存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Al3+、SO42-、Cl-能大量共存D.在無色透明溶液中:Na+、Cu2+、SO42-、Cl-能大量共存3.(2025·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聯考)在指定環境中,下列各組離子或分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Na2O2粉末的溶液:Na+、Cl-、SO32-、OH-B.無色溶液中:NH3·H2O、[Ag(NH3)2]+、Cl-、OH-C.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CH3COO-、Cu2+、HClO、Al3+D.c(KNO3)=1mol·L-1溶液:H+、Mg2+、I-、SO42-4.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的環境下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Fe3+的溶液中:K+、Cl-、SO42-、NO3-B.有HCO3-存在的溶液中:、、Cl-、SOC.含大量Ag+的溶液中:Cl-、CO、NO3-、NH4+D.某無色透明的溶液中:K+、MnO4-、NO3-、SO42-5.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與Al反應放出H2的溶液:HCO3-、Na+、Cl-、Ca2+B.無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3-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4+、SO、Cl-D.強酸性溶液中:Na+、Fe3+、NO3-、MnO4-6.【以某一物質為基點考查離子共存】制備(NH4)2Fe(SO4)2·6H2O的實驗中,需對過濾出產品的母液(酸性)進行處理。室溫下,分別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質,反應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組離子正確的是( )A.通入過量Cl2:Fe2+、H+、NH、Cl-、SOB.加入少量NaClO溶液:NH、Fe2+、H+、SO、ClO-C.加入過量NaOH溶液:Na+、Fe2+、NH、SO、OH-D.加入過量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Na+、SO、Cl-、ClO-、OH-7.下列各組澄清溶液中離子能大量共存,且滴入X試劑后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選項 離子組 X試劑 離子方程式A NH、Fe3+、SO、Br- 過量H2S 2Fe3++H2S===2Fe2++S↓+2H+B Fe2+、K+、NO、Cl- 少量HI 4H++3Fe2++NO===3Fe3++NO↑+2H2OC NH、Fe3+、AlO、Na+ 過量銅粉 2Fe3++Cu===2Fe2++Cu2+D AlO、Na+、K+、HCO 少量HCl H++AlO+H2O===Al(OH)3↓8.對下列粒子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和分析均正確的是( )粒子組 判斷和分析A Na+、Al3+、Cl-、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因發生反應: Al3++4NH3·H2O===AlO+4NH+2H2OB H+、K+、S2O、SO 不能大量共存,因發生反應: 2H++S2O===S↓+SO2↑+H2OC Na+、Fe3+、SO、H2O2 能大量共存,粒子間不反應D H+、Na+、Cl-、MnO 能大量共存,粒子間不反應02離子的檢驗9.下列關于離子檢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Ba2+:取少量待測液,加入少量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溶液中含有Ba2+B.檢驗用硫酸亞鐵制得的硫酸鐵中是否含有硫酸亞鐵,可選用的試劑是酸性KMnO4溶液C.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CO:取少量待測液,向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觀察是否有大量氣泡產生D.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說明該未知溶液中存在SO或SO10.【邏輯思維與離子檢驗建?!亢畹掳駥眽A法制取碳酸鈉和合成氨聯合起來,將制堿技術發展到新的水平。氨堿法的反應原理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過濾所得NaHCO3可用于制純堿。現對過濾所得濾液進行如下實驗,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用鉑絲蘸取少量濾液進行焰色反應,觀察到火焰呈黃色,說明濾液中含有Na+B.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熱試管,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未變藍,說明濾液中不含NH4+C.取少量濾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濾液中含有Cl-D.取少量濾液,向其中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濾液中含有CO32-11.【物質成分的探究】為了證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亞鐵銨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4+、Fe2+、SO42-和H2O,取少量硫酸亞鐵銨晶體放入試管,下列實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加熱,試管口有液體生成,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結晶水B.加少量水,溶液為淺綠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溶液變為紅色,則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Fe2+C.加水溶解,加少量稀鹽酸,無現象,再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SO42-D.加濃NaOH溶液,加熱,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檢驗,試紙變紅色,則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4+12.下列離子在未知溶液中的檢驗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離子 檢驗方法A CO 向樣品中加入足量鹽酸,將生成的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溶液是否變渾濁B SO 向樣品中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鋇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 Fe2+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溶液紫色是否褪去D I-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藍色03離子的推斷13.某固體混合物由NaCl、BaCl2、Al2(SO4)3、FeCl3、Na2CO3中的兩種組成,進行如下實驗:①將混合物溶于水,溶液變渾濁同時有氣泡產生;②向①反應液中滴加稀硫酸至過量,沉淀完全溶解;③向②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未見明顯現象;④?、鄯磻蟮囊后w做焰色反應,可觀察到黃色火焰,根據實驗現象可判斷其組成為( )A.BaCl2、Al2(SO4)3 B.BaCl2、Na2CO3 C.Al2(SO4)3、Na2CO3 D.FeCl3、Na2CO314.某固體混合物X,含有AlCl3、FeCl3、NaHCO3、NaAlO2和NaHSO4中的幾種,進行實驗:X與水作用有氣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Y和弱堿性溶液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混合物X中必定含有NaHCO3、FeCl3,可能NaHSO4B.取有色沉淀Y于試管中,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若沉淀部分溶解,證明固體混合物X中含有AlCl3C.溶液Z中肯定含有NaHCO3D.向溶液Z中加入銅粉、銅粉會溶解15.【以實驗流程式進行離子推斷】(2025·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學模擬)某試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42-、CO32-、[Al(OH)4]-中的若干種離子,離子濃度均為相同,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溶液中存在NH4+、Fe2+、Cl-、SO42-B.濾液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只有NH4+、Fe3+和Ba2+C.沉淀為Al(OH)3D.無法確定原試液中是否含有Al3+、K+16.一瓶無色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NH、Na+、Al3+、Fe3+、I-、NO、CO、SO、AlO。取該溶液進行以下實驗:①用pH試紙檢驗,溶液呈強酸性 ②取溶液適量,加入少量CCl4和數滴新制氯水,振蕩,CCl4層呈紫紅色?、墼撊芤旱难嫔磻獩]有黃色;根據以上實驗結果,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向該溶液中加入BaCl2不一定能觀察到白色沉淀B.可以確定沒有Na+、Fe3+、CO、AlO,不能確定是否有NOC.該溶液可能是NH4NO3與HI的混合D.一定沒有Al3+、CO和NO17.【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離子推斷】某未知溶液X可能含有Al3+、Na+、NH、Cl-、CO、SO中的若干種,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若實驗過程中所加試劑均過量,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可能存在Cl-B.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SO、NH,且均為0.01 molC.原溶液中可能存在Na+,n(Cl-)≥0.01 molD.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l3+、Cl-18.某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液中的陽離子只可能含有Na+、NH4+、Ba2+、Cu2+、Al3+、Fe2+、Fe3+中的某幾種,實驗室設計了下述方案對廢液進行處理,以回收金屬,保護環境。已知:步驟①中,滴加NaOH溶液過程中產生的沉淀會部分溶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根據步驟①的現象,說明廢液中一定含有Al3+B.由步驟②中紅棕色固體可知,廢液中一定存在Fe3+C.沉淀甲中可能含有Al(OH)3D.該廢液中一定含有NH4+、Ba2+、Cu2+、Fe2+和Fe3+至少存在一種1.(2025·天津北辰三模)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H+、I-、S2O32-、Na+ B.K+、Fe3+、SO42-、[Cu(NH3)4]2+C.H+、Fe2+、、SO42-、NO3- D.Na+、Ca2+、Cl-、NO3-2.(2025·陜西渭南二模)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飽和氯水:Na+、Fe2+、Br-、HCO3-B.室溫下pH=7的溶液中:Fe3+、Na+、Cl-、SO42-C.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Mg2+、Al3+、HSO3-、SO42-D.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Na+、K+、NO3-、SO42-3.(2025·天津和平二模)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石蕊溶液顯紅色的水溶液中:NH4+、Na+、SO42-、Cl-B.在0.1 mol·L-1硝酸銀溶液中:K+、Na+、I-、SO42-C.在0.1 mol·L-1氨水中:SO42-、Cu2+、NH4+、Na+D.在0.1 mol·L-1 KMnO4溶液中:Fe3+、H+、Cl-、SO42-4.下列各組離子在對應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 K3[Fe(CN)6]溶液中:Na+、Fe2+、SO42-、B.0.1mol·L-1HNO3溶液中:Cu2+、Al3+、SO42-、NO3-C.0.1mol·L-1氨水中:NH4+、Ag+、、、NO3-D.0.1mol·L-1 Ba(OH)2溶液中:NH4+、Ca2+、HCO3-、ClO-5.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溶液中:Na+、Cl-、CO32-、K+B.在0.1mol·L-1氯化亞鐵溶液中:SO42-、NO3-、Na+、K+C.麥芽糖溶液中:MnO4、Na+、H+、SO42、D.的溶液中:K+、NH4+、S2O32-、CH3COO-6.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夠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 NaHCO3溶液中:K+、H+、Cl-、NO3-B.滴加酚酞變紅的溶液:Na+、CH3COO-、CO32-、NO3-C.新制氯水中:K+、NH4+、SO32-、SO42-D.與Al反應能產生氣體的溶液中:Na+、K+、Cl-、Cu2+7.某溶液中除水電離出的OH-、H+之外含Na+、Fe2+、Al3+、Ba2+、SO42-、NO3-、Cl-中的4 種,這4種離子的物質的量均為0.1 mol。若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無沉淀生成但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溶液中肯定不含Ba2+B.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的陰離子會減少一種C.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濾出沉淀,洗凈灼燒后最多能得8.0g固體D.該溶液中除水電離出的OH-、H+之外所含離子是Na+、Fe2+、SO42-、NO3-8.pH=1的某溶液X中還含有NH4+、Al3+、Ba2+、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種或幾種(忽略水的電離及離子的水解), 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下列有關推斷不正確的是( )A.沉淀H不可能為Al(OH)3、BaCO3的混合物B.根據上述連續實驗不能確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Cl-C.溶液X中一定含有NH4+、Al3+、Fe2+、SO42-、H+D.若溶液X為100mL,產生的氣體A為112ml(標況),則X中c(Fe2+)=0.05mol/L9.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Na+、NH4+、Ba2+、Fe2+、Mg2+、Cl-、SO42-、NO3-、CO32-中的一種或幾種。取該溶液進行連續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推理錯誤的是( )A.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的陰離子為SO42-和CO32-B.生成氣體A的離子方程式為3Fe2++NO3-+4H+=3Fe3++NO↑+2H2OC.氣體D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D.溶液G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為H+、Mg2+、Fe3+、Fe2+1.(2023 遼寧卷,4,3分)下列鑒別或檢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石灰水鑒別Na2CO3與NaHCO3B.用KSCN溶液檢驗FeSO4是否變質C.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檢驗Na2SO3是否被氧化D.加熱條件下用銀氨溶液檢驗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2.(2022 重慶卷,4,3分)下列操作中,不會影響溶液中K+、Al3+、Fe3+、Ba2+、Cl-、NO3-等離子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ZnSO4 B.加入Fe粉 C.通入NH3 D.通入CO23.(2022 湖北省選擇性考試,4,3分)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0.1mol·L-1氨水中:Ag+、Cu2+、NO3-、SO32-B.在0.1mol·L-1氯化鈉溶液中:Fe3+、I-、Ba2+、HCO3-C.在0.1mol·L-1醋酸溶液中:SO42-、NH4+、Br-、H+D.在0.1mol·L-1硝酸銀溶液中:K+、Na+、Cl-、CO32-4.(2021 天津卷,9,3分)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Fe2+、Mg2+、SO42-、NO3-B.pH=12的溶液:K+、Na+、NO3-、CO32-C.pH=7的溶液:Na+、Cu2+、S2-、Cl-D.pH=7的溶液:Al3+、K+、Cl-、HCO3-5.(2020 江蘇卷,4,3分)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氨水溶液:Na+、K+、OH-、NO3-B.0.1mol/L鹽酸溶液:Na+、K+、SO42-、SiO32-C.0.1mol/L KMnO4溶液:NH4+、Na+、NO3-、I-D.0.1mol/L AgNO3溶液:NH4+、Mg2+、Cl-、SO42-6.(2020 浙江1月卷,25,2分)某固體混合物X,含有Al2(SO4)3、FeCl3、Na2CO3和CuSO4中的幾種,進行如下實驗:①X與水作用有氣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Y和弱堿性溶液Z;②沉淀Y與NaOH溶液作用,無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混合物X中必定含有Na2CO3,不含Al2(SO4)3B.溶液Z中溶質主要是鈉鹽,且必含NaHCO3C.灼燒沉淀Y,可以得到黑色物質D.往溶液Z中加入Cu粉,若不溶解,說明X中不含FeCl34.(2019 浙江4月卷25,2分)白色固體混合物A,含有K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幾種,常溫常壓下進行如下實驗。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A.無色溶液B的pH≥7B.白色固體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C.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D.在無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無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混合物A中有KCl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戰2026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通用版)第03講離子共存、離子的檢驗與推斷(專項訓練)(原卷版).docx 備戰2026年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通用版)第03講離子共存、離子的檢驗與推斷(專項訓練)(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