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01單元分析設計思路02選必二 第五單元 交通與社會變遷第五單元 交通與社會變遷1.古代交通建設和交通工具:古代水陸建設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古代中國、古羅馬等一些集權國家重視修筑人工道路、人工運河,官方交通建設主要用于軍事和通信。水陸交通的發展便利了人們的出行,改善了物品傳遞和信息交流,推動了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2.新航路開辟和工業革命對交通的影響: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逐漸連成一個整體,使全球的交通聯系和人員往來變成現實;工業革命為交通工具解決了動力問題,火車、輪船、汽車等逐漸在全球流行,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3.20世紀以來交通運輸的新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范圍內的交通運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交通運輸的新變化正在加速推動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日常生活的改變。問:為什么古代世界大國要修建大通道?角度1:政治角度2:軍事角度3:經濟角度4:文化原因:①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②便利軍事征服,維護社會穩定,鞏固統治的需要;③推動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便利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問1:結合五本教材,請你說出古代世界修建了的哪些大通道?設計意圖:1.融通教材2.設問,培養分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3.用地圖中講溝通歐亞東西方之間道路的發展(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原因:①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②便利軍事征服,維護社會穩定,鞏固統治的需要;③推動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便利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問1:結合五本教材,請你說出古代世界大國修建的最早大通道?這些大國修建的大通道何時貫通?一、交通1.0——古代區域通道相交問:張騫“鑿空”的作用?大大推進了絲路的暢通和貿易的發展;選二P49連接亞、歐、北非。選三P69長安河西走廊西域新疆中亞西亞歐洲海路圖一 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示意圖四圖三 元朝海陸交通判斷:雖然達到交通的巔峰,但明政府難以為繼。巔峰的原因:物質生產的豐富、交流需求的增加、技術的發展/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經濟發達,國力強盛;造船和航海技術進步,海外貿易發達;國家治理→明初專制集權高度強化,明成祖的大力支持衰弱原因:經濟→朝貢貿易不以營利為目的,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海外貿易缺乏經濟動力,難以為繼;國家治理→明前期以來實行的“海禁”政策,阻礙了海上貿易的發展。設計意圖:1.通過異同對比,進一步培養學生時空觀念2.層層設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分析卡伯特 1497(英)卡蒂埃 1534(法)哈得遜1610(效力荷的英國人)德雷克1577英德雷克1580塔斯曼1642——1643(荷)巴倫支(荷)1594-1597Newfoundland(紐芬蘭)二、交通2.0——近代環球交通網形成設計意圖:通過全球主要航線的展示,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新航路開辟意義。17世紀法米迪運河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活動:環球旅行 主人公:你時間:1872年 起點:倫敦二、交通2.0——近代環球交通網形成A設計意圖:1.通過活動,情境代入,激發興趣2.進行知識遷移和提升實踐應用能力3.通過旅行交通工具的選擇,將教學從新航路開辟過渡到工業革命期間交通工具的革新。(2020·浙江高考·4)英國女演員弗朗絲·金伯爾對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種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現在我們以它的最高速度一每小時30英里(48公里)一出發,它比鳥的飛翔速度還要快。你難以想象切開空氣向前奔跑的感覺是怎樣的——它的運動也十分平穩?!睋伺袛?,這種新式交通工具是A.帆船 B.蒸汽機車 C.飛機 D.汽車B美·富爾頓的蒸汽汽船英·斯蒂芬森改進蒸汽機車德·卡爾本茨制造三輪汽車美·萊特兄弟設計的飛機1807年1814年1885年1903年噸位大、速度快、航距遠設計意圖:1.通過講練結合,熟悉本單元高考試題的類型2.通過實踐應用和時間軸的排序,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19世紀上半期,在英國帶動下,歐美各國紛紛修建鐵路網,鐵路成為陸路交通的主干,帶動了機器制造業、鋼鐵業、建筑業等行業的大發展。人類步入鐵路時代。英·斯蒂芬森改進蒸汽機車設計意圖:理解交通和社會變遷之間具有相互促進的關系淞滬鐵路唐胥鐵路京張鐵路隴海鐵路京漢鐵路津浦鐵路鄭州淮安清江浦問:近代中國還修建了哪些鐵路?中國境內第一條鐵路(1876年英國人修筑)1881年,中國人在自己國土上修建的第一條實用鐵路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津浦鐵路、京漢鐵路、隴海鐵路等二、交通2.0——近代環球交通網形成?設計意圖:理解近代中國交通發展的時代背景,升華家國情懷。(2024.1·浙江高考·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筑全國鐵路,起海陸軍而強中國……今何時乎?列國交通競爭、互校優勝劣敗之時也?!虮俚乩?,開明智、通商業、廣郵政,起農工林礦之業,達遼、蒙、準、藏、滇、桂之防,皆非鐵路不為功矣。凡鐵路所到之處,即為文明繁盛,鐵路未開之所,即為閉塞榛荒,此萬國已然之跡也。而達國廣土,需之尤迫。——康有為《清計全局籌巨款以行新政筑鐵路起海陸軍折》(1898.9)請簡要評析康有為“筑全國鐵路”之建議。(6分)觀點判斷:必要,但操之過急(不切實際)。(只有觀點,無論述或論述錯誤,只得1分)必要性(4分):①世界步入鐵路時代或各國紛紛修建鐵路(必須要有,1分)②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救亡圖存、瓜分狂潮);③利于求富(經濟發展交流/開發利用資源/開發邊疆/工商業發展/國家富強);④開民智(思想啟蒙/思想解放)⑤便于圖強(抵抗外來侵略) ②至⑤中,四選三,3分不切實際的理由(2分):①維新派力量弱?。▏鴥茸枇Υ?清政府腐敗/守舊勢力阻撓);②列強干預(爭奪控制路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 缺乏資金/技術/專業人才 (三選二,2分)注意:必要性那里,如果出現富國強兵,就直接2分,抵經濟和軍事的必要性。政治必要性那里寫維護國家統一,鞏固政權,內憂外患是沒有分。設計意圖:通過首考題,進一步理解本單元的高考試題類型淞滬鐵路唐胥鐵路京張鐵路隴海鐵路京漢鐵路津浦鐵路鄭州淮安清江浦中國境內第一條鐵路(1876年英國人修筑)1881年,中國人在自己國土上修建的第一條實用鐵路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津浦鐵路、京漢鐵路、隴海鐵路等二、交通2.0——近代環球交通網形成19世紀60年代中期1872年設計意圖:通過中西方鐵路發展的對比,理解近代中國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 狹義的交通專指人或物的轉運輸送;廣義的交通是各種運輸和郵電通信的總稱,它又包括語言、文字、符號、圖像等信息情報的傳遞播送。——選必二P80水陸→水陸空→水陸空網驛站信件→電報電話→通信網絡古代 近代 現代美國莫爾斯發明有線電報美國貝爾發明電話機1896年,意大利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1837年1876年1877年1882設計意圖:通過交通的概念解讀,過渡到現代交通發展(時空觀念)活動:設計環球畢業旅行分組設計:速度最快、最經濟、最有趣、最有歷史情懷設計要素:旅行路線、交通工具、游玩地點、三、交通3.0——現代水陸空網互聯互通B設計意圖:通過環球畢業旅行的設計,引導學生靈活應用現代水陸空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體會交通對社會變遷和生活的影響感 謝 聆 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