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 勾股定理的應用@基礎分點訓練 知識點 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應用1.如圖,從電線桿離地面6 m處向地面拉一條10 m長的鋼纜,地面鋼纜固定點A到電線桿底部B的距離AB是( )第1題圖A.6 m B.7 m C.8 m D.9 m2.若要將一塊不能彎曲的正方形木塊(厚度忽略不計)搬進室內(nèi),需要通過一扇如圖所示的高為2 m,寬為1 m的門,以下邊長的木塊中哪塊可以通過此門( )第2題圖A.2.8 m B.2.5 mC.2.2 m D.以上答案都不對3.如圖,甲船以8海里/時的速度離開港口O向東北方向航行,乙船以6海里/時的速度離開港口O向西北方向航行,它們同時出發(fā),1小時后甲、乙兩船相距( )第3題圖A.8海里 B.10海里C.12海里 D.13海里4.如圖,學校有一塊長方形花圃,有極少數(shù)人為了避開拐角走“捷徑”,在花圃內(nèi)走出了一條“路”,踩傷了花草,則他們僅僅少走了 步路.(假設2步為1 m)第4題圖5.如圖,梯子AB靠在墻上,梯子的頂端A到墻根O的距離為24 m,梯子的底端B到墻根O的距離為7 m,一不小心梯子頂端A下滑了4 m到C,底端B滑動到D,那么BD的長是 m.第5題圖6.如圖,小巷左右兩側(cè)是豎直的墻,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墻時,梯子底端到左墻角的距離為0.7 m,頂端距離地面2.4 m,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不動,將梯子斜靠在右墻時,頂端距離地面2 m,那么小巷的寬度為( )第6題圖A.0.7 m B.1.5 m C.2.2 m D.2.4 m7.在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一側(cè)有一村莊C,河邊原有兩個取水點A,B,其中AB=AC,由于某種原因,由C到A的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通,該村為方便村民取水,決定在河邊新建一個取水點D(其中點A,D,B在同一條直線上),并新修一條路CD,測得CB=13 km,CD=12 km,BD=5 km.求原來的路線AC的長.@中檔提分訓練8.如圖,將一根長 24 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徑為12 cm,高為5 cm的圓柱形水杯中,設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長度為h cm,則h不可能為( )第8題圖A.11 B.14 C.19 D.209.如圖,某自動感應門的正上方裝著一個感應器,離地2.5 m.當物體進入感應器的感應范圍內(nèi)時,感應門就會自動打開.一個身高1.6 m的學生正對門,緩慢走到離門1.2 m的地方時,感應門才自動打開,則感應器的最大感應距離是 m.第9題圖10.【數(shù)學文化】《九章算術(shù)》中有一道題:“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問折者高幾何?”大致意思是:一根竹子高1丈,折斷后竹子頂端落在離竹子底端3尺處,那么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為 尺.(1丈=10尺)11.如圖,∠AOB=90°,OA=36 cm,OB=12 cm,一個小球從點A出發(fā)沿著AO方向滾向點O,另一小球立即從點B出發(fā),沿BC勻速前進攔截小球,恰好在點C處截住了小球.若兩個小球滾動的速度相等,則另一個小球滾動的路程BC長 cm.@拓展素養(yǎng)訓練12.如圖,有一臺環(huán)衛(wèi)車沿公路AB由點A向點B行駛,已知點C為一所學校,且點C與直線AB上兩點A,B的距離分別為150 m和200 m,且AB=250 m,環(huán)衛(wèi)車周圍130 m以內(nèi)為受噪聲影響區(qū)域.(1)學校C會受噪聲影響嗎?為什么?(2)若環(huán)衛(wèi)車的行駛速度為50 m/min,環(huán)衛(wèi)車的噪聲影響該學校持續(xù)的時間為多少分鐘?3 勾股定理的應用@基礎分點訓練 知識點 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應用1.如圖,從電線桿離地面6 m處向地面拉一條10 m長的鋼纜,地面鋼纜固定點A到電線桿底部B的距離AB是( C )第1題圖A.6 m B.7 m C.8 m D.9 m2.若要將一塊不能彎曲的正方形木塊(厚度忽略不計)搬進室內(nèi),需要通過一扇如圖所示的高為2 m,寬為1 m的門,以下邊長的木塊中哪塊可以通過此門( C )第2題圖A.2.8 m B.2.5 mC.2.2 m D.以上答案都不對3.如圖,甲船以8海里/時的速度離開港口O向東北方向航行,乙船以6海里/時的速度離開港口O向西北方向航行,它們同時出發(fā),1小時后甲、乙兩船相距( B )第3題圖A.8海里 B.10海里C.12海里 D.13海里4.如圖,學校有一塊長方形花圃,有極少數(shù)人為了避開拐角走“捷徑”,在花圃內(nèi)走出了一條“路”,踩傷了花草,則他們僅僅少走了 4 步路.(假設2步為1 m)第4題圖5.如圖,梯子AB靠在墻上,梯子的頂端A到墻根O的距離為24 m,梯子的底端B到墻根O的距離為7 m,一不小心梯子頂端A下滑了4 m到C,底端B滑動到D,那么BD的長是 8 m.第5題圖6.如圖,小巷左右兩側(cè)是豎直的墻,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墻時,梯子底端到左墻角的距離為0.7 m,頂端距離地面2.4 m,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不動,將梯子斜靠在右墻時,頂端距離地面2 m,那么小巷的寬度為( C )第6題圖A.0.7 m B.1.5 m C.2.2 m D.2.4 m7.在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一側(cè)有一村莊C,河邊原有兩個取水點A,B,其中AB=AC,由于某種原因,由C到A的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通,該村為方便村民取水,決定在河邊新建一個取水點D(其中點A,D,B在同一條直線上),并新修一條路CD,測得CB=13 km,CD=12 km,BD=5 km.求原來的路線AC的長.解:因為CB=13 km,CD=12 km,BD=5 km,所以CD2+BD2=122+52=132=CB2,所以△CDB為直角三角形,且∠BDC=90°.設AC=x km,則AD=(x-5)km.因為∠ADC=90°,所以CD2+AD2=AC2,即122+(x-5)2=x2,解得x=16.9.因此,原來的路線AC的長為16.9 km.@中檔提分訓練8.如圖,將一根長 24 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徑為12 cm,高為5 cm的圓柱形水杯中,設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長度為h cm,則h不可能為( D )第8題圖A.11 B.14 C.19 D.209.如圖,某自動感應門的正上方裝著一個感應器,離地2.5 m.當物體進入感應器的感應范圍內(nèi)時,感應門就會自動打開.一個身高1.6 m的學生正對門,緩慢走到離門1.2 m的地方時,感應門才自動打開,則感應器的最大感應距離是 1.5 m.第9題圖10.【數(shù)學文化】《九章算術(shù)》中有一道題:“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問折者高幾何?”大致意思是:一根竹子高1丈,折斷后竹子頂端落在離竹子底端3尺處,那么折斷處離地面的高度為 4.55 尺.(1丈=10尺)11.如圖,∠AOB=90°,OA=36 cm,OB=12 cm,一個小球從點A出發(fā)沿著AO方向滾向點O,另一小球立即從點B出發(fā),沿BC勻速前進攔截小球,恰好在點C處截住了小球.若兩個小球滾動的速度相等,則另一個小球滾動的路程BC長 20 cm.@拓展素養(yǎng)訓練12.如圖,有一臺環(huán)衛(wèi)車沿公路AB由點A向點B行駛,已知點C為一所學校,且點C與直線AB上兩點A,B的距離分別為150 m和200 m,且AB=250 m,環(huán)衛(wèi)車周圍130 m以內(nèi)為受噪聲影響區(qū)域.(1)學校C會受噪聲影響嗎?為什么?(2)若環(huán)衛(wèi)車的行駛速度為50 m/min,環(huán)衛(wèi)車的噪聲影響該學校持續(xù)的時間為多少分鐘?解:(1)學校C會受噪聲影響.理由:過點C作CD⊥AB于點D,AC=150 m,BC=200 m,AB=250 m,所以AC2+BC2=AB2.所以∠ACB=90°.所以S△ABC=AC·BC=CD·AB.所以CD===120(m).因為環(huán)衛(wèi)車周圍130 m以內(nèi)為受噪聲影響區(qū)域,所以學校C會受噪聲影響.(2)如圖,當EC=130 m,F(xiàn)C=130 m時,正好影響C學校,因為ED2=EC2-CD2=1302-1202=2 500,所以ED=50 m.所以EF=100 m.所以100÷50=2(min).答:環(huán)衛(wèi)車的噪聲影響該學校持續(xù)的時間為2 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勾股定理的應用 - 學生版.docx 1.3勾股定理的應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