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六年級歷史試題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紙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15分)說明: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1.與此前的選官制度相比,隋朝確立的這一制度“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手里,以文化統一助成歷史中國的政治統一。”據此可知,這一制度A.加強了中央集權B.促進了民族交融C推動了教育發展D擴大了選官范圍2.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關系比喻成舟與水的關系,強調“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下列舉措體現了這一觀念的是A.興建皇家宮殿B創立科舉制度C.減免農民租稅D.加強軍備建設3右圖是《中國古代經濟發展趨勢圖》。圖中②處出現的我國古代盛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濟B.光武中興展①C.開元盛世指D.康乾盛世數18458975496012791368年份4下圖是甘肅出土的唐朝三彩騎俑隊列,其中的女騎俑束著典型的漢式頭飾,身穿窄袖緊身衣。我國其他多個地區也出土了同時期的類似三彩人物俑,印證了當時人口構成的多元性。材料反映出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是A動蕩與變革B.繁榮與開放C.封閉與危機D.侵略與反抗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六年級歷史試題共8頁第1頁5.“他通過天文觀測捌定了《大衍歷》、,子午線長度。他的成就既對天)學發展有重要意義,也對世界數學的發展具有價值。”材樹中"他”是D.孫思邈A.玄類B僧行C.鑒真6.宋湖時,“士常出于農民之秀者,三.整江統治階級不有農刊中來”,如政治改革家王禹偁“世為農家,本人顯。山,”。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宋朝實行A重農抑商政策B.獎勵軍功制度D.科舉取士制度7某同學在學習中繪制了四幅中國古代史上致權并立局面示意圖,其中繪制正確的兔C.重文抑武政策西囊遼北魏西夏金西晉東晉南宋吳南宋D.AB.C.8.133年,元朝開科取土,在所取進士百人中,有蒙古、回回、畏兀兒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親為漢人,已婚者中有近70%的人娶漢人為妻。這說明了元朝A.奉行民族歧視政策B.已經完全實現漢化C科舉考試更加公平D.民族交融趨勢加強9.下表是某歷史學習小組呈現的一個探究成果,可以推斷該小組探究的主題是中國骷代戰國時期的鐵農具漢代的耬車唐朝的曲轅犁宋朝的秧馬A農業用具的創新B.交通工具的演變C.社會習俗的變化D紡織技術的進步10.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兩位彪炳史冊的人物,一位“血戰殲倭,勛垂闔浙”,位驅除荷虜,一代英雄”。他們的共同貢獻是A.鞏固清朝統治B.促進經濟發展C.反抗外來侵略D.推動社會變革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六年級歷史試題共8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