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一、歷史是什么?從一個爭議說起:洛陽市隋唐史學會發布聲明表示,《長安三萬里》的部分情節與史實不符,極易誤導觀眾,要求主創團隊道歉。學會指出,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陽,李白與杜甫第一次相逢也在洛陽,并非影片當中的長安;“一日三絕”發生在洛陽天宮寺,并非影片中的揚州;救下郭子儀的是李白,也并非影片當中的高適。洛陽市隋唐史學會是不是多管閑事?據此你如何理解“歷史”?一、歷史是什么?歷,過也,傳也。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許慎《說文解字》1.過去真實發生的事物(史實)其字形像人的手在握筆記事≠一些虛構、編造的某些故事一、歷史是什么?發生的“過去”,寫出來的才是“歷史”。——北京大學教授錢乘旦帛書竹簡書2.對過去發生事物的記錄(史料)一、歷史是什么?《西北文化日報》《大公報》歷史是歷史學家與歷史事實之間連續不斷的、互為作用的過程,就是現在與過去之間無休止的對話。——(英)愛德華·卡爾《歷史是什么》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者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3.在一定的歷史觀指導下對史料的研究和闡釋(歷史學)國家中國何以成為今天的中國?個人識過去知現在見未來你何以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你?知道現在要做什么?將去向何方?二、為什么學歷史?史前時期夏秦清中華人民共和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民國前2070前22118401949文明起源國家——“中國”何以成今天的中國?二、為什么學歷史?個人:氣質、修養、明智、做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西漢司馬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張載趙薇“日本軍旗裝”張涵哲在日本乃木神社和靖國神社前拍照留念古裝劇中龍椅的屏風是毛澤東詩詞玉米花生是明朝時期才從美洲引入的二、為什么學歷史?歷史學主要就業方向:考古勘探;文物鑒定;在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博物館、檔案館從事管理工作或研究工作;政府部門外事辦的外交工作;在高校、中小學從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雜志社、網站等媒體從事編輯、記者等工作;公關文秘、行政管理;飯店或酒店的經營管理;旅行社管理或導游,以及各地政府的旅游資源行政管理工作等;報考政府部門公務員;報考研究生,繼續深造等等。歷史學的地位:歷史學與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并列,組成了中國的高等教育學科體系。大學本科歷史學專業畢業并滿足學士學位授予條件后通常予授歷史學學士學位。就業需求二、為什么學歷史?高中歷史與初中歷史的區別初中歷史 高中歷史學科地位 小科、合格性考試 “3+七選三”中的“1/3”學習內容 通史 通史+專題史教材表述 細致、具體【細化】 概括、分析【深化】教學側重 是什么(時間、事件、人物等) 是什么(特點)、為什么(原因)、怎么樣(影響、評價)、何關聯(橫縱)能力要求 “識記”“理解” 知識為主(記憶式歷史) “認識”“探討”能力為主(分析式歷史)三、初高歷史有何差異?初中歷史:七上內容繁多簡約教學時間緊湊中古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過程高中歷史:《綱要》上總體容量大;知識點密集;敘述太濃縮;知識結構化;時代氣息濃;高中歷史學習基本方法四、如何學習高中歷史?(1)記憶。記憶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記憶是學習知識的基礎。基本知識、核心概念、發展線索、階段特征(2)練習。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大部分,每一部分又有不同的題型,在練習考試中積累一些基本解題思路和常見錯誤方式。(3)課堂做好課前預習:認真閱讀課本、梳理知識線索、理解基本概念保證課堂質量:緊跟教師思路、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做好筆記記錄重視課后總結:補齊筆記、落實記憶、鞏固練習課堂要求(1)學習要求①準備筆記本,認真記錄課堂筆記;②準備作業本,按時按量完成作業;③文件袋1個,整理資料;④準備熒光筆一支,標記重點部分;⑤隨機抽查背誦和筆記情況。(2)紀律要求①上課不允許玩手機;②上課不允許吃東西;③課堂上不能伏臺睡覺;④除課堂討論時間外不能交頭接耳;⑤不無故遲到缺席。⑥不得進行與本節課無關的內容四、如何學習高中歷史?唯 物史 觀時 空觀 念史 料實 證家 國情 懷歷 史解 釋唯物史觀是諸素養得以達成的理論保證時空觀念是諸素養中學科本質的體現史料實證是諸素養得以達成的必要途徑歷史解釋是諸素養中對歷史思維與表達能力的要求家國情懷是諸素養中價值追求的目標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立德樹人四、如何學習高中歷史?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閱讀通史類歷史基礎讀物觀看歷史類經典紀錄片查閱網絡資料和相關視頻四、如何學習高中歷史?《如果國寶會說話》《河西走廊》《先生》《中國通史》《世界歷史》《文明》《敦煌》《故宮100》四、如何學習高中歷史?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楚吳,二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歡迎步入高中歷史課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