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遵義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監測八年級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以下各題中最符合題意的一個答案,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域內用2B鉛筆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1.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后來人們常以此來形容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這句話中提到的人物是A.大舜B.大禹C.炎帝D.黃帝2.“為了整合長江和黃河這兩條大河孕育的經濟版塊,楊廣用舉世無雙的大運河打通了中國的任督二脈,彌合了高原——山脈圈內長時間存在的南方和北方的裂痕。”這說明隋朝大運河的開通A.實現了南北方統一 B.推動了隋朝的對外交往C.中斷了南北的聯系D.促進了南北方經濟交流3.錢壯飛是中國共產黨的忠誠衛士,是隱蔽戰線的杰出代表,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1935年3月底,他在紅軍主力南渡烏江時掉隊失蹤,4月1日犧牲于貴州省金沙縣后山鄉。據此可知,錢壯飛當時正處于A.北伐途中B.長征途中C.解放戰爭中D.護國戰爭中4.全體中華兒女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終于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今年是抗日戰爭 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勝利的時間可以表述為A.19世紀40年代 B.19世紀50年代 C.20世紀40年代 D.20世紀50年代5.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疆,有4000多公里的邊境線。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國在西藏的邊境地區處于“有邊無防”狀態;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鞏固邊防,外防侵略,內護穩定。這表明西藏和平解放A.標志著中國徹底消除了外來威脅 B.有效構筑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C.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D.推動了西藏人民與內地密切交流6.70多年前的那場戰爭中,為保證潛伏部隊的安全,邱少云在烈火中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 吞噬,壯烈犧牲;羅盛教躍入冰河以生命換得朝鮮落水少年安然無恙。他們用行動鍛造了A.五四精神B.延安精神C.井岡山精神D.抗美援朝精神7.新中國成立初期,在農村占農戶總數不到7%的地主、富農,占有耕地總數的50%以上,而占全國農戶53%以上的貧農、雇農,僅占有耕地總數的14%,處于無地少地狀態。這段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A.背景B.內容C.性質D.影響8.下面是某同學設計的年代尺,其中①處中國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可概括為A.政權鞏固,社會過渡 B.探索建設,曲折發展C.同仇敵愾,共赴國難D.早期探索,民族危機9.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制定了 “打土豪,分田地”“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耕者有其田”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政策。這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堅持A.以政治建設為中心B.解放農村生產力C.完善社會主義制度 D.以公有制為主體10.《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曾指出:“這種模式的主要弊端是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忽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這就造成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企業吃國家‘大鍋飯’、取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打破這種模式的關鍵在于A.實行贖買政策B.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C.增強企業活力D.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11.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興辦4個經濟特區;1984年我國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1985年我國又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由此可知A.對外開放從內地向沿海推進 B.對外開放呈現出“點-線-面”的格局C.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同步進行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全國建立1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巢,我最根本的相同百是A.寫入黨章,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B.形成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C.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D.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點13.十八大以來,從《中共中央八項規定》出臺、高強度反腐到“三嚴三實”等一系列主題活動的密集推出,再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堅持以嚴的基調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這反映我國堅持A.全面從嚴治黨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國 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14.信息科技課上,同學們在學習網頁資源包制作課程時,搜集到以下資源,為下面的資源包命名最為恰當的是視頻:貴州“村T”火爆中國國際時裝周 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安順地戲苗族蠟染技藝等 新聞:《鄉村振新展新貌,侗寨日子更紅火》新華社2025年3月19日A.西藏民主改革 B.各民族共同繁榮 C.苗族社會變化 D.侗族經濟的發展15.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我國能夠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最根本的原因是A.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心愿 B. “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C.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D.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16.2025年6月15日,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在廈門開幕,馬英九在大會上致辭:“兩岸人民之間情感與交流斷不了,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在這個基礎上深化合作,才能創造和平雙贏的局面。”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前提是A.加強經濟合作B.密切文化交流 C.實現直接“三通” D.堅持一個中國原則17.圖片是歷史記憶的載體。下面圖一和圖二是某班為開展“國防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準備的圖片,兩幅圖片反喚了A.陸軍實力不斷提升B.海軍戰略威懾力不斷增強C.空軍實力逐漸強大D.火箭軍武器裝備不斷更新18.2025年6月1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安理會中東局勢緊急公開會上表示:“中方譴責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行為,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一切軍事冒險行動。”傅聰的發言表明了①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②中國為中東局勢降溫貢獻力量③中國積極推動世界和平發展 ④中國致力于推動伊朗文化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后發表感言:“青蒿素的發現是集體發掘中藥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寶貝,固步自封,中醫只能是‘一筐草’,無法變成‘一塊寶’。”屠呦呦認為對待傳統文化應該秉持的態度是A.全盤否定,盲目西化 B.割裂傳統,另起爐灶C.取其精華,推陳出新 D.照搬照抄,一成不變20.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B.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C.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D.互聯網普及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請用0.5mm黑色墨水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21.【盛世局面】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 歷史上稱之為“ ”,他不愧為我國古代杰出的君主。22.【法律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此句出自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這部憲法保障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23.【模范人物】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年代,涌現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在石油大會戰中, 用身體攪拌泥漿,制服了井噴,被譽為“鐵人”。24.【政治制度】我國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為保障少數民族權利,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 ,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5.【入世共贏】小張在整理筆記時發現這樣一段話:“2001年,中國加入 ,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三、綜合問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4分。請用0.5mm黑色墨水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26.思想變革與社會發展呈現出相互促進、辯證統一的動態關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先秦——思想碰撞】材料一:【近代——思想洗禮】材料二:20世紀初,以陳獨秀為代表的知識分子認為如需革新政治,必先革新國人之精神。在這一大背景下,歐洲文藝復興成為中國知識分子關注的對象……此后,人文主義 成為知識分子們反封建反傳統和建設新文化的重要思想理論資源,為中國革命轉向新的社會革命做了思想文化上的鋪墊。——摘編自《中國近代思想探源》材料三【現代--思想解放】(1)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大動蕩時期,也是學術思想非常活躍的時期。材料一中屬于儒家學派思想主張的是: ;屬于道家學派思想主張的是: 。(4分)(只填寫序號)(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先進知識分子為“革新國人之精神”所掀起的運動名稱, 并概括這場運動的影響。(4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該會議作出的歷史性決策,并指出這一決策實施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發生的變化。(4分)(4)綜合上述材料,說出思想變革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2分)四、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56題16分,第57題20分,共36分。請用0.5mm黑色墨水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27.八年級歷史老師在進行黨史專題復習時,繪制了以下大事年表。閱讀該年表,回答問題。——整理自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1)根據大事年表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補充完成A、B兩處內容,并簡述A、B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6分)(2)從上述大事年表中,指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的標志性事件,并說說在這一 事件后農民生活可能發生的變化(至少兩點)。(6分)(3)大事年表中,2012年對應的事件是“中國夢宏偉藍圖的提出”,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實現中國夢具備的有利條件(至少兩點)。(4分)28.文物靜默無言,卻承載著萬千氣象,每一件文物都彷佛是時光的見證者。八(2)班歷史興趣小組圍繞“文物”開展項目式學習,請你參與完成。任務一 一組同學以“走近國寶 見證歷史”為主題,查閱了部分文物信息,準備布展。任務二 二組同學以“觸摸圖片 追憶歷史”為主題,搜集文物圖片設計展覽。(注:下表僅呈現文物名稱信息)備選資料①人造衛星技術論證筆記②“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紀念郵票③武漢長江大橋紀念章(1)根據任務一信息,將①處文物名稱補充完整,并任選文物②或④寫出入選理由。(4分)(2)將任務二備選資料的序號填入對應的展板中,并為這次展覽寫出結語。(8分)(3)根據任務三報刊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就如何保護文物提出建議。(4分)(4 )通過本次項目是學習,列舉獲取歷史知識的途徑(至少兩種)。(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