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西省贛州市瑞金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題一、單選題1.維持細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鹽機制之一。鹽脅迫下,植物細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質子泵)和Na+-H+逆向轉運蛋白可將Na+從細胞質基質中轉運到細胞外(或液泡中),以維持細胞質基質中的低Na+水平(見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時伴隨著空間構象的改變B.細胞膜兩側的H+濃度梯度可以驅動Na+轉運到細胞外C.H+-ATP酶抑制劑會干擾H+的轉運,但不影響Na+轉運D.鹽脅迫下Na+-H+逆向轉運蛋白的基因表達水平可能提高2.M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是一種信號蛋白,能夠分泌到細胞外。當胞外環境呈酸性時,該蛋白質能夠與分生區細胞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起分生區細胞分裂。當植株被病原體侵染時,胞外環境變為堿性,該蛋白質空間構象發生改變而不能與特異性受體結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合成該信號蛋白時至少需要三種RNA 參與B.細胞中的內質網可能參與了該信號蛋白的合成C.該信號蛋白分泌到細胞外時,需要膜上蛋白質的參與D.病原體侵染時,分生區細胞的細胞周期變短3.栽培馬鈴薯為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GBSS基因(顯隱性基因分別表示為G和g)在直鏈淀粉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只有存在G基因才能產生直鏈淀粉。不考慮突變和染色體互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相比二倍體馬鈴薯,四倍體馬鈴薯的莖稈粗壯,塊莖更大B.選用塊莖繁殖可解決馬鈴薯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問題,并保持優良性狀C.Gggg個體產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均含有1個或2個G基因D.若同源染色體兩兩聯會,GGgg個體自交,子代中產直鏈淀粉的個體占35/364.癌癥的發生涉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一系列遺傳或表觀遺傳的變化,最終導致細胞不可控的增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膀胱癌患者中,發現原癌基因H-ras所編碼蛋白質的第十二位氨基酸由甘氨酸變為纈氨酸,表明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B.在腎母細胞瘤患者中,發現抑癌基因WT1的高度甲基化抑制了基因的表達,表明表觀遺傳變異可導致癌變C.在神經母細胞瘤患者中,發現原癌基因N-myc發生異常擴增,基因數目增加,表明染色體變異可導致癌變D.在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患者中,發現9號和22號染色體互換片段,原癌基因abl過度表達,表明基因重組可導致癌變5.條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和動物對外界復雜環境的適應能力,是人和高等動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學習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實驗犬看到盆中的肉時唾液分泌增加是先天具有的非條件反射B.有人聽到“酸梅”有止渴作用是條件反射,與大腦皮層言語區的S區有關C.條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產生了抑制性效應的結果D.條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條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6.乙腦病毒進入機體后可穿過血腦屏障侵入腦組織細胞并增殖,使機體出現昏睡、抽搐等癥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毒性T細胞被抗原呈遞細胞和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激活,識別并裂解乙腦病毒B.吞噬細胞表面受體識別乙腦病毒表面特定蛋白,通過內吞形成吞噬溶酶體消化降解病毒C.漿細胞分泌的抗體隨體液循環并與乙腦病毒結合,抑制該病毒的增殖并發揮抗感染作用D.接種乙腦疫苗可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記憶B細胞和記憶T細胞,預防乙腦病毒的感染7.某實驗小組研究了當地甲、乙兩種動物當年(N1)和一年后(Nt+1)的種群數量之間的關系,并繪制出如圖所示相關曲線,其中直線p表示Nt+1=Nt。已知甲動物活動能力較強,乙動物身體較小,活動能力較弱。不考慮遷入、遷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一般采用樣方法調查乙種群密度B.甲種群數量在A~B段上升,B~C段下降C.F 點時的乙種群數量可能達到了 K 值D.A點時,甲種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8.柑橘木虱是靠吸取柑橘嫩梢汁液為生的昆蟲,柑橘木虱的卵可被胡瓜頓綏螨捕食,白僵菌能感染柑橘木虱的若蟲和成蟲并在其體內生長繁殖致其死亡,果園內通常利用胡瓜頓綏螨攜帶白僵菌孢子控制柑橘木虱的數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為確定胡瓜頓綏螨的投放數量,可先用樣方法調查柑橘木虱的卵的密度B.胡瓜頓綏螨與白僵菌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且白僵菌為分解者C.利用胡瓜頓綏螨和白僵菌防治蟲害的方式均是生物防治D.胡瓜頓綏螨和白僵菌的引入提高了柑橘園的抵抗力穩定性9.鐵皮石斛常附生于樹干上,以獲取更多的陽光。某地在山桐子樹干上種鐵皮石斛,林下種辣椒,除了種植傳統作物,還引導村民種植經濟價值更高的中藥川射干。春天時中藥種植基地內盛開的鳶尾花會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觀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山桐子、辣椒與鐵皮石斛的分布可以提高它們的光合作用速率B.附生于樹干的鐵皮石斛營寄生生活,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C.當地引導村民種植中藥川射干,體現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D.中藥種植基地的鳶尾花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10.蘭州百合栽培過程中易受病毒侵染,造成品質退化。某研究小組嘗試通過組織培養技術獲得脫毒苗,操作流程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為脫分化過程,1號培養基中的愈傷組織是排列規則的薄壁組織團塊B.②為再分化過程,愈傷組織細胞分化時可能會發生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C.3號培養基用于誘導生根,其細胞分裂素濃度與生長素濃度的比值大于1D.百合分生區附近的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可以作為該研究中的外植體11.關于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PCR產物的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瓊脂糖凝膠濃度的選擇需考慮待分離DNA片段的大小B.凝膠載樣緩沖液中指示劑的作用是指示DNA分子的具體位置C.在同一電場作用下,DNA片段越長,向負極遷移速率越快D.瓊脂糖凝膠中的DNA分子可在紫光燈下被檢測出來12.“篩選”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工程中,利用含抗生素培養基篩選出的受體細胞都含有目的基因B.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篩選的目的和原理都不同C.單倍體育種培育純合紫花植株時,不需要通過表型對單倍體幼苗進行篩選D.應用選擇培養基對石油分解菌進行篩選時,需要加入特定的化學物質二、多選題13.下列有關人類對遺傳學研究歷史的說法,錯誤的是( )A.孟德爾提出了基因的概念,并證明了真核生物細胞核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B.赫爾希和蔡斯通過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C.梅塞爾森和斯塔爾通過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和差速離心法,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D.摩爾根用果蠅作實驗材料,并通過假說-演繹法,證明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14.抗原呈遞細胞(APC)是指能夠攝取、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的一類免疫細胞。下圖表示某 APC攝取、加工處理和呈遞抗原的過程,其中MHCⅡ類分子是呈遞抗原的蛋白質分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A.人體內的APC 包括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B細胞和T細胞B.圖中直接對抗原進行加工處理的細胞器包括②④C.抗原的攝取、處理和呈遞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系D.MHCⅡ類分子與抗原結合后有利于被其他免疫細胞識別15.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對生態系統的總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地雖瘠薄,常加糞灰,皆可化為良田”,如通過施用農家肥改良農田,能體現圖1中d成分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B.“維莠驕驕”描述了農田中狗尾草生長現象,農田除草可提高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C.“數罟不入洿池,魚鰲不可勝食也”描述了不用密網捕撈,有利于種群年齡組成形成圖3中的Ⅱ類型D.“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釋”描述了農業生產中防治蟲害,可利用圖2中的④來防治害蟲16.下列關于細胞工程、胚胎工程及基因工程的說法,敘述正確的是( )A.卵裂時通過有絲分裂增殖,細胞的細胞核與細胞質兩者的體積之比逐漸變大B.重組胚胎移植前要檢查胚胎質量,移植后對受體母畜還需進行妊娠檢查C.設計試管嬰兒可確定嬰兒性別,通過此項技術可保證人口正常的性別比例D.利用DNA在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差異可提取DNA三、解答題17.水稻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提高水稻產量是一項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科研工作。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在其基質內完成的能量轉化是 。(2)如果給水稻提供H218O,結果水稻體內出現了(CH218O),請簡述其過程(3)下圖是在光合作用適宜溫度下測得光照強度對水稻光合作用的影響曲線:當溫度變為呼吸作用的最適宜溫度時A點的移動方向是 ;與A點相比,B點時水稻體內NADPH的含量 ;B點限制水稻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 (4)實驗測得甲、乙兩種水稻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作用強度,結果如下表。植物品種 光補償點 光飽和時光照強度(千勒克斯) 光飽和時光合作用CO2的消耗量 黑暗條件下呼吸作用CO2的釋放量(mgCO2/100cm2﹒h)(千勒克斯) (mgCO2/100cm2﹒h)甲 3 4 30 15乙 1 3 11 5.5如果本實驗中定義“光合速率=在一定的條件下每100 cm2的葉面積上每小時吸收CO2的量”;則光照強度為3千勒克斯時,甲、乙兩種水稻的光合速率分別為 mgCO2/100cm2﹒h;對于乙種水稻,如果在光照強度為5千勒克斯時,白天正常光照8小時,其余時間黑暗,則乙能否正常生長發育 ?18.人的情緒是由激發情緒的刺激傳到大腦的情緒中樞后而產生,人體在長期的精神壓力下,相關刺激通過神經系統作用于下丘腦,再通過相關激素的分級調節使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糖皮質激素含量升高。5-羥色胺是使人產生愉悅情緒的神經遞質,下圖表示5-羥色胺在突觸間傳遞信號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正常機體內需要源源不斷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平衡的原因是 。健康人體內糖皮質激素濃度不會持續過高,其體內的 調節機制保證了激素分泌的穩態。長期持續的精神壓力引起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的調節方式是 調節。(2)據圖判斷5-羥色胺是一種 (填“興奮”或“抑制”)性神經遞質,依據是 。(3)科學研究發現,人體在長期的情緒壓力下,糖皮質激素的持續升高會影響到5-羥色胺在突觸間傳遞信號的過程,而此時神經細胞內5-羥色胺的量沒有改變,囊泡蛋白簇數量顯著降低,據此分析持續“情緒壓力”引起心境低落的機理是: ,使激發情緒的刺激不能正常傳到大腦的情緒中樞而產生心境低落。(4)我們可以通過學會控制情緒,放松心情,適當鍛煉身體來達到減緩學習壓力,個別焦慮嚴重的同學可以口服藥物如SSRI等來緩解癥狀,SSRI可以選擇性地抑制突觸前膜的5-羥色胺載體,阻止神經遞質的回收,進而提高 含量,從而改善焦慮癥狀。19.、某科技小組在調查一塊方圓為2hm2的草場中灰蒼鼠的數量時,第一次捕獲了50只灰蒼鼠,將捕獲的灰蒼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點第二次捕獲了52只灰蒼鼠,其中有標記的個體13只。Ⅱ、某研究所對一個河流生態系統進行了幾年的跟蹤調查。圖1表示某種魚遷入此生態系統后的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Ⅲ、福壽螺原產于亞馬孫河流域,我國引入后進行人工養殖。后來,由于福壽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種群密度逐漸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農作物減產。福壽螺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Ⅳ、現有計數室由25×16=400個小室組成,容納液體的總體積為0.1mm3的血細胞計數板。將1mL酵母菌樣品加99mL無菌水稀釋,用無菌吸管吸取少許滴在蓋玻片邊緣,使其自行滲入計數室。并用濾紙吸去多余菌液。(1)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密度為 只/hm2,由于灰蒼鼠被捕一次后更難捕捉,因此推測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密度可能會偏 。(2)圖A、B能反映魚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是 。(3)在t1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 型。(4)若在t2時種群數量為K,為了保護這種魚類資源不被破壞,以便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應使這種魚的種群數量保持在 水平,因為此時 。(5)在亞馬孫河流域,由于鳥類、鱉等與福壽螺之間形成了 關系,由此可以看出,人類的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進行。(6)觀察到圖2中所示a、b、c、d、e5個中方格內共有酵母菌44個,則上述1mL酵母菌樣品中約有菌體 個。20.作物在成熟期葉片枯黃,若延長綠色狀態將有助于提高產量。某小麥野生型在成熟期葉片正常枯黃(熟黃),其單基因突變純合子ml在成熟期葉片保持綠色的時間延長(持綠)?;卮鹣铝袉栴}。(1)將ml與野生型雜交得到F1,表型為 (填“熟黃”或“持綠”),則此突變為隱性突變(A1基因突變為al基因)。推測A1基因控制小麥熟黃,將A1基因轉入 個體中表達,觀察獲得的植株表型可驗證此推測。(2)突變體m2與ml表型相同,是A2基因突變為a2基因的隱性純合子,A2基因與A1基因是非等位的同源基因,序列相同。A1、A2、a1和a2基因轉錄的模板鏈簡要信息如圖1。據圖1可知,與野生型基因相比,a1基因發生了 ,a2基因發生了 ,使合成的mRNA都提前出現了 ,翻譯出的多肽鏈長度變 ,導致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活性喪失。A1(A2)基因編碼A酶,圖2為檢測野生型和兩個突變體葉片中A酶的酶活性結果,其中 號株系為野生型的數據。 (3)A1和A2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ml的基因型為 ,m2的基因型為 。若將ml與m2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個體的比例為 。21.將天然Ti質粒改造成含有Vir基因的輔助質粒(輔助T-DNA轉移)和不含有Vir基因、含有T-DNA的穿梭質粒,共同轉入農桿菌,可提高轉化效率。細菌和棉花對密碼子偏好不同,為提高翻譯效率,增強棉花抗病蟲害能力,進行如下操作?;卮鹣铝袉栴}。注:F1-F3,R1-R3表示引物;T-DNA-LB表示左邊界;T-DNA-RB表示右邊界;Ori表示復制原點;KanR表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HygBR表示潮霉素B抗性基因。(1)從蘇云金桿菌提取DNA時,需加入蛋白酶,其作用是 。提取過程中加入體積分數為95%的預冷酒精,其目的是 。(2)本操作中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和 。(3)穿梭質粒中p35s為啟動子,其作用是 ,驅動目的基因轉錄;插入兩個p35s啟動子,其目的可能是 。(4)根據圖中穿梭質粒上的KanR和HygBR兩個標記基因的位置,用 基因對應的抗生素初步篩選轉化的棉花愈傷組織。(5)為檢測棉花植株是否導入目的基因,提取棉花植株染色體DNA作模板,進行PCR,應選用的引物是 和 。(6)本研究采用的部分生物技術屬于蛋白質工程,理由是______。A.通過含有雙質粒的農桿菌轉化棉花細胞B.將蘇云金桿菌Bt基因導入棉花細胞中表達C.將1-1362基因序列改變為棉花細胞偏好密碼子的基因序列D.用1-1362合成基因序列和1363-1848天然基因序列獲得改造的抗蟲蛋白參考答案1.C2.D3.C4.D5.C6.A7.B8.B9.C10.D11.A12.A13.ABC14.CD15.ACD16.ABD17.(1)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化為有機物(糖類)中穩定的化學能(2)H218O 參與有氧呼吸作用第二階段生成 C18O2, 再參與光合作用生成(CH218O)。(3) 向右 高 二氧化碳濃度(4) 0、5.5 不能18.(1) 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 反饋/負反饋 神經—體液(2) 興奮 5-羥色胺與受體結合后引起Na+內流(3)持續情緒壓力導致糖皮質激素持續升高,糖皮質激素通過降低囊泡蛋白簇的數量使5-羥色胺釋放量減少(4)突觸間隙內的5-羥色胺19.(1) 100 大(2)B(3)增長(4) K/2 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5) 捕食 速度和方向(6)2.2×10820.(1) 熟黃 持綠(或m1或突變型)(2) 堿基的替換 堿基的增添 終止密碼子 短 ①(3) a1a1A2A2 A1A1a2a2 1/221.(1) 除去蛋白質雜質 溶解蛋白質等物質,析出不溶于酒精的DNA(2) PCR技術擴增 人工合成(3) RNA聚合酶識別并結合的部位 增強目的基因的表達(4)HygBR(5) F3 R2(6)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