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試題 (A) 2025.07溫馨提示:1.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荚囉脮r6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上。3.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請務必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涂其它答案標號。答案不能寫在試卷上。4.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卷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題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Ⅰ卷 (選擇題 共50分)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1.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團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這意味著A.西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B.中國大陸獲得了統一C.廢除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D.西藏自治區的正式成立2.在上甘嶺戰役的一次戰斗中,如圖這位戰斗英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為戰友開辟了前進道路,自己卻英勇犧牲。這位英雄是A.董存瑞 B.邱少云C.黃繼光 D.羅盛教3.魏巍在《火線春節夜》中寫道: “有人指著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幾片肉,一塊朝鮮打糕,還有早晨剩下的米飯說‘你看,這還不是好幾個菜嗎!這年過得蠻不壞哩!’”這體現了志愿軍的A.革命樂觀主義 B.革命英雄主義C.國際主義精神 D.愛國主義精神4.在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79位常務委員當中,共產黨員40人,黨外人士39人;在13位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當中,共產黨員5人,黨外人士8人;在新組建的國務院35個部、委的部長、主任當中,共產黨員22人,黨外人士13人。由此可推知,第一屆全國人大的人員組織安排A.完成了中國第一次普選 B.標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有利于人民民主政治發展八年級歷史試題(A)第1頁 (共8頁)5.1954-1956 年底,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其政策被譽為“創舉”,原因是A.建立農業合作社推動經濟發展 B.通過土地改革消滅地主階級C.建立手工業合作社推動經濟發展 D.通過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6.歌曲是時代的記憶。大慶油田建成后,文藝工作者來到大慶油田體驗生活,譜寫出旋律豪邁的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這首歌曲體現的時代主題是A.社會主義制度全面建立 B.社會主義建設艱辛前進C.改革開放政策初見成效 D.國防建設取得重大成就7.下表中《人民日報》報道的標題共同反映了日期 標題1979年1月1日 《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產建設上來》1979年1月7日 《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斗》1979年1月9日 《切實抓好三中全會精神的傳達和學習》1979年1月14日 《建立嚴格責任制促進農業大增產》A.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B.經濟特區的建立C.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 D.國企改革的開始8.《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 “我們黨敢于正視和糾正自己的錯誤,有決心有能力防止重犯過去那樣嚴重的錯誤?!?“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這是我們黨必須采取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本立場。材料印證了黨百年奮斗的哪一歷史經驗A.堅持自我革命 B.堅持胸懷天下C.堅持理論創新 D.堅持統一戰線9.改革開放初期,蘇州地區興辦鄉鎮企業,讓當地農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從而開創了農村工業化、就業城鎮化的“蘇南模式”。這種模式A.沖擊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C.擴大了國有企業自主經營權 D.改變了農村土地所有制形式10.票證時代退出歷史舞臺,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這里的“新時代”是指A.人民公社化時代B.農業合作社時代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D.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代11.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外開放,讓世界進入中國;第二個階段還是對外開放,使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第三個階段依然是對外開放,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了。 “讓世界進入中國”開始于A.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B.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鄧小平的南方談話 D.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八年級歷史試題(A)第2頁 (共8頁)12.圖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列圖片體現出對外開放的特點是A.全方位 B.多層次C.寬領域 D.立體化13.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人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對改革開放提出了姓“資”還是姓“社”的疑問,成為制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思想瓶頸。為打破這一思想瓶頸提供助力的是A. “三步走”戰略 B. 《論十大關系》的發表C.鄧小平南方談話 D.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14.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該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A.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B.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C.如何對農村進行改革的問題 D.如何發展中國的文化事業的問題15.下列舉措與新發展理念對應正確的是選項 舉措 理念A 推進能源領域減污降碳源頭治理,因地制宜發展其他清潔能源。 綠色B 對符合條件的高技能領軍人才,頒發“惠才卡”,享受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 協調C 加強社區適老居住空間建設,提高基層老年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開放D 為推進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打造半島“一小時經濟圈”。 創新16.截至2017年,全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共有195個廣播電視機構使用14種少數民族語言播出廣播節目,263個廣播電視機構使用10種少數民族語言播出電視節目。這說明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A.保障各民族當家作主權利 B.促進各民族教育事業發展C.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 D.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17.“民族區域自治區” “經濟特區” “特別行政區”,三者的的共同之處是A.都實行“一國兩制”方針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主權C.都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權18.2024年12月20日,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隆重舉行。從1999-2023年,澳門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從1.5萬美元增至6.9萬美元。促使澳門產生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B.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D.成立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八年級歷史試題(A)第3頁 (共8頁)19.1988年《人民畫報》刊登了一張照片(如圖)。照片中,他們穿著印有“想家”的白布衫,表示“只有到家鄉才脫下,放在死去的父母墓前”。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A.兩岸開展全方位交流B.臺灣同胞的家國認同C.三通政策順利實現D.九二共識深入人心20.1978年, 我國軍費開支為167億元, 占GDP的4.6%。1990年, 我國軍費開支上升到290億元, 占GDP 的1.5%。2019年, 我國軍費開支為11898億元, 占GDP 的1.3%。對這段材料解讀準確的是A.國家注重國防建設 B.國家經濟飛速增長C.我國國防力量壯大 D.富國與強軍的統一21.1971年11月, 美國《時代》周刊封面標題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國人來了)”,這一標題的背景是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B.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br/>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2.1949年我國護照為單頁版,1950版、1953版、1958版護照為中俄文對照, 1971版、1975版改為中法英文對照。我國護照語種的變化反映了A.國防建設的巨大成就 B.經濟實力的增強C.改革開放的曲折歷程 D.外交關系的變遷23.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如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標志性項目的建成和運營,極大改善了當地的交通條件,中國與多個國家成立了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MCDF)基金,吸引了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參與。這可以直接說明中國A.解決了世界的局部沖突與矛盾 B.解決了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眾多難題C.與亞非國家建立文明互鑒關系 D.踐行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24.2025年春節檔上映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帆@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哪吒形象出自于《封神演義》一書。對《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成功評價正確的是A.體現創作題材的不斷豐富B.表明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C.反映改革開放后的藝術潮流D.再現哪吒形象的誕生與演變25.從一衣多季到四季有衣,從追求溫飽轉向營養健康,從油墨飄香的報紙到移動讀報,從自行車王國到高鐵飛機。我國的這些變化主要得益于A.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B.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C.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 D.電信網絡的不斷普及八年級歷史試題(A)第4 頁 (共8頁)第II卷 (非選擇題 共50分)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 26題15分, 27題16分, 28題19分, 共50分)26.(15分)繪制圖表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根據材料一的思維導圖,簡述圖中①、②、③處史事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歸納這一單元的主題。 (8分)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后糧食產量統計情況(2)仿照示例,從材料二A、B、C三個階段中任選一個寫出糧食產量的變化及原因。 (3分)示例:階段D糧食產量增長。原因:1950-1952年,進行了土地改革,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糧食產量增長。八年級歷史試題 (A)第5頁 (共8頁)材料三(3)結合所學,對材料三的示意圖內容進行闡釋。 (4分)27.(16分)斯大林曾說“汽車廠代表現代機械工業的最高水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階段 發展情況自主造車 (1956- 1978年) 1950年,在蘇聯首批援建的項目中就包括建設一個現代化載貨汽車制造廠。1953年,位于長春的第一汽車制造廠動工,被認為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起點。黨中央高度重視,先后選派了500多名實習生赴蘇聯學習,還有許多海外高級知識分子自愿回國到長春參加汽車廠建設。1956年,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解放牌載貨汽車,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 1958年,第一輛紅旗牌轎車誕生。此后,中國轎車產量一直很低。借船出海 (1978- 1997年) 1984年,中德合資的上海大眾成立,走出一條獨特的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滾動發展的道路。 1995年,車企進行改制,北汽、上汽集團總公司成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發展,拉開汽車工業新一輪發展的大幕。自主創新 (1997年至今) 1997年,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0年后,奇瑞成為我國第一個產量突破百萬輛的自主品牌。 2009年,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工程啟動,邁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步伐。 2010年,吉利收購福特公司旗下沃爾沃汽車100%股權,開辟了中國自主品牌國際化發展路徑。 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躍居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 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3000萬輛,其中出口超過500萬輛,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摘編自劉回春《挺進世界汽車工業強國》等八年級歷史試題 (A)第6頁 (共8頁)(1)根據材料,指出我國第一輛汽車的品牌,并歸納其出現的條件。 (5分)(2)根據材料,概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分析其特點的成因。 (7分)(3)綜上材料和探究,談談你對我國汽車發展的認識。 (4分)28.(19分)某班同學圍繞“新中國的成就和英雄人物”開展探究學習。邀你一起參加。【成就展】(1)同學們要把上述搜集的圖片做成四個展板,請結合所學完成設計。 (6分)展板設計主題 所選圖片 (寫序號)祖國統一 圖1、圖8八年級歷史試題(A)第7頁 (共8頁)(2)仿照示例,從上述圖片中任選一張寫出介紹詞。 (3分,示例除外)示例:圖1中英香港交接儀式,1997年7月1日,伴隨著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徐徐升起,中國恢復了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的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人物展】人物 A B C頒獎詞 那一刻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許會感覺到他注視地球的目光。他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象征著中國走向天空的成功。作為中華飛天第一人,作為中國航天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歷史銘記。成就這光彩人生的,是他訓練中堅韌執著,飛天時的從容鎮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這也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精神,這精神開啟了中國人的太空時代,還將成就我們民族更多更美好的夢想。(2003年度)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2004年)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的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2015年度)(3)以上是《感動中國》的部分頒獎詞,判斷其介紹的“杰出人物”。 并結合所學,自擬一個觀點,進行論述。 (10分,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八年級歷史試題 (A)第8頁 (共8頁)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參考答案說明:1.選擇題依據參考答案評分。非選擇題依據考生表達采意給分,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原文。一、選擇題 (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C A D D B C A B C D A C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A C B C B D A D D B A二、非選擇題 (本大題3個小題,共50分)26. (15分)(1)聯系:①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通過的《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作用,還選舉了主要領導人、確立了一系列國家的標志等,為新中國成立做了準備。②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三座大山,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和平解放西藏,進行抗美援朝戰爭,開展土地改革運動,鞏固了新生的政權; (6分)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2分)(2)階段A糧食產量增長。原因:1953-1956年,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增長。階段B糧食產量下降。原因:1958年實行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忽視客觀經濟規律,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糧食產量下降。階段C糧食產量大幅增長。原因:1978年以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使農民獲得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糧食產量增長。 (3分,任選一個回答,變化1分,原因中相關歷史事件1分,影響1分)(3)闡釋: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即在建黨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建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想要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4分)27. (16分)(1)品牌:解放牌汽車。 (1分)條件:新中國的成立;蘇聯的援助;國家的重視;一五計劃的實施;海外知識分子回歸建設等。 (4分, 一個1分)(2)特點:由中外合資到創辦自主品牌;汽車產量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國際化程度提高等。 (3分,寫出3個即可)原因:國家政策的推動;汽車企業的努力與創新;科學技術的進步等。 (4分,寫出兩個即可)(3)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汽車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漸強的跨越,這與國家不同時期的政策、企業的創新等相關。因此,我們要持續創新,應對技術迭代、國際市場變化等挑戰,保持發展活力,才能向汽車工業強國邁進。 (4分)28. (19分)(1) (6分)主題(3分) 所選圖片(3分,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祖國統一 圖1、圖8鋼鐵長城(國防科技) 圖2、圖5和平外交 圖3、圖6社會生活 圖4、圖7(2)介紹:圖2“遼寧艦”,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壯大了我國海軍力量。圖3周恩來在萬隆會議,1955年,周恩來在會議上提出了“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其它: 略。 (3分)(3)杰出人物:A楊利偉;B袁隆平;C屠呦呦。 (3分)示例一:觀點:杰出人物推動社會發展。論述:2003年 10月,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楊利偉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70年代,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為解決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20世紀70年代,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由于對人類健康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她獲得了 201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此可見,杰出人物可以推動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示例二:觀點:科技創新推動社會進步。論述: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為解決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20世紀90年代,聯合國糧農組織將推廣雜交水稻列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問題的戰略措施;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數億人受益,對人類健康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結論: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創新推動社會進步。 (7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