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 學年八上歷史知識點整理+分層同步練第 1 課 鴉片戰爭一、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知識清單整理】1.鴉片走私:(1)背景:①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危機四伏;②西方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英國成為頭號工業強國,向外進行殖民擴張;③中英正當貿易中,受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排斥,中國屬于出超地位。(唯物史觀)(2)目的: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扭轉貿易逆差),英國走私鴉片。(3)危害:①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②嚴重摧殘體質,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林則徐禁煙:(1)目的:維護清朝統治(2)過程:①1838年,道光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②明察暗訪,緝拿煙販;③1839年6月3日至25日,虎門銷煙。(時空觀念)(3)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家國情懷)【分層同步練習】【基礎夯實】1.清朝在與英國的正當貿易中,中國一直處于出超的地位。為了改變這種貿易逆差的不利局面,英國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 )A.武器 B.呢絨 C.鴉片 D.水泥2.【史料實證】下列資料能作為研究虎門銷煙最可信證據的是( )A.虎門硝煙郵票 B.虎門旅游紀念手冊C.虎門銷煙紀念浮雕 D.虎門銷煙池遺址【理解鞏固】3.【時空觀念】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銀外流量為 684萬銀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 1388萬銀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銳減到 219萬銀元。導致白銀外流量發生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閉關鎖國和政治腐敗 B.鴉片走私和林則徐禁煙C.鴉片戰爭和洋務運動 D.土地割讓和條約的簽訂4.【家國情懷】林則徐到達廣州后,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販。英、美等國商販被迫陸續繳出鴉片 110多萬千克。1839 年 6月,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這一歷史事件( )A.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B.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第 1 頁 共 8 頁C.發動和鼓舞廣大農民起來參加反封建斗爭D.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運用提高】5.【歷史解釋】19 世紀初大量鴉片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與此同時銀子滾滾流入外國商人的錢袋中。鴉片販子收買了一些負責查禁鴉片的官員,官商勾結,共同走私,鴉片禁令形同虛設。這反映了( )A.西方科技先進 B.清朝需對外開放C.禁煙勢在必行 D.民族危機的加劇6.【史料實證】林則徐對中西武器做了這樣的對比:“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內地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后,須轉展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庇纱丝芍?,林則徐認識到( )A.武器裝備的落后 B.閉關鎖國的弊端C.制度改革的必要 D.鴉片輸入的危害【高頻考點速記】速記 1:英國走私鴉片流毒中國,貽害無窮,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我們應牢記歷史,堅決支持禁毒。(家國情懷)速記 2:1839 年 6 月,林則徐在廣東廣州虎門海灘領導了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時空觀念、家國情懷)二、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知識清單整理】1.原因(1)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工業品,掠奪原料。(唯物史觀)(2)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借口)。(歷史解釋)2.經過:(時空觀念)(1)第一階段:1840.6—1841①開始標志:1840年英國封鎖珠江口;②攻陷定海,到達天津大沽口,威脅清廷。(2)第二階段:1841.1—1842.8(戰→敗)①1841年強占香港島②關天培虎門抵抗,壯烈殉國(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③三元里人民抗英(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④1841年秋,英軍北上,先后攻占廈門、定海、寧波。在定海,守將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殉國(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⑤1842年6月,英軍進犯吳淞,陳化成犧牲(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⑥英軍進攻鎮江,海齡戰死(抗爭史實)(家國情懷)第 2 頁 共 8 頁⑦1842年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向侵略屈服。3.結果:中國戰敗。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4.戰敗原因:(1)主觀原因:①政治清朝封建專制制度腐??;②經濟落后;③軍事落后。(2)客觀原因:英國綜合國力強大。(3)根本原因: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生產力落后,無法戰勝擁有先進生產力的新興資本主義。(唯物史觀)5.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我們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家國情懷)【分層同步練習】【基礎夯實】7.【時空觀念】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和發動侵略的國家是( )A.1840年,英國 B.1842年,英國C.1856年,英法聯軍 D.1860年,英法聯軍8.【家國情懷】小歷同學收集到兩張歷史題材的油畫,這共同體現了中國人民A.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B.維護共和制度的意志C.抵制毒品入侵的態度D.探索社會變革的理想【理解鞏固】9.【唯物史觀】1839年英國外相巴麥尊密信:“中國政府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辈牧媳砻饔l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A.保護鴉片貿易免受打擊 B.報復林則徐的禁煙運動C.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 D.割占中國領土作為殖民地10.【家國情懷】下表是中國近代某一次戰爭中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據此可知,這些將領( )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人物 官職 犧牲的時間和地點陳連升(土家族) 副將 1841年 1 月 廣州沙角、大角關天培 水師提督 1841年 2 月 廣州虎門葛云飛、鄭國鴻、王錫朋 總兵 1841年 10月 浙江定海裕謙(蒙古族) 欽差大臣、兩江總督 1841年 10月 浙江鎮海陳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 6 月 上海吳淞海齡(滿族) 副都統 1842年 7 月 江蘇鎮江第 3 頁 共 8 頁A.抗擊了八國聯軍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國的狂潮C.找到了國家發展的出路 D.體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運用提高】11.【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有學者利用 19世紀 40 年代的中文資料描寫了中國人試圖奪回寧波城的方法和結果:一是向英國船只發射火攻木筏,結果在它們達到前就已經被英國大船上派出的小船擊成兩半;二是計劃將背上栓著鞭炮的猴子扔到英國船只上,引起爆炸,將船化為粉末,結果猴子是買回來了,但是沒有人能靠近船將猴子扔到甲板上。這個材料可以用來證明( )A.鴉片戰爭中中國官兵作戰勇敢 B.英國的軍事武器裝備領先中國C.當時的中國人盲目排外的思想 D.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12.【唯物史觀】1840年,英國政府借口“保護通商”,發動侵華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面臨的新課題是( )A.捍衛民族獨立,發展近代文明B.大力發展教育,維護傳統文化C.加強軍隊建設,實現富國強兵D.抗擊外來侵略,保護傳統經濟【高頻考點速記】速記 3:1840 年,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鴉片戰爭。(時空觀念、唯物史觀)速記 4:為了反抗英國入侵,關天培死守虎門,壯烈殉國;三元里人民自發抗英;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陳化成、海齡等人不懼犧牲、誓死抵抗,顯示了中國人民不懼犧牲、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家國情懷)速記 5:1842 年,腐朽落后的清政府戰敗投降,鴉片戰爭結束,這啟示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我們應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時空觀念、家國情懷)三、《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知識清單整理】1.《南京條約》(1)時間:1842年8月(2)性質: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3)內容(危害):(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條約 內容 對中國的危害①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 破壞中國貿易自主權,便利了列強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對華傾銷商品、掠奪原料中英《南京條約》 ②割香港島給英國 破壞中國領土主權(1842 年) ③賠款2100 萬銀元 開賠款惡例,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重點)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 破壞了中國關稅自主權,便利了列強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對華商品輸出第 4 頁 共 8 頁2.其他條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條約 內容 對中國的危害中英《虎門條約》 英國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等(1843 年) 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中美《望廈條約》美、法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中法《黃埔條約》 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1844 年)3.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1)歷史進程: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歷史解釋)(2)社會性質變化: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唯物史觀)(3)兩對社會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民族矛盾,封建主義統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階級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唯物史觀)(4)歷史任務: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5)思想的啟蒙:一些愛國知識分子開始“開眼看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如林則徐、魏源,其中魏源編寫出《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分層同步練習】【基礎夯實】13.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割讓給英國的是( )A.香港島 B.臺灣島 C.九龍司 D.澎湖列島14.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理解鞏固】15.《南京條約》有關條款規定:英商在五個通商口岸應納進出口貨物,必須“秉公議定責例”,實際上就是確定中英雙方協議訂立稅率的原則,而且中國必須聽從英方的意見。這一規定使清政府喪失了( )A.領事裁判權 B.關稅自主權 C.地方管理權 D.司法管轄權16.他嘔心瀝血、筆耕十載寫就的輝煌巨著,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詳敘各國史地,成為當時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開山之作,激勵著國人“師夷長技以制夷”。這里的“他”及其“巨著”分別是指( )A.魏源《海國圖志》 B.洪仁玕《資政新篇》C.嚴復《天演論》 D.陳天華《警世鐘》【運用提高】17.著名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 325年窺探之第 5 頁 共 8 頁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皩τ谥袊鴣碚f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是因為( )A.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B.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推動了新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18.1842年《南京條約》中國喪失部分主權,關稅自主權受損,外國勢力開始深入中國;1844年《黃埔條約》進一步削弱中國司法主權,西方宗教和文化加速滲透;1844年《望廈條約》中國被迫給予更多國家同等特權,主權進一步受損。以上三個條約可以反映( )A.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B.刺激了有識之士開始救亡圖存C.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D.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完全解體【高頻考點速記】速記 6:1842 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其內容可以簡單概括為:五口通商、割地賠款、關稅協定。(時空觀念)速記 7: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它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四、非選擇題專項練習【材料題專項練習】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誰?“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二 圖片是歷史的記憶,時代的烙印深刻其上,承載著榮辱與興衰。觀察圖片,回答問題。圖片 廣東省虎門廣場的雕塑(折斷的“煙槍”)(2)指出圖片反映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材料三 19 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于是,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了幅員遼闊的中國。1840 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抗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斗爭。(3)根據材料三,指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第 6 頁 共 8 頁材料四 據不完全統計,自 1840 年鴉片戰爭開始的百余年間,英、法、日、美、德等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中國達 84 次,入侵艦艇達 1860 多艘,入侵兵力達 47 萬人。百余年里,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主權國家一步步地淪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淵,中華民族在此歷史過程中雖不斷抗爭,但更多的則是歷盡劫難,飽嘗屈辱?!瓘囊欢ㄒ饬x上說,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更是一部列強從海上侵略中國并頻頻得手的歷史。——摘編自許華《海權與近代中國的歷史命運》(4)根據材料四,分析中國“一步步地淪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淵”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位在鴉片戰爭中“抗爭”的英雄人物。材料五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 萬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5)材料五內容出自哪一條約?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該條約的簽訂時間。材料六 1843 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條約規定:“英人華民交涉詞訟,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中國有新恩施及各國,應準英人一體均沾;準許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br/>(6)據材料六,概括英國在《虎門條約》中獲得的權利。材料七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7)“一千八百四十年”中國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從那時起”中國性質有何變化?【綜合題專項練習】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一圖片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門銷煙(局部)第 7 頁 共 8 頁(1)材料一圖片反映事件的領導者是誰?材料二 中國兵士有未出戰而先逃者,也有戰敗而寧死不降不逃者。將帥有戰前妄自夸大而臨戰即后退者,也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者,如關天培、裕謙、海齡諸人。軍器不如人,自不待說;紀律不如人;精神不如人,亦不可諱言。人民有些甘做漢奸,有些為饑寒所迫,投入英軍做苦力。——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第一章·剿夷與撫夷》(2)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材料三:“(鴉片戰爭的)炮聲震撼了中國……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_____》的簽訂揭開了清政府喪權辱國的多米諾骨牌。——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等(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將空格處補充完整,并說說你對“界碑”的理解。材料四 隨著第一組條約的產生,中國社會先后出現了可見的變化。第一,英國割去香港(島),意味著獲得了經營中國的基地;第二,從香港和五口輸入的外國商品,開始沖擊中國的自然經濟,幾千年來的社會經濟結構被侵蝕而逐步改組。……戰爭以殘酷的事實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于是出現了《海國圖志》《瀛寰志略》等等著作,標志著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開端。——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4)據材料四概括指出,“第一組條約”給中國社會帶來哪些變化?作者對“第一組條約”所持觀點是否客觀?并說明理由。材料五 19 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大事記(部分)中國歷史大事記 世界歷史大事記1840 年 鴉片戰爭爆發 19 世紀中期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1851-1864 年 太平天國運動 1853 年 日本黑船事件爆發19 世紀 60-90 年代 洋務運動 1857 年 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1895 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 世紀六十年代 美國內戰1898 年 戊戌變法 1861 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摘自中國近現代史、世界歷史大事年表(5)從材料中選擇兩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結合其反映的史實,擬定一個主題并加以論述。(要求:價值觀正確,選取正確,主題明確,史論結合)第 8 頁 共 8 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八上歷史知識點整理+分層同步練第1課 鴉片戰爭一、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知識清單整理】1.鴉片走私:(1)背景:①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危機四伏;②西方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英國成為頭號工業強國,向外進行殖民擴張;③中英正當貿易中,受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排斥,中國屬于出超地位。(唯物史觀)(2)目的: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扭轉貿易逆差),英國走私鴉片。(3)危害:①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②嚴重摧殘體質,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林則徐禁煙:(1)目的:維護清朝統治(2)過程:①1838年,道光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②明察暗訪,緝拿煙販;③1839年6月3日至25日,虎門銷煙。(時空觀念)(3)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家國情懷)【分層同步練習】【基礎夯實】1.清朝在與英國的正當貿易中,中國一直處于出超的地位。為了改變這種貿易逆差的不利局面,英國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 )A.武器 B.呢絨 C.鴉片 D.水泥2.【史料實證】下列資料能作為研究虎門銷煙最可信證據的是( )A.虎門硝煙郵票 B.虎門旅游紀念手冊C.虎門銷煙紀念浮雕 D.虎門銷煙池遺址【理解鞏固】3.【時空觀念】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銀外流量為684萬銀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388萬銀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銳減到219萬銀元。導致白銀外流量發生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閉關鎖國和政治腐敗 B.鴉片走私和林則徐禁煙C.鴉片戰爭和洋務運動 D.土地割讓和條約的簽訂4.【家國情懷】林則徐到達廣州后,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販。英、美等國商販被迫陸續繳出鴉片110多萬千克。1839年6月,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這一歷史事件( )A.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B.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C.發動和鼓舞廣大農民起來參加反封建斗爭D.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運用提高】5.【歷史解釋】19世紀初大量鴉片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與此同時銀子滾滾流入外國商人的錢袋中。鴉片販子收買了一些負責查禁鴉片的官員,官商勾結,共同走私,鴉片禁令形同虛設。這反映了( )A.西方科技先進 B.清朝需對外開放C.禁煙勢在必行 D.民族危機的加劇6.【史料實證】林則徐對中西武器做了這樣的對比:“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內地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后,須轉展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庇纱丝芍?,林則徐認識到( )A.武器裝備的落后 B.閉關鎖國的弊端C.制度改革的必要 D.鴉片輸入的危害【高頻考點速記】速記1:英國走私鴉片流毒中國,貽害無窮,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我們應牢記歷史,堅決支持禁毒。(家國情懷)速記2:1839年6月,林則徐在廣東廣州虎門海灘領導了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時空觀念、家國情懷)二、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知識清單整理】1.原因(1)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工業品,掠奪原料。(唯物史觀)(2)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借口)。(歷史解釋)2.經過:(時空觀念)(1)第一階段:1840.6—1841①開始標志:1840年英國封鎖珠江口;②攻陷定海,到達天津大沽口,威脅清廷。(2)第二階段:1841.1—1842.8(戰→敗)①1841年強占香港島②關天培虎門抵抗,壯烈殉國(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③三元里人民抗英(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④1841年秋,英軍北上,先后攻占廈門、定海、寧波。在定海,守將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殉國(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⑤1842年6月,英軍進犯吳淞,陳化成犧牲(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⑥英軍進攻鎮江,海齡戰死(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⑦1842年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向侵略屈服。3.結果:中國戰敗。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4.戰敗原因:(1)主觀原因:①政治清朝封建專制制度腐?。虎诮洕浜螅虎圮娛侣浜蟆?br/>(2)客觀原因:英國綜合國力強大。(3)根本原因: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生產力落后,無法戰勝擁有先進生產力的新興資本主義。(唯物史觀)5.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我們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家國情懷)【分層同步練習】【基礎夯實】7.【時空觀念】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和發動侵略的國家是( )A.1840年,英國 B.1842年,英國C.1856年,英法聯軍 D.1860年,英法聯軍8.【家國情懷】小歷同學收集到兩張歷史題材的油畫,這共同體現了中國人民A.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B.維護共和制度的意志C.抵制毒品入侵的態度D.探索社會變革的理想【理解鞏固】9.【唯物史觀】1839年英國外相巴麥尊密信:“中國政府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材料表明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A.保護鴉片貿易免受打擊 B.報復林則徐的禁煙運動C.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 D.割占中國領土作為殖民地10.【家國情懷】下表是中國近代某一次戰爭中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據此可知,這些將領( )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人物 官職 犧牲的時間和地點陳連升(土家族) 副將 1841年1月 廣州沙角、大角關天培 水師提督 1841年2月 廣州虎門葛云飛、鄭國鴻、王錫朋 總兵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裕謙(蒙古族) 欽差大臣、兩江總督 1841年10月 浙江鎮海陳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吳淞海齡(滿族) 副都統 1842年7月 江蘇鎮江A.抗擊了八國聯軍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國的狂潮C.找到了國家發展的出路 D.體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運用提高】11.【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有學者利用19世紀40年代的中文資料描寫了中國人試圖奪回寧波城的方法和結果:一是向英國船只發射火攻木筏,結果在它們達到前就已經被英國大船上派出的小船擊成兩半;二是計劃將背上栓著鞭炮的猴子扔到英國船只上,引起爆炸,將船化為粉末,結果猴子是買回來了,但是沒有人能靠近船將猴子扔到甲板上。這個材料可以用來證明( )A.鴉片戰爭中中國官兵作戰勇敢 B.英國的軍事武器裝備領先中國C.當時的中國人盲目排外的思想 D.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12.【唯物史觀】1840年,英國政府借口“保護通商”,發動侵華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面臨的新課題是( )A.捍衛民族獨立,發展近代文明B.大力發展教育,維護傳統文化C.加強軍隊建設,實現富國強兵D.抗擊外來侵略,保護傳統經濟【高頻考點速記】速記3:1840年,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鴉片戰爭。(時空觀念、唯物史觀)速記4:為了反抗英國入侵,關天培死守虎門,壯烈殉國;三元里人民自發抗英;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陳化成、海齡等人不懼犧牲、誓死抵抗,顯示了中國人民不懼犧牲、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家國情懷)速記5:1842年,腐朽落后的清政府戰敗投降,鴉片戰爭結束,這啟示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我們應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時空觀念、家國情懷)三、《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知識清單整理】1.《南京條約》(1)時間:1842年8月(2)性質: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3)內容(危害):(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條約 內容 對中國的危害中英《南京條約》 (1842 年) (重點) ①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破壞中國貿易自主權,便利了列強 對華傾銷商品、掠奪原料②割香港島給英國 破壞中國領土主權③賠款 2100萬銀元 開賠款惡例,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④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 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破壞了中國關稅自主權,便利了列強對華商品輸出2.其他條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條約 內容 對中國的危害中英《虎門條約》 (1843年) 英國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等中美《望廈條約》 中法《黃埔條約》 (1844年) 美、法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3.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1)歷史進程: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歷史解釋)(2)社會性質變化: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唯物史觀)(3)兩對社會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民族矛盾,封建主義統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階級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唯物史觀)(4)歷史任務: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5)思想的啟蒙:一些愛國知識分子開始“開眼看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如林則徐、魏源,其中魏源編寫出《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分層同步練習】【基礎夯實】13.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割讓給英國的是( )A.香港島 B.臺灣島 C.九龍司 D.澎湖列島14.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理解鞏固】15.《南京條約》有關條款規定:英商在五個通商口岸應納進出口貨物,必須“秉公議定責例”,實際上就是確定中英雙方協議訂立稅率的原則,而且中國必須聽從英方的意見。這一規定使清政府喪失了( )A.領事裁判權 B.關稅自主權 C.地方管理權 D.司法管轄權16.他嘔心瀝血、筆耕十載寫就的輝煌巨著,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詳敘各國史地,成為當時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開山之作,激勵著國人“師夷長技以制夷”。這里的“他”及其“巨著”分別是指( )A.魏源《海國圖志》 B.洪仁玕《資政新篇》C.嚴復《天演論》 D.陳天華《警世鐘》【運用提高】17.著名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是因為( )A.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B.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推動了新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18.1842年《南京條約》中國喪失部分主權,關稅自主權受損,外國勢力開始深入中國;1844年《黃埔條約》進一步削弱中國司法主權,西方宗教和文化加速滲透;1844年《望廈條約》中國被迫給予更多國家同等特權,主權進一步受損。以上三個條約可以反映( )A.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B.刺激了有識之士開始救亡圖存C.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D.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完全解體【高頻考點速記】速記6: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其內容可以簡單概括為:五口通商、割地賠款、關稅協定。(時空觀念)速記7: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它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四、非選擇題專項練習【材料題專項練習】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誰?“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二 圖片是歷史的記憶,時代的烙印深刻其上,承載著榮辱與興衰。觀察圖片,回答問題。圖片 廣東省虎門廣場的雕塑(折斷的“煙槍”)(2)指出圖片反映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材料三 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于是,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了幅員遼闊的中國。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抗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斗爭。(3)根據材料三,指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材料四 據不完全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百余年間,英、法、日、美、德等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中國達84次,入侵艦艇達1860多艘,入侵兵力達47萬人。百余年里,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主權國家一步步地淪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淵,中華民族在此歷史過程中雖不斷抗爭,但更多的則是歷盡劫難,飽嘗屈辱?!瓘囊欢ㄒ饬x上說,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更是一部列強從海上侵略中國并頻頻得手的歷史。——摘編自許華《海權與近代中國的歷史命運》(4)根據材料四,分析中國“一步步地淪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淵”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位在鴉片戰爭中“抗爭”的英雄人物。材料五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5)材料五內容出自哪一條約?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該條約的簽訂時間。材料六 1843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條約規定:“英人華民交涉詞訟,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中國有新恩施及各國,應準英人一體均沾;準許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br/>(6)據材料六,概括英國在《虎門條約》中獲得的權利。材料七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7)“一千八百四十年”中國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從那時起”中國性質有何變化?【綜合題專項練習】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一圖片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門銷煙(局部)(1)材料一圖片反映事件的領導者是誰?材料二 中國兵士有未出戰而先逃者,也有戰敗而寧死不降不逃者。將帥有戰前妄自夸大而臨戰即后退者,也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者,如關天培、裕謙、海齡諸人。軍器不如人,自不待說;紀律不如人;精神不如人,亦不可諱言。人民有些甘做漢奸,有些為饑寒所迫,投入英軍做苦力。——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第一章·剿夷與撫夷》(2)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材料三:“(鴉片戰爭的)炮聲震撼了中國……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_____》的簽訂揭開了清政府喪權辱國的多米諾骨牌。——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等(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將空格處補充完整,并說說你對“界碑”的理解。材料四 隨著第一組條約的產生,中國社會先后出現了可見的變化。第一,英國割去香港(島),意味著獲得了經營中國的基地;第二,從香港和五口輸入的外國商品,開始沖擊中國的自然經濟,幾千年來的社會經濟結構被侵蝕而逐步改組。……戰爭以殘酷的事實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于是出現了《海國圖志》《瀛寰志略》等等著作,標志著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開端。——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4)據材料四概括指出,“第一組條約”給中國社會帶來哪些變化?作者對“第一組條約”所持觀點是否客觀?并說明理由。材料五 19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大事記(部分)中國歷史大事記 世界歷史大事記1840年 鴉片戰爭爆發 1851-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 19世紀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898年 戊戌變法 19世紀中期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 1853年 日本黑船事件爆發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 19世紀六十年代 美國內戰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摘自中國近現代史、世界歷史大事年表(5)從材料中選擇兩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結合其反映的史實,擬定一個主題并加以論述。(要求:價值觀正確,選取正確,主題明確,史論結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2026學年八上歷史知識點整理+分層同步練第1課 鴉片戰爭一、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知識清單整理】1.鴉片走私:(1)背景:①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危機四伏;②西方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英國成為頭號工業強國,向外進行殖民擴張;③中英正當貿易中,受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排斥,中國屬于出超地位。(唯物史觀)(2)目的: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扭轉貿易逆差),英國走私鴉片。(3)危害:①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②嚴重摧殘體質,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林則徐禁煙:(1)目的:維護清朝統治(2)過程:①1838年,道光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②明察暗訪,緝拿煙販;③1839年6月3日至25日,虎門銷煙。(時空觀念)(3)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家國情懷)【分層同步練習】【基礎夯實】1.清朝在與英國的正當貿易中,中國一直處于出超的地位。為了改變這種貿易逆差的不利局面,英國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 )A.武器 B.呢絨 C.鴉片 D.水泥【答案】C【難度】0.85【來源】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為了開辟海外市場,向中國運來呢絨、布匹,但遭到中國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的排斥,嚴重滯銷。而中國向英國輸出的茶葉、生絲等,銷路旺盛。在正當貿易中,中國處于明顯的出超地位。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C項正確;英國向中國走私的物品是鴉片,不是武器,排除A項;中國向英國出售的呢絨嚴重滯銷,排除B項;英國向中國走私的物品是鴉片,不是水泥,排除D項。故選C項。2.【史料實證】下列資料能作為研究虎門銷煙最可信證據的是( )A.虎門硝煙郵票 B.虎門旅游紀念手冊C.虎門銷煙紀念浮雕 D.虎門銷煙池遺址【答案】D【難度】0.94【來源】2025年天津市河東區中考一模歷史試題【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作為研究歷史的最直接的證據應該是原始史料,如原始文件、檔案、信函、日記、回憶錄、照片、文物古跡和其他實物等,虎門銷煙池遺址屬于原始史料,可以作為研究虎門銷煙的直接證據,D項正確;虎門硝煙郵票是對虎門銷煙事件的紀念,不能真實反映歷史,排除A項;虎門旅游紀念手冊是對虎門銷煙事件的紀念,不能真實反映歷史,排除B項;虎門銷煙浮雕是根據原始史料進行創作的屬于藝術作品,存在一定的人為加工成分,不能作為直接證據,排除C項。故選D項。【理解鞏固】3.【時空觀念】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銀外流量為684萬銀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388萬銀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銳減到219萬銀元。導致白銀外流量發生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閉關鎖國和政治腐敗 B.鴉片走私和林則徐禁煙C.鴉片戰爭和洋務運動 D.土地割讓和條約的簽訂【答案】B【難度】0.65【來源】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2024-2025學年(五四學制)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詳解】根據材料“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銀外流量為684萬銀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388萬銀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銳減到219萬銀元”和所學知識可知,1831到1838年白銀外流激增的原因是英國為了扭轉貿易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1839年白銀外流銳減是林則徐虎門禁煙,B項正確;閉關鎖國和政治腐敗并不是導致白銀外流量在1831年到1839年間發生急劇變化的直接原因,排除A項;鴉片戰爭發生在1840年到1842年,是英國為了保護鴉片貿易而對中國發動的戰爭。洋務運動則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政府為了自強而進行的一系列改革,這兩個事件都發生在白銀外流量變化之后,排除C項;土地割讓和條約的簽訂主要是指鴉片戰爭后,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如《南京條約》等。這些條約的簽訂確實導致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喪失,但它們發生在白銀外流量變化之后,排除D項。故選B項。4.【家國情懷】林則徐到達廣州后,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販。英、美等國商販被迫陸續繳出鴉片110多萬千克。1839年6月,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這一歷史事件( )A.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B.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C.發動和鼓舞廣大農民起來參加反封建斗爭D.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答案】A【難度】0.65【來源】北京市昌平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詳解】根據題干“林則徐到達廣州后,派人明察暗訪,緝拿煙販。英、美等國商販被迫陸續繳出鴉片110多萬千克。1839年6月,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描述的是1839年林則徐在廣州收繳并銷毀鴉片,虎門銷煙是清政府針對鴉片貿易的正義行動,展示了中華民族抵制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強意志。它成為中國人民反抗殖民壓迫的象征,A項正確;虎門銷煙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如英、美商販),但并未“沉重打擊清朝統治”,排除B項;虎門銷煙是官方禁煙行動,主要針對外國鴉片輸入,與“發動農民反封建斗爭”無關,排除C項;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洋務運動相關,虎門銷煙并未直接上促進其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運用提高】5.【歷史解釋】19世紀初大量鴉片源源不斷地輸入中國,與此同時銀子滾滾流入外國商人的錢袋中。鴉片販子收買了一些負責查禁鴉片的官員,官商勾結,共同走私,鴉片禁令形同虛設。這反映了( )A.西方科技先進 B.清朝需對外開放C.禁煙勢在必行 D.民族危機的加劇【答案】C【難度】0.4【來源】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中考三模歷史試題【詳解】根據材料可知,19世紀鴉片流入中國,使得中國白銀大量外流,為了使得鴉片在中國銷售,在過程中官商勾結,鴉片走私情況嚴重,針對于這種情況,清朝政府下決心要進行禁煙,C項正確;鴉片屬于毒品,不屬于科學技術,排除A項;鴉片走私并不屬于正常的商品貿易,與對外開放無關,排除B項;中國的民族危機加劇主要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6.【史料實證】林則徐對中西武器做了這樣的對比:“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內地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后,須轉展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庇纱丝芍?,林則徐認識到( )A.武器裝備的落后 B.閉關鎖國的弊端C.制度改革的必要 D.鴉片輸入的危害【答案】A【難度】0.4【來源】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歷史真題【詳解】根據題干“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內地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后,須轉展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和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將中西武器在射程、發射頻率等方面進行對比,認識到中國在武器裝備上存在不足,A項正確;題干主要圍繞武器對比,未涉及閉關鎖國的弊端,排除B項;林則徐此時并未認識到制度改革的必要,排除C項;題干未提及鴉片輸入的危害,主要強調武器裝備落后,排除D項。故選A項。【高頻考點速記】速記1:英國走私鴉片流毒中國,貽害無窮,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我們應牢記歷史,堅決支持禁毒。(家國情懷)速記2:1839年6月,林則徐在廣東廣州虎門海灘領導了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時空觀念、家國情懷)二、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知識清單整理】1.原因(1)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工業品,掠奪原料。(唯物史觀)(2)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借口)。(歷史解釋)2.經過:(時空觀念)(1)第一階段:1840.6—1841①開始標志:1840年英國封鎖珠江口;②攻陷定海,到達天津大沽口,威脅清廷。(2)第二階段:1841.1—1842.8(戰→敗)①1841年強占香港島②關天培虎門抵抗,壯烈殉國(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③三元里人民抗英(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④1841年秋,英軍北上,先后攻占廈門、定海、寧波。在定海,守將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殉國(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⑤1842年6月,英軍進犯吳淞,陳化成犧牲(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⑥英軍進攻鎮江,海齡戰死(抗爭史實)(家國情懷)⑦1842年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向侵略屈服。3.結果:中國戰敗。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4.戰敗原因:(1)主觀原因:①政治清朝封建專制制度腐?。虎诮洕浜螅虎圮娛侣浜蟆?br/>(2)客觀原因:英國綜合國力強大。(3)根本原因: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生產力落后,無法戰勝擁有先進生產力的新興資本主義。(唯物史觀)5.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我們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家國情懷)【分層同步練習】【基礎夯實】7.【時空觀念】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和發動侵略的國家是( )A.1840年,英國 B.1842年,英國C.1856年,英法聯軍 D.1860年,英法聯軍【答案】A【難度】0.94【來源】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炮轟廣州城,挑起鴉片戰爭。到1842年,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正確;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排除B項;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排除C項;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排除D項。故選A項。8.【家國情懷】小歷同學收集到兩張歷史題材的油畫,這共同體現了中國人民( )A.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 B.維護共和制度的意志C.抵制毒品入侵的態度 D.探索社會變革的理想【答案】A【難度】0.85【來源】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因此二者共同體現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A項正確;領導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是地主階級的代表,維護共和制度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排除B項;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沒有體現抵制毒品入侵的態度,排除C項;領導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是地主階級的代表,探索社會變革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排除D項。故選A項。【理解鞏固】9.【唯物史觀】1839年英國外相巴麥尊密信:“中國政府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辈牧媳砻饔l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A.保護鴉片貿易免受打擊 B.報復林則徐的禁煙運動C.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 D.割占中國領土作為殖民地【答案】C【難度】0.65【來源】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詳解】根據題干“中國政府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和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急需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因為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后,生產能力大幅提高,需要向海外大量銷售商品以獲取利潤,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廣闊,所以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C項正確;英國發動戰爭不是單純為了保護鴉片貿易,而是通過戰爭打開中國市場,排除A項;報復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同樣是英國發動戰爭的一個表面理由,是為其侵略行為找的借口,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項;割占中國領土作為殖民地不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雖然英國通過鴉片戰爭割占了香港島,但這是其打開中國市場過程中的附屬結果,根本還是為了經濟利益,排除D項。故選C項。10.【家國情懷】下表是中國近代某一次戰爭中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據此可知,這些將領( )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人物 官職 犧牲的時間和地點陳連升(土家族) 副將 1841年1月 廣州沙角、大角關天培 水師提督 1841年2月 廣州虎門葛云飛、鄭國鴻、王錫朋 總兵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裕謙(蒙古族) 欽差大臣、兩江總督 1841年10月 浙江鎮海陳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吳淞海齡(滿族) 副都統 1842年7月 江蘇鎮江A.抗擊了八國聯軍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國的狂潮C.找到了國家發展的出路 D.體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答案】D【難度】0.65【來源】2024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歷史真題【詳解】據題干“中國近代某一次戰爭中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將領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抵御外敵入侵的戰斗中英勇無畏、壯烈犧牲,展現出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堅定的民族責任感,他們的行為體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D 項正確;這些將領抗擊的是英國侵略者,并非八國聯軍,排除A 項;甲午戰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題干中的戰爭是鴉片戰爭,無法遏制瓜分中國的狂潮,排除B 項;這些將領的英勇抵抗并未能改變清朝的衰落和找到國家發展的出路,排除C 項。故選 D 項。【運用提高】11.【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有學者利用19世紀40年代的中文資料描寫了中國人試圖奪回寧波城的方法和結果:一是向英國船只發射火攻木筏,結果在它們達到前就已經被英國大船上派出的小船擊成兩半;二是計劃將背上栓著鞭炮的猴子扔到英國船只上,引起爆炸,將船化為粉末,結果猴子是買回來了,但是沒有人能靠近船將猴子扔到甲板上。這個材料可以用來證明( )A.鴉片戰爭中中國官兵作戰勇敢 B.英國的軍事武器裝備領先中國C.當時的中國人盲目排外的思想 D.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答案】B【難度】0.4【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向英國船只發射火攻木筏,結果在它們達到前就已經被英國大船上派出的小船擊成兩半”“計劃將背上栓著鞭炮的猴子扔到英國船只上,引起爆炸,將船化為粉末”可知,反映清政府的愚昧無知,武器裝備、軍事戰略戰術落后于英國,B項正確;題干材料強調的是武器裝備、軍事戰略戰術落后,沒有體現鴉片戰爭中中國官兵作戰勇敢,排除A項;材料反映作戰方法笨拙,愚昧落后的思想,沒有體現當時的中國人盲目排外的思想,排除C項;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是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資本主義制度,題干體現不出來,排除D項。故選B項。12.【唯物史觀】1840年,英國政府借口“保護通商”,發動侵華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面臨的新課題是( )A.捍衛民族獨立,發展近代文明B.大力發展教育,維護傳統文化C.加強軍隊建設,實現富國強兵D.抗擊外來侵略,保護傳統經濟【答案】A【難度】0.4【來源】河南省信陽市2023-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卷【詳解】根據題干“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面臨的新課題”和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政府為保護鴉片走私,借口中國禁煙。1840年6月,鴉片戰爭正式爆發,英國艦隊沿長江而上,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因此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面臨這捍衛民族獨立,發展近代文明的新課題,A項正確;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面臨的新課題是捍衛民族獨立,與大力發展教育,維護傳統文化無關,排除B項;鴉片戰爭后的新課題首先是捍衛民族獨立,軍隊建設和保護傳統經濟并不是首要任務,排除CD項。故選A項。【高頻考點速記】速記3:1840年,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鴉片戰爭。(時空觀念、唯物史觀)速記4:為了反抗英國入侵,關天培死守虎門,壯烈殉國;三元里人民自發抗英;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陳化成、海齡等人不懼犧牲、誓死抵抗,顯示了中國人民不懼犧牲、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家國情懷)速記5:1842年,腐朽落后的清政府戰敗投降,鴉片戰爭結束,這啟示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我們應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時空觀念、家國情懷)三、《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知識清單整理】1.《南京條約》(1)時間:1842年8月(2)性質: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3)內容(危害):(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條約 內容 對中國的危害中英《南京條約》 (1842 年) (重點) ①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破壞中國貿易自主權,便利了列強 對華傾銷商品、掠奪原料②割香港島給英國 破壞中國領土主權③賠款 2100萬銀元 開賠款惡例,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④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 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破壞了中國關稅自主權,便利了列強對華商品輸出2.其他條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條約 內容 對中國的危害中英《虎門條約》 (1843年) 英國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 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等中美《望廈條約》 中法《黃埔條約》 (1844年) 美、法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3.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1)歷史進程: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歷史解釋)(2)社會性質變化: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唯物史觀)(3)兩對社會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民族矛盾,封建主義統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階級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唯物史觀)(4)歷史任務: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5)思想的啟蒙:一些愛國知識分子開始“開眼看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如林則徐、魏源,其中魏源編寫出《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分層同步練習】【基礎夯實】13.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割讓給英國的是( )A.香港島 B.臺灣島 C.九龍司 D.澎湖列島【答案】A【難度】0.85【來源】福建省詔安縣懷恩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歷史試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A項正確;臺灣島、澎湖列島是在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中被割讓給日本的,排除BD項;九龍司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割讓給英國,排除C項。故選A項。14.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A【難度】0.85【來源】2025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中考歷史真題【詳解】據題干“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和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中,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項正確;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排除B項;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排除D項。故選A項。【理解鞏固】15.《南京條約》有關條款規定:英商在五個通商口岸應納進出口貨物,必須“秉公議定責例”,實際上就是確定中英雙方協議訂立稅率的原則,而且中國必須聽從英方的意見。這一規定使清政府喪失了( )A.領事裁判權 B.關稅自主權 C.地方管理權 D.司法管轄權【答案】B【難度】0.65【來源】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詳解】據題干“英商在五個通商口岸應納進出口貨物,必須‘秉公議定責例’,實際上就是確定中英雙方協議訂立稅率的原則,而且中國必須聽從英方的意見。”可知,《南京條約》規定英商在通商口岸的進出口貨物稅率需“秉公議定”,實際上是由中英雙方協議確定,且清政府被迫接受英方意見。這一條款剝奪了清政府自主制定關稅稅率的權力,即喪失了關稅自主權,B項正確;領事裁判權和司法管轄權涉及司法領域,與題干無關,排除AD項;地方權利指的是地方政府在其管轄范圍內,依據法律規定所享有的自治和管理權力,地方管理權未在條約中體現,排除C項。故選B項。16.他嘔心瀝血、筆耕十載寫就的輝煌巨著,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詳敘各國史地,成為當時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開山之作,激勵著國人“師夷長技以制夷”。這里的“他”及其“巨著”分別是指( )A.魏源《海國圖志》 B.洪仁玕《資政新篇》C.嚴復《天演論》 D.陳天華《警世鐘》【答案】A【難度】0.65【來源】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初中學校中考三模歷史試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魏源根據林則徐組織編澤的《四洲志》等資料,編成了《海國圖志》一書。該書介紹了西方的歷史地理和科學技術,并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A項正確;洪仁玕的《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排除B項;嚴復的《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排除C項;陳天華的《警世鐘》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排除D項。故選A項。【運用提高】17.著名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皩τ谥袊鴣碚f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是因為( )A.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B.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推動了新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答案】B【難度】0.4【來源】2025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中考二模歷史試題【詳解】根據材料“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中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主權受到嚴重破壞,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項正確;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新的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社會變革的一個結果,例如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促使民族資產階級產生并登上歷史舞臺,但這并非這場戰爭作為“界碑”的最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18.1842年《南京條約》中國喪失部分主權,關稅自主權受損,外國勢力開始深入中國;1844年《黃埔條約》進一步削弱中國司法主權,西方宗教和文化加速滲透;1844年《望廈條約》中國被迫給予更多國家同等特權,主權進一步受損。以上三個條約可以反映( )A.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B.刺激了有識之士開始救亡圖存C.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D.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完全解體【答案】C【難度】0.4【來源】2025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的《南京條約》使中國喪失部分主權,關稅自主權受損,外國勢力開始深入中國;1844年的《黃埔條約》進一步削弱中國司法主權,西方宗教和文化加速滲透;1844年的《望廈條約》使中國被迫給予更多國家同等特權,主權進一步受損。這些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損害,中國從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C項正確;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使階級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不是這三個條約的共同主旨,排除A項;這些條約的簽訂確實刺激了有識之士開始救亡圖存,但材料中沒有直接體現,排除B項;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開始解體,但“完全解體”表述過于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高頻考點速記】速記6: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其內容可以簡單概括為:五口通商、割地賠款、關稅協定。(時空觀念)速記7: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它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四、非選擇題專項練習【材料題專項練習】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誰?“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答案】(1)人物:林則徐。事件:虎門銷煙。【詳解】(1)人物、事件:根據材料一“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和結合所學知識,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煙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材料二 圖片是歷史的記憶,時代的烙印深刻其上,承載著榮辱與興衰。觀察圖片,回答問題。圖片 廣東省虎門廣場的雕塑(折斷的“煙槍”)(2)指出圖片反映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答案】(2)歷史意義: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詳解】(2)歷史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林則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㈤T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材料三 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于是,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了幅員遼闊的中國。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抗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斗爭。(3)根據材料三,指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答案】(3)根本原因: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詳解】(3)根本原因:根據材料三“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可知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材料四 據不完全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百余年間,英、法、日、美、德等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中國達84次,入侵艦艇達1860多艘,入侵兵力達47萬人。百余年里,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主權國家一步步地淪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淵,中華民族在此歷史過程中雖不斷抗爭,但更多的則是歷盡劫難,飽嘗屈辱?!瓘囊欢ㄒ饬x上說,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更是一部列強從海上侵略中國并頻頻得手的歷史。——摘編自許華《海權與近代中國的歷史命運》(4)根據材料四,分析中國“一步步地淪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淵”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位在鴉片戰爭中“抗爭”的英雄人物。【答案】(4)原因:列強持續侵略(尤其是海上入侵),清政府腐敗無能,未能有效低御外敵。英雄人物:關天培、葛云飛、陳化成等。【詳解】(4)原因:根據材料四“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的百余年間,英、法、日、美、德等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中國達84次……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強侵略中國的歷史,更是一部列強從海上侵略中國并頻頻得手的歷史”和所學可知,中國“一步步地淪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淵”的原因是列強持續侵略(尤其是海上入侵);清政府腐敗無能,未能有效低御外敵。英雄人物:結合所學,鴉片戰爭中,1841年1月,關天培死守虎門,壯烈殉國;1841年秋,定海守將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三總兵為抗擊英國侵略者皆力戰殉國;1842年6月,英軍進犯長江門戶吳淞,江南提督陳化成率眾抵抗,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揮旗督戰,力竭犧牲。英軍進攻鎮江時,守城清軍在副都統海齡的指揮下,英勇抵抗,全部戰死。他們都是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材料五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5)材料五內容出自哪一條約?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該條約的簽訂時間。【答案】(5)條約:《南京條約》。時間:1842年(或1842年8月)。【詳解】(5)條約:根據材料一“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一內容出自《南京條約》;時間:結合所學可知,《南京條約》簽訂于1842年(或1842年8月)。材料六 1843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條約規定:“英人華民交涉詞訟,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中國有新恩施及各國,應準英人一體均沾;準許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br/>(6)據材料六,概括英國在《虎門條約》中獲得的權利。【答案】(6)權利: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詳解】(6)權利:根據材料六“英人華民交涉詞訟,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中國有新恩施及各國,應準英人一體均沾;準許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可知英國在《虎門條約》中獲得的權利有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材料七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7)“一千八百四十年”中國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從那時起”中國性質有何變化?【答案】(7)事件:鴉片戰爭。變化: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步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詳解】(7)事件、變化:根據所學和材料“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它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綜合題專項練習】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一圖片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門銷煙(局部)(1)材料一圖片反映事件的領導者是誰?【答案】(1)領導人:林則徐。【詳解】(1)領導者:根據材料一圖片“虎門銷煙”和結合所學知識,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主持虎門銷煙,將收繳的鴉片在虎門集中銷毀。材料二 中國兵士有未出戰而先逃者,也有戰敗而寧死不降不逃者。將帥有戰前妄自夸大而臨戰即后退者,也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者,如關天培、裕謙、海齡諸人。軍器不如人,自不待說;紀律不如人;精神不如人,亦不可諱言。人民有些甘做漢奸,有些為饑寒所迫,投入英軍做苦力。——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第一章·剿夷與撫夷》(2)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答案】(2)軍器不如人;紀律不如人;精神不如人;統治階級內部不團結,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詳解】(2)原因:根據材料一“軍器不如人,自不待說”,可知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是軍器不如人,武器裝備落后于西方;根據材料一“中國兵士有未出戰而先逃者”,可知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是紀律不如人,士兵潰散;根據材料一“精神不如人,亦不可諱言”,可知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是精神不如人;根據材料一“將帥有戰前妄自夸大而臨戰即后退者,也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者,如關天培、裕謙、海齡諸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是統治階級內部不團結,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缺乏群眾基礎。材料三:“(鴉片戰爭的)炮聲震撼了中國……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_____》的簽訂揭開了清政府喪權辱國的多米諾骨牌。——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等(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將空格處補充完整,并說說你對“界碑”的理解。【答案】(3)填空:《南京條約》。理解: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從古代步入近代歷史時期);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任一點)【詳解】(3)填空:根據材料一“(鴉片戰爭的)炮聲震撼了中國……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和所學可知,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失敗而結束,1842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理解:根據材料一“《南京條約》的簽訂揭開了清政府喪權辱國的多米諾骨牌”和所學可知,鴉片戰爭使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從古代步入近代歷史時期);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材料四 隨著第一組條約的產生,中國社會先后出現了可見的變化。第一,英國割去香港(島),意味著獲得了經營中國的基地;第二,從香港和五口輸入的外國商品,開始沖擊中國的自然經濟,幾千年來的社會經濟結構被侵蝕而逐步改組。……戰爭以殘酷的事實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于是出現了《海國圖志》《瀛寰志略》等等著作,標志著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開端。——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4)據材料四概括指出,“第一組條約”給中國社會帶來哪些變化?作者對“第一組條約”所持觀點是否客觀?并說明理由。【答案】(4)變化: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自然經濟遭到破壞;標志著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開端(任答1點)。觀點及理由:是;客觀作者既闡述了“第一組條約”的危害,又指出了他的積極影響。(作者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辯證地評價了“第一組條約”)。【詳解】(4)變化:根據材料“英國割去香港(島),意味著獲得了經營中國的基地”可知,英國割占香港島,獲得了經營中國的基地,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根據材料“從香港和五口輸入的外國商品,開始沖擊中國的自然經濟”可知,外國商品的輸入開始沖擊中國的自然經濟,導致自然經濟遭到破壞;據材料“標志著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開端”可知,戰爭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開始思考,出現了《海國圖志》《瀛寰志略》等著作,標志著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開端。觀點及理由:作者對“第一組條約”所持觀點是客觀的。理由是根據材料“隨著第一組條約的產生,中國社會先后出現了可見的變化……而逐步改組”表明了鴉片戰爭后簽訂的條約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屬于條約的危害?!皯馉幰詺埧岬氖聦嵈偈挂慌鷲蹏R分子在比較中思考。于是,在中國社會緩慢地發生變化的同時……標志著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開端?!笨芍?,后半部分表明條約的簽訂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民族意識覺醒,同時促進了文化近代化的到來,屬于積極影響,所以作者對“第一組條約 ”所持觀點是客觀的,因為作者既闡述了“第一組條約”的危害,又指出了他的積極影響。(作者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辯證地評價了“第一組條約”)。材料五 19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大事記(部分)中國歷史大事記 世界歷史大事記1840年 鴉片戰爭爆發 1851-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 19世紀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898年 戊戌變法 19世紀中期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 1853年 日本黑船事件爆發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 19世紀六十年代 美國內戰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摘自中國近現代史、世界歷史大事年表(5)從材料中選擇兩個有關聯的歷史事件,結合其反映的史實,擬定一個主題并加以論述。(要求:價值觀正確,選取正確,主題明確,史論結合)【答案】(5)主題:落后就會挨打。選取事件:鴉片戰爭、英國完成工業革命。論述: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綜合國力強大。與此同時,中國因閉關政策,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最終,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改變了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歷史啟示我們,落后就會挨打,我們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詳解】(5)論述:本小問為開放性論述題,按照題目要求,首先根據所學選定事件,然后擬定觀點,接著展開論述即可。結合本課所學可知,中國遭到了英國的侵略戰爭,因為落后最終戰敗,因此可以選定歷史事件為“鴉片戰爭”“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擬定觀點為“落后就會挨打”。論述時,首先闡述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的積極影響,接著結合中國因為閉關政策而逐漸落后,最終被英國侵略的歷史,闡述中國因落后而挨打的遭遇與影響,具體示例如下: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綜合國力強大。與此同時,中國因閉關政策,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最終,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改變了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成論述后,進行總結,呼應觀點,如:這一歷史啟示我們,落后就會挨打,我們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 鴉片戰爭【知識速記+同步練習】(8頁打印版).pdf 第1課 鴉片戰爭【知識速記+同步練習】(原卷版).docx 第1課 鴉片戰爭【知識速記+同步練習】(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