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林業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林業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牙克石林業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第二次模擬考試
生物試題
一、單選題
1.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具有1:1比例的有(  )
①F1產生的不同類型配子的比例
②F2的性狀分離比
③F1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
④F1產生的雌、雄配子數的比例
⑤F1產生的不同類型的雌配子數量的比例
⑥F1產生的不同類型的雄配子數量的比例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⑥
2.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則應滿足的條件有(  )
①A、a基因與B、b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②A、a和B、b基因分別控制一對相對性狀
③該個體產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種,比例為1:1:1:1
④AaBb自交產生的后代生存機會相等
⑤AaBb自交時4種類型的雄、雌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3.蝴蝶的翅形(正常翅對殘缺翅為顯性)和翅長(長翅對短翅為顯性)分別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決定。基因A純合時雌蝶致死。基因型為aabb的雌蝶和基因型為AABB的雄蝶交配得到F1,F1隨機交配得到F2,F2蝴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的比例為(  )
A.6:2:3:1 B.9:3:3:1
C.15:2:6:1 D.15:5:6:2
4.大豆子葉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為AA的個體呈深綠色,基因型為Aa的個體呈淺綠色,基因型為aa的個體呈黃色,黃色個體在幼苗階段死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淺綠色表型的出現是細胞中基因融合的結果
B.淺綠色植株連續自交2代,成熟后代中深綠色個體的概率為3/5
C.淺綠色植株自由交配2代,成熟后代中深綠色個體的概率為1/2
D.淺綠色植株與深綠色植株雜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綠色和淺綠色,且比例為1:1
5.如圖為人類伴性遺傳病系譜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Ⅰ2與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2
B.Ⅱ4與Ⅱ6的基因型相同
C.Ⅱ6與Ⅱ7再生一個男孩,患病的概率為1/4
D.Ⅱ4與Ⅱ5所生的女孩皆為致病基因攜帶者
6.用純合子果蠅作為親本研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結果如下:
P F1
①♀灰身紅眼×♂黑身白眼 ♀灰身紅眼、♂灰身紅眼
②♀黑身白眼×♂灰身紅眼 ♀灰身紅眼、♂灰身白眼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屬于顯性性狀的是灰身、紅眼
B.體色和眼色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C.若組合①的F1隨機交配,則F2雄果蠅中灰身白眼的概率為3/4
D.若組合②的F1隨機交配,則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為1/8
7.赫爾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證實DNA是遺傳物質,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a和d中應具有較強的放射性
B.實驗1中,①過程的保溫時間長短對放射性的檢測結果影響很大
C.實驗2中,④過程攪拌不充分不影響放射性的檢測結果
D.不能用含35S或32P的普通培養基培養T2噬菌體來進行標記
8.早期科學家對DNA復制方式的預測如圖甲所示。科學家以大腸桿菌(30min復制一代)為材料,進行相關實驗,可能出現的結果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該實驗用到的實驗技術是同位素標記技術,并可以追蹤放射性判斷DNA復制方式
B.若30min后離心現象如試管③所示,則可以排除DNA復制的方式是全保留復制
C.若60min后用解旋酶處理后再離心,同時出現①⑤兩種條帶,則一定不是分散復制
D.若60min后離心出現試管④的結果,則可以確定DNA復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9.下圖為果蠅某一條染色體上的幾個基因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R、S、N、O 中都有 5 種堿基,8 種核苷酸
B.基因S(白眼基因)、O(棒眼基因)互為等位基因
C.R、S、N、O中(A+C)/(T+G)相同,(A+T)/(G+C)值一般不同
D.R、S、N、O四個基因最本質的區別是核苷酸種類不同
10.遺傳密碼的破譯是生物學發展史上一個偉大的里程碑。1961年,克里克用實驗證明遺傳密碼中3個堿基編碼1個氨基酸;同年,尼倫伯格和馬太采用蛋白質的體外合成技術,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為翻譯模板,證明UUU為苯丙氨酸的密碼子。1966年,霍拉納以人工合成的ACACAC……(簡寫為(AC)n,以下同)作為體外翻譯模板,得到了蘇氨酸和組氨酸的多聚體(實驗一);而以(CAA)n作為模板,則分別得到了谷氨酰胺、天冬酰胺和蘇氨酸的多聚體(實驗二),由此得出了蘇氨酸的密碼子。據此分析,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體外合成蛋白質時不需要AUG作為起始密碼子
B.由實驗一可知蘇氨酸的密碼子可能為ACA或CAC
C.實驗二中的多聚體由3種氨基酸交替連接組成
D.綜合實驗一、二可以得出組氨酸的密碼子為CAC
11.如圖表示苯丙氨酸的代謝途徑,人體若缺乏相應的酶會患代謝性遺傳病。一個正常基因控制一種酶的合成,圖中①為苯丙酮尿癥缺陷部位;②為尿黑酸癥缺陷部位;③為白化病缺陷部位。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苯丙酮尿癥患者應減少攝入高苯丙氨酸的食物
B.上述遺傳病說明基因與性狀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C.白化病患者體內的兒茶酚胺濃度可能偏低
D.上述遺傳病說明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性狀
12.下圖是人體發育不同時期紅細胞中珠蛋白(血紅蛋白組成蛋白)基因表達的情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ε-珠蛋白基因的表達導致ε-珠蛋白基因堿基序列發生改變
B.不同啟動子甲基化差異導致珠蛋白基因在時間序列發生了選擇性表達
C.12周起γ-珠蛋白基因會持續在紅細胞內表達
D.γ-珠蛋白基因的甲基化會干擾DNA聚合酶與模板的識別
13.大量臨床研究表明,β淀粉樣蛋白代謝相關基因突變引起β淀粉樣蛋白過度產生,導致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癥的發生;β淀粉樣蛋白基因位于21號染色體上,21三體綜合征患者常常會出現阿爾茨海默癥癥狀。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21三體綜合征患者可能因多出一個β淀粉樣蛋白基因而易患阿爾茨海默癥
B.阿爾茨海默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發生了基因突變
C.21三體綜合征產生的原因是減數分裂時21號染色體未能正常分離
D.調查阿爾茨海默癥的發病率需要對多個患者家系進行調查
14.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染色體病在胎兒期高發可導致嬰兒存活率下降
B.青春期發病風險低更容易使致病基因在人群中保留
C.圖示表明,早期胎兒不含多基因遺傳病的致病基因
D.圖示表明,顯性遺傳病在幼年期高發,隱性遺傳病在成年期高發
15.下列關于染色體變異概念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

A.圖中①為染色體結構變異,②為染色體數目變異
B.貓叫綜合征變異類型屬于圖中③,圖中倒位和③均改變染色體中基因的排列順序
C.人類X單體特納綜合征和克氏綜合征(患者為XXY個體)均屬于②中個別染色體數目變化的變異類型
D.單倍體和多倍體的形成均與④“以染色體組為單位變化”直接相關
二、多選題
16.人類性染色體上存在著同源區(Ⅱ)和非同源區(Ⅰ、Ⅲ),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Ⅰ片段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患者男性明顯少于女性
B.Ⅱ片段上的基因能發生互換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患者全為男性
D.性染色體上的所有基因都能控制性別
17.圖一為果蠅繁殖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變化情況,圖二為某異常果蠅染色體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段,細胞中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聯會形成四分體,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發生相應片段的交換
B.DE段染色體最主要的變化是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EF段對應減數分裂的時期是減數分裂II后期
C.經過階段I、II、III最終產生的受精卵具有遺傳的多樣性,原因是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其染色體組合具有多樣性,受精過程中精卵結合具有隨機性
D.若圖二個體形成是由于圖一中的階段II異常導致,則具體過程是雄蠅減數分裂II后期,著絲粒分裂形成的兩條X染色體未移向細胞兩極,而進入同一卵細胞中
18.下列有關雙鏈DNA分子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構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屬于物理模型
B.不同DNA分子中嘌呤數與嘧啶數的比例具有特異性
C.梅塞爾森和斯塔爾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DNA的復制方式
D.DNA指紋技術常用于個體識別或親子鑒定,不同人體的DNA差異體現在脫氧核糖和磷酸的連接方式不同
19.狂犬病毒(RV)的遺傳物質是-RNA,當RV侵入宿主細胞后,可通過下圖所示途徑進行增殖,圖中①②③代表相應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RV病毒通過過程①完成自身遺傳物質的復制
B.過程②發生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上
C.過程③屬于逆轉錄
D.過程①所需嘌呤堿基數與過程③所需嘧啶堿基數相等
20.野生獼猴桃(雌雄異株)是一種多年生的二倍體(2N = 58)小野果。如圖是某科研小組利用基因型為AA的野生獼猴桃植株經不同育種途徑獲得的植株甲、乙、丙,甲是三倍體、乙是二倍體,丙是單倍體。①~⑦表示各種處理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和⑦可使用秋水仙素處理來實現
B.過程②③均是誘變育種
C.植株乙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87
D.過程⑤形成花藥時發生了基因重組
三、解答題
21.某雌雄異株的植物,其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該植物由基因A、a控制莖的高度(高莖和矮莖),由基因D、d控制花的顏色(紅花、粉紅花和白花,其中紅花對白花為不完全顯性)。科研人員用高莖紅花植株和矮莖白花植株作為親本進行正、反交實驗,所得F1均表現為高莖粉紅花;讓F1的雌雄植株進行雜交,所得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高莖紅花:高莖粉紅花:高莖白花:矮莖紅花:矮莖粉紅花:矮莖白花=3:6:3:1:2:1。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上述雜交實驗結果, (填“能”或“不能”)確定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若不考慮基因位于X、Y染色體同源區段的情況, (填“能”或“不能”)確定這兩對相對性狀基因位于X、Y染色體同源區段的情況, (填“能”或“不能”)確定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都不屬于伴性遺傳,作出后一項判斷的依據是 。
(2)科研人員對F2中高莖紅花植株的基因型進行鑒定,采用測交法,即讓F2中高莖紅花植株與 植株雜交,請預測結果并寫出相應結論: 。
(3)科研人員將一個抗蟲蛋白基因M導入該植物一雄株的某條染色體上,使之具備抗蟲性狀。為了確定基因M所在的染色體,可讓該雄株與雌株雜交,測定后代的抗蟲性。請補充以下推論:
①若產生的后代中 ,則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
②若產生的后代中 ,則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體上。
③若產生的后代中 ,則基因M位于常染色體上。
22.圖1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2是某高等雄性動物體內5個正在分裂的細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圖2中甲、乙、丙、丁、戊中進行有絲分裂的是 。丁細胞的名稱是 。
(3)圖2中甲細胞有 條染色體,戊細胞中有 個四分體。
(4)圖2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能會發生互換的是 細胞。
(5)圖2甲中,若該動物的基因型是Aa,1號染色體上有a基因,在正常情況下,該細胞中含A基因的染色體是 。
(6)將以上5個細胞按分裂的先后順序排序: 。
23.圖甲是果蠅唾液腺細胞核DNA復制的電鏡照片,圖中的泡狀結構叫作DNA復制泡,是DNA上正在復制的部分。圖乙是圖甲中所圈部分模型圖,圖丙是圖乙所圈部分的放大。研究者將1個含14N/14N—DNA的大腸桿菌轉移到以15NH4Cl為唯一氮源的培養液中,培養36h后,提取子代大腸桿菌的DNA,將DNA雙鏈解開再進行密度梯度離心,試管中出現兩種條帶,如圖丁所示。
(1)DNA復制泡的形成與 酶有關,由圖甲可知,不同DNA復制泡 (填“是”或“不是”)同時開始復制。
(2)子鏈合成時只能將脫氧核苷酸加到延伸中的DNA鏈的 端,圖乙中b鏈和c鏈延伸方向相反的原因是 。
(3)圖丙所圈位置的C轉化為羥化胞嘧啶后與A配對,則該DNA復制 次,可得到該位點C-G替換為T-A的新DNA。
(4)根據圖丁所示信息,可知該種大腸桿菌的細胞周期大約為 h。
24.神經營養因子(BDNF)是一種蛋白質,能夠促進和維持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的生長發育。若BDNF基因表達受阻,則會導致某種疾病的發生。miRNA是一類在人體內廣泛分布的內源性非編碼RNA,長度為19~25個核苷酸,能特異性調控相應基因的表達。如圖為BDNF基因的表達及調控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甲過程需要 酶的催化。乙過程需要以 為原料,方向是 (用A、B和箭頭表示)。乙過程往往一條mRNA結合多個核糖體,其意義是 。
(2)圖2中tRNA的功能是 ,該tRNA上的氨基酸為 (部分氨基酸對應的密碼子:CGU—精氨酸;GCA—丙氨酸;UGC—半胱氨酸;ACG—蘇氨酸)。
(3)由圖1可知,miRNA-195調控BDNF基因的表達的機理是miRNA-195通過識別 并與之結合,干擾 (填物質名稱)與密碼子堿基互補配對,進而阻止 過程(填名稱)。
(4)現推測精神分裂癥患者與正常人相比BDNF含量低。基于上述分析,請提出一種治療該疾病的思路: 。
25.中國是傳統的水稻種植大國,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請據題回答下列問題:
(1)某野生型水稻葉片綠色由基因C控制。突變體1葉片為黃色,由基因C突變為C1所致,基因C1純合幼苗期致死。測序結果表明,突變基因C1轉錄產物編碼序列第727位堿基改變,由5’—GAGAG—3’變為5’—GACAG—3’,導致第 位氨基酸突變為 ,從基因控制性狀的角度解釋突變體葉片變黃的機理 (部分密碼子及對應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蘇氨酸;CAG—谷氨酰胺)。
(2)葉綠素a加氧酶的功能是催化葉綠素a轉化為葉綠素b。研究發現,水稻突變體2的葉綠素a加氧酶基因OsCAO1某位點發生堿基對的替換,造成mRNA上對應位點堿基發生改變,導致翻譯出的肽鏈變短。據此推測,與正常基因轉錄出的mRNA相比,突變基因轉錄出的mRNA中可能發生的變化是 。
(3)甲圖表示基因組成為AaBbDd個體細胞分裂某時期圖像,乙圖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mRNA的含量(虛線)和每條染色體所含DNA分子數的變化(實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導致甲圖中染色體上B、b不同的原因有 (變異種類)。
②誘發基因突變一般處于圖乙中的 階段,而基因重組發生于 階段(填圖中字母)。
(4)研究發現水稻的7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Dd與水稻的產量相關,D基因控制高產性狀,d基因控制低產性狀。水稻至少有一條正常的7號染色體才能存活。研究人員發現兩株染色體異常稻(體細胞染色體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分析回答:
①植株甲的可遺傳變異類型具體為 ,請簡要寫出區分該變異類型與基因突變最簡單的鑒別方法 。
②經實驗確定基因D位于異常染色體上,以植株甲為父本,正常的低產植株為母本進行雜交,子代中發現了一株植株乙。若植株乙的出現是精子異常所致,則具體原因是 。
③若D位于異常染色體上,若讓植株甲、乙進行雜交,則子代表型及比例為 。(注:產生配子時,假設三條互為同源的染色體其中任意兩條隨機聯會,然后分離,多出的一條隨機分配到細胞的一極。)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A B C B A C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B B BC AC BD AC ACD
21.(1) 能 能 能 親本植株進行的正交和反交實驗結果是一致的,與性別決定無關
(2) 矮莖白花 若子代均為高莖粉紅花,則高莖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DD;若子代中高莖粉紅花植株與矮莖粉紅花植株的數量比為1:1(或子代出現矮莖粉紅花植株),則高莖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DD
(3) 僅雌株具備抗蟲性 僅雄株具備抗蟲性 不論雌雄均有一半抗蟲,一半不抗蟲
22.(1) DNA的復制 著絲粒分裂
(2) 甲、丙 次級精母細胞
(3) 8/八 2/二/兩
(4)戊
(5)3、7
(6)丙、甲、戊、乙、丁
23.(1) 解旋酶、DNA聚合酶 不是
(2) 3' 模板鏈a和d是反向平行的,且DNA聚合酶只能將脫氧核苷酸加到延伸中的DNA鏈的3’端
(3)2/二/兩
(4)12
24.(1) RNA聚合 氨基酸 B→A 提高翻譯的效率
(2) 識別密碼子和轉運氨基酸 丙氨酸
(3) BDNF基因轉錄出的mRNA tRNA 翻譯
(4)促進BDNF基因的轉錄(抑制miRNA-195基因轉錄)
25.(1) 243 谷氨酰胺 因突變影響與色素形成有關酶的合成,導致葉片變黃
(2)使終止密碼提前出現
(3) 基因重組或基因突變 Ⅱ IV
(4) 染色體結構變異 顯微鏡直接觀察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兩條7號染色體沒有分開,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所致 高產:低產=8: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绵竹市| 通许县| 乌兰察布市| 彰化县| 台南县| 奉贤区| 武城县| 淮北市| 东乡| 滦南县| 永吉县| 聂荣县| 永丰县| 西城区| 公安县| 弥勒县| 寻甸| 社会| 蛟河市| 安达市| 遵义县| 普兰县| 元阳县| 龙川县| 灵璧县| 抚宁县| 石河子市| 马公市| 自治县| 通许县| 河曲县| 皮山县| 高要市| 五台县| 南宁市| 呈贡县| 香格里拉县| 洪泽县| 诸城市|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