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一單元考點整合與訓練核心考點一 中國境內主要的早期人類項目 元謀人 藍田人 鄖縣人 北京人 山頂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距今時間 約170萬年 約160萬年 約100萬年 約70萬—20萬年 約3萬年 約7000年 約6000年地域 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 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發現地點 云南元謀 陜西藍田 湖北鄖陽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陜西西安東部半坡村居住 天然洞穴 天然洞穴 天然洞穴 天然洞穴 天然洞穴 干欄式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生活方式 能夠制作和使用工具 群居生活,共同勞動,會使用火 集體生活,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 建造木結構水井,會制作陶器、玉器、簡單樂器,會雕刻,使用天然漆 制作陶器、樂器,使用裝飾品,會紡織、制衣生產方式 采集、狩獵 采集、狩獵、捕魚 種植水稻,飼養家畜 種植粟、黍,飼養家畜生產工具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制作骨器 磨制石器、骨耜 磨制石器針對訓練1.通過下面表格對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比較,可得出的結論是( )A.人類由古猿逐漸演化而來B.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C.人類在不斷地進化和進步D.考古化石是研究古人類的最重要的依據2.下面是《河姆渡遺址》郵票,展示了我國河姆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據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①他們種植的農作物是水稻②他們主要使用青銅農具③他們居住的是干欄式建筑④他們已學會了制作舟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核心考點二 原始農耕生活是歷史的進步說明問題 項目 變化住所 天然洞穴→建造房屋居住講究布局 與北京人相比,河姆渡人、半坡人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這些變化說明原始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生產工具和生產力有明顯進步,社會向前發展,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生活方式 集體群居→以氏族為單位聚居、定居生產方式 采集、狩獵→農耕、畜牧生產工具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食物 捕獵野獸、采集果實→種植糧食、飼養家畜陶器 無陶器→能夠制作陶器針對訓練3.原始農業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下列能反映這一進步的是( )A.北京人采集狩獵 B.河姆渡人種植水稻C.半坡人制作陶器 D.相傳黃帝制造船只4.探究共性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點有( )①都已出現了原始農業②都會燒制陶器③都會建造房屋④都會使用天然漆和燒制彩陶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提優必刷一、單項選擇題1.圖一是部編版歷史教材對北京人樣貌特征的部分描述。圖二是出土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從史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它們的史學價值是( )A.證明一份材料,說明一段歷史 B.不同史料可以相互印證C.文學史料價值大于文物價值 D.文物更有利于歷史保存2.元謀人作為世界級文化資源,具有唯一性、專屬性和獨特性,被評為云南省第一張歷史名片。元謀人的唯一性和獨特性主要體現在( )A.用火燒烤食物、防寒、照明、驅獸B.已經會制作工具和種植水稻C.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D.會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3.下列反映北京人生產生活狀況的圖片,最具有可信度的是( )A.北京人復原頭像 B.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C.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D.北京人用火場景想象圖4.依據考古發現可以推斷史實。下面筆記中橫線處的內容應是( )A.半坡人已開始定居生活 B.半坡人生活在新石器時代C.半坡遺址是北方農耕文化的代表 D.半坡人已經會紡織、制衣5.原始農耕文化的產生,是人類向文明社會過渡的重要里程碑。如果要考證中國原始農業的發展,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A.北京人遺址發現的石器 B.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玉器C.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谷 D.炎帝教民開墾耕種的傳說6.造成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建造不同房屋(下圖為房屋復原圖)的決定性因素是( )A.生產工具 B.勞動技術 C.自然條件 D.生活習慣7.以下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部分出土文物情況簡表。由此可見,這一時期中華文明具有( )A.統一性 B.多樣性 C.連續性 D.復雜性8.下表是大汶口遺址部分墓葬出土的隨葬品情況,材料可以反映的現象是( )號數 隨葬品數量61號 只有1件陶鼎和1塊礪石70號 兩個成年人合葬,總共只有1把石斧(鉞)10號 陶器82件,石器4件,玉器2件,象牙器5件等,共289件A.商業交換頻繁 B.社會生活奢侈C.性別差異突出 D.貧富分化明顯9.良渚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內城長1900米,寬1700米,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外城面積約630萬平方米。能夠修建這樣一個大規模的城市,說明當時良渚( )A.以原始農耕生活為主 B.統治者調動、組織能力強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 D.社會階級分化相當明顯10.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終于治平了洪水。從大禹治水的事跡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具有以下哪種精神( )A.吃苦耐勞,大公無私 B.足智多謀,英勇善戰C.勤勞善良,樂于助人 D.勤學好問,善于學習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原始先民進入定居時代,是走向文明社會的重要一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哪些原始先民過上了定居生活,并簡述你得出結論的理由。材料二 良渚古城的考古發現正式“中華文明五千年”文明標準 考古發現城邑從其產生到發展為國家之都城,有其演變發展的過程,我們判斷它的性質究竟是中心聚落形態階段的中心聚落還是早期國家時的都城,是需要附加一些其他條件進行分析的……凌駕于全社會之上的強制性權力和社會的階級分化是我們設定的國家形成的兩個重要標志?!幾酝跽鹬小吨袊糯鷩业钠鹪磁c王權的形成》 良渚古城距今約5300—4300年……內城中部,有一個高臺,上面建有大型廣場和多組高等級建筑。城北有一個同時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貴族們的墓地里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玉琮、玉璧等隨葬品,這和其他隨葬品較少的普通墓地形成鮮明對比。(2)根據材料二,運用“文明標準”簡述良渚古城能證實“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理由。12.化石是研究遠古人類歷史的重要證據。認真閱讀下列原始人類活動描述和化石圖片,回答問題。【尋找物證】材料一 原始人類活動描述:①北京人長相還類似古猿,前額低平、顴骨突出、吻部前伸。他們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暫且稱為人)拿著木棒、各種石器圍捕、砍砸鹿等獵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來看守火種,他們一般在洞內和洞口各堆設一個火堆,用來照明、取暖等。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帶著成果回來,圍著篝火分享食物。(1)能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據的是: 。(填寫圖號)能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據的是: 。(填寫圖號)能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據的是: 。(填寫圖號)【歸納分析】材料二原始人類 所在流域 生產活動 住房 用具河姆渡人 長江流域 種植水稻 干欄式建筑 制作陶器半坡人 黃河流域 種植粟 半地穴式房屋 制作彩陶(2)河姆渡人與半坡人在生活上的不同之處有哪些?(歸納不同,并加以說明)(至少答出兩方面)(3)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過著不同農耕生活的原因是什么?【尋訪古跡】材料三(4)材料三中圖四、圖五中的人物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過程中有什么樣的重要地位?后人敬佩圖六中人物是因為哪一事件?參考答案考點整合與訓練1-4 CCBD提優必刷1-5 BCCDC 6-10 CBDBA11.(1)河姆渡人、半坡人。理由:他們已經通過農業種植來生產食物。(2)良渚古城已經出現了國家形成的重要標志:墓地隨葬品的差異表明良渚古城出現了階級的分化;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表明良渚古城出現了強制性的權力系統。12.(1)圖三;圖一;圖二。(2)不同之處:處于不同的地理環境,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兩者的房屋建筑樣式不同,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欄式建筑,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種植的農作物不同,河姆渡人種植水稻,半坡人種植粟。(3)地理環境和氣候不同。(4)炎帝和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大禹治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