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白城一中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45分)1.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無色溶液中:、、、②酸性溶液中:、、、③加入Al能放出的溶液中:、、、④0.1 mol·L-1的溶液中:、、、⑤含有較多的溶液中:、、、⑥0.1 mol·L-1的溶液中:、、、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⑤⑥ D. ⑥2.分類思想是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敘述正確的是( )A. 既有單質參加又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B. 淀粉、纖維素、油脂均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有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D.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苯、環己烯和環己烷 B. 乙烯和乙烷都能發生加聚反應C.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雙鍵 D. 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鑒別4.下列關于250mL容量瓶的操作,正確的是( )A. B. C. D.5.用紅土鎳礦(含等)制取鎳的氧化物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已知濾渣Ⅱ主要成分是鐵黃晶胞如圖2所示,晶胞邊長為。已知:,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濾渣Ⅰ的主要成分為B. 步驟Ⅱ除鐵的離子方程式為C. 中,,鎳離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D. 該氧化物晶體的密度為6.在給定條件下,下列所示物質間轉化合理的是( )A. Mg(OH)2MgCl2(aq) Mg B. CuCuSO4Cu(NO3)2C. 濃鹽酸Cl2漂白粉 D. FeOFeCl3(aq)無水FeCl37.下圖是一種綜合處理含SO2尾氣的工藝流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吸收”過程中SO2被還原 B. “吸收”后溶液的酸性減弱C. “氧化”后的溶液可以循環使用 D. “氧化”中,每1 mol O2參加反應轉移2 mol電子8.甲醇重整制氫涉及三個反應:反應Ⅰ. 反應Ⅱ. 反應Ⅲ. 反應Ⅰ和反應Ⅱ不同溫度下的平衡常數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相同溫度下,B. 反應Ⅰ、Ⅱ在低溫下可自發進行C. 恒容恒溫體系中,反應達平衡后充入稀有氣體,體系壓強增大,反應Ⅱ平衡逆移D. 時,向起始容積相同的恒壓和恒容兩個容器中,均充入與,恒壓條件下的平衡產率更高9.我國在太陽能光電催化—化學耦合分解硫化氫研究中獲得新進展,相關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制氫工藝中光能最終轉化為化學能 B. 該裝置工作時,H+由b極區流向a極區C. a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Fe3++e-===Fe2+ D. a極區需不斷補充含Fe3+和Fe2+的溶液10.某混合溶液中所含離子的濃度如下表,則X離子可能為( )A. Cl- B. Ba2+ C. Fe2+ D. Mg2+11.氮化鉬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它屬于填隙式氮化物,N原子部分填充在Mo原子立方晶格的八面體空隙中,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其中氮化鉬晶胞參數為a n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相鄰兩個最近的N原子的距離為 B. 氮化鉬的化學式為C. 每個鉬原子周圍與其距離最近的鉬原子有12個 D. 晶體的密度12.工業上用電解法處理含鎳酸性廢水并得到單質Ni的原理如圖所示。已知: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發生水解;②氧化性:Ni2+(高濃度)>H+>Ni2+(低濃度)。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石墨棒上發生的電極反應:4OH--4e-O2↑+2H2OB. 電解過程中,B室中NaCl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將不斷減小C. 為了提高Ni的產率,電解過程中需要控制廢水的pHD. 若將圖中陽離子膜去掉,將A、B兩室合并,則電解反應的總方程式發生改變13.下列實驗探究方案不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br/>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14.下列方法中,可制得Cl2的正確組合是( )①MnO2和濃鹽酸混合共熱;②MnO2、NaCl和濃硫酸混合共熱;③NaClO和濃鹽酸混合;④K2Cr2O7和濃鹽酸混合;⑤KClO3和濃鹽酸混合;⑥KMnO4和濃鹽酸混合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15.現有不純的碳酸鈉(僅含碳酸氫鈉雜質),欲測定其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分別進行以下4個操作,其中不能成功的是( )A. 取m g樣品,加熱到質量不再變化時稱重為n gB. 取m g樣品,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再將所得溶液加熱蒸發、結晶、灼燒,余下物質質量為n gC. 取m g樣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將所得沉淀過濾、洗滌、烘干后稱重為n gD. 取m g樣品,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再將所逸出的氣體用堿石灰吸收,堿石灰增重n g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5分)16.為無色結晶,有毒;水中的溶解度為35.7 g(20 ℃)、58.7 g(100 ℃)。實驗室用毒重石(主要含BaCO3,及少量Pb2+、BaSO4、SiO2等雜質)經過加工處理,可制得晶體。其實驗步驟如下:I:樣品分解:稱取a g毒重石礦粉于燒杯中,加入稍過量的NH4Cl溶液,90 ℃下加熱攪拌2h,待充分反應后,冷卻,過濾。II:除Pb2+: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的Ba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過濾。III:結晶:將步驟II的BaCl2濾液經過蒸發濃縮,冷卻結晶,抽濾,用_______和_______各洗滌晶體2~3次,自然晾干。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I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 。(2)步驟II檢驗Pb2+是否完全沉淀的方法是 ?。辉谶^濾中,下列儀器必需用到的是 (填儀器名稱),與普通過濾相比,步驟III抽濾的優點是 。(3)完善步驟III的實驗步驟:“用 和 各洗滌晶體2~3次”。A.冷水 B.80 ℃熱水 C.無水乙醇 D.0.1 mol·L-1鹽酸(4)樣品分解時,不選用酸性更強且等量的鹽酸溶液替代NH4Cl溶液,可能的原因是 。(5)純度的測定。某學生查閱資料:X2++H2Y2-=XY2- +2H+,X代表Ba2+,Pb2+、Ca2+等,H2Y2-代表Na2H2Y的陰離子,設計如下純度測量方案:步驟I:準確稱取3.0 g粗品并用20.0 mL水溶解。步驟II:用的Na2H2Y標準溶液滴定其中的Ba2+步驟III:重復滴定2~3次記錄每次消耗Na2H2Y標準溶液的體積,平均每次滴定消耗標準溶液24.60 mL①產品中的純度 %(保留兩 位有效數字),為滴定時采用如圖所示的側邊自動定零位滴定管,結合該裝置的使用說明書分析其優點 。②下列選項所涉及內容會導致Ba2+含量的測定值偏高的是 (填序號)。a.未干燥錐形瓶b.Na2H2Y標準溶液久置部分失效c.滴定終點時滴定管尖嘴中產生氣泡d.雜質可與Na2H2Y反應17.實驗室在的條件下將苯(密度為)與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液共熱來制備硝基苯(難溶于水的油狀液體),制備原理和裝置如下(加熱和夾持裝置省略):(1)實驗所用苯的質量為 。(2)若該實驗制備得到純硝基苯,計算該實驗中硝基苯的產率為 (保留小數點后兩位)。18.某小組探究的制備。已知:i.(綠色,不溶于水)、(綠色)、(灰綠色,不溶于水)、(玫瑰紅色)、(橙色)、(黃色)ii.是一種弱酸,易分解:將固體和固體(物質的量之比為1:3)與過量的固體混合,高溫煅燒得含的黃色固體,反應如下:。(1)受熱分解轉化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轉化為,進行實驗Ⅰ:①加入,轉化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無色氣泡中的氣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資料顯示溶液變為棕黑色是與混合所致。設計實驗:取少量棕黑色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灰綠色沉淀,溶液變為黃色,至不再生成沉淀時,靜置,取上清液___________ (填操作和現象),證實溶液中存在與。(3)探究的來源來源1:……來源2:酸性環境中,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①來源1: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進行實驗Ⅱ證實來源2成立,實驗操作及現象如下:溶液由橙色變為綠色、綠色變為玫瑰紅色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平衡移動的角度解釋溶液由玫瑰紅色變為綠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避免轉化為的過程中產生,進行實驗Ⅲ。將煅燒后的黃色固體浸泡于100mL水中,過濾后向濾液中加入醋酸溶液,調至pH=5,溶液變為橙色。實驗Ⅲ中溶液的顏色與實驗Ⅰ中的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過氧化鍶(SrO2)通常用作分析試劑、氧化劑、漂白劑等。制備原理為Sr+O2SrO2。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在實驗室中模擬制備過氧化鍶。(1)選擇必要儀器制備過氧化鍶(氣流按從左到右的流向): (填字母)。(2)該實驗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3)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①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將水滴入燒瓶中 ②在相應裝置中裝入藥品?、蹤z查裝置氣密性 ④加熱?、萃V辜訜帷、揸P閉分液漏斗活塞(4)利用反應Sr2++H2O2+2NH3+8H2O===SrO2·8H2O↓+2NH制備過氧化鍶,裝置如下:①儀器X的作用是 。②氨氣在該反應中所起的作用是 。③實驗結束后,得到SrO2·8H2O的操作為 。(5)設計實驗證明SrO2的氧化性比FeCl3的氧化性強: 。20.H(3-溴-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是重要的有機物中間體,可以由A(C7H8)通過下圖路線合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C的化學名稱為 , G中所含的官能團有醚鍵、 (填名稱)。(2)B的結構簡式為 , B生成C的反應類型為 。(3)由G生成H的化學方程式為 。(4)化合物F的同分異構體中能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共有 種。①氨基和羥基直接連在苯環上 ②苯環上有三個取代基且能發生水解反應(5)設計用對硝基乙苯( ) 為起始原料制備化合物 的合成路線(其他試劑任選)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45分)1.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無色溶液中:、、、②酸性溶液中:、、、③加入Al能放出的溶液中:、、、④0.1 mol·L-1的溶液中:、、、⑤含有較多的溶液中:、、、⑥0.1 mol·L-1的溶液中:、、、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⑤⑥ D. ⑥【答案】D2.分類思想是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敘述正確的是( )A. 既有單質參加又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B. 淀粉、纖維素、油脂均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有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D.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答案】D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苯、環己烯和環己烷 B. 乙烯和乙烷都能發生加聚反應C.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雙鍵 D. 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鑒別【答案】D4.下列關于250mL容量瓶的操作,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C5.用紅土鎳礦(含等)制取鎳的氧化物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已知濾渣Ⅱ主要成分是鐵黃晶胞如圖2所示,晶胞邊長為。已知:,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濾渣Ⅰ的主要成分為B. 步驟Ⅱ除鐵的離子方程式為C. 中,,鎳離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D. 該氧化物晶體的密度為【答案】B6.在給定條件下,下列所示物質間轉化合理的是( )A. Mg(OH)2MgCl2(aq) Mg B. CuCuSO4Cu(NO3)2C. 濃鹽酸Cl2漂白粉 D. FeOFeCl3(aq)無水FeCl3【答案】C7.下圖是一種綜合處理含SO2尾氣的工藝流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吸收”過程中SO2被還原 B. “吸收”后溶液的酸性減弱C. “氧化”后的溶液可以循環使用 D. “氧化”中,每1 mol O2參加反應轉移2 mol電子【答案】C8.甲醇重整制氫涉及三個反應:反應Ⅰ. 反應Ⅱ. 反應Ⅲ. 反應Ⅰ和反應Ⅱ不同溫度下的平衡常數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相同溫度下,B. 反應Ⅰ、Ⅱ在低溫下可自發進行C. 恒容恒溫體系中,反應達平衡后充入稀有氣體,體系壓強增大,反應Ⅱ平衡逆移D. 時,向起始容積相同的恒壓和恒容兩個容器中,均充入與,恒壓條件下的平衡產率更高【答案】D9.我國在太陽能光電催化—化學耦合分解硫化氫研究中獲得新進展,相關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制氫工藝中光能最終轉化為化學能 B. 該裝置工作時,H+由b極區流向a極區C. a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Fe3++e-===Fe2+ D. a極區需不斷補充含Fe3+和Fe2+的溶液【答案】A10.某混合溶液中所含離子的濃度如下表,則X離子可能為( )A. Cl- B. Ba2+ C. Fe2+ D. Mg2+【答案】D11.氮化鉬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它屬于填隙式氮化物,N原子部分填充在Mo原子立方晶格的八面體空隙中,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其中氮化鉬晶胞參數為a n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相鄰兩個最近的N原子的距離為 B. 氮化鉬的化學式為C. 每個鉬原子周圍與其距離最近的鉬原子有12個 D. 晶體的密度【答案】C12.工業上用電解法處理含鎳酸性廢水并得到單質Ni的原理如圖所示。已知: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發生水解;②氧化性:Ni2+(高濃度)>H+>Ni2+(低濃度)。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石墨棒上發生的電極反應:4OH--4e-O2↑+2H2OB. 電解過程中,B室中NaCl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將不斷減小C. 為了提高Ni的產率,電解過程中需要控制廢水的pHD. 若將圖中陽離子膜去掉,將A、B兩室合并,則電解反應的總方程式發生改變【答案】B13.下列實驗探究方案不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答案】B14.下列方法中,可制得Cl2的正確組合是( )①MnO2和濃鹽酸混合共熱;②MnO2、NaCl和濃硫酸混合共熱;③NaClO和濃鹽酸混合;④K2Cr2O7和濃鹽酸混合;⑤KClO3和濃鹽酸混合;⑥KMnO4和濃鹽酸混合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答案】D15.現有不純的碳酸鈉(僅含碳酸氫鈉雜質),欲測定其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分別進行以下4個操作,其中不能成功的是( )A. 取m g樣品,加熱到質量不再變化時稱重為n gB. 取m g樣品,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再將所得溶液加熱蒸發、結晶、灼燒,余下物質質量為n gC. 取m g樣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將所得沉淀過濾、洗滌、烘干后稱重為n gD. 取m g樣品,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再將所逸出的氣體用堿石灰吸收,堿石灰增重n g【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5分)16.為無色結晶,有毒;水中的溶解度為35.7 g(20 ℃)、58.7 g(100 ℃)。實驗室用毒重石(主要含BaCO3,及少量Pb2+、BaSO4、SiO2等雜質)經過加工處理,可制得晶體。其實驗步驟如下:I:樣品分解:稱取a g毒重石礦粉于燒杯中,加入稍過量的NH4Cl溶液,90 ℃下加熱攪拌2h,待充分反應后,冷卻,過濾。II:除Pb2+: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的Ba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過濾。III:結晶:將步驟II的BaCl2濾液經過蒸發濃縮,冷卻結晶,抽濾,用_______和_______各洗滌晶體2~3次,自然晾干。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I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 。(2)步驟II檢驗Pb2+是否完全沉淀的方法是 ??;在過濾中,下列儀器必需用到的是 (填儀器名稱),與普通過濾相比,步驟III抽濾的優點是 。(3)完善步驟III的實驗步驟:“用 和 各洗滌晶體2~3次”。A.冷水 B.80 ℃熱水 C.無水乙醇 D.0.1 mol·L-1鹽酸(4)樣品分解時,不選用酸性更強且等量的鹽酸溶液替代NH4Cl溶液,可能的原因是 。(5)純度的測定。某學生查閱資料:X2++H2Y2-=XY2- +2H+,X代表Ba2+,Pb2+、Ca2+等,H2Y2-代表Na2H2Y的陰離子,設計如下純度測量方案:步驟I:準確稱取3.0 g粗品并用20.0 mL水溶解。步驟II:用的Na2H2Y標準溶液滴定其中的Ba2+步驟III:重復滴定2~3次記錄每次消耗Na2H2Y標準溶液的體積,平均每次滴定消耗標準溶液24.60 mL①產品中的純度 %(保留兩 位有效數字),為滴定時采用如圖所示的側邊自動定零位滴定管,結合該裝置的使用說明書分析其優點 。②下列選項所涉及內容會導致Ba2+含量的測定值偏高的是 (填序號)。a.未干燥錐形瓶b.Na2H2Y標準溶液久置部分失效c.滴定終點時滴定管尖嘴中產生氣泡d.雜質可與Na2H2Y反應【答案】(1)部分固體溶解,同時溶液中逸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2)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適量BaS溶液,若產生黑色沉淀,則Pb2+未完全沉淀,反之,則已完全沉淀 玻璃棒、燒杯、漏斗 過濾速率快,分離徹底(3)A C(4)HCl過量步驟II易產生有毒H2S氣體(5)①80?、谧詣诱{零代替手動操作,可以減少人為誤差 bd17.實驗室在的條件下將苯(密度為)與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液共熱來制備硝基苯(難溶于水的油狀液體),制備原理和裝置如下(加熱和夾持裝置省略):(1)實驗所用苯的質量為 。(2)若該實驗制備得到純硝基苯,計算該實驗中硝基苯的產率為 (保留小數點后兩位)。【答案】(1) (2)18.某小組探究的制備。已知:i.(綠色,不溶于水)、(綠色)、(灰綠色,不溶于水)、(玫瑰紅色)、(橙色)、(黃色)ii.是一種弱酸,易分解:將固體和固體(物質的量之比為1:3)與過量的固體混合,高溫煅燒得含的黃色固體,反應如下:。(1)受熱分解轉化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轉化為,進行實驗Ⅰ:①加入,轉化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無色氣泡中的氣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資料顯示溶液變為棕黑色是與混合所致。設計實驗:取少量棕黑色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灰綠色沉淀,溶液變為黃色,至不再生成沉淀時,靜置,取上清液___________ (填操作和現象),證實溶液中存在與。(3)探究的來源來源1:……來源2:酸性環境中,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①來源1: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進行實驗Ⅱ證實來源2成立,實驗操作及現象如下:溶液由橙色變為綠色、綠色變為玫瑰紅色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平衡移動的角度解釋溶液由玫瑰紅色變為綠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避免轉化為的過程中產生,進行實驗Ⅲ。將煅燒后的黃色固體浸泡于100mL水中,過濾后向濾液中加入醋酸溶液,調至pH=5,溶液變為橙色。實驗Ⅲ中溶液的顏色與實驗Ⅰ中的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 NO、 加入稀硫酸,調至pH=3,溶液由黃色變為橙色(3)黃色固體中含有,溶于稀硫酸生成 ,加入溶液,,且易分解,減小,平衡正向移動,轉化為,溶液由玫瑰紅色變為綠色(4)實驗Ⅱ中,過濾除去了,溶液中的比實驗Ⅰ中的小,的氧化性減弱的程度大于的還原性增強的程度,使與不能反應生成,溶液仍為橙色19.過氧化鍶(SrO2)通常用作分析試劑、氧化劑、漂白劑等。制備原理為Sr+O2SrO2。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在實驗室中模擬制備過氧化鍶。(1)選擇必要儀器制備過氧化鍶(氣流按從左到右的流向): (填字母)。(2)該實驗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3)連接好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①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將水滴入燒瓶中 ②在相應裝置中裝入藥品 ③檢查裝置氣密性 ④加熱 ⑤停止加熱?、揸P閉分液漏斗活塞(4)利用反應Sr2++H2O2+2NH3+8H2O===SrO2·8H2O↓+2NH制備過氧化鍶,裝置如下:①儀器X的作用是 。②氨氣在該反應中所起的作用是 。③實驗結束后,得到SrO2·8H2O的操作為 。(5)設計實驗證明SrO2的氧化性比FeCl3的氧化性強: 。【答案】(1)A→B→E→B (2)2Na2O2+2H2O===4NaOH+O2↑ (3)③②①④⑤⑥ (4)①防倒吸?、谥泻蜕傻臍潆x子,促進反應正向進行?、圻^濾、洗滌、干燥 (5)在鹽酸酸化的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鉀溶液,無明顯現象,再向其中加入少量過氧化鍶,溶液變為紅色,證明SrO2的氧化性比FeCl3的強20.H(3-溴-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是重要的有機物中間體,可以由A(C7H8)通過下圖路線合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C的化學名稱為 , G中所含的官能團有醚鍵、 (填名稱)。(2)B的結構簡式為 , B生成C的反應類型為 。(3)由G生成H的化學方程式為 。(4)化合物F的同分異構體中能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共有 種。①氨基和羥基直接連在苯環上 ②苯環上有三個取代基且能發生水解反應(5)設計用對硝基乙苯( ) 為起始原料制備化合物 的合成路線(其他試劑任選) 。【答案】(1)3,5-二硝基苯甲酸 羧基、溴原子 (2) 取代反應(3)(4)80(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