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中教學質量監測(期考)七年級歷史科試題(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歡迎你參加這次測試,祝你取得好成績!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四個選項只有一項正確。每小題3分,共60分)1.隋朝統一全國的時間是589年,請問該時間是(A.16世紀80年代B.6世紀90年代C.6世紀80年代D.5世紀90年代2.海南第一位進士是符確,第一位舉人是姜唐佐。明清時期海南人才輩出,僅明代進士就有63位,被稱為“海外衣冠盛世”。請問科舉制度誕生的朝代和標志是(A.明朝、八股取士B.秦朝、進士科的設置C.清朝、大興文字獄D.隋朝、進土科的設置3.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某同學制作了歷史時序圖。圖中空格處應該是(隋文帝貞觀武則天安史黃巢實現統一之治統治之亂起A.開鑿大運河B.開元盛世C.澶淵之盟D.戚繼光抗倭4.“唐朝滅亡之后,北方黃河流域相繼出現了五個政權,每個政權存在時間平均約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據此可知,這一時期北方()A.經濟發展繁榮B.民族交融加深C.政權更迭頻繁D,疆域面積擴大5.“九天間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以下同屬于唐朝對外交往的史實的是(,)①文城公主入藏②金城公主入藏③唐蕃會盟④遣唐使、遣隋使來華和鑒真東渡⑤玄奘西行⑥新羅學習唐朝的典章制度⑦唐玄宗冊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⑧東羅馬帝國與唐朝交往頻繁A.④⑤⑥⑧B.①②③⑥(6C.①②3⑦D.⑤⑥⑦⑧6.根據下表可知,隋唐時期科技(名稱地位趙州橋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雕版印刷《金剛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A.吸收了外來文化B.走在了世界前列C.影響了周邊國家D.促進了農業發展七年級歷史科試題(第1頁共6頁)7下表是兩位若名所史人物的重要言論,這反映出他們觀點的共同之處是(國)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商君書·更法》《宋史·王安石傳》C.A.天下大同B.尊崇儒術以民為本D..廢舊立新8.準淵之盟后,宋遼雙方致書皆以南、北朝亮國號之上~(李激擺《續資治通鑒長綢》卷五十人,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遼宋互稱南北朝,即中國之南北朝。此材料說明(A.中華民族的認同感B.民族隔閡完全消失C.澶淵之盟有利有弊D.遼宋之間關系友好圖中空白方格中應填入的內容主題是(中9.以下是某同學制作的知識結構圖,在澎湖設置巡檢司,加強對臺灣的管理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等機構,管理西域軍政事務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在西藏地區屯駐軍隊A.南朝對江南的開發B.漢朝對西域的經營味林(C.元朝對邊疆的管轄D.清朝對邊疆的治理10.南宋時期,水稻育秧插秧技術為一年兩熟稻麥復種提供了條件。水稻在農田中的占地時間為58月,冬小麥為9一5月,稻麥兩種作物在時間與空間上,正好填補了彼此的空白。由此可知,復種技術()個一就頭容機八A.加強了經濟聯系人自感別世B.提高了糧食產量習”中三降林(C.促進了民族交融D.擴大了耕地面積11,《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指出,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面圍繞南宋《蠶織圖》(如下圖)的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南宋《蠶織圖》局部A.《蠶織圖》1947年被大慶市民馮義信購得,后捐獻給黑龍江省博物館B.《蠶織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時期江浙地區的絲織生產發達C.《蠶織圖》繪有江浙一帶蠶織戶養蠶、織帛生產過程的24個場景)鉛寧中圖(D.(蠶織圖》為長卷,絹本,線描,淡彩,長513厘米,高27.5厘米七年級歷史科試題〈第2頁共6頁)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初中教學質量監測(期考)七年級歷史科參考答案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四個選項只有一項正確。每小題3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C A B D A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A D C C C D A A二、非選擇題(40分,共3題,21題13分,22題12分,23題15分)21.13分(1)問題:藩鎮割據(方鎮太重,君弱臣強)。(2分)措施: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權的辦法,分割宰相的權力。在地方,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并實施三年任期制;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3分)(2)明太祖認為丞相專權亂政,威脅到君主的統治。(2分)(3)雍正;(2分)便于皇帝獨掌朝政,權威至高無上,一切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標志著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頂峰。(2分)(4)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推動民族交融與國家認同。(1點2分,直接抄材料只給1分)22.12分(1)分類:史料①:(壁畫)屬于實物史料;史料②:(《舊唐書》)屬于文獻史料;(2分)共同印證: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或唐蕃和親)。(1分)(2)特點:相互吸收(或雙向交流)。(1分)相同之處:①仿照漢字創制本民族文字(如遼契丹文、西夏文);②學習漢族政治制度(如遼“南北面官制”、西夏模仿宋朝官制);③推崇儒家文化(如建立學校、實行科舉)。(任答一點)(2分)(3)新民族:回族(回回)。(1分)現象:民族交融(或民族大融合)。(2分)(4)新疆。(1分)管轄措施:康熙:三次親征,打敗噶爾丹;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安置土爾扈特部。(2分,乾隆的措施任答一點即可)23.15分1.政策:對外開放;(2分)著作:《大唐西域記》。(1分)2.兩大洲:亞洲、非洲;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4分)3.閉關政策(2分)(寫閉關鎖國不給分)4.參考范例觀點:對外開放才能進步,封閉自守就會落后。(1分)論述: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提高了明朝在國際的地位和威望,同時推動了中外貿易發展;發展了海上絲綢之路,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了解和友好往來;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2分)清朝的閉關政策推行了近200年,閉關自守的政策,無法適應新的外部環境,導致當時的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結論:綜上所述,對外開放促進國家的繁榮昌盛,閉關自守使國家落后挨打。我們要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互鑒,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海南省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歷史試卷答案.docx 海南省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