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希望高中期末考試試題高一化學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S-32 Ca-40 Fe-56一、單選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下列有關有機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B.聚乙烯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凈化混有乙烯的甲烷D.重金屬鹽、強酸、強堿等都能使蛋白質發生變性2.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A.乙烯的結構式為CH2=CH2 B.一氯甲烷的分子式為CH3Cl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為 D.1-丁烯的鍵線式為3.下列為吸熱反應的是A. B.C. D.4.對下列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后出現發黑現象,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B.濃硝酸在光照下顏色變黃,說明濃硝酸不穩定C.SiO2即可以與氫氟酸反應又可以與NaOH溶液反應,所以SiO2是兩性氧化物D.將SO2通入BaCl2溶液至飽和,未見沉淀生成,繼續通入另一種氣體,有白色沉淀,則通入的氣體可能是NH35.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的敘述正確的是A.已知正丁烷(g)→異丁烷(g) ΔH<0,則異丁烷比正丁烷穩定B.2H2(g) + O2(g) = 2H2O(l) ΔH = -571.6kJ/mol, 則H2的燃燒熱ΔH = -571.6kJ/molC.已知2C(s) + 2O2(g) = 2CO2(g) ΔH1; 2C(s) + O2(g) = 2CO(g) ΔH2,則ΔH1>ΔH2D.2SO2(g)+O2(g) 2SO3(g)和4SO2(g)+2O2 (g)=4SO3(g)的ΔH相等6.下列有機物命名正確的是A.:2-甲基-4-乙基戊烷B.:4-甲基戊烷C.的名稱為2,4,4-三甲基-2-戊烯D.:3,4-二甲基-1,3-戊二烯7.下列烷烴在光照條件下與反應,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1種的是A. B.C. D.8.既可以用來鑒別乙烷和乙烯,又可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以得到純凈乙烷的方法是A.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 B.在Ni作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通入C.通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通過足量的酸性溶液9.如圖為實驗室制取乙炔并驗證其性質的裝置。已知電石中的主要雜質為CaS,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反應試劑是為了減小生成乙炔的速率B.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炔具有還原性C.用溴水驗證乙炔的性質,可以不用CuSO4溶液洗氣D.Cu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氣體中的雜質H2S等10.下列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及反應類型判斷都正確的是A.2CH3CH2OH 2CH3CHO 氧化反應B. 加成反應C.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 酯化反應D.加聚反應11.已知反應:4NH3(g)+5O2(g)4NO(g)+6H2O(g),若反應速率分別用v(NH3)、v(O2)、v(NO)、v(H2O)表示,則下列數據中所對應的反應,最快的是A.v(NH3)=0.5mol/(L s) B.v(O2)=0.6mol/(L s)C.v(NO)=0.4mol/(L s) D.v(H2O)=0.6mol/(L s)12.某烯烴(只含1個碳碳雙鍵)與加成后的產物是,則該烯烴的結構有A.1種 B.2種 C.3種 D.4種13.0.5 mol 某氣態烴能與0.5 mol氯氣完全加成,加成后產物分子上的氫原子又可與3 mol 氯氣發生完全取代反應,則此氣態烴可能為A.CH2=CH2 B.CH3CH=CH2C.CH3CH3 D.CH2=CHCH=CH214.實驗探究是提高學習效果的有力手段。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原電池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圖1中的下端接觸,可觀察到片上有無色氣泡產生B.圖2中向片移動C.圖1中氣泡產生速度比圖2快D.圖3中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15.銅和鎂的合金4.6 g完全溶于濃硝酸,若反應中硝酸被還原只產生4480 mL的NO2氣體和336 mL的N2O4氣體(常溫下NO2可以轉化為N2O4,轉化方程式為2NO2N2O4,兩種氣體體積都已折算到標準狀況),在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A.9.02 g B.8.51 g C.8.26 g D.7.04 g二、解答題(共55分)16.(14分)已知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性物質,、、、、、、均為有機物,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A的名稱為 ,中官能團的名稱為 。(2)反應①~⑦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有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4)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5)滿足下列條件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①含個碳原子 ②與互為同系物 ③一氯代物種類最少(6)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制取少量,實驗結束后,試管甲中上層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試管甲中的試劑為 。17.(15分)乙酸乙酯是應用最廣的脂肪酸酯之一,有廣泛的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Ⅰ.如圖是乙酸乙酯的綠色合成路線之一:(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A.淀粉和纖維素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M可與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C.所有的糖類都有甜味,都可以發生水解反應D.用KI溶液可以檢驗淀粉E.酸性高錳酸鉀可實現步驟③的轉化F.步驟④發生了取代反應Ⅱ.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驟如下:①在甲試管(如圖)中加入3mL乙醇、2mL濃硫酸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②小火均勻地加熱3-5min。③待試管乙收集到一定量產物后停止加熱,撤出試管并用力振蕩,然后靜置待分層。④分離出乙酸乙酯層、洗滌、干燥。(2)寫出甲試管中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上述實驗中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 (填標號);A.反應掉乙酸并吸收乙醇B.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產率C.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層析出(4)欲將乙試管中的物質分離以得到乙酸乙酯,分液時,乙酸乙酯應該從儀器 (填:“下口放出”或“上口倒出”);(5)若現有乙酸30g,乙醇46g發生酯化反應得到26.4g乙酸乙酯,試計算該反應的產品產率為 。18.(16分)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探究其制備方法和性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工業上用黃鐵礦(主要成分為,其中硫元素為價)在高溫條件下和氧氣反應制備:,該反應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號)。當該反應轉移電子時,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2)實驗室中用下列裝置測定被催化氧化為的轉化率。(已知的熔點為,假設氣體進入裝置時均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氣中的影響)①簡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圓底燒瓶中滴加濃硫酸的操作: 。②當停止通入,熄滅酒精燈后,需要繼續通一段時間的氧氣,其目的是 。③實驗結束后,若裝置增加的質量為mg,裝置中產生白色沉淀的質量為ng,則此條件下二氧化硫的轉化率是 (用含字母的代數式表示,不用化簡)。(3)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來驗證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①能說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實驗現象為 。②為驗證二氧化硫的還原性,反應一段時間后,取試管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別進行如下實驗。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合理的是 (填“Ⅰ”“Ⅱ”或“Ⅲ”);試管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19.(10分)(1)火箭推進劑由液態肼(N2H4)和液態過氧化氫組成,當它們混合反應時,產生大量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已知:0.4mol液態肼與足量的液態過氧化氫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256.65kJ熱量,NA表示阿伏加 德羅常數的值。①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②反應中的氧化劑是 (填化學式)。③當有1mol氮氣生成時,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 NA。④此反應用于火箭推進,除釋放大量熱和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是 。(2)我國“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采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C2H8N2)作為推進劑,寫出推進劑在發動機中充分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希望高中期末考試試題高一化學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C A D C C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A C B C B16.(1) 乙烯 羧基(2)④⑥(3)(4)(5)(6)飽和溶液17.(1)CD(2)(3)AC(4)上口倒出(5)60%(6) F 反應物中乙醇、乙酸的沸點低,若用大火加熱,大量反應物會隨產物蒸發而損失18. 、 打開分液漏斗上部的活塞,旋開分液漏斗的旋塞,緩慢滴加 使殘留在裝置中的和被充分吸收 試管中出現黃色渾濁 Ⅲ19. N2H4(l)+2H2O2(l)=N2(g)+4H2O(g) △H=-641.625kJ mol-1 H2O2 4 產物穩定且不污染環境 2N2O4+C2H8N23N2+2CO2+4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