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新課標綜合卷生物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蛋白質是結構和功能多樣的生物大分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二硫鍵的斷裂不會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B. 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可能會影響其功能C. 用乙醇等有機溶劑處理可使蛋白質發生變性D. 利用蛋白質工程可獲得氨基酸序列改變的蛋白質2. 在一定溫度下,生長在大田的某種植物光合速率(CO2固定速率)和呼吸速率(CO2釋放速率)對光照強度的響應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光照強度為a時,該植物的干重不會增加B. 光照強度從a逐漸增加到b時,該植物生長速率逐漸增大C. 光照強度小于b時,提高大田CO2濃度,CO2固定速率會增大D. 光照強度為b時,適當降低光反應速率,CO2固定速率會降低3. 為研究腎上腺的生理機能,某研究小組將小鼠按照下表進行處理,一定時間后檢測相關指標。分組 實驗處理甲 不摘除腎上腺乙 摘除腎上腺丙 摘除腎上腺,注射醛固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乙組小鼠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會升高B. 乙組小鼠飲生理鹽水有利于改善水鹽平衡C. 三組小鼠均飲清水時,丙組小鼠血鈉含量最低D. 甲組小鼠受寒冷刺激時,腎上腺素釋放量增加4. 某同學在甲、乙兩個植物群落中設置樣方調查其特征,樣方中植物的物種數隨樣方面積擴大而逐漸增加,但樣方面積擴大到一定程度后物種數的變化明顯趨緩(如圖所示),此時對應的樣方面積(a和b)通常稱為最小面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最小面積樣方中應包含群落中絕大多數的物種B. 與甲相比,乙群落的物種豐富度較高,調查時最小面積更大C. 調查甲群落的物種豐富度時,設置的樣方面積應不小于aD. 調查乙群落中植物的種群密度時,針對每種植物設置的樣方面積應不小于b5. 為獲得作物新品種,可采用不同的育種技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三倍體西瓜育種時,利用了人工誘導染色體加倍獲得的多倍體B. 作物單倍體育種時,利用了由植物莖尖組織培養獲得的單倍體C. 航天育種時,利用了太空多種因素導致基因突變產生的突變體D. 水稻雜交育種時,利用了水稻有性繁殖過程中產生的重組個體6. 瓊脂糖凝膠電泳常用于核酸樣品的分析,樣品1~4的電泳結果如圖所示(“+”“-”分別代表電泳槽的陽極和陰極)。已知樣品1和2中的DNA分子分別是甲和乙,甲只有限制酶R的一個酶切位點,樣品3和4中有一個樣品是甲的酶切產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配制瓊脂糖凝膠時需選用適當的緩沖溶液B. 該實驗條件下甲、乙兩種DNA分子均帶負電荷C. 甲、乙兩種DNA分子所含堿基對的數量可能不同D. 據圖推測樣品3可能是甲被酶R完全酶切后的產物三、非選擇題。7. 將某植物葉肉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KCl溶液中,起初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一定時間(t)后細胞開始吸水,并逐漸復原。回答下列問題:(1)植物細胞與外界溶液進行水分交換時,水分子跨膜運輸的兩種方式是________。(2)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的原因是________。(3)一定時間(t)后細胞開始吸水的原因是________。8. 有研究顯示,機體內蛋白P表達量降低會引起免疫失調。已知酶E可催化蛋白P基因的啟動子甲基化,酶E被磷酸化后失活。研究人員用酶E(或磷酸化的酶E)、含蛋白P基因及其啟動子的表達質粒等進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免疫失調包括過敏反應和________(答出2點即可)等(2)根據實驗結果判斷,蛋白P基因啟動子甲基化________(填“促進”“抑制”或“不影響”)蛋白P的表達,判斷依據是________。(3)為治療因蛋白P表達量降低起的免疫失調,可使用抑制________(填“酶E”“磷酸化的酶E”或“蛋白P”)活性的藥物。免疫失調也可以通過調節抗體的生成進行治療,機體產生抗體過程中記憶B細胞的作用是________。9.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感召下,同學們積極討論某退化荒山的生態恢復方案。A同學提出選擇一種樹種進行全覆蓋造林;B同學提出應該種植多種草本和木本植物。回答下列問題:(1)在生態恢復過程中,退化荒山會發生群落演替。通常,群落演替的類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二者的區別有________(答出2點即可)。(2)與A同學的方案相比,B同學的方案可能有利于控制害蟲的爆發,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3)為合理利用環境資源,從群落空間結構的角度考慮,設計荒山綠化方案時應遵循的原則是________(答出2點即可)。(4)為維護恢復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需要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出2點即可)。10. 植物合成的色素會影響花色。某二倍體植物的花色有深紅、淺紅和白三種表型。研究小組用甲、乙兩個淺紅色表型的植株進行相關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分別自交,子一代均出現淺紅色:白色=3:1的表型分離比;甲和乙雜交,子一代出現深紅色(丙):淺紅色:白色(丁)=1:2:1的表型分離比。綜上判斷,甲和乙的基因型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判斷依據是________。(2)丙自交子一代出現深紅色:淺紅色:白色=9:6:1的表型分離比,其中與丙基因型相同的個體所占比例為________。若丙與丁雜交,子一代的表型及分離比為________,其中純合體所占比例為________。11. 為在大腸桿菌中表達酶X,某同學將編碼酶X的基因(目的基因)插入質粒P0,構建重組質粒Px,并轉入大腸桿菌。該同學設計引物用PCR方法驗證重組質粒構建成功(引物1~4結合位置如圖所示,→表示引物5'→3'方向)。回答下列問題:(1)PCR是根據DNA復制原理在體外擴增DNA技術。在細胞中DNA復制時解開雙鏈的酶是________,而PCR過程中解開雙鏈的方法是________。(2)PCR過程中,因參與合成反應、不斷消耗而濃度下降的組分有________。(3)該同學進行PCR實驗時,所用模板與引物見下表。實驗中①和④的作用是:________;②無擴增產物,原因是________;③、⑤和⑥有擴增產物,擴增出的DNA產物分別是________。管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模板 無 P0 Px 無 P0 Px引物對 引物1和引物2 引物3和引物4(4)設計實驗驗證大腸桿菌表達酶X有活性,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________。參考答案1-5:ACCDB 6.D7. (1)自由擴散、協助擴散(2)細胞失水體積縮小,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3)K+和C1-進入細胞,使細胞內滲透壓高于外界溶液8. (1)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2) ①. 抑制 ②. 酶E催化蛋白P基因的啟動子甲基化,酶E含量增加導致蛋白P的表達量下降,磷酸化的酶E含量增加不會影響蛋白P的表達量(3) ①. 酶E ②. 再次接觸抗原時,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抗體9. (1)起點不同;速度不同(2)B同學方案中植物種類多,動物種類會相應增加,物種間的競爭、捕食等關系更復雜,使害蟲種群數量增長受到限制(3)群落水平方向上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群落垂直方向上種植不同高度的植物(4)控制對生態系統的干擾強度;給予相應的物質、能量投入10. (1) ①. 不同 ②. 甲、乙自交的結果與甲乙雜交的結果不同(2) ①. 1/4 ②. 深紅色:淺紅色:白色=1:2:1 ③. 1/411. (1) ①. 解旋酶 ②. 高溫變性(2)引物、脫氧核苷三磷酸(3) ①. 作為對照(或答:鑒定反應體系是否有模板污染) ②. P0不含與引物1和引物2互補的堿基序列 ③. 目的基因、質粒片段、含目的基因和部分質粒序列的片段(4)提取酶X,催化相應底物(反應物)的反應,檢測是否有產物生成。有產物生成,則證明酶X有活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