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云南省麗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25-2026學年高三上學期適應性月考(一)化學試卷一、單選題1.某有機化合物X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X的分子式為B.X能發生氧化反應、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C.X分別與Na和NaOH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3∶2D.X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2.高純硅廣泛應用于信息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等領域,用(能與水強烈反應)與過量在1000~1100℃溫度下反應制備高純硅的裝置如圖(熱源及夾持裝置略去)。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裝置B中的試劑作用是干燥B.裝置D可使用石英玻璃管C.裝置D中發生反應的可用焦炭代替D.裝置C中的燒瓶需要水浴加熱,以更好的獲得反應原料氣3.化學燙發巧妙利用了頭發中蛋白質發生化學反應實現對頭發的“定型”,其變化過程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①→②過程若有1mol S—S鍵斷裂,則轉移2mol電子B.藥劑B是氧化劑C.整個過程中只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極性鍵的生成D.化學燙發使頭發中蛋白質變性4.利用氨的催化氧化原理制備硝酸并進行噴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可以利用制備氨氣B.一段時間后,可以在圓底燒瓶觀察到無色噴泉C.若要液體充滿圓底燒瓶,理論上通入的小于1∶2D.1mol 完全轉化為硝酸,轉移電子的數目為85.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有“鼻沖水”記載:貯以瓶,緊塞其口,勿使泄氣,則藥力不減;氣甚辛烈,觸人腦,非有病不可嗅;外用勿服……。這里的“鼻沖水”可能是指A.硝酸 B.氨水 C.氫硫酸 D.溴水6.CaCO3與稀鹽酸反應(放熱反應)生成CO2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A.反應開始2min內平均反應速率最大B.反應4min后平均反應速率最小C.反應開始2min—4min內,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大D.反應在2min到4min內消耗CaCO3的質量為20g7.高純硅是現代信息、半導體和光伏發電等產業都需要的基礎材料。工業上提純硅有多種路線,其中一種工藝流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已知電負性:H—2.1、Si—1.8、Cl—3.0,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A.由生成粗硅的反應可推知還原性:C>SiB.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應,又能和氫氟酸反應,所以是兩性氧化物C.上述工藝生產中循環使用的物質除H2外,還有HClD.還原爐中生成1 mol Si時,相應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NA8.化學遵循哲學思想。下列變化不遵循“量變引起質變”的哲學思想的是A.向1mol/L溶液中滴加1mol/L稀鹽酸,剛開始沒有明顯現象,后產生氣體B.向2%溶液中滴加2%氨水,先產生沉淀,后沉淀溶解C.向藍色石蕊試紙上滴加氯水,試紙先變為紅色,后迅速褪色D.向裝有細鐵絲的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稀硫酸與濃硫酸,實驗現象不同9.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下列關于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A.硅的導電性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可用于生產光導纖維B.戰斗機的隱身涂層中含有石墨烯,其屬于一種新型有機材料C.高純硅的制備:,三步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D.,均能通過一步反應完成10.硫化鈉廣泛應用于冶金、染料、皮革、電鍍等工業。硫化鈉的一種制備方法為 Na2SO4+2CNa2S+2CO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火山口附近存在游離態的硫B.碳元素有金剛石、石墨、C60等多種同素異形體C.過量H2S氣體通入NaOH溶液中可生成Na2SD.CO2的空間結構為直線形11.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圖1:制取乙烯 B.圖2:比較C、Si、S非金屬性大小C.圖3: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D.圖4:檢驗氯化銨受熱分解的產物A.A B.B C.C D.D12.如圖所示,在注射器里吸入20mL NO,然后吸入。若再吸入30mL空氣(按體積占20%計算),夾住彈簧夾,觀察現象(不考慮摩擦力,所有操作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已知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可觀察到注射器的活塞緩緩向右移動B.經計算,最終剩余氣體中NO體積為18mLC.注射器的活塞最左端最終停在約36mL刻度處D.若反應前后液體體積不變,所得硝酸溶液的濃度約為13.物質類別和元素價態,是學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重要認識視角。含氮的物質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A轉化為NO是工業制備的第一步B.標準狀況下,3.36L物質B與水完全反應,轉移0.3mol電子C.實驗室常將C的濃溶液保存在用橡膠塞密封的棕色試劑瓶里D.的檢驗方法是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用鑷子夾住一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觀察試紙是否變紅14.鈉離子電池工作原理與鋰離子電池類似,其工作原理如圖。該鈉離子電池總反應式為NaxTMO2+Na1-xCNaTMO2+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鈉離子半徑比鋰離子大導致鈉離子在剛性結構中相對比較穩定,更容易可逆脫嵌B.鋰離子電池放電時,外電路通過a mol e-時,A電極電解質損失a mol Li+C.鈉離子電池充電時,外電路中每轉移0.1 mol e-,理論上硬碳電極將增重2.3 gD.單位質量的負極材料鈉離子電池比鋰離子電池可以提供更多的電量二、解答題15.實驗室中用下圖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去)研究不同價態硫元素之間的轉化。(1)A中產生的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該氣體是 ,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B處實驗現象是 ,由此推測硫元素從+4價變為+6價。(3)C處觀察到蘸有Na2S溶液的棉花上出現黃色的固體,該反應的氧化劑為 (填化學式),氧化產物為 (填化學式)。(4)D裝置的作用是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將A中產生的氣體通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16.如圖為某些中學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條件或生成物略去)。其中A、B、C為常見單質,其余物質為化合物,C為黑色固體,氣體D溶于水所得溶液顯堿性,E為常用調味劑且焰色試驗為黃色火焰,J為細小的白色晶體,常用作食物膨松劑,F常溫下為無色無味液體。回答下列問題:(1)H中含有的化學鍵為 (填“離子鍵”“共價鍵”或“離子鍵和共價鍵”)。(2)實驗室檢驗I中所含陽離子的方法為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以氣體D與蒸餾水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噴泉實驗,引發噴泉的操作為 。(4)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中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5)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可以發生的原因為 。(6)向J的溶液中通入過量H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17.和是兩種常見的多硫含氧酸鹽。Ⅰ.連二亞硫酸鈉()俗稱保險粉,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在堿性環境下較穩定,是一種還原性漂白劑,常用于印染工業。(1)原料氣的制備供選擇裝置如圖,供選擇的物質有銅粉、、70%硫酸、98.3%濃硫酸。選擇裝置 (填“Ⅰ”“Ⅱ”“Ⅲ”或“Ⅳ”),化學方程式為 。(2)的制備用(H為-1價)還原法制備的反應原理為(未配平)。原料氣制備裝置選定后,將接口a與圖1裝置的接口b相連,開始后續制備實驗。①裝置B的作用為 。②方程式配平后,為使生成的盡可能完全被還原,反應中應控制 。(3)保險粉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氧氣而發生氧化。其方程式可能為①,②。請設計實驗證明氧化時有反應②發生: 。Ⅱ.葡萄酒常用焦亞硫酸鈉作抗氧化劑。(4)圖1的D中物質充分吸收后,得到溶液。寫出加熱固體脫水制備的化學方程式: 。(5)葡萄酒大師利用頂級葡萄釀造了10瓶葡萄酒,加入,封存。化學組質檢員對該葡萄酒中抗氧化劑的殘留量(以計算)進行測定,方案如圖:步驟③共消耗0.09的溶液25.00mL,則該葡萄酒中焦亞硫酸鈉含量為 。三、填空題18.(1)海水中有豐富的食鹽資源,工業上以粗食鹽水(含少量Ca2+、Mg2+雜質)、氨、石灰石等為原料,可以制備Na2CO3流程如圖,請回答:①粗鹽精制過程中加入的沉淀劑是石灰乳和純堿,應先加 。②上述流程中循環使用的物質有 。③圖中制得的飽和食鹽水還可用于氯堿工業,NaCl溶液的電解產物可用于生產鹽酸、漂白粉、氫氧化鈉等產品。工業上電解飽和食鹽水的離子方程式為 。④氨氣可用電解法合成,其原料轉化率大幅度提高,有望代替傳統的工業合成氨工藝。電解法合成氨的兩種原理及裝置如下圖1和圖2所示。圖1中,a電極上通入的X為 ,圖2中,d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2)我國科學家研發出利用太陽能從海水中提取金屬鋰的技術,提取原理如圖3所示:①金屬鋰在電極 (填“A”或“B”)上生成。②陽極能產生兩種氣體單質,電極反應式是2Cl--2e-=Cl2↑和 。③某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的總反應為:FePO4(s)+Li(s)LiFePO4(s),裝置如圖所示(a極材料為金屬鋰和石墨的復合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A.圖中e-及Li+移動方向說明該電池處于放電狀態B.該電池可選擇含Li+的水溶液做離子導體C.充電時a極連接外接電源的正極D.充電時,b極電極反應式為:LiFePO4-e-=Li++FePO4參考答案1.D2.C3.C4.D5.B6.A7.C8.C9.C10.C11.B12.D13.A14.C15.(1) SO2 Cu + 2H2SO4(濃) CuSO4 + SO2↑+ 2H2O(2)蘸有酸性KMnO4溶液的棉花紫色褪去(3) SO2 S(4) 吸收SO2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O SO2+ 2OH -=SO + H2(5)3SO2+ 2NO + 2H2O+3Ba2+=3BaSO4↓+ 2NO↑+4H+16.(1)共價鍵(2)取少量NH4Cl于試管,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加熱,在試管口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如果試紙變藍,則可以證明含有NH(3) 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使水進入燒瓶(4) C+2H2SO4(濃)CO2↑+2SO2↑+2H2O 1:2(5)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NaHCO3的溶解度較小,析出促進反應進行(6)HCO+SO2=HSO+CO217.(1) Ⅱ或III Na2SO3+H2SO4=SO2+H2O+Na2SO4或(2) 為平衡壓強,防止裝置中壓強多大,NaHSO3可以防止SO2的溶解 8:1(3)取少許固體溶于水中,加入BaCl2溶液,有自色沉淀產生,則證明有②發生(4)(5)0.2418. 石灰乳 NH3、CO2 2Cl-+2H2O2OH-+H2↑+Cl2↑ H2 N2+2H2O+6e-=2NH3+3O2- A 2H2O-4e-=O2↑+4H+(或4OH--4e-=2H2O+O2↑) 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