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五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立的思想體系,是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它包括三大組成部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它闡明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發展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固有矛盾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論證了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必然性。其中無產階級專政學說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什么是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三大工人運動、空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者同盟、《共產黨宣言》、剩余價值學說、唯物史觀、第一國際、巴黎公社●重點:了解《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難點: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本課重難點本課核心概念時空坐標1825年1831年英國爆發經濟危機《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848年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爆發1867年《共產黨宣言》發表英國憲章運動爆發1836年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爆發1864年第一國際建立早期工人運動興起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國際工人運動興起奠定基礎指導實踐一、早期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1、早期工人運動⑴ 背景: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化,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②貧富分化嚴重,工人階級苦難深重,階級矛盾日益激化。③工人階級政治權利極其有限。1825年發生資本主義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⑵ 目的:改善勞動條件和生活狀況,維護自己的權益。⑶ 形式:從搗毀機器到爭取政治權利。⑷ 代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爆發的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⑸ 意義: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⑹ 教訓:工人階級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一、早期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2、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⑴ 代表人物:法國人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人歐文⑵ 思想主張:◆圣西門的實業制度,傅立葉合作組織、歐文的新和諧公社⑶ 局限性: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現實力量和正確有效的措施。⑷ 影響:無情地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種種弊端;反對自由放任的競爭,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誕生條件⑴ 經濟基礎: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顯露。⑵ 階級基礎:歐洲三大工人運動表明,無產階級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貧富分化嚴重;階級矛盾日益激化;工人階級政治權利極其有限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誕生條件⑶ 理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⑷ 個人努力: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和革命實踐。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共產黨宣言 》1848年德文原版正義者同盟1847年共產主義者同盟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2、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內容材料一: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材料二:生產力已經強大到這種關系所不能適應的地步……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太狹窄了,再也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材料三:“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的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①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作用②論證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資本主義必將被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所取代③肯定階級斗爭的重要歷史作用,宣告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2、誕生標志①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②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③肯定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3. 《共產黨宣言》意義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內容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2、誕生標志4、革命實踐與理論繼續探索①革命實踐:參加1848年歐洲革命②理論發展:《資本論》、唯物史觀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辨證關系,鮮明地提出了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雖然直到1917年俄國革命,社會主義者沒有贏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權,但是他們的批評,在說服政府革除早期工業化的弊端,為工人階級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擴大了男性公民選舉權,財產資格的限制大大降低,這為最終實現男性公民的普選權鋪平了道路在巴黎公社運動被鎮壓下去之后,法國臨時政府成立了新的憲法起草委員會,開始醞釀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經過艱苦斗爭法國最終確立共和制度。19世紀80年代,德國在奧托·馮·俾斯麥的領導下,引入醫療保險、失業補償金與養老金,為勞動大眾提供社會保障。——【美】態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通史》推動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制改革,推動社會發展與進步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5、世界意義1929-1933年,美國爆發了經濟危機。面對危機,羅斯福實施“新政”,他借鑒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社會福利方面,政府加強了救濟工作;成立全國勞工關系委員會;保障工人的基本權利。這些措施有效地緩解了危機,時至今日,歐美國家大多沿用這種做法。—安啟念:《從<共產黨宣言>看馬克思主義》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借鑒;為全球問題解決提供參考,有利于人類的多元發展。《共產黨宣言》雖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們現在經常談到的全球化、裁員、跨國公司……所有這些內容在書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驚訝的現實意義。——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加里斯特·瓊斯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5、世界意義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必然的、普遍的、核心的特征,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 。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地總量。(新的共產主義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鏈鎖。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共產黨宣言》強調發展、自由、公平、正義,提供人類解放的新道路;提供科學認識世界、認識問題的方法。具有普世價值“馬克思主義讓我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事物,在分析經濟問題的時候我不會像大多數美國人一樣把問題簡單化。”——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政治系學生戴茜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5、世界意義馬克思主義誕生后,馬、恩活動及國際工人運動概況18481864186718711848年歐洲革命成立“國際工人協會”《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巴黎公社運動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國工人階級的斗爭聯合起來,以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為目標進行經濟斗爭。“第一國際”的成立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三、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1.“第一國際”(1)背景: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2)成立: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在倫敦成立。(3)意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 2.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的激化。(2)成立:1871年3月,法國巴黎爆發工人武裝起義,起義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3)舉措: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治安委員會;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日;等等。三、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5)意義: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巴黎公社防御形勢(4)結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國資產階級和普魯士聯合扼殺。2.巴黎公社三、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情境探究】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 。(歷史解釋、唯物史觀)法國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時期,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客觀條件不成熟(根本原因);公社缺乏統一的革命政黨的領導;沒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缺乏前人的經驗可供借鑒。材料一:“巴黎公社是特殊條件下的一個城市的起義,也就具有自發性、偶然性,并不是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發展的結果。——馬克思:《法蘭西內戰》材料二: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恩格斯三、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2.巴黎公社拓展: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歷程⑴ 由空想到科學(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⑵ 由理論到實踐(巴黎公社建立):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社會主義由理論發展到實踐。⑶ 由理想到現實(十月革命勝利):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了現實。⑷ 由一國勝利到多國(二戰后社會主義陣營)二戰后,形成社會主義陣營,社會主義從一國擴展至多國。⑸ 由一種模式到多種模式(中國模式、南斯拉夫模式)由單一的蘇聯模式,到出現南斯拉夫模式、中國模式等。我們,還在解讀馬克思主義的路上……我們,還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路上……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實踐的、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自我革新,與時俱進,猶如燈塔 指引人民改造世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早期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早期工人運動:原因、概況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及其主張、評價背景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活動歷史意義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的成立:背景、成立、意義巴黎公社革命實踐《資本論》的出版創立唯物史觀背景成立:1871年3月措施失敗(敗因)本課小結1.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英、德大規模工人運動表明工人階級已經覺醒,“覺醒”的含義主要指( )A.提出了改善經濟狀況的要求B.提出了爭取政治權利的要求C.有了科學理論作指導D.為馬克思主義創立提供了階級條件B課堂練習2.列寧曾經說過:在摧毀舊的國家機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歷史意義的第一步”。對列寧所說的“第一步”,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誕生B.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C.無產階級首次發動的武裝起義D.人類歷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度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B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