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省新鄉市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中國航天員在天宮實驗艙中培育水稻種子,使其成功萌發成幼苗。在此過程中不需要給水稻種子提供的環境條件是( )A.適宜的溫度 B.充足的光照C.適量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氣2.植物幼根的生長主要是依靠根尖結構中的( )A.根冠和分生區 B.根冠和成熟區C.分生區和伸長區 D.伸長區和成熟區3.“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謎語,該謎語生動地描述了花生果實和種子的結構,發育成“麻屋子”“白胖子”的分別是花中的( )A.子房、子房壁 B.胚珠、珠被 C.子房壁、珠被 D.子房壁、受精卵4.下列與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減少了水分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B.葉是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C.能增加降水量,促進了生物圈的水循環D.保衛細胞控制氣孔的開閉調節蒸騰作用5.如圖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將天竺葵暗處理一夜后,用黑紙片將A處兩面遮蓋(如圖甲)。光照四小時后,將該葉片進行圖乙所示脫色處理后,滴加碘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的變量是光B.滴加碘液后,葉片A處不變藍,B處變藍C.暗處理的目的是消耗或運走葉片中原有的淀粉D.乙圖中大燒杯中盛放的液體是酒精6.以下農業生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解釋,不正確的是( )A.大棚內種植蔬菜適當增大光照強度——促進光合作用B.收獲的糧食入倉前曬干——抑制呼吸作用C.移栽樹苗時去掉部分枝葉——降低蒸騰作用D.在溫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濃度——促進呼吸作用7.下列哪種條件下,大棚栽培的番茄有利于增產( )A.日溫15℃,夜溫26℃ B.日溫26℃,夜溫15℃C.日溫26℃,夜溫26℃ D.日溫15℃,夜溫15℃8.綠色植物對生物圈的存在和發展起重要作用。關于綠色植物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 )A.豐富的森林資源可以維持大氣圈的碳——氧平衡B.許多植物的葉片、果實、種子是動物的食物來源C.在沙漠種植檸條、梭梭樹可以防風固沙保持水土D.植物主要通過呼吸作用產生水,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9.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受精卵的形成在子宮B.受精卵的形成是個體發育的開始C.胎兒生活在母體子宮內的羊水中D.懷孕期間母親的生命活動負擔加重10.同學們正處于青春期,下列關于青春期的敘述,錯誤的是( )A.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B.女孩擔心自己長胖不食用任何含脂肪的食物C.青春期易出現情緒波動,可多與老師、家長溝通D.身高突增和體重迅速增長,并出現第二性征11.幾百年前的歐洲,長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常患壞血病,但吃一些新鮮的柑橘就痊愈了。說明柑橘中的某種物質能治療壞血病,這種物質是( )A.維生素A B.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12.早餐中常見的雞蛋、牛奶中富含蛋白質,蛋白質消化的最終產物是( )A.氨基酸 B.脂肪酸 C.葡萄糖 D.維生素13.下圖是人在平靜呼吸時胸廓的變化示意圖和肺內氣壓變化曲線圖。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丙圖中曲線的AB段與甲圖都表示吸氣狀態B.丙圖中曲線的BC段與甲圖都表示呼氣狀態C.丙圖中曲線的 AB段與乙圖都表示呼氣狀態D.丙圖中曲線的BC段與乙圖都表示吸氣狀態14.人飲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氣都會經過( )A.鼻 B.咽 C.喉 D.氣管15.在“驗證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實驗中,用氣球分別收集空氣和人體呼出的氣體,再將氣球內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澄清石灰水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實驗的變量是二氧化碳B.人體呼出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C.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空氣D.向氣球中吹氣時,肋間肌處于舒張狀態16.在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觀察到紅細胞呈單行通過的血管是( )A.動脈 B.靜脈 C.小動脈 D.毛細血管17.下圖是人血涂片在顯微鏡下的一個視野圖,據此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人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中B的數目會顯著增加B.當圖中C數目明顯下降時,會引起壞血病C.當圖中A數量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D.擔負運輸養料和廢物功能的是圖中D18.人體心臟的四個腔分別有血管與它相通。與右心室相通的血管是( )A.下腔靜脈 B.上腔靜脈 C.肺動脈 D.肺靜脈19.為了便于研究,人們把人體內的血液分為靜脈血和動脈血。經過肺循環后,血液成分的變化是( )A.靜脈血→靜脈血 B.動脈血→動脈血 C.靜脈血→動脈血 D.動脈血→靜脈血20.如圖為尿液形成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的腎單位由①②③④⑤共同構成B.①中為動脈血,③中為靜脈血,②與④間發生了氧氣的擴散C.④和⑥中的液體分別是原尿和尿液D.⑦中的血液比③中的血液含更多尿素二、綜合題21.隨著教育部“勞動教育”進課堂的號召,中學生的勞動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學校都開辟了教學實踐基地。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勞動實踐課,開展了栽培番茄的實踐活動,活動任務如下。任務一:育苗(1)番茄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 。任務二:移栽(2)為提高番茄的產量,保證番茄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番茄苗移栽時應 ,保持行距50-80厘米,株距30-60厘米;同學們選擇在陰天傍晚進行移栽,目的是降低番茄的 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任務三:田間管理(3)番茄開花時若遇到連綿的雨季,產量往往會受到影響,可以給番茄采取 的措施,減少損失。任務四:采摘后管理(4)番茄收獲后,為延長保鮮時間,同學們在儲存番茄時應適當 (填“升高”或“降低”)溫度。任務五:研后拓展(5)要提高冬季大棚內番茄的產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①適當提高氧氣濃度 ②適當提高二氧化碳濃度③適當延長光照時間 ④晚上適當降低蔬菜大棚的溫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食物在人體內需要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才能被吸收。甲圖示人體消化系統,乙圖示淀粉的消化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注:A和B代表不同消化液;C和D代表不同消化產物) (1)小明的午飯吃了米飯和紅燒魚,其中 的消化符合乙圖流程。該食物初步消化所需要的消化液A是 ,初步消化的產物C是 。(2)初步消化的產物C進入小腸、在甲圖中的⑤分泌的 和⑥分泌的腸液作用下,分解成人體可以吸收的終產物D是 。(3)紅燒魚中蛋白質的初步消化在甲圖的 (填寫圖中的數字序號)中進行。23.圖甲、乙為模擬膈肌運動的模型,圖丙為肺泡與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C模擬的結構名稱是 ,D模擬的結構名稱是 。(2)吸氣時,肺內氣壓比外界大氣壓 (填“小”或“大”)。膈肌處于 (填“收縮”或“舒張”)狀態,膈肌頂端的位置變化是 (填“上升”或“下降”)。(3)圖丙表示氣體交換的過程,其中①表示 (填“二氧化碳”或“氧氣”)。24.如圖是血液循環和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1、2、3、4表示心臟的四個腔,5、6、7、8表示血管。其中4是 ,心壁肌肉最厚,它是 循環的起點。(2)血液由2射出,流經5、6到3的循環途經叫 。(3)由M到N處,血液中含氧量變 (填“高”或“低”)。(4)此圖中流動脈血的血管有[ ](填序號)。(5)圖中1和2之間有 ,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25.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系統通過分工與協作共同維持機體正常運行。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的示意圖,圖中的序號表示不同的生理過程。請結合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食物在A系統中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小腸,小腸內有 和 ,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積。(2)空氣中的氧氣通過B系統和循環系統,最終到達人體組織細胞的 內,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供生命所需。(3)C系統中經過腎小管的 作用,原尿中的 和微量蛋白質含量都減為零,最終形成尿液。(4)代謝廢物中的尿素除了以尿液形式排出外,還可通過皮膚以 形式排出。河南省新鄉市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A D D B D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A B C D B C C C21.(1)胚根(2)合理密植蒸騰(3)人工授粉(4)降低(5)D22.(1) 米飯 唾液 麥芽糖(2) 胰液 葡萄糖(3)③23.(1) 肺 膈肌(2) 小 收縮 下降(3)二氧化碳24.(1) 左心室 體(2)肺循環(3)低(4)6和7(5)瓣膜25.(1) 環形皺襞 小腸絨毛(2)線粒體(3) 重吸收 葡萄糖(4)汗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