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宇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束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中外歷史綱要》(下)全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世界古文明的發源地,如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黃河流域等,均位于地理條件優越的熱帶、亞熱帶和暖溫帶氣侯區。由此可知A農業是文明產生的必要條件B.世界文明呈現出多元一體特征C,人類文明均誕生于大河流域D.地理環境影響早期文明的產生2.在西歐封君封臣制度中,封臣一方面依賴于封君,其本質上是“從屬于他人之人”:另一方面,封君與封臣之間具有一定的平等因素,且封臣在領地內享有高度自治,掌握治理權、司法權和軍事權。這表明,該制度A.推動了城市自治的發展B.蘊含著政治分裂割據因素C.促進了民族國家的形成D.確保了西歐社會和諧穩定3.16世紀,意大利的熱那亞逐漸從貿易樞紐轉型為金融中心,其銀行家通過向西班牙王室提供貸款,間接參與類洲白銀貿易。例如,熱那亞的圣喬治銀行在1557~1575年間主導了歐洲白銀信貸市場。熱那亞的這一變化①緣于美洲發現與殖民擴張的深化②折射出傳統商路仍具有活力③表明歐洲商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④說明世界貿易中心向東轉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1582年,哈克盧特撰寫了《有關美洲發現的幾次航行》,主張開發北美洲。1589年,他出版了《英格蘭民族的重要航海、航行和發現》,記述了歐洲、非洲、亞洲和美國的人文地理和資源,列舉了東印度群島的財富,包括珍貴商品的來源。這些從側面反映出當時A,早期殖民擴張意識已出現B.商品的世界性流動增強C,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強國D.西方殖民的迫切性需要5.天主教在法國占有絕對統治地位且根深蒂固。這使得宗教改革運動對法國的影響有限。18世紀的法國民眾在神權壓迫下仍難以喘息。在此境遇下,法國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由此可推斷,啟蒙運動【高一歷史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