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復習提升易混易錯練易錯點1 正確理解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1.下表為1978年與1984年城鎮和農村基尼系數(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基尼系數越接近于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比較表。這反映出當時我國( )年份 城鎮 農村1978年 0.26 0.161984年 0.30 0.10A.城鄉一體化發展已初步實現B.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低于農村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卓有成效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尚未開啟2.長期以來,約有1/4的國營企業存在虧損。過去,這些實際上早已破產的企業一直由國家給予財政補貼,干部和職工對企業虧損不負擔任何責任。1986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規定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國營企業,依照該法規定宣告破產。該法的頒布表明( )A.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C.國營企業擴大了經營自主權D.我國已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3.可口可樂是改革開放之初中外合資企業的晴雨表。1981年,可口可樂在北京投產,從外銷逐漸轉為內銷。1986年,可口可樂想在上海獨資建設濃縮汁廠,但中國尚不允許外資獨資,后經過中美雙方協商,中美各控股50%,組成一個中美合資企業。這主要反映當時( )A.中國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B.對外開放擴大離不開對內體制改革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D.政企職責不分弊端得到解決4.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1978—1991年,是以計劃經濟為主,適當發揮市場調節作用;1992—2012年,是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2013年至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據此可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 )A.引領中國邁向全面深化改革B.基于對原有體制機制弊端的反思C.推動政治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D.受到了“新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易錯點2 正確認識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5.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外交對外協調機制日益成熟,特別是外交部部長的對外協調機制。從1991年開始,中國外交部長每年都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東盟外長會議,后來擴展為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議。諸如此類的還包括中非合作論壇、亞歐外長會議、亞洲合作對話外長會議、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等。這( )A.極大地鞏固和推進了中國的多邊外交B.傾向于對中國外交政策的根本調整C.促成了國際新秩序的建立D.致力于加強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系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易混易錯練1.C 2.C 3.B 4.B 5.A1.C 依據材料可知,1984年與1978年相比,農村的基尼系數略有下降,而城鎮的基尼系數卻有所上升,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時期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農民貧富差距縮小且收入有了明顯增長,C項正確;直到今天,仍不能說城鄉一體化發展已經實現,排除A項;僅根據表格數據,無法判斷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排除B項;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全面開展,排除D項。2.C 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推進,1986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規定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國營企業,依照該法規定宣告破產,這就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自主權,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生產積極性,C項正確;本題易錯選A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排除A項;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排除B項;此時我國并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排除D項。3.B 據材料“1981年,可口可樂在北京投產……組成一個中美合資企業”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80年代我國尚未確定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故可口可樂無法在中國獨資設廠,只能是組成中美合資企業,說明對外開放擴大受對內體制改革的影響,故選B項,排除C項。材料并沒有體現民眾對可口可樂的購買情況,無法判斷民眾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排除A項;政企分開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內容,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4.B 根據材料可知,市場在經濟中的地位從發揮調節作用到起基礎性作用再到決定性作用,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意味著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不斷探索,這是對原有經濟體制弊端反思的結果,B項正確;A項錯在“全面”,排除;材料僅涉及經濟體制改革,并未體現出政治面貌“翻天覆地的變化”,排除C項;本題易錯選D項,由材料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中越來越注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所以有同學認為這是受到西方“新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西方“新自由主義”有本質區別,“新自由主義”是完全依靠市場,排除D項。5.A 多邊外交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國際行為主體(包括國家行為體和非國家行為體)通過建立國際組織、締結國際條約、舉行國際會議等開展的國際合作和協調,題干中的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議、中非合作論壇、亞歐外長會議等符合多邊外交的含義,故選A項;“根本調整”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國際新秩序的建立”不符合史實,至今還尚未建立國際新秩序,排除C項;改革開放后,中國開展全方位外交,并非致力于加強同亞非各國的聯系,排除D項。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