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聯盟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年級 生物本試卷共8頁??荚嚱Y束后,將答題卡交回。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孟德爾雜交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選擇了嚴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為材料。自然條件下豌豆大多數是純合子,主要原因是A.雜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 B.豌豆的基因突變具有可逆性C.豌豆的性狀大多數是隱性性狀 D.豌豆連續自交,雜合子比例逐漸減小2.某二倍體植物中,抗病和感病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要確定這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應該選用的雜交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純合體×感病純合體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純合體×抗病純合體,或感病純合體×感病純合體3.某島嶼上的一種甲蟲以植物葉片為食,其體色有黑色(由基因A控制)和褐色(由基因a控制)。該島嶼引入一種鳥,能捕食甲蟲,褐色甲蟲更易被其捕食。十年后,甲蟲種群中黑色個體占比從10%升至90%。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十年間甲蟲種群未與其他種群交配,說明其已進化成新物種B.鳥類捕食導致a基因頻率下降,改變了該種群的基因庫C.若島嶼環境持續不變,甲蟲種群中A基因頻率可能趨于穩定D.甲蟲體色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前提,為進化提供原材料4.線粒體中的遺傳物質是一種環狀DNA,其結構如下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該DNA分子中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每個磷酸基團均連接著兩個脫氧核糖B.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均可斷開⑤,DNA聚合酶可催化⑥的形成C.④為DNA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D.DNA分子每一條鏈中相鄰的堿基通過氫鍵相連5.下圖表示的是某生理過程或結構中發生的部分堿基互補配對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有A.若表示DNA分子,則其徹底水解共得到6種產物B.若表示病毒逆轉錄過程,則②是該病毒的遺傳物質,所需原料是脫氧核苷酸C.若表示轉錄過程,則①為模板鏈,②為RNAD.若表示DNA復制,①為模板,則子鏈②從右向左延伸6.玉米的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莖稈紫色(Y)對莖稈綠色(y)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以基因型為ddYY和DDyy的玉米為親本雜交得到的F1自交產生F2。選取F2中的高稈綠莖植株種植,并讓它們相互授粉,則后代中高稈綠莖與矮稈綠莖的比例為A.5:1 B.8:1C.3:1 D.9:77.如圖為果蠅(2n=8)體內一個細胞在分裂過程中,一段時期內某種物質或結構的數量變化,變化順序為C→D→E。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a代表4個核DNA分子,則該細胞正在進行有絲分裂B.若a代表8條染色體,則該細胞正在進行減數分裂C.若a代表4條染色體,則該細胞在CD段不能形成四分體D.若a代表8條染色單體,則該細胞在CD段可能發生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8.關于小麥細胞核中抗條銹病基因遺傳信息傳遞的復制、轉錄和翻譯三個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三個過程中堿基互補配方式不完全相同B.根據三個過程的產物序列均可確定其模板序列C.三個過程中只有復制和轉錄發生在細胞核內D.翻譯時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并有水生成9.人的色素失調癥是一種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正常女子與男患者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A.男孩100% B.女孩100% C.男孩50% D.女孩50%10.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中,子代噬菌體中的元素全部來自其宿主細胞的是A.C B.P C.S D.N11.已知甲、乙家系的耳聾分別由基因E、F突變導致;丙家系耳聾由線粒體基因G突變為g所致,部分個體攜帶基因g但聽力正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乙家系的耳聾是單基因遺傳病B.聽覺相關基因在人的DNA上本來就存在C.遺傳病是由獲得了雙親的致病遺傳物質所致D.含基因g的線粒體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導致耳聾12.摩爾根和他的學生們繪出了第一幅基因位置圖譜,示意圖如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果蠅 X 染色體上一些基因的示意圖A.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狀均表現為伴性遺傳B.所示基因在 Y 染色體上都有對應的基因C.所示基因在遺傳時均不遵循孟德爾定律D.四個與眼色表型相關基因互為等位基因13.某二倍體(2n)植物的三體(2n+1)變異株可正常生長。該變異株的配子有兩種,染色體數目分別為“n”和“n +1”,其中“n +1”型的花粉只有約50%的受精率,而卵細胞不受影響。該變異株自交,預期子一代中四體(2n +2)變異株的比例約為A.3/5 B.3/4 C.2/3 D.1/614.圖1為甲病和乙病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相關的遺傳系譜圖,已知1號成員含甲病致病基因但無乙病致病基因。圖2為5名家庭成員的相關基因檢測后的電泳結果,基因類型1、2為一種病的相關基因,基因類型3、4為另一種病的相關基因。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100。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基因類型1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基因類型4代表乙病的致病基因B.1號和2號成員再生育一個孩子患一種病的概率為3/8C.3號成員與一個父親患甲病的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兩病皆患男孩的概率為1/8D.不患甲病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攜帶者的比例為2/1115.若某株雌雄同株植物的基因型為AaBbDd,且A、a與B、b位于2號同源染色體上,D、d位于5號同源染色體上。現發現一個基因組成為Abd的配子,最多只考慮一次2號染色體互換,不考慮其他變異,分析另外三個配子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bd aBD aBD B.abd aBD ABDC.ABD aBd abD D.ABd abD aBD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16.圖示果蠅細胞中基因沉默蛋白(PcG)的缺失,引起染色質結構變化,導致細胞增殖失控形成腫瘤。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有A.PcG缺失可以使組蛋白去甲基化和染色質變得松散B.細胞增殖失控可由基因突變引起,也可由染色質結構變化引起C.圖中組蛋白甲基化引起的表觀遺傳不可以遺傳給下一代D.DNA和組蛋白的甲基化修飾都能抑制細胞中基因的翻譯17.下圖表示人體內部分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1和基因2存在于人體的所有細胞中且都表達B.圖中X1與X2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C.②和⑤過程產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其基因的堿基序列不同D.圖示過程表明基因能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18.某同學欲重復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其思路為取一粒黃色圓粒F1種子(YyRr),培養成植株,成熟后隨機取4個豆莢,統計所得豌豆種子表型及比例。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所得豌豆種子的表型比不一定符合9:3:3:1B.所得豌豆種子中圓粒和皺粒比不是3:1,說明含R的配子和含r的配子活力不同C.不同批次隨機摘取4個豆莢,所得種子的表型比會有差別D.該實驗所得豌豆種子中黃色與綠色的表型比一定支持孟德爾分離定律19.M和N是同一染色體上兩個基因的部分序列,其轉錄方向如圖所示。表中對M和N轉錄產物的堿基序列分析正確的是A.M的轉錄產物為5'-UCUACA-3'B.M的轉錄產物為5'-UGUAGA-3'C.N的轉錄產物為5'-AGCUGU-3'D.N的轉錄產物為5'-ACAGCU-3'20.科學家發現染色體主要是由蛋白質和DNA組成。關于證明蛋白質和核酸哪一種是遺傳物質的系列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格里菲思肺炎鏈球菌體內轉化實驗能證明DNA是轉化因子B.肺炎鏈球菌體外轉化實驗中,利用自變量控制的“加法原理”C.噬菌體侵染實驗中,其DNA進入宿主細胞后,利用自身原料和酶完成自我復制D.煙草花葉病毒實驗中,病毒顆粒的RNA可使煙草出現花葉病斑性狀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11分)圖1表示用不同顏色的熒光標記某雄性動物(2n=8)中兩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別用“●”和“○”表示),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到它們的移動路徑如箭頭所示;圖2為減數分裂過程(甲~?。┲械娜旧w數、染色單體數和核DNA分子數的數量關系圖。圖3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某哺乳動物中某個卵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的過程,不考慮互換和基因突變,①②③代表相關過程,I~Ⅳ表示細胞?;卮鹣铝袉栴}:(1)圖1中①→②過程發生在__________時期,同源染色體出現__________行為,細胞中③→④過程每條染色體含_________個DNA。(2)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生在圖2的__________時期(填甲、乙、丙、?。?;等位基因的分離發生在圖3中的___________(填序號)過程中。(3)圖3中細胞Ⅱ的名稱為____________。若細胞Ⅲ的基因型是aaBB,則細胞Ⅳ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4)若細胞Ⅳ的基因型為ABb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該卵細胞Ⅳ與基因型為ab的精子形成的受精卵發育為雄性個體,且該雄性個體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中的兩條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另一條隨機移動,則其產生基因型為abb的配子的概率是______。22.(10分)下圖表示某細胞中發生的DNA復制及基因表達的過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所示細胞為 (填“原核”或“真核”)細胞。(2)圖中所示的遺傳信息流動方向為 。(3)能特異性識別mRNA上密碼子的分子是 。 圖中結構d與酶b的移動方向__________(填“相同”或者“不同”)。(4)翻譯是一個快速高效的過程,原因是 。(5)將該親代DNA用15N標記,放在含有14N的培養基上培養,復制四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總數的 ,若該DNA分子共有300個堿基對,其中胞嘧啶為260個,則第四次復制時,消耗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為 個。23.(10分)目前,我國是世界西瓜產業最大生產和消費國,人們平常食用的普通西瓜是二倍體,其果肉有紅瓤和黃瓤之分,分別由一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R/r控制,而多倍體西瓜的細胞通常比二倍體西瓜的細胞大,細胞內有機物含量高、抗逆性強,在生產上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下圖表示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過程,根據所學知識,請回答下列問題:(1)植株丁的基因型為 ,該植株的變異來源屬于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2)三倍體無子西瓜的“無子性狀” (填“屬于”或“不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其無子的原因是 。(3)二倍體西瓜中,少一條4號染色體的單體植株可以正常生活且能正常減數分裂,無4號染色體的植株不能存活。抗病(E)對感病(e)是顯性,位于常染色體上?,F有感病正常植株和純合的抗病4號染色體單體植株,欲探究抗病基因是否位于4號染色體上。用上述植株作為親本雜交獲得F1,觀察并統計F1中抗病植株與感病植株的比例。若F1中抗病植株∶感病植株= ,則說明抗病基因不在4號染色體上;若F1中抗病植株∶感病植株= ,則說明抗病基因在4號染色體上。24.(13分)某實驗室保存有均為純合的野生型和突變型果蠅。果蠅的部分隱性突變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如圖1所示?;卮鹣铝袉栴}:圖1(1)同學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蠅與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果蠅進行雜交,F1自由交配,F2中翅外展正常眼個體出現的概率為 。同學乙用焦剛毛白眼雄蠅與野生型(直剛毛紅眼)雌蠅進行雜交(正交),則子代中白眼個體出現的概率為 ;若進行反交,子代中直剛毛個體出現的概率為 。(2)E基因突變為基因的隱性純合突變體表現為淺灰體。圖2為正常E基因中部分序列,測得突變基因中,轉錄模板鏈某一位點的堿基C被T替換,使編碼某氨基酸的原密碼子變成了終止密碼子(5'-UAG-3'),據此推斷,該序列中的模板鏈為__________(填“A鏈”或“B鏈”)。該變異導致翻譯出的多肽鏈長度變 ,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圖2(3)甲同學認為果蠅黑檀體對淺灰體為顯性,乙同學不認可甲同學的觀點。請利用上述材料設計簡便可行的遺傳實驗來驗證甲同學的觀點,實驗方案為 ,如果雜交結果為 ,即可證明甲同學觀點正確。25.(11分)已知某哺乳動物的毛色受 A/a 、B/b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A控制黑毛,a控制白毛,B僅能使含A的個體毛色變為花斑毛,b不影響毛色?,F用純合白毛雄性與純合黑毛雌性雜交,F 中花斑毛雌性:黑毛雄性=1:1,F 自由交配得 F 。不考慮 X 、Y同源區段,回答下列問題:(1)基因 A/a位于 染色體上,基因 B/b位于 染色體上。(2)該動物種群中,白毛個體的基因型有 種,花斑毛個體的基因型有 種。(3)F 中雌雄個體的表型及比例為花斑毛:黑毛:白毛= 。(4)F 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純合花斑毛雌性個體;黑毛個體中純合雌性占 。生物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A B D B D B A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D C C AB BCD AC BC ABC21.(1)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或減數分裂I前期或者四分體時期) 聯會 2(2)甲 ①(3)次級卵母細胞 Ab(4)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或減數分裂I后期),含有B、b的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開,移向了細胞的同一級(2分)(評分原則:時期答對得1分,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開答對得1分) 1/12(2分)22.(1)原核(2)(2分)(評分原則:必須寫出復制、轉錄、翻譯和箭頭,寫不全不得分)(3)tRNA(轉運RNA) 相同(4)一個mRNA分子上結合多個核糖體(或結構d),同時合成多條肽鏈(2分)(評分原則:一個mRNA分子上結合多個核糖體答對得1分,同時、多條寫全得1分)(5)100% 320(2分)23.(1)RRrr 染色體(數目)變異 抑制紡錘體的形成(2)屬于 無子西瓜為三倍體,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不能形成可育配子(2分)(評分原則:寫出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即可得2分)(3)1∶0(2分) 1∶1 (2分)24.(1) 3/16(2分) 0(2分) 1/2(2分)(2)B鏈(2分) 短(3)用純合淺灰體果蠅與純合黑檀體果蠅雜交,觀察并統計子代性狀及比例 (2分)子代全為黑檀體果蠅(2分)(評分原則:雜交方案寫對得1分,結果處理寫對得1分)25.(1)常 X (2)5(2分) 6 (2分)(3)3:3:2(2分) (4)不存在 1/6 (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