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聯盟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年級 生物學本試卷共14頁。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淡水水域遭受污染后,極易發生富營養化現象。這一過程中,水體中的N、P等營養物質含量顯著升高,進而導致藍細菌和綠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下列關于該生態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A.藍細菌和綠藻的細胞壁成分均為纖維素和果膠B.藍細菌和綠藻均可進行光合作用,因為都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C.藍細菌和綠藻的遺傳物質均為DNA,且均位于細胞內特定的區域D.藍細菌和綠藻均具有生物膜系統,且生物膜的成分和結構相似2.《養生四要》中記載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攝入的五谷(麥、黍、稷、麻、菽),五畜(牛、犬、羊、豬、雞),五果(李、杏、棗、桃、栗)和五菜(葵、韭、藿、薤、蔥)。這些食物富含糖類、蛋白質、脂質等營養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五谷”中的淀粉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B.“五畜”中的脂肪大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室溫時呈液態C.“五果”中的核酸有2種,徹底水解的產物是8種核苷酸D.“五菜”中的水分子之間、氨基酸之間都可能形成氫鍵3.熱休克蛋白(HSPs)是一類在生物進化歷程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質家族,其核心功能包括協助新生蛋白質正確折疊、修復受損蛋白質空間結構,以及介導異常蛋白質的降解過程。這類蛋白質廣泛存在于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多種生物體內。下列關于熱休克蛋白的敘述,正確的是A.推測相似的氨基酸排列順序是不同生物中HSPs功能相同的關鍵B.夏季高溫環境會引起人體內HSPs空間結構改變,甚至失活C.推測支原體、黑藻葉肉細胞中的HSPs主要分布在內質網和細胞質D.大腸桿菌中的HSPs和磷脂均含有C、H、S、P元素4.外泌體是機體中多數細胞均可分泌的微小膜泡,具備脂質雙層膜結構,廣泛存在于體液中。其可通過攜帶的蛋白質、核酸、脂類等生物分子調控靶細胞的代謝過程,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細胞間信息傳遞機制。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外泌體膜蛋白與靶細胞膜蛋白結合,是完成細胞間信息傳遞的前提B.來源于腫瘤細胞的外泌體,能通過信息傳遞抑制腫瘤細胞的遷移與生長C.外泌體的功能取決于來源的細胞類型,分泌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細胞的生理狀況D.外泌體膜可與靶細胞膜直接融合,釋放其所含的蛋白質、核酸、脂類等物質5.細胞自噬是真核細胞通過降解自身結構或物質來維持細胞存活的自我保護機制。當細胞營養缺乏時,可通過降解自身大分子物質或受損細胞器,為細胞生存提供能量和原料。下圖表示細胞自噬信號調控途徑,AKT 和 mTor 是兩種關鍵蛋白激酶。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一中AKT被激活是胰島素進入細胞中作用的結果B.細胞自噬過程與細胞中溶酶體產生的水解酶有關C.胰島素與細胞膜上受體結合,體現細胞膜的識別功能D.圖中葡萄糖進入細胞的方式為自由擴散,依賴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6.某小組利用光學顯微鏡選擇多種材料進行相關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觀察雞的紅細胞時,細胞膜、線粒體和細胞核清晰可見B.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用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C.高倍鏡觀察葉綠體時,取菠菜葉稍帶葉肉的上表皮比下表皮效果好D.觀察洋蔥細胞質壁分離時,在低倍鏡下無法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7.果蔬采摘后容易出現褐變現象,表現為色澤加深、風味變差及營養物質流失。褐變的主要機制是果蔬組織中含有的多酚氧化酶(PPO),在氧氣存在的條件下催化酚類物質氧化生成醌,進而聚合形成褐色物質。某興趣小組針對多種因素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展開探究,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本探究實驗中的自變量為pH、溫度和抑制劑濃度B.抗壞血酸是一種非競爭性抑制劑,其與高溫、強酸降低酶活性的機理相同C.根據圖乙分析,90℃處理50s后的PPO失去活性,原因是PPO的空間結構發生可逆性改變D.根據圖甲的實驗結果可知,在制作果蔬汁的過程中適量添加檸檬酸能夠起到抑制褐變的作用8.“葡萄美釀令人癡,一醉方休誰曉知。何日與君同暢飲,凝眸了卻苦相思。”表達了詩人對葡萄美酒的喜愛以及對與友人共飲的美好期待。下列有關葡萄酒制作的敘述,正確的是A.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謝物的生成分別在主發酵和后發酵階段完成B.發酵時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可能會提高葡萄酒的酒精濃度C.變酸葡萄酒表面產生的菌膜與產膜酵母的大量繁殖有關D.酒精發酵過程中維持30-35℃有利于酵母菌的無氧呼吸9.下列有關發酵工程及其應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發酵工程生產用的菌種可通過自然界分離、誘變育種、基因工程獲得B.發酵工程生產的單細胞蛋白是含豐富蛋白質的微生物菌體C.利用發酵工程由谷氨酸棒狀桿菌發酵得到的谷氨酸即為味精D.發酵工程產生的微生物肥料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促進植株生長10.“篩選”是生物技術與工程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胚胎移植前,無需對通過體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進行質量篩選B.誘導甘藍根尖細胞和菠菜葉肉細胞的原生質體融合,觀察到葉綠體便可篩選出雜種細胞C.單倍體育種時,需對F1的花藥進行篩選后才可繼續進行植物組織培養D.培育轉基因抗蟲棉時,需從分子水平及個體生物學水平進行篩選11.紫杉醇是一種從紅豆杉樹皮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質,目前已在臨床中廣泛應用于乳腺癌等疾病的治療。植物細胞工程是生產紫杉醇的關鍵技術手段,為選育高產細胞系,某研究小組以南方紅豆杉的不同外植體為材料進行懸浮培養實驗,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紫杉醇屬于植物的次生代謝物,其產量低,應選擇高產細胞進行培養B.利用植物細胞工程技術生產紫杉醇時需要培養得到完整植株C.實驗結果表明,應選擇莖段來源的紅豆杉細胞,培養到5-6代提取紫杉醇D.進行培養時,培養基中需要加入生長素、細胞分裂素12.下列有關“DNA粗提取與鑒定”、“DNA片段的擴增及電泳鑒定”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可以利用洋蔥為實驗材料,也可以選擇豬血、菠菜等作為DNA粗提取的實驗材料B.將提取到的絲狀物直接與二苯胺溶液充分混勻后沸水浴,溶液即可變為藍色C.凝膠中加入核酸染料便于觀察PCR產物的電泳結果,電泳緩沖液應沒過凝膠1mmD.PCR反應體系所需的緩沖液和酶應分裝成小份在-20℃儲存,使用前在室溫下解凍13.下圖是某科研團隊通過小鼠體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可供研究和疾病治療的ES細胞流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可用紫外線短時照射或梯度離心法去除小鼠卵母細胞的細胞核B.激活重構胚的方法有電刺激、蛋白酶合成抑制劑、乙醇和Ca2+載體C.ES細胞和成體干細胞均具有組織特異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組織或器官D.囊胚DNA來源鑒定時可從囊胚的滋養層細胞中提取DNA樣本14.胚胎工程技術的應用為優良牲畜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效的解決辦法,如奶牛活體采卵—體外胚胎生產(OPU-IVP)技術,該技術流程如下圖所示。已知良種公牛Y染色體上有一段雄性特異的高度重復序列(SRY),依據該重復序列設計引物,建立了用于奶牛胚胎性別鑒定的PCR體系(SRY-PCR)。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一般用外源促性腺激素進行超數排卵處理,獲得更多的成熟的卵子B.體外受精后,在透明帶和卵細胞膜間觀察到一個極體說明受精成功C.若對桑葚胚進行分割提高胚胎利用率,應注意將其內細胞團均等分割D.選擇SRY-PCR檢測結果為陽性的胚胎進行移植可獲得雌性良種奶牛15.用限制酶EcoRV單獨切割某普通質粒,可產生14kb(1kb即1000個堿基對)的長鏈,而同時用限制酶EcoRV、MboI聯合切割該質粒,可得到三種長度的DNA片段,見下圖(其中*表示EcoRV限制酶切割后的一個黏性末端)。下列關于質粒的敘述,正確的是A.若用MboI限制酶單獨切割該普通質粒,則產生的DNA片段的長度為5.5kb和8.5kbB.質粒是僅存于原核細胞細胞質中能進行自我復制的小型環狀DNA分子C.農桿菌Ti質粒上的T-DNA可將目的基因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DNA上D.質粒是廣泛存在于細菌細胞中的一種顆粒狀細胞器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16.研究發現,人體在高強度思考或應對應激情況時,易發生 DNA 雙鏈斷裂,會在斷裂位點進行標記。此時,Parp1 基因被激活并快速表達產生 Parp1 蛋白,該蛋白能識別 DNA 損傷信號并啟動睡眠調節信號通路,進而在睡眠階段高效修復受損 DNA。因此,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升學習與工作效率。已知咖啡因不僅能抑制 Parp1 基因的表達,還會促進 DNA 雙鏈斷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Parp1蛋白在斷裂位點召集多種蛋白質,如DNA聚合酶,從而修復斷裂的DNA片段B.Parp1蛋白增多促進睡眠,體現了蛋白質的信息傳遞功能C.DNA的斷裂未改變DNA分子的結構,利于Parp1蛋白與之結合D.喝咖啡只能短期內提神,但后期需要更多睡眠時間來修復DNA17.跨膜蛋白203(TMEM203)定位于內質網膜上,被視作鈣穩態的重要調控因子。當內質網腔中鈣離子濃度異常升高時,TMEM203 會構象改變并組裝成具有轉運活性的鈣離子載體,通過促進鈣離子外流來降低內質網內鈣濃度;而當鈣濃度恢復至正常生理水平后,該鈣離子載體便會失活。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高濃度的鈣離子會促進相關基因表達形成TMEM203B.內質網中的鈣離子可作為信號分子調節TMEM203 的活性C.內質網內鈣離子濃度通過TMEM203 的調節機制屬于反饋調節D.TMEM203 通過雙向轉運鈣離子實現內質網中鈣的穩態18.下列關于生物技術的應用、安全性與倫理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田種植轉基因抗蟲棉時會間隔種植少量非轉基因的棉花供棉鈴蟲取食,目的是維持棉田物種多樣性B.由于α-淀粉酶可阻斷淀粉儲藏使花粉失活,因此可將α-淀粉酶基因和目的基因一起轉入植物,防止轉基因花粉的傳播C.生殖性克隆和治療性克隆都涉及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我國政府不贊成、不允許、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實驗D.利用轉基因新型致病菌可使具有某種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而施放國的人卻不易感染,任何國家都應嚴禁生產和使用生物武器19.噬菌體生物擴增法是一種檢測樣本中有害菌數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噬菌體能專一性感染細菌且每個細菌最多被一個噬菌體吸附,進入宿主細胞的噬菌體將不受殺病毒劑的滅活,在裂解宿主細胞后繼續在平板上感染周圍指示菌,從而形成噬菌斑。現以該方法估算某樣本中有害菌的數量,操作步驟及結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步驟 實驗組① 將一定濃度的T2噬菌體懸液0.2mL與0.1mL待測水樣混合,保溫約5分鐘;② 向懸液中加入0.2mL殺病毒劑和1.5mL無菌培養液;③ 將②所得培養液全部接種到長滿指示菌的平板上,培養約24小時;④ 觀察并計數平板上出現的透明噬菌斑數量。統計平均噬菌斑數量為73個A.實驗中的指示菌,應選擇對噬菌體敏感度高的菌種B.若①操作過程中保溫的時間過長,會導致統計結果偏小C.噬菌體懸液應被充分稀釋,以保證所有噬菌體都能侵染有害菌D.待測受污染水樣中的有害菌濃度約為730個/mL20.某小組通過PCR(假設引物長度為12個堿基短于實際長度)獲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并用限制酶進行酶切(下圖),再用所得片段成功構建了基因表達載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酶切片段和載體連接時,可使用E.coliDNA連接酶或T4DNA連接酶B.其中一個引物序列為5'-TGCGCAGTTCAT-3'C.用步驟①的酶對載體進行酶切,至少獲得了2個片段D.步驟①所用的酶是SpeI和CfoI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11分)海水稻作為耐鹽堿作物,可提升灘涂和鹽堿地產量,還能改良土壤結構、提升肥力。但鹽堿地高濃度無機鹽會增加土壤溶液滲透壓,導致其根系因滲透脅迫吸水困難,同時使土壤呈堿性形成堿脅迫;過量鈉鹽及部分病原體侵染也會影響其生長。值得注意的是,海水稻能通過調節自身物質運輸機制適應這些逆境。請結合上述資料及圖示回答下列問題。海水稻抗逆性相關的生理過程示意圖(1)圖中H+涉及的跨膜運輸方式為 。(2)據圖分析,高鹽環境下抗菌蛋白借助 方式出細胞,其過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膜上蛋白的參與,更離不開細胞膜的流動性。(3)Na+通過SOS1出細胞借助的能量為: 。(4)請結合資料及所給示意圖,分析海水稻在鹽堿地環境中抵御各類脅迫和病原體侵染的適應性機制:a:海水稻通過液泡膜上的轉運蛋白NHX將細胞質基質中Na+運輸到液泡中儲存;b: ;c: 。(5)請根據海水稻在鹽堿地中抵御滲透脅迫和離子毒害的生理機制,設計實驗驗證其根尖成熟區細胞液濃度高于普通水稻品種。實驗需利用質壁分離實驗原理,并提供以下實驗材料:海水稻根尖成熟區細胞、普通水稻根尖成熟區細胞、不同濃度梯度的蔗糖溶液、顯微鏡及相關實驗器具,請寫出完整的實驗設計思路: 。22.(11分)在生物體內,酶作為高效生物催化劑,對維持生命活動至關重要。唾液淀粉酶參與口腔內淀粉的初步分解;胰腺淀粉酶進入小腸后發揮淀粉消化功能。研究表明,二者雖均能催化淀粉水解,但催化效率差異顯著。為探究其催化速率的具體差異,某科研小組開展相關研究。鑒于溫度和pH對酶活性影響顯著,實驗在兩種淀粉酶的最適溫度(37℃)及最適 pH(7.1)條件下設計并實施,具體方案及結果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步驟 實驗操作 試管Ⅰ 試管Ⅱ 試管Ⅲ1 加入淀粉溶液 10 mL 10 mL 10mL2 加入蒸餾水 2mL — —3 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 — 2 mL —4 加入胰腺淀粉酶溶液 — — 2 mL5 加入碘液檢測注:“一”表示不加入。(1)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機理: 。淀粉酶的化學本質是 ,該實驗中兩種酶的催化速率可用 表示。(2)該實驗 (填“能”或“不能”)用斐林試劑代替碘液進行檢測。若胰腺淀粉酶的催化速率高于唾液淀粉酶的,則三組試管的顏色由深至淺依次為 (用“>”連接)。(3)實驗時間在該實驗中屬于 (填實驗變量)。同學甲認為該實驗中各組的實驗時間保持一致即可,而同學乙認為在保持一致的基礎上,還應該控制實驗時間的長短,同學乙提出該意見的理由是 。23.(11分)金黃色葡萄球菌因在培養基上形成金黃色菌落而得名。它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動物的皮膚、黏膜表面,可引起多種感染性疾病。人誤食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后,可能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研究者嘗試用蜻蜓腸道共生菌的代謝產物開發新型抑菌藥物,部分實驗步驟如圖所示,圖中數字編號代表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⑤培養腸道共生菌的培養基配方如表所示:物質 馬鈴薯 葡萄糖 X 水用量 200.0 g 20.0 g 20.0 g 1000 mL表格中的馬鈴薯可提供的營養成分有 (寫出兩種即可),物質X最可能是 ;該培養基還需要調節pH至 。(2)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下列操作正確的有 。A.解剖蜻蜓用的鑷子等工具,事先用干熱滅菌法進行滅菌B.研磨蜻蜓腸道時加入蒸餾水,且在無菌操作臺進行C.進行稀釋涂布操作時,將需要用到的接種環先進行灼燒滅菌D.實驗結束后,將實驗產生的廢棄物進行集中滅菌處理(3)步驟⑤中,稀釋涂布了5個培養基,每個培養基上涂布0.2 mL稀釋液,5個培養基上生長的菌落數分別為83、22、80、88、93,則在步驟③的蜻蜓腸道提取液中,腸道共生菌的密度為________個/mL(假設所有共生菌都能在培養基上生長)。(4)接種培養一段時間,培養基上共出現42種蜻蜓腸道共生菌,通過提取其DNA并測序可從分子水平上將其進行區分,其原理是 。(5)研究者分離出蜻蜓腸道菌株A,提取其代謝產物并用丙酮定容制成“藥液A”。欲比較“藥液A”與慶大霉素液(用無菌水配制的抗生素溶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請在表格中填寫簡要的實驗步驟,完成實驗方案(所有實驗均在無菌環境操作)。步驟與目的 操作與要點接種微生物 在培養基上均勻涂布a.____________加入藥物 用無菌鑷子將分別浸過A、B、C液和無菌水的圓紙片瀝干后均勻置于上述培養基表面。A、B、C液分別為“藥液A”、b.________、c.___________培養微生物 將培養基在37℃下培養24小時觀測并分析結果 測量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錄、比較、得出結論24.(11分)雙特異性抗體(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一種人工設計的抗體,能夠同時結合兩種不同的抗原或同一抗原的兩個不同表位,從而實現“雙靶向”功能,目前最常利用雜交瘤雜交法來制備。長春花是原產于非洲東海岸的野生花卉,其所含的長春堿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下圖1是某雙特異性抗體作用圖。圖2是科研人員通過雜交一雜交瘤細胞技術(免疫的B淋巴細胞和雜交瘤細胞雜交技術)生產能同時識別癌胚抗原和長春堿的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的部分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圖2中①步驟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 。與植物體細胞雜交相比,過程②特有的誘導融合的方法是 。(2)對③篩選出的雜交瘤細胞,還需進行 和抗體檢測,才能篩選出足夠量的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其產生的單克隆抗體的優點是 。(3)④步驟取一定稀釋倍數的雜交瘤細胞懸液加入多孔板中,適宜條件下培養后,利用 原理進行抗體陽性檢測。圖2方框內需要經過 次篩選,才能獲取單克隆雜交一雜交瘤細胞。(4)單克隆雜交一雜交瘤細胞在體外培養時,需在培養液中提供細胞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此外,通常還需要加入 等天然成分。進行細胞培養時,需提供的氣體環境是 。體外培養到一定時期的單克隆雜交—雜交瘤細胞會因為細胞密度過大、 和培養液中營養物質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進行傳代培養。(5)與直接使用長春堿相比,將長春堿與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結合后給藥,對人體的副作用更小,原因是 。25.(11分)人體內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血栓,但給心梗患者注射大劑量的t-PA蛋白,會誘發顱內出血。研究表明,將t-PA蛋白第84位的半胱氨酸(密碼子UGU)換成絲氨酸(密碼子UCU),制造出性能優異的t-PA改良蛋白,能顯著降低顱內出血的副作用。某研究小組利用重疊延伸方法對t-PA基因進行定點突變,其改良過程如圖1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科學家將t-PA蛋白第84位的半胱氨酸換成絲氨酸,生產出性能優良的t-PA突變蛋白的生物技術手段屬于 范疇。獲得性能優良的t-PA突變蛋白的正確順序是 (選擇正確編號并排序)。①t-PA蛋白功能分析和結構設計 ②借助定點突變改造t-PA基因序列③檢驗t-PA蛋白的結構和功能 ④設計t-PA蛋白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⑤利用工程菌發酵合成t-PA蛋白(2)已知t-PA蛋白第84位是半胱氨酸,相應的基因模板鏈(圖中t-PA基因的上鏈)上的堿基序列是ACA,絲氨酸的密碼子是UCU。引物b中突變位點的堿基和引物c中突變位點的堿基分別為 。(3)重疊延伸過程中,用于PCR3的是AB上鏈和CD下鏈,請在下圖中 中標注兩條鏈方向 (填“5”或“3”)。(4)據圖可知,利用PCR3獲得大量的t-PA改良基因,需要的引物是 ,引物的作用是 。若擴增圖中序列時引物選擇正確,PCR操作過程沒有問題,但對產物進行電泳時,發現除了目標序列外還有很多非特異性條帶,請分析出現此情況的原因 (答兩點)。(5)若獲得的t-PA突變基因如圖所示,那么質粒pCLY11需用限制酶 切開,才能與t-PA突變基因高效連接。(6)mlacZ表達產物會使細胞呈黃色,使菌落呈現黃色,否則菌落為白色。將轉化后的大腸桿菌接種在含有 的培養基上進行篩選,含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應具有的表型是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聯盟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年級 生物學科A卷參考答案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C D A B C B D B9 10 11 12 13 14 15C D B C C A C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16 17 18 19 20ABD BC BCD ABD ABC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11分)(1)協助擴散、主動運輸 (2分 寫對一點1分 寫錯0分)(2)胞吐(1分) 需要(1分)(3)氫離子的電化學梯度勢能(2分)(4) b:海水稻通過細胞膜上的轉運蛋白SOSⅠ將Na+從細胞質基質中運輸到細胞外;c:海水稻通過胞吐的方式分泌出抗菌蛋白。(2分)1點1分(5)(共3分)分別取長勢相同的海水稻和一般水稻的根尖成熟區組織細胞,制成臨時裝片,(1分)配制一系列濃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別處理兩品種根尖成熟區細胞,(1分)處理一定時間后,用顯微鏡觀察并對比兩種植物根尖成熟區細胞在發生質壁分離時所對應的蔗糖溶液濃度。(1分) 22.(11分)(1)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1分) 蛋白質(1分) 單位時間內淀粉的水解量(或水解產物的生成量)(2分)(2) 能(1分) 試管I>試管Ⅱ>試管Ⅲ(2分)(3)無關變量(2分) 若不控制實驗時間的長短,則可能會出現試管Ⅱ和試管Ⅲ中的淀粉均被完全水解,從而無法判斷兩種淀粉酶催化速率的大小的結果(2分)23.(11分)(1)碳源、氮源、無機鹽(任寫兩種即可)(1分) 瓊脂(1分) 中性或弱堿性(1分)(2)AD (1分)(3)4.3×105 (2分) (4)DNA分子具有特異性(1分) (5)a.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液(1分) b.丙酮(1分) c.慶大霉素液(bc可以顛倒)(1分) d.圓紙片周圍抑菌圈的大小(直徑)(1分)24.(11分)(1)刺激小鼠產生特定抗體的B淋巴細胞(1分) 滅活病毒誘導法(1分)(2)克隆化培養(1分) 能準確地識別抗原的細微差異,與特定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并可大量制備(1分)(3)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1分) 2(或兩)(1分)(4)血清(1分) 95%空氣和5%CO2 (1分) 有害代謝產物積累(1分)(5)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能將抗癌藥物定向帶到癌細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殺死癌細胞(2分)25.(11分)(1)蛋白質工程(1分) ①④②⑤③(1分)(2)G/鳥嘌呤和C/胞嘧啶(1分,有錯誤不給分)(3)(1分,有錯誤不給分)(4)引物a和引物d(1分) 使DNA聚合酶從引物的3'端開始連接脫氧核苷酸(1分) 復性的溫度過低、引物特異性不高(寫出一點即可)(2分)(5)XmaⅠ、BglⅡ(1分)(6)新霉素(1分) (具有新霉素抗性且)菌落呈白色 (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