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高二(下)學期期末聯合檢測生物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2024年全國生態日的主題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從樹立環保意識、節約能源資源、低碳出行、綠色消費等各方面對廣大民眾發出倡議。下列做法不符合倡議要求的是( )A.合理設定空調溫度,及時關閉電器電源B.垃圾不亂扔、亂放,分類投放生活垃圾C.優先步行、騎行或公共交通出行D.盡量使用一次性塑料筷子2.圖為某同學繪制的生態系統概念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①表示生態系統的結構,②表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B.圖中④是生態系統的基石,④中的生物都應該是自養需氧型C.物種豐富度越大,③的結構就越復雜,抵抗力穩定性越強D.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都是沿食物鏈進行的3.淺水湖泊生態系統存在清水穩態和濁水穩態兩種狀態。濁水穩態以浮游植物為優勢類群,即常見的富營養化狀態。在一定營養水平下可以相互轉化,如圖所示(植被蓋度是指植物垂直投影的面積占樣地面積的百分比)。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清水穩態以沉水植物為優勢類群,浮游植物蓋度低B.清水穩態和濁水穩態分別具有抵抗力穩定性、恢復力穩定性C.進入短日照季節或者連續陰雨天,可能會發生清水穩態向濁水穩態轉換D.營養鹽可能是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營養鹽濃度在a-b之間時,沉水植被蓋度決定穩態類型4.在與沙漠做斗爭的過程中,治沙工作者們不僅構建了高立式沙障、草方格、寬林帶等綜合防治體系,在固沙阻沙的同時,還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沙產業,助力惠民富民。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沙漠改造前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都很低B.胡楊、梭梭、紅柳等苗木能防風固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采用“草方格”技術進行流沙固定,能創造有益于生物組分生長、發育、繁殖的環境D.在“草方格”內種植紅柳、梭梭等沙生植物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5.從傳統發酵技術到發酵工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某同學將兩者比較匯總于下表,表中表述有錯誤的是( )比較項目 傳統發酵技術 發酵工程① 菌種類型 多為混合菌種 多為單一菌種② 發酵條件控制 不需要嚴格控制發酵條件 需嚴格控制發酵條件③ 原料和裝置滅菌 對發酵原料和發酵裝置進行嚴格滅菌 對發酵原料和發酵裝置進行嚴格滅菌④ 發酵產物處理 不需要對發酵產物進行分離和提純處理 需要對發酵產物進行分離和提純處理⑤ 應用舉例 泡菜、腐乳的制作 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單細胞蛋白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⑤ D.①②⑤6.防止雜菌污染,獲得純凈的微生物培養物是研究和應用微生物的前提,篩選是獲得目標菌株的重要環節。下列相關表述錯誤的是( )A.篩選的對象可以是自然界分離的、誘變產生的或通過生物技術改造的菌株B.可以用多種方法進行篩選,如利用選擇培養基、單菌落挑取的方法等C.進行菌種的高通量篩選時需要利用計算機分析處理數據,增大篩選量D.通過篩選后在固體培養基上繁殖所獲得的微生物群體稱為純培養物7.下圖表示通過植物細胞工程從新疆紫草中獲取具有抗感染、抗癌功效的紫草寧大致流程(其中的序號代表處理或生理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需將經酒精和次氯酸溶液混合消毒處理后的外植體接種于MS培養基上B.紫草寧是初生代謝產物,根據其性質采用適當的提取、分離、純化措施來獲得C.過程④可用射線或化學物質處理,過程③獲得原生質體需要用到纖維素酶、果膠酶D.①②培養獲得植株全過程需要光照且需要控制赤霉素、細胞分裂素的比例8.育種工作者利用番茄(2N)和馬鈴薯(4N)通過體細胞雜交技術獲得“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番茄-馬鈴薯”(3N)是地上長番茄、地下結馬鈴薯的“超級作物”B.體細胞雜交技術包括原生質體融合和植物組織培養兩大過程C.可以用蝸牛消化道提取液來降解細胞壁,制備原生質體D.體細胞雜交技術可以打破生殖隔離,實現遠源雜交育種9.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因為誘導過程無須破壞胚胎,而且iPS細胞可來源于病人自身體細胞,因此iPS細胞應用前景優于胚胎干細胞,圖為iPS細胞的獲得及用其培育不同種細胞的示意圖。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c-Myc、KIf4、Sox2和Oct-3/4基因可能與細胞分化方向改變有關B.成纖維細胞原代培養前要用胃蛋白酶使之分散成單個細胞,傳代培養時不需要C.iPS細胞培養基中除含有細胞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外還需加入少量血清D.若iPS細胞來源于病人自身體細胞的誘導,可避免免疫排斥問題10.下列關于動物細胞核移植技術和克隆動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動物依據的原理是細胞核的全能性B.在動物體細胞核移植過程中,可用肝素、Ca2+載體的方法激活重構胚C.動物體細胞核移植時,可有選擇的繁育某一性別家畜D.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中,采集的卵母細胞一般需要在體外培養到MII期11.蛋白質工程中可以利用引物引導的方法對DNA進行定點突變,進而改變蛋白質的特定氨基酸。圖為這種定點突變方法的實驗流程。(在細菌體內合成的DNA分子有甲基化修飾,通過PCR擴增的DNA鏈無甲基化修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要改造蛋白質應首先從設計控制該蛋白質的基因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出發B.蛋白質工程的實質是通過改造或合成基因來改造現有蛋白質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C.圖中用于突變的兩條引物之間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D.限制酶能識別質粒中發生甲基化的位點,待突變質粒的甲基化修飾不會影響PCR擴增12.人感染瘧原蟲引發瘧疾,氯喹是治療瘧疾的一種藥物,但存在耐氯喹的瘧原蟲。已知瘧原蟲獲得對氯喹的抗性與pfcrt基因突變有關,為進一步研究,需要進行PCR擴增出目的基因。研究人員根據pfcrt基因的序列,設計了4種備選引物——F1、F2、R1、R2,用于擴增目的基因片段,如圖1所示。選擇不同的引物組合進行以瘧原蟲基因組DNA為模板的PCR擴增,產物的電泳結果也不相同,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pfcrt基因發生突變后,雙鏈之間的穩定性略微上升B.設計引物時需要得知目的基因兩端的堿基序列C.F1-R2擴增獲得3個片段的原因是F1引物特異性不強D.4種備選引物中,推測F2為無效引物,沒有擴增功能13.真核生物的DNA中存在一種名為增強子的特殊片段。增強子與特定蛋白結合后可通過改變染色質結構的方式激活基本啟動子,驅動相應基因在特定組織中表達(圖1)。研究者構建了由基本啟動子和報告基因組成的“增強子捕獲載體”(圖2),并轉入受精卵。捕獲載體會隨機插入基因組中,如果插入位點附近存在有活性的增強子,則會激活報告基因的表達(圖3)。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分化的過程與增強子調控基因的表達有關B.RNA聚合酶結合增強子后起始基因的轉錄過程C.由圖可知一個增強子可以作用于多個基本啟動子D.檢測到報告基因的表達并不能說明增強子一定具有組織特異性14.如圖為雞血細胞中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過程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a→c→b→e→dB.步驟b利用了DNA和某些蛋白質在酒精中的溶解度不同C.步驟e中“某溶液”為NaCl溶液,步驟d試管中會出現紫色D.為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鑒定試劑需現配現用15.生物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能在使用不當時給人類帶來潛在的危害。關于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應用的安全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類、干擾素類和生化毒劑類等,應堅決禁止生物武器B.α-淀粉酶基因與目的基因同時轉入植物中能防止轉基因花粉的傳播C.中國對克隆人的態度是不反對治療性克隆,可有限制地進行生殖性克隆人實驗D.為增加基因多樣性,可以通過基因編輯技術設計完美嬰兒二、解答題16.數十年前,富含重金屬的工業污水或居民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廈門濱海區域,簣篤湖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圖1是簣篤湖的營養化程度與部分藻類生長狀況的調查結果(魚鱗藻、脆桿藻可被魚捕食;微囊藻是一種藍細菌)。圖2、3是廈門利用凈化后的生活污水輸出到人工魚礁區域,展開近海立體養殖示意圖。(1)由圖1可知,富營養化最有利于 藻的生長,判斷依據是 。(2)從生態系統組成分析,圖2中乙為 ,輸入該人工濕地生態系統的能量是 。魚鱗藻和脆桿藻的綠色能給魚類的捕食傳遞信息,該信息所屬的類型是 ,這個過程體現了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作用是 。(3)圖3中,貝類同化的能量為 J/(m2·a)。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保留一位小數)。(4)利用生態浮床工藝凈化廈門簣篤湖的工業污水時,為保持浮床凈化能力,會定期收割浮床植物。有人建議利用這些植物養殖家畜,請從生態學角度分析、評價該建議: 。17.雙特異性抗體是指一個抗體分子可與兩個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兩個不同抗原表位相結合,目前最常利用雜交-雜交瘤法來制備。下圖是科研人員通過雜交-雜交瘤細胞技術(免疫的B細胞和雜交瘤細胞雜交技術)生產能同時識別癌胚抗原和長春堿(一種抗癌藥物)的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的部分過程。 (1)制備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用到的技術有 。過程①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 。(2)過程②誘導融合的方法有 (寫2種),過程③能在HAT選擇培養基上生長的細胞是 。(3)據圖可知,要制備雙特異性抗體,制備流程大致為,先獲取已經免疫的小鼠B淋巴細胞。誘導免疫的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利用選擇培養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再把單克隆雜交瘤細胞與 雜交,至少經 次篩選可得到單克隆雜交-雜交瘤細胞,再培養該細胞,最終生產出能同時識別癌胚抗原和長春堿的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18.印度沙漠貓是一種珍稀貓科動物,利用胚胎工程技術,可以通過讓家貓代孕而繁育,主要步驟如下圖所示。(1)步驟甲、乙分別是指 、 ,后者的實質是 。(2)促進印度沙漠貓超數排卵的方法是 ;精子與卵子相遇后,防止多精入卵的反應是 。(3)如果要提高胚胎的利用率,還可進行 。進行此操作時應選擇發育良好、形態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注意后者需要對 進行均等分割。19.為了增加香蕉的抗病能力,從某生物中提取mRNA通過逆轉錄及PCR的過程獲得抗病基因,并與Ti質粒結合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通過農桿菌轉化法獲得轉基因抗病香蕉,過程如圖1.(1)圖中的T-DNA是Ti質粒上具有 能力的區域。(2)逆轉錄得到的抗病基因兩端沒有對應的限制酶序列,為了后續能將抗病基因正確連接到Ti質粒上,應在抗病基因兩端添加限制酶識別序列。請在圖2空白方框中寫出應添加的限制酶序列。在進行引物設計時,這些限制酶序列需要設計在引物的 端。(3)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可將不同的DNA片段區分開來,該技術所依據的原理是 。對PCR產物進行電泳檢測,結果顯示除抗病基因條帶外,還有多條非特異性條帶(引物和模板不完全配對導致),請分析產生非特異性條帶的可能原因 (多選)。A.實驗中使用的微量離心管、槍頭等未進行滅菌處理B.擴增緩沖液中不含Mg2+,TaqDNA聚合酶無活性C.復性(退火)時的溫度過低D.引物特異性不強或容易聚合成二聚體(4)植物組織培養獲得的轉基因抗病香蕉需要進行個體生物學水平的鑒定。具體操作是 。三、實驗題20.為篩選高效降解淀粉菌種以及制備能有效分解某類廚余垃圾的微生物菌劑,科學家進行了相關實驗,圖1表示篩選高效降解淀粉菌種的過程,圖2為探究不同菌種及最佳接種量比的實驗結果。(1)圖1培養基中加入的碳源是 。配制培養基后需進行 滅菌處理。菌落①與菌落②周圍產生透明圈的原因是 。(2)圖2實驗的自變量是 ,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 。(3)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和圖2所示計數方法,若不存在實驗誤操作,則前者的數量 于后者,原因是 。重慶部分重點中學(康德卷)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B C D C A B B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A C B C B16.(1) 微囊藻 水體富營養化后微囊藻數量增加,其他兩種藻類數量減少(2) 生產者 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以及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的化學能 物理信息 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3) 6107 16.4(4)污水中的有害重金屬會被浮床植物吸收,并沿食物鏈不斷積累和濃縮,最終對家畜和人產生危害,所以該建議不可行17.(1) 動物細胞融合、動物細胞培養 使小鼠產生能分泌識別癌胚抗原抗體的B淋巴細胞(2) 聚乙二醇(PEG)、滅活的病毒、電激等 雜交瘤細胞(3) 注射長春堿后免疫的B淋巴細胞 2/兩/二18.(1) 體外受精 胚胎移植 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環境條件下空間位置的轉移(2) 注射促性腺激素 透明帶反應和卵細胞膜反應(3) 胚胎分割 內細胞團19.(1)轉移并整合到宿主植物細胞染色體DNA(2) 5'(3) 不同DNA分子的大小和構象不同,在凝膠中遷移速率不同 ACD(4)用病原體來感染該轉基因香蕉,觀察其抗病特性及抗病程度20.(1) 淀粉 高壓蒸汽/濕熱 淀粉遇碘液顯藍色,產淀粉酶的菌落周圍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2) 兩種菌種接種量比列 單獨接種時,有效菌落數較少,混合接種能有效增加有效菌落數,且當接種比例為1:1時,兩種菌種的有效菌落數均最多(3) 大于 圖2所示為通過菌落數間接計數,只計算活菌,且可能由于兩個或以上細胞發育為一個菌落,導致統計數少于實際數,而血細胞計數板計數將死細菌也計數在內,導致統計數大于實際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