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九年級化學試卷說明:本試卷共100分,本次考試6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O-16:N-14;Mn-55;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廣府文化獨具特色,如廣彩、廣繡、扒龍舟、廣東剪紙等。下列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 燒制陶瓷 B. 蠶絲織制廣繡 C. 雕刻龍頭 D. 修剪彩紙2. 下列有關科學家及其貢獻的說法錯誤的是A. 閔恩澤研發石油化工生產的催化劑B. 拉瓦錫等化學家發現質量守恒定律C. 道爾頓發現元素周期律D. 張青蓮相對原子質量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3. 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成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B. 氮氣能做食品防腐劑是因為化學性質穩定C. PM2.5的含量越低空氣質量越好D. SO2、CO2、NO2都是空氣污染物4. 下圖“生命吸管”是一種戶外凈水裝置,能對天然水進行處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超濾膜除去難溶性雜質起的是過濾作用B. 抗菌顆粒殺滅細菌是化學變化C. 利用椰殼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消除異味D. 通過“生命吸管”得到的水是純凈物5. 下列化學用語不正確的是A. 2個氮原子:2NB. 鋁離子:Al3-C. 的“2”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是+2D. 氧化鐵:Fe2O36. 化學觀念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合理的是A. 熱脹冷縮:分子大小發生了改變B. 食物腐敗: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C. 花香四溢:分子不斷運動D. 壓縮氣體:分子間隔改變7. 規范的操作方法是實驗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 連接儀器 B. 加熱液體C. 讀液體體積 D. 滴加液體“天宮”建造全面展開,我國載人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化學為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8. 制造載人飛船時使用大量鈦合金。根據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鈦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 中子數為22 B.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C. 化學性質與氦元素相似 D. 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g9. 生產航天服的原料之一是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C15H10N2O2),關于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 是一種氧化物B. 由15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2個氧原子構成C. 氮、氧元素質量比1:1D 由碳元素、氫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組成10. 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實驗中,只證明其物理性質的實驗是A. B. C. D.11. 下列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化學與能量 B.化學與安全①只有燃燒才能放出熱量 ②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就是燃燒 ①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體污染 ②家用電器著火,不能潑水滅火C.化學與生活 D.化學與資源①用鑲有金剛石的玻璃刀切割玻璃 ②燃氣泄漏,迅速關閉閥門并打開門窗通風 ①煤的綜合利用屬于化學變化 ②氧氣是最清潔的能源A. A B. B C. C D. D12. 用“”和“”代表兩種不同物質的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都發生改變B. 該反應生成了兩種物質C. 兩種反應物都是單質D. 參加反應的“∞”和“”分子的個數比是2:113. 化學觀念和科學思維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下列有關認識正確的是A. 分類觀念:大理石、礦泉水、液氮都屬于混合物B. 證據推理: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則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C. 守恒思想: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有水生成,證明該物質中含有氫、氧兩種元素D. 宏微結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14. 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物質 a b c d反應前質量(g) 2 1 16 16反應后質量(g) 17 m 6 11A. b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 m=1C. 該反應分解反應D. 反應中c和d質量比為2:115. 以下能正確表示對應敘述的圖像是A. 電解水時生成和的質量與時間的關系B. 兩份相同的溶液在有無的條件下分解C. 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D. 高溫煅燒一定質量的木炭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16題7分,17題8分,18、19、20、21題各10分,共55分。)16. 請回答下列問題。(1)自燧人氏發明了鉆木取火,火的運用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①火折子是古代的一種取火用具(如圖所示),內置帶火星的火種及硝、硫磺、磷等物質,使用時打開竹筒,用嘴一吹就復燃,但吹的時候要短促、有力,送氣量要大,目的是________。②現在可用火柴替代火折子,火柴頭中含有二氧化錳、紅磷和硫等物質,點燃時有白煙生成,白煙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學式)。③我國新研發的森林滅火電磁炮,可將裝有超細干粉滅火劑炮彈打到森林大火中,覆蓋在可燃物表面,其滅火原理是________。(2)2025年一些汽車廠將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為主要趨勢。①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序號)。A.氫能 B.汽油 C.生物質能②乙醇(C2H5OH)是一種生物燃料,它屬于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乙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科普閱讀】17. 《2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向多元、清潔、低碳轉型。目前世界各國所用的燃料幾乎都是化石燃料,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陽能的利用是熱門研究方向之一,將來很可能成為一個無化石燃料的時代。請填空:(1)化石燃料屬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圖1是1850年到2000年每種化石燃料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圖示。分析可知,2000年排放二氧化碳量最高的化石燃料是________。(2)最近,我國某科研團隊用CoPe和ZnN4催化劑串聯催化二氧化碳制甲烷,其反應微觀示意如圖2。CoPe和ZnN4兩種催化劑在該化學反應前后________和________都不改變。(3)鋰離子電池的出現為無化石燃料的社會奠定了基礎。負極材料一般使用一種常見的碳單質,使用的這種物質是________(填物質的名稱),原因是這種物質具有良好導電性。(4)在合適的催化劑作用下,利用太陽光使水分解制氫氣,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該過程的能量轉化是由________能轉化成化學能。【基礎實驗與跨學科實踐】18. 實驗室現有高錳酸鉀、塊狀石灰石、稀硫酸、稀鹽酸、濃鹽酸、棉花以及下列儀器及裝置。請你回答有關問題。(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2)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利用裝置A制備氧氣還需改進的地方是________,若用D裝置收集生成的氧氣,氧氣應該從________管通入(填標號)。(3)實驗室可用裝置B制備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若使用裝置E作為制取CO2的發生裝置,與裝置B比較,除了廢物利用外,請寫出另一個優點________。(4)如下圖所示,裝置甲是某同學組裝的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為了解該裝置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的原因,他們在裝置甲中連接壓強傳感器,從而測定實驗中試管內氣體壓強變化的情況(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標號)A. ab段對應長頸漏斗中液面逐漸上升B. bc段對應反應還在進行C. c點對應操作是關閉彈簧夾D. bc段壓強基本不變,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19.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全球首套捕集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H3OH的裝置,甲醇作為燃料具有安全高效、清潔、可再生的優點。CO2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CH3OH的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查閱資料:甲醇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液體,易溶于水,熔點-97.8℃,沸點64.7℃,水的沸點是100℃。(1)二氧化碳和甲醇中都含碳________(填“單質”或“元素”)。(2)操作1是過濾,若在實驗室進行該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為________(填一種即可)。(3)鐵和水蒸氣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H2和Fe3O4,該反應涉及的氧化物有________種,化學反應后氫元素化合價________(填“升高”或“不變”或“降低”)(4)CO2合成CH3OH反應為:,X的化學式是________。(5)操作2能夠將甲醇與水分離,是利用CH3OH和H2O的________不同將他們分離。(6)該流程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的意義在于________。(7)流程中的鐵粉能轉化為多種鐵的化合物,如圖2為鐵元素的價類轉化二維圖:Ⅰ.b點對應物質化學式為________。Ⅱ.利用碳單質與某些氧化物的反應可用于冶金工業,例如,利用焦炭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請寫出使用碳將c轉化為a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20. 某學習小組做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實驗時,發現生成物中有黑色固體,針對這一現象,他們開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動,請仔細閱讀并完成下列探究報告。【探究目的】探究鎂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的黑色固體是鎂與空氣中什么物質反應產生的?【分析猜想】分析空氣中各種成分,尋找猜想依據。(1)空氣成分之一:氧氣與鎂反應生成的氧化鎂是一種白色固體。空氣成分之二:稀有氣體化學性質_______(填“穩定”或“不穩定”),幾乎不與其他物質反應。空氣成分之三:水蒸氣,打磨光亮的鎂帶放入沸水(或水蒸氣)中,鎂帶不燃燒,但表面會附有白色固體(Mg(OH)2),并產生氣泡。因此猜想:可能是鎂與N2或_______反應生成黑色固體。【實驗一】鎂帶與氮氣的反應(一)獲取氮氣(2)在特定裝置內將空氣液化,然后升溫,先出來的氣體就是氮氣,則沸點:N2_______O2(填“高于”或“等于”或“低于”),但在實驗室條件下空氣不易被液化。(3)以下是獲取氮氣的方法和裝置,其中得到氮氣較純的是_______(填字母)。A. B. C.(二)燃燒鎂帶,觀察現象將鎂帶打磨光亮,點燃并伸入盛氮氣的集氣瓶中,鎂帶劇烈燃燒,瓶內壁附著一層淡黃色的固體。(三)實驗結論:鎂與氮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淡黃色的氮化鎂(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4)寫出該反應條件下鎂與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實驗二】鎂帶與CO2的反應(一)產物判斷(5)將燃著的鎂帶伸入盛CO2的集氣瓶中,鎂帶劇烈燃燒,瓶內出現一種白色固體和一種黑色固體單質,經檢驗白色固體是氧化鎂,那么黑色固體是________(填名稱)。(二)實驗結論: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的黑色固體是鎂與空氣中CO2反應產生的。【交流與反思】(6)空氣中氮氣的含量比氧氣高,鎂在空氣中燃燒為什么產物主要是白色固體,而只有少量是淡黃色固體,原因是_______。(7)如果用鎂代替紅磷進行空氣組成成分探究實驗,實驗測得氧氣的體積與氧氣所占空氣真實比例相比較會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相等”)。原因是_______。21. 二氧化錳因應用廣泛而備受關注,研究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裝置,通過焙燒MnCO3制取MnO2,剩余固體的質量和成分隨溫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據此回答有關問題:(1)MnCO3中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________。(2)制備MnO2應控制反應溫度不超過________℃。(3)加熱到300~900℃時,錳的氧化物會分解產生一種常見氣體,該氣體是________(寫化學式)。(4)請計算焙燒46.0g MnCO3理論上可制得MnO2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已知:生成MnO2的化學方程式為)(5)如果反應溫度達到900℃時,充分反應后,管內剩余固體主要為________,質量是________g。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九年級化學試卷說明:本試卷共100分,本次考試6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O-16:N-14;Mn-55;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D【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C【8~9題答案】【答案】8. B 9. D【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D【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16題7分,17題8分,18、19、20、21題各10分,共55分。)【16題答案】【答案】(1) ①. 使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 ②. P2O5 ③. 隔絕氧氣(2) ①. B ②. 純凈物 ③.【科普閱讀】【17題答案】【答案】(1) ①. 不可再生 ②. 石油(2) ①. 質量 ②. 化學性質(3)石墨 (4) ①. ②. 太陽【基礎實驗與跨學科實踐】【18題答案】【答案】(1)錐形瓶 (2) ①. ②. 分解反應 ③. 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④. a(3) ①. ②. 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 (4)AD【19題答案】【答案】(1)元素 (2)燒杯##漏斗##玻璃棒(3) ①. 2 ②. 降低(4)H2O (5)沸點(6)減緩溫室效應,獲得清潔燃料(合理即可)(7) ①. FeO ②.【20題答案】【答案】(1) ①. 穩定 ②. 二氧化碳##CO2(2)低于 (3)B(4) (5)碳(6)氧氣的化學性質比氮氣活潑(7) ①. 偏大 ②. 鎂不僅能與氧氣反應,還能與氮氣、二氧化碳反應【21題答案】【答案】(1)(2)300 (3)O2(4)解:設理論上可制得MnO2的質量是xx=34.8g答:理論上可制得MnO2的質量是34.8g。(5) ①. MnO ②. 28.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