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七年級(下)期末學情質量監測生物溫馨提示:本試卷共兩道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量6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 在外界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下列種子有可能萌發的是( )A. 飽滿的大米 B. 煮熟的花生C. 干癟的玉米種子 D. 胚完整且活的古蓮子2. 騰沖北海冬桃為人們帶來了美好的味蕾享受。如圖為冬桃的果實和種子,根據圖中果實和種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A. 整個果實是由雌蕊的胚珠發育形成的B. 冬桃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來C. 種子的種皮由珠被發育而來D. 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3. 梨樹掛果時,為了提高坐果率,果農通常會在樹干上環割樹皮,這樣做的目的是( )A. 限制無機鹽向上運輸B. 限制水分向上運輸C. 限制有機物向下運輸D. 避免植物進行光合作用4. 如圖為葉片結構示意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③中的細胞只能進行光合作用B. ②④屬于上皮組織C. ①既能運輸無機物,也能運輸有機物D. ⑤只分布在葉片的下表皮5. “以勞動為犁,深耕學習。”我省某學校積極開展農業勞動實踐課,深入了解生物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以下措施與解釋不匹配的是( )A. 傍晚或陰天移栽植物——降低蒸騰作用B. 給移栽后的大樹“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C. 種莊稼要“合理密植”——為呼吸作用提供適宜的溫度D. 將谷子曬干后再入糧倉儲存——減少有機物的消耗6. 下列屬于生殖細胞的是( )①精子 ②卵細胞 ③精液 ④卵巢 ⑤睪丸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④7. 下列關于青春期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身高突增和體重增加是青春期的顯著特征B. 男生進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齡比女生晚1~2年C. 青春期性器官發育并具備繁殖能力D. 進入青春期后,腦細胞數量迅速增多8. 下面是某同學設計的一份午餐食譜:饅頭、梅菜扣肉、清蒸魚。為使該午餐的營養更加合理,可補充( )A. 煎雞蛋 B. 蒜蓉油麥菜 C. 紅燒排骨 D. 綠豆粥9. “補鈣,吸收是關鍵。”建議在補鈣的同時還要適當曬太陽并補充( )A. 維生素A B. 維生素B1C. 維生素C D. 維生素D10. 感冒時,常感到呼吸不暢通,這主要是因為( )A. 鼻黏膜充血腫脹 B. 氣管分泌的黏液增多C. 喉結腫脹,喉腔變小 D. 參與氣體交換的肺泡數減少11. 如圖是人體在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a→b時:呼氣,膈頂下降 B. b→c時:吸氣,膈肌收縮C. c→d時:胸廓容積擴大 D. c→d時:外界氣壓>肺內氣壓12. 下列行為習慣與生物學原理不匹配的是( )A. 細嚼慢咽——避免消化不良B. 用口進行呼吸——有效處理空氣C. 不要隨地吐痰——減少病菌傳播D. 不要大聲喊叫——防止聲帶受損13. 在肺的結構中,與其氣體交換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無關的是()A. 肺泡雖小,但數量多 B. 肺泡位于支氣管的末端C. 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D. 肺泡壁很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14. 如圖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示意圖,a、b代表氣體,①、②代表氣體交換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②代表的氣體交換過程通過擴散作用實現B. 氣體a代表氧氣,氣體b代表二氧化碳C. 與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氣D 氣體b由肺泡進入血管乙穿過了兩層細胞膜15. “民以食為天”,關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B. 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C.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位于食道的下方D. 膽汁含有能消化脂肪的酶16. 甲血管與心室相連,流著靜脈血;乙血管與心房相連,留著動脈血。這兩條血管的名稱依次是( )A. 主動脈和肺靜脈B. 肺靜脈和肺動脈C. 肺動脈和肺靜脈D. 下腔靜脈和主動脈17. 如圖為心臟工作某一時刻的示意圖,該時刻心臟狀態為( )A. 心房收縮、心室舒張 B. 心房舒張、心室收縮C. 心房心室同時收縮 D. 心房心室同時舒張18.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使心臟的工作能力和潛力會大大提高,原因是( )A. 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多 B. 心肌數目增多,收縮有力C. 心肌發達,每搏輸出量大 D. 體積增大,心臟泵出血液增多19. 血管機器人(如圖)可攜帶藥物定點治療,治療腦部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機器人從上肢靜脈注入,為確保其隨血液循環到達腦部,血管機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過( )的直徑。A. 上肢靜脈 B. 肺動脈 C. 毛細血管 D. 主動脈20. 獻血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關于獻血的說法錯誤的是( )A. 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B. 任何成年人都可以參加獻血C. 中小學生不符合自愿獻血條件D. 一次獻血200毫升一般不會影響健康21. 如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箭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有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A. 血液一般從③流向④,不會倒流B. ⑤是動脈血管,管腔內無瓣膜C. 如F為小腸,血液流經后營養物質減少D. 治療時一般在⑥處血管注射藥物22. 制作模型可很好地幫助理解生物學知識。某同學制作了小腸“消化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模型,其相關記錄如下,正確的是( )A. 長,模型約5~6m,只利于吸收B. 平,模型內表面平整,利于食物順利通過C. 厚,模型內壁足夠的厚利于分布豐富的毛細血管D. 多,模型內壁有許多小孔,表示與多個消化腺相連23. 如圖所示是有關概念之間的關系圖。下列選項中與甲、乙、丙、丁依次對應的是( )A. 腎單位、腎小球、腎小管、腎小囊B. 動物細胞、細胞膜、細胞核、細胞壁C. 呼吸系統、肺、呼吸道、氣管D. 種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類植物24. 血液流經下列哪些器官時,血漿中的代謝廢物會減少 ( )①膀胱②小腸③大腸④腎臟⑤胰腺⑥肺⑦皮膚A. ②③⑤ B. ④⑥⑦ C. ①④⑦ D. ③⑥25. 某學習小組在驗證“綠色植物在光照條件下產生氧氣”的實驗時,設計了甲、乙、丙三個實驗裝置。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 甲和乙形成對照,變量是光照B. 甲和丙形成對照,變量是綠色植物C. 乙和丙形成對照,可驗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D. 甲試管中產生的氣體,能使快要熄滅的衛生香重新燃燒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50分)26. 生殖是人類繁殖后代與延續種族的重要生命活動,而飲酒對生殖健康的影響尤被人們關注。如圖1表示人生殖的部分過程,圖2表示研究者對有飲酒習慣和無飲酒習慣的育齡女性進行B超檢查結果。請據圖回答問題:(1)正常情況下,圖1中產生卵細胞的器官是__________(填序號),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部位是__________。(2)孕婦飲酒后,酒精會進入母體血液中,并通過臍帶和__________進入胎兒毛細血管,進而隨血液運往胎兒全身各處。(3)據圖2結果分析,飲酒導致女性__________體積減小,可產生的卵細胞數量減少,從而影響生殖。(4)基于圖2研究結果,請寫一句生殖健康科普宣傳語:__________。27. 某醫院化驗室對甲、乙、丙三人的尿液進行分析,得到下列數據。(單位:g/100mL)甲 乙 丙水 96 96 96蛋白質 0.32 0 0葡萄糖 0 0.06 0無機鹽 1.50 1.50 1.50尿素 1.80 1.80 1.80分析上述數量,回答下列問題:(1)就尿液分析結果看,甲、乙、丙三人中身體健康的是______。(2)甲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質,據你判斷可能是腎單位的______部位出現了問題。(3)乙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腎臟的_____發生病變。(4)尿液的形成主要與腎小球的_____作用和腎小管的______作用有關。28. 大豆是我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古稱菽。由于它的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為“豆中之王”,最受營養學家推崇。大豆在栽培中會經歷種子到種子的過程,下面是大豆一生的生命周期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甲表示大豆種子,其主要部分是胚,胚由____________(填圖中序號)四部分組成。與我國另一重要糧食作物玉米的種子相比,玉米種子多了____________這個結構,在這個結構上滴加碘液會變成____________色。(2)種子的胚吸收營養,甲圖中③____________最先突破種皮發育成乙圖中的③,在幼苗移栽過程中,根部要帶土坨,目的是____________,提高成活率。(3)大豆苗生長到一定時期就會開花,圖丙表示大豆花中的雌蕊,胚珠受精后將發育為____________。圖丁表示豆角,整個豆角由圖丙中____________發育而來。大豆從開花到結果必經____________、受精兩個過程。(4)農民伯伯在播種大豆時,發現有些種子沒有萌發,給了種子萌發的所有外部條件,但依然發現有一些種子沒有萌發,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任寫一條)。29. 小明和媽媽一起購買食材時,發現一種不認識的固體食物X,也不知其主要營養成分。于是他索取少量食材X帶到學校實驗室,與同學一起研究其主要營養成分。根據他們的初步推測,制定了如下實驗方案、步驟。試管編號 食物小塊 所加液體 振蕩搖勻 37℃恒溫① 0.1克 2毫升唾液 是 10分鐘② a克 2毫升b液體 是 10分鐘(1)根據實驗目的,請為小明和同學補充實驗方案:其中a為____________,b為____________。(2)向①、②兩支試管內各滴加兩滴碘液,②試管內食物小塊變成藍色,①試管無變化。可以初步判斷所研究的固體食物X中,主要營養成分是____________。①試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變藍,原因是____________。(3)如果用如圖A-E表示人體消化道各部位,則D是____________,可反映食材X消化過程曲線是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該物質屬于圖二“平衡膳食寶塔”圖中的____________層。(4)此物質X必須經消化系統消化成_______才能被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腸適于吸收的結構特點有:小腸很長。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_______和小腸絨毛;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由_______上皮細胞構成。30. 人體循環系統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完成體內物質的運輸,并與其他器官和系統緊密聯系、分工合作,使人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將含有抗凝劑的血液離心或者靜置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分層現象(圖1)。上層是__________,中層是白細胞和血小板,下層細胞呈現紅色是因為富含__________。這些血細胞是由造血干細胞__________而來。血液是人體內物質運輸的載體,被稱為“流動的組織”。(2)組織形成器官。動脈和靜脈(圖2)都是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和結締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行使輸送功能的器官。在結構上,動脈與靜脈不同的是動脈管壁__________,彈性__________。心臟也是器官,心肌能夠__________,將血液泵至全身各處。(3)器官構成系統。血液在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封閉管道中流動,共同構成循環系統,為全身組織細胞輸送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廢物。藥物也要通過循環系統運送,冠心病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經舌下的__________吸收進入血液,隨血液循環到達病灶依次經過心臟的哪些腔?__________(用圖3中代表結構的數字作答)。31. 圖一中A、B、C分別表示某植物葉片所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二是在密閉、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養的某植物幼苗,裝置內燒杯中盛有碳酸氫鈉溶液(CO2緩沖液)可維持瓶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圖三為該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變化曲線。(注:當瓶內二氧化碳量減少時,碳酸氫鈉溶液釋放CO2,反之吸收CO2,因此它能保持瓶內二氧化碳量大致不變)請據圖回答:(1)在晴朗的白天,植物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填圖一中字母)。(2)圖二中,當該裝置光照強度逐漸增強至某點時,毛細管內紅墨水滴不移動,表示植株光合速率_________呼吸速率(選填“大于”“小于”“等于”),此時對應圖三中_________點所示狀態(3)為了排除溫度、氣壓等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需要設置對照組,其處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將圖二中燒杯內液體換成清水,便將裝置處于黑暗環境下,一段時間后,抽取裝置中的氣體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現的現象是石灰水變渾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5)圖三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線是________,圖中_________點有機物積累最少。(6)在農業生產中,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等措施,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2025年七年級(下)期末學情質量監測生物溫馨提示:本試卷共兩道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量6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D【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A【15題答案】【答案】D【16題答案】【答案】C【17題答案】【答案】B【18題答案】【答案】C【19題答案】【答案】C【20題答案】【答案】B【21題答案】【答案】C【22題答案】【答案】D【23題答案】【答案】A【24題答案】【答案】B【25題答案】【答案】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50分)【26題答案】【答案】(1) ①. ① ②. 輸卵管##②##②輸卵管(2)胎盤 (3)卵巢(4)杜絕飲酒,健康備孕(合理即可)【27題答案】【答案】 ①. 丙 ②. 腎小球 ③. 腎小管 ④. 濾過 ⑤. 重吸收【28題答案】【答案】(1) ①. ①②③④ ②. 胚乳 ③. 藍(2) ①. 胚根 ②. 保護幼根和根毛(3) ①. 種子 ②. 子房##⑤##⑤子房 ③. 傳粉(4)種子處于休眠期##種子的胚不完整【29題答案】【答案】(1) ①. 0.1 ②. 清水(2) ①. 淀粉 ②.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麥芽糖(3) ①. 小腸 ②. 甲 ③. a(4) ①. 葡萄糖 ②. 皺襞 ③. 一層【30題答案】【答案】(1) ①. 血漿 ②. 血紅蛋白 ③. 分化(2) ①. 厚 ②. 大 ③. 收縮和舒張(3) ①. 營養物質 ②. 氧氣 ③. 毛細血管 ④. 1、3、2、4##1→3→2→4【31題答案】【答案】(1)ABC (2) ①. 等于 ②. f(3)將植物替換成同種、大小相似的死植株,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實驗(4)葉片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5) ①. I ②. b(6)合理密植、間作套種、立體種植、增加光照強度、提高二氧化碳濃度(任寫一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