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衡陽市2025年中考二?;瘜W試題1.(2025·衡陽模擬)湖南是美食之鄉,下列美食制作過程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長沙臭豆腐發酵 B.永州東安雞切配C.湘西臘肉切片 D.衡陽魚丸子捏制【答案】A【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為物理變化。而豆腐發酵的過程中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永州東安雞切配、 臘肉切片、 魚丸子捏制過程中均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符合題意的是A,不符合題意的BCD。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2.(2025·衡陽模擬)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檢查氣密性A.加熱液體B.檢查氣密性C.測定溶液的pHD.稀釋濃硫酸【答案】B【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稀釋濃硫酸【解析】【解答】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且大拇指不能放在試管夾短柄上,防止試管脫落,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制取氧氣的簡易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方法是將導管置于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C、測定溶液的pH時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上,觀察顏色的變化,然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不能將pH試紙直接伸入溶液中,否則會污染待測液,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稀釋濃硫酸時是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熱量盡快散發出去,不能將水注入濃硫酸中,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且拇指不能按住試管夾的短柄來解答;B、根據制取氧氣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是先把導管放與水中后,再雙手掌緊貼試管外壁觀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來判別氣密性來解答;C、根據測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去待測溶液滴于pH試紙上,過一會兒與標準紙色卡進行對比讀數來解答;D、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以免產生燒傷事件來解答。3.(2025·衡陽模擬)在《哪吒2·魔童鬧海》里,無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煉制仙丹,經古人記載煉丹時是將紅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爐中加熱,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由化學方程式可以獲取的信息中,錯誤的是A.氧化汞在加熱的條件下發生了分解反應B.每2個氧化汞分子加熱分解生成2個汞原子和1個氧分子C.每217份質量的氧化汞完全反應生成201份質量的汞和32份質量的氧氣D.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答案】C【知識點】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解析】【解答】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氧化汞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汞和氧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2個氧化汞分子加熱分解生成2個汞原子和1個氧分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434份質量的氧化汞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402份質量的汞和32份質量的氧氣,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的方程式的含義,以及化學變化中的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分解反應的概念來解答。4.(2025·衡陽模擬)在“自制簡易凈水器”的項目化學習中,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凈水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凈水器能將硬水軟化B.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過濾水中的不溶性雜質C.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異味D.凈化后的水仍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答案】D【知識點】水的凈化;硬水與軟水;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解析】【解答】A、硬水軟化是要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該簡易凈水器只能除去不溶性雜質,無法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等,不能將硬水軟化,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而不是過濾不溶性雜質,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過濾,除去水中較大顆粒和較小顆粒的不溶性雜質,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該簡易凈水器只能除去不溶性雜質、吸附部分色素和異味,無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所以凈化后的水仍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簡易凈水器中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凈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雜質是混合物,硬水通過煮沸可以變成軟水來解答。5.(2025·衡陽模擬)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是關鍵。磷酸鐵鋰是一種常用的電池材料,其中鋰元素(Li)的化合價為+1價,磷元素(P)的化合價為+5價,則鐵元素(Fe)的化合價為A.+1 B. C.+3 D.+4【答案】B【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故磷酸亞鐵鋰中鋰元素顯+1價,磷元素顯+5價,氧元素顯﹣2價,則鐵元素的化合價是。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6.(2025·衡陽模擬)“衡陽魚粉”湯中富含鈣元素,缺鈣可能導致A.貧血 B.夜盲癥 C.佝僂病 D.甲狀腺腫大【答案】C【知識點】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解答】根據元素在人體中的的重要作用。青少年缺鐵會得佝僂病,中老人缺鈣會骨質疏松;缺鐵會引起貧血;缺缺維生素A會患盲癥;缺碘易患甲狀腺腫大。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青少年缺鐵會得佝僂病,中老人缺鈣會骨質疏松來解答。7.(2025·衡陽模擬)如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改進裝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集氣瓶中水液封導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B.本實驗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紅磷C.燃燒匙中的紅磷需足量,否則測定結果偏小D.集氣瓶的容積是,最終量筒中有水進入集氣瓶【答案】D【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解析】【解答】A、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要求裝置應該是密封狀態,因此集氣瓶中水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木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壓強不變,無法根據液面變化分析出氧氣的含量,因此本實驗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紅磷,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燃燒匙中的紅磷需足量才能完全消耗氧氣,導致氧氣不能消耗完全,使測定結果偏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紅磷燃燒消耗集氣瓶內的氧氣,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集氣瓶的容積是 200mL ,且集氣瓶中有部分水,故集氣瓶中空氣的體積小于200mL,則消耗氧氣的體積小于200mL×=40mL,故最終量筒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40mL,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氧氣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實驗室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時需選擇易燃燒的可燃物,不與氧氣以外的物質反應,生成物不能是氣體,反應物也不能是氣體,而且需要足量才能完全消耗氧氣來解答。8.(2025·衡陽模擬)“糖醋排骨”是一道傳統名菜,其烹飪過程中用到了黃酒和食醋。黃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乙酸發生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使烹飪出的菜品別具香味。下列關于乙酸乙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乙酸乙酯中含有一個氧分子B.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6C.每個乙酸乙酯分子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D.乙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乙酸乙酯由乙酸乙酯分子構成, 每個乙酸乙酯分子中含2個氧原子,而乙酸乙酯中不含氧分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乙酸乙酯由乙酸乙酯分子構成,每個乙酸乙酯分子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乙酸乙酯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故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一個分子由幾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的式量就是各原子的相對質量總和來解答。9.(2025·衡陽模擬)分類法是初中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各組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A.、、都屬于堿B.Fe、Zn、F在人體內都屬于微量元素C.青銅、黃銅、氧化銅都屬于金屬材料D.、、都屬于復合肥料【答案】B【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酸、堿、鹽的概念【解析】【解答】A、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堿,而NaOH、Ca(OH)2屬于堿,C2H5OH是于含碳化合物,屬于有機物,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Fe、Zn、F在人體內都屬于微量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青銅、黃銅都屬于金屬材料,氧化銅屬于金屬氧化物,不屬于金屬材料,而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復合肥料是指某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而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屬于復合肥料,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的化合物是堿,乙醇是有機物來解答;B、根據人體中的元素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來解答;C、根據金屬、合金均具有金屬特性,屬于金屬材料來解答;D、根據某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鉀中的任意兩種元素或三種元素就是復合肥來解答。10.(2025·衡陽模擬)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CO2人工合成淀粉。下圖為CO2合成淀粉的關鍵步驟(制取甲醇),分析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B.甲醇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C.該反應需催化劑且催化劑質量減少D.該技術可助力“碳中和”目標【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由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甲為CO2、乙為H2、丙為CH3OH、丁為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由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總數發生了改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甲醇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3:1,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由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一定條件不一定需要催化劑,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目標,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的方程式的含義進行理解,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且該反應實現了碳中和來解答。11.(2025·衡陽模擬)某同學欲配制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用蒸餾水洗滌試劑瓶后立即盛裝配好的氯化鈉溶液B.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讀數,溶質質量分數偏大C.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增大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D.需要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為【答案】D【知識點】藥品的取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A、用蒸餾水洗滌試劑瓶后立即盛裝配好的氯化鈉溶液,相當于稀釋了溶液,會導致試劑瓶中氯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5%,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量取水的體積時若仰視讀數,讀數偏小,實際值偏大,即水的質量偏大,故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加速溶解,不能增大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配制的氯化鈉溶液,需要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配制一定質量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需要計算、稱固體、量液體、溶解、裝瓶貼標簽的步驟,量取液體時讀數應該與液體的凹液面平行讀數,溶解時的玻璃棒加快溶解速度來解答。12.(2025·衡陽模擬)物質的檢驗、鑒別、除雜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區分氧化銅和鐵粉 觀察顏色B 鑒別和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氣體中,觀察現象C 檢驗稀鹽酸中是否混有 取樣,加入溶液,觀察現象D 除去溶液中 加入過量溶液、過濾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氧化銅和鐵粉都是黑色粉末,觀察顏色無法區分,不能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 ;B、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均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C、硫酸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鹽酸,鹽酸不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故取樣加入溶液,根據是否產生白色沉淀,可檢驗稀鹽酸中是否混有硫酸,符合題意;D、氯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能除去氯化鉀中混有的碳酸鉀雜質,但加入氯化鈣過量,會使溶液中混入氯化鈣新雜質,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氧化銅和鐵粉都是黑色粉末來解答;B、根據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均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來解答;C、根據硫酸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鹽酸,鹽酸不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來解答;D、根據氯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來解答。13.(2025·衡陽模擬)邏輯推理正確的是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B.堿中都含有氫氧根,所以堿中一定含有氫元素C.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則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D.有機化合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有機化合物【答案】B【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酸、堿、鹽的概念;有機物的特征、分類及聚合物的特性【解析】【解答】A、中和反應是酸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酸與金屬氧化物,或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B、堿的概念是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OH-中含有氫元素(H), 因此任何堿都必然含有氫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屬于置換反應,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鐵高溫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鐵,不屬于置換反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如CO、CO2、CaCO3,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就是中和反應來解答;B、根據堿的概念是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中有氫來解答;C、根據置換反應的概念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來解答;D、根據有機物的概念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含有碳酸根的物質是無機物來解答。14.(2025·衡陽模擬)實驗小組用pH傳感器研究溶液與稀硫酸的反應,實驗裝置及測定結果如下圖已知:,難溶于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實驗中可觀察到溶液變渾濁B.a處,說明燒杯中事先盛放的是溶液C.b處,說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D.c處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答案】D【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A、由可知,實驗過程中會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故觀察到溶液變渾濁,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圖象可知,a處,該溶液的pH值由大于7逐漸減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該操作是向稀Ba(OH)2溶液中逐漸滴入稀硫酸,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方程式可知,當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時得到液體物質只有水,故液體的,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c處pH小于7,溶液顯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氫氧化鋇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水,該反應過程中的溶液pH值變化由大于7到小于7;堿性物質能使酚酞變紅色,酸性物質和中性物質不使酚酞變紅色來解答。15.(2025·衡陽模擬)某碳酸鈣樣品中混有少量氧化鈣,取樣品高溫煅燒至固體質量不再變化,剩余固體質量為。原樣品中碳酸鈣質量分數為A. B.75% C. D.【答案】B【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3.3g;解:設樣品中碳酸鈣質量為x原樣品中碳酸鈣質量分數為為: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物質的總質量不變來計算出減少的質量為二氧化碳的質量;再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已知二氧化碳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原混合物中的碳酸鈣的質量來解答。16.(2025·衡陽模擬)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請用適當的化學符號填空。(1)人體含量最多的元素 。(2)燒堿中的陰離子 。(3)標出錳酸鉀中錳元素化合價 。【答案】(1)O(2)(3)【知識點】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解答】(1)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氧元素,其符號為O。(2)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其中的陰離子為氫氧根離子,符號為OH-。(3)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在錳酸鉀中鉀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則錳元素化合價為,則標出錳元素的化合價為:。【分析】(1)根據人體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是氧、碳、氫、鈣來解答;(2)根據氫氧化鈉是堿,俗稱燒堿來解答;(3)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1)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氧元素,符號為O。(2)燒堿為氫氧化鈉的俗稱,其中的陰離子為氫氧根離子,符號為OH-。(3)錳酸鉀的化學式為K2MnO4,其中鉀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錳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1)×2+x+(-2)×4=0,解得x=+6,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化合價,且符號在前,符號在后,則標出錳元素的化合價為:。17.(2025·衡陽模擬)向井穴板的孔穴中加稀鹽酸,5中加硫酸銅溶液,6中加硝酸銀溶液。(1)孔穴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孔穴4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3)能證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是_____(填序號)。A.4、6 B.5、6 C.2、4、6【答案】(1)(2)鐵片溶解,產生氣泡,溶液變成淺綠色(3)B;C【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金屬活動性的探究【解析】【解答】(1)孔穴1中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為:;(2)孔穴4中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觀察到鐵片溶解并產生氣泡,溶液變成淺綠色;(3)A、稀鹽酸與鐵片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會有氣泡產生以及溶液會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氫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但不能證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B、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從藍色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銅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綜上說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鐵>銅>銀,符合題意;C、稀鹽酸與銅片不反應,表明氫比銅活潑,而稀鹽酸與鐵片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生成物中會有氣泡產生以及溶液會變為淺綠色,則說明鐵比氫活潑,銅與硝酸銀,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即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由此說明銅比銀活潑;綜上對比可知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鐵>銅>銀,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C.【分析】(1)根據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2)根據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現象產生氣泡,溶液變成淺綠色來解答;(3)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可知,強者置換弱者來解答。(1)孔穴1中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為:;(2)孔穴4中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故觀察到:鐵片溶解,產生氣泡,溶液變成淺綠色;(3)A、稀鹽酸與鐵片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會有氣泡產生以及溶液會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氫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但不能證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錯誤;B、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從藍色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銅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綜上,說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鐵>銅>銀,正確;C、稀鹽酸與銅片不反應,說明氫比銅活潑,稀鹽酸與鐵片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會有氣泡產生以及溶液會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氫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綜上,說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鐵>銅>銀,正確。故選:BC。18.(2025·衡陽模擬)時,分別向盛有水的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0克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使其充分溶解,可觀察到如圖1所示的現象。完成下面小題。(1)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為 ?。ㄟx填“a”或“b”)。(2)時,B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 。(3)將A、B燒杯升溫至20℃時,甲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填“>”“”“”)。【答案】(1)a(2)33.3%(3)=【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1)在15℃時,分別向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0克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使其充分溶解,甲中固體部分溶解,乙中固體完全溶解,說明15℃時溶解度:甲<乙,則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為a;(2)15℃時B燒杯中溶質完全溶解,則該溫度下B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3)將A、B燒杯升溫至20℃,20℃時甲、乙的溶解度均大于50g,說明20℃時,A、B燒杯中的溶質均全部溶解,溶質質量相等,溶劑質量相等;則該溫度下甲、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分析】(1)根據相同溫度時的100克水中加入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溶解完全比沒有溶解完的溶解度大來解答;(2)根據某溫度時的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等于溶質的質量除以溶液的質量來解答;(3)根據某溫度時的不同物質的溶解度來判斷該溫度下的一定質量的水中溶解一定質量的溶質是否是飽和溶液以及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解答。(1)5℃時,分別向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0克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使其充分溶解,甲中固體部分溶解,乙中固體完全溶解,說明15℃時,溶解度:甲<乙,則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為a;(2)15℃時,B燒杯中溶質完全溶解,則該溫度下,B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3)將A、B燒杯升溫至20℃,20℃時,甲、乙的溶解度均大于50g,說明20℃時,A、B燒杯中的溶質均全部溶解,溶質質量相等,溶劑質量相等,則該溫度下,甲、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填:=。19.(2025·衡陽模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臭豆腐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各地的臭豆腐中,湖南長沙臭豆腐因其“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軟如絨”的特點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臭豆腐坯的品質直接關系著臭豆腐鮮嫩程度、入味程度和油炸效果。生產工藝流程為:黃豆→豆腐坯→上色(用硫酸亞鐵等)→臭鹵浸泡→臭豆腐坯。國家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在臭豆腐的制作過程中硫酸亞鐵的最大使用濃度為0.15g/L。實驗小組研究了一定條件下硫酸亞鐵濃度對臭豆腐上色效果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L值表示顏色明度,為黑色,L=10.00為白色。)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特性主要來源于臭鹵的浸泡。鹵水在37℃密封箱里保溫發酵過程中理化指標的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臭豆腐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2等。維生素B12可以延緩大腦老化進程,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需要注意的是,臭豆腐中含有的胺類物質可與亞硝酸鹽反應,生成致癌物亞硝胺。因此,在吃臭豆腐時,最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阻斷亞硝胺的生成。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多食臭豆腐可以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是因為豆腐中含 。(2)要得到黑如墨的臭豆腐又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硫酸亞鐵較適宜的上色濃度為 g/L。(3)臭豆腐與新鮮蔬菜和水果搭配食用更健康的原因是 。【答案】(1)B12(2)0.12(3)能阻斷亞硝胺的生成【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有害化學物質的性質與人體健康;均衡營養與健康【解析】【解答】(1)由短文可知,維生素B12可以延緩大腦老化進程,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而臭豆腐富含維生素B12;故答案為:B12;(2)由短文可知,在臭豆腐的制作過程中硫酸亞鐵的最大使用濃度為0.15g/L,而由圖可知,當硫酸亞鐵濃度為0.12g/L時,L值幾乎為零,故硫酸亞鐵較適宜的上色濃度為0.12g/L;故答案為:0.12;(3)由短文可知, 臭豆腐中含有的胺類物質可與亞硝酸鹽反應,生成致癌物亞硝胺,在吃臭豆腐時,最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阻斷亞硝胺的生成。故答案為:能阻斷亞硝胺的生成。【分析】(1)根據短文信息可知臭豆腐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12可以延緩大腦老化進程,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臭豆腐是黑色的,從短文信息可知為黑色,從圖1可知硫酸亞鐵濃度為0.12g/L時,L值幾乎為零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短文信息臭豆腐中含有的胺類物質可與亞硝酸鹽反應,生成致癌物亞硝胺,在吃臭豆腐時,最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阻斷亞硝胺的生成進行分析解答。(1)由短文可知,維生素B12可以延緩大腦老化進程,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而臭豆腐富含維生素B12。(2)由短文可知,在臭豆腐的制作過程中硫酸亞鐵的最大使用濃度為0.15g/L,而由圖可知,當硫酸亞鐵濃度為0.12g/L時,L值幾乎為零,故硫酸亞鐵較適宜的上色濃度為0.12g/L。(3)由短文可知,在吃臭豆腐時,最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阻斷亞硝胺的生成。20.(2025·衡陽模擬)氫能是最理想的能源。下圖是一種比較經濟的制取氫氣的工藝流程。(1)I中得到的氫氣是一種清潔燃料,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II反應生成兩種氧化物。另一種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請說明理由: 。(3)Ⅲ反應前后,鋁元素的化合價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答案】(1)(2)Al(OH)3中含Al、H、O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成物氧化鋁中只含Al、O元素,所以另一種生成的氧化物中一定含H、O元素(3)降低【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氫氣的化學性質與燃燒實驗【解析】【解答】(1)氫氣是一種清潔燃料原因是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無污染,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H2+O22H2O。(2)Al(OH)3中含Al、H、O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氫氧化鋁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鋁和水,原因是生成物氧化鋁中只含Al、O元素,所以生成的另一種氧化物中一定含H、O元素。(3)在氧化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鋁為單質其化合價為零,則Ⅲ反應前后,鋁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分析】(1)根據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對環境無污染來解答;(2)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氫氧化鋁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鋁和水來解答;(3)根據單質中的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1)氫氣是一種清潔燃料,原因是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后只生成水,無污染,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H2+O22H2O。(2)由化學式可知,Al(OH)3中含Al、H、O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成物氧化鋁中只含Al、O元素,所以另一種生成的氧化物中一定含H、O元素,故填Al(OH)3中含Al、H、O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成物氧化鋁中只含Al、O元素,所以另一種生成的氧化物中一定含H、O元素。(3)氧化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鋁為單質,其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則Ⅲ反應前后,鋁元素的化合價降低,故填降低。21.(2025·衡陽模擬)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是 。(2)實驗室高錳酸鉀制取較純凈的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ㄌ钭帜感蛱枺?br/>(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 ?。ㄌ頱或c)導管進。(4)用如圖所示裝置,完成實驗探究。其中、為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o、p為濕潤的紫色石蕊小花??梢哉f明的密度比空氣大的實驗現象為_____(填序號)。A.燒杯中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 B.p比o先變紅【答案】(1)錐形瓶(2)AC(3);c(4)A【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根據圖中儀器a的特征可知其名稱是錐形瓶;(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反應,則選擇發生裝置A;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故收集裝置可選C;(3)實驗室常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來制取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用裝置F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氣體應從c導管口進入;(4)A、燒杯中的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下層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符合題意;B、該實驗中m、n處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色;而o、p處濕潤的紫色石蕊小花變紅,說明二氧化碳與水發生了反應生成碳酸,碳酸石蕊變紅色;但是該實驗中,導管通入底部,p比o先變紅,不能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1)根據實驗室常見儀器來解答;(2)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發生裝置,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來選擇收集裝置來解答;(3)根據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來解答;(4)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變紅色來解答。(1)由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反應,發生裝置可選A,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故收集裝置可選C,故填:AC;(3)實驗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用裝置F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氣體應從c導管口進入;(4)A、燒杯中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蠟燭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下層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符合題意;B、該實驗中,m、n處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色,o、p處濕潤的紫色石蕊小花變紅,說明二氧化碳與水發生了反應,但是該實驗中,導管通入底部,p比o先變紅,不能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符合題意。故選A。22.(2025·衡陽模擬)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對其是否變質及變質程度展開探究。【定性分析】(1)為檢測久置空氣中氫氧化鈉是否變質,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I.久置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變質的原因是 ?。ㄓ没瘜W方程式表示)II.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試管 中的實驗(填1或2)。【定量測定】為了測定ag變質氫氧化鈉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①組裝裝置,檢查氣密性良好;②加入藥品,稱量處裝置質量為,滴入足量稀鹽酸;③完全反應后稱量處裝置質量為;④后續處理。【實驗分析】(2)I.判斷變質的氫氧化鈉中雜質已完全反應的實驗現象 ?。?br/>II.B處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III.利用實驗數據,變質氫氧化鈉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用字母列式表達)。【答案】;2;A中不再產生氣泡;吸收中的水蒸氣;【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酸堿鹽的應用;空氣中常見酸堿鹽的質量或性質變化及貯存法;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I.久置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變質的原因是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II. 碳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加入酚酞后溶液均變紅,故實驗1不能驗證;證明氫氧化鈉是否變質,主要是判斷碳酸鈉的存在,若試管2中有氣泡產生,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而碳酸鈉與鹽酸生成二氧化碳,證明碳酸鈉的存在,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2)I. 碳酸鈉存在,則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就會產生氣泡,若當沒有氣泡產生時,說明碳酸鈉以及被全部反應完畢;II.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B處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III. C裝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根據增加質量為生成二氧化碳質量,再根據碳原子質量守恒,碳酸鈉中碳原子質量與二氧化碳中碳原子質量相等,則設碳酸鈉質量為m來計算碳元素的質量為:m××100%=(c-b)××100%,m=,所以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則變質氫氧化鈉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均顯堿性,均能使酚酞變紅色來解答;(2)根據變質的氫氧化鈉中雜質是碳酸鈉,碳酸鈉和鹽酸反應不再有氣泡產生時說明碳酸鈉完全反應,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氣體,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解答。23.(2025·衡陽模擬)某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雜質為),進行如下實驗。100g粗鹽樣品置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將25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上述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下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氫氧化鈉溶液質量/g 50 50 50 50 50產生沉淀質量/g 1.45 2.9 m 5.8 5.8(1)m的值為 ;(2)計算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4.35(2)解:設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為xx=9.5g則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答: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0.5%【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解析】【解答】(1)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第一次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45g,第二次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2.9g,說明每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1.45g沉淀,則m的值為:,第四次和第五次生成沉淀的質量相同,說明第四次氯化鎂完全反應。(2) 解:設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為x解得 x=9.5g則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答: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0.5%【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分析當氯化鎂沒有完全反應時,每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45g,當加入氫氧化鈉的質量相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相等說明氯化鎂完全反應來解答;(2)根據氯化鎂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氫氧化鎂沉淀的方程式中已知氫氧化鎂沉淀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氯化鎂的質量以及樣品中的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來解答。(1)由表可知,第一次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45g,第二次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2.9g,說明每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1.45g沉淀,則m的值為:,第四次和第五次生成沉淀的質量相同,說明第四次氯化鎂完全反應。(2)見答案。1 / 1湖南省衡陽市2025年中考二?;瘜W試題1.(2025·衡陽模擬)湖南是美食之鄉,下列美食制作過程中,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長沙臭豆腐發酵 B.永州東安雞切配C.湘西臘肉切片 D.衡陽魚丸子捏制2.(2025·衡陽模擬)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檢查氣密性A.加熱液體B.檢查氣密性C.測定溶液的pHD.稀釋濃硫酸3.(2025·衡陽模擬)在《哪吒2·魔童鬧?!防?,無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煉制仙丹,經古人記載煉丹時是將紅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爐中加熱,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由化學方程式可以獲取的信息中,錯誤的是A.氧化汞在加熱的條件下發生了分解反應B.每2個氧化汞分子加熱分解生成2個汞原子和1個氧分子C.每217份質量的氧化汞完全反應生成201份質量的汞和32份質量的氧氣D.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4.(2025·衡陽模擬)在“自制簡易凈水器”的項目化學習中,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凈水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凈水器能將硬水軟化B.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過濾水中的不溶性雜質C.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異味D.凈化后的水仍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5.(2025·衡陽模擬)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是關鍵。磷酸鐵鋰是一種常用的電池材料,其中鋰元素(Li)的化合價為+1價,磷元素(P)的化合價為+5價,則鐵元素(Fe)的化合價為A.+1 B. C.+3 D.+46.(2025·衡陽模擬)“衡陽魚粉”湯中富含鈣元素,缺鈣可能導致A.貧血 B.夜盲癥 C.佝僂病 D.甲狀腺腫大7.(2025·衡陽模擬)如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改進裝置,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集氣瓶中水液封導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B.本實驗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紅磷C.燃燒匙中的紅磷需足量,否則測定結果偏小D.集氣瓶的容積是,最終量筒中有水進入集氣瓶8.(2025·衡陽模擬)“糖醋排骨”是一道傳統名菜,其烹飪過程中用到了黃酒和食醋。黃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乙酸發生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使烹飪出的菜品別具香味。下列關于乙酸乙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乙酸乙酯中含有一個氧分子B.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6C.每個乙酸乙酯分子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D.乙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9.(2025·衡陽模擬)分類法是初中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各組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A.、、都屬于堿B.Fe、Zn、F在人體內都屬于微量元素C.青銅、黃銅、氧化銅都屬于金屬材料D.、、都屬于復合肥料10.(2025·衡陽模擬)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CO2人工合成淀粉。下圖為CO2合成淀粉的關鍵步驟(制取甲醇),分析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B.甲醇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C.該反應需催化劑且催化劑質量減少D.該技術可助力“碳中和”目標11.(2025·衡陽模擬)某同學欲配制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用蒸餾水洗滌試劑瓶后立即盛裝配好的氯化鈉溶液B.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讀數,溶質質量分數偏大C.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增大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D.需要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為12.(2025·衡陽模擬)物質的檢驗、鑒別、除雜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區分氧化銅和鐵粉 觀察顏色B 鑒別和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氣體中,觀察現象C 檢驗稀鹽酸中是否混有 取樣,加入溶液,觀察現象D 除去溶液中 加入過量溶液、過濾A.A B.B C.C D.D13.(2025·衡陽模擬)邏輯推理正確的是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B.堿中都含有氫氧根,所以堿中一定含有氫元素C.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則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D.有機化合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有機化合物14.(2025·衡陽模擬)實驗小組用pH傳感器研究溶液與稀硫酸的反應,實驗裝置及測定結果如下圖已知:,難溶于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實驗中可觀察到溶液變渾濁B.a處,說明燒杯中事先盛放的是溶液C.b處,說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D.c處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15.(2025·衡陽模擬)某碳酸鈣樣品中混有少量氧化鈣,取樣品高溫煅燒至固體質量不再變化,剩余固體質量為。原樣品中碳酸鈣質量分數為A. B.75% C. D.16.(2025·衡陽模擬)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請用適當的化學符號填空。(1)人體含量最多的元素 。(2)燒堿中的陰離子 。(3)標出錳酸鉀中錳元素化合價 。17.(2025·衡陽模擬)向井穴板的孔穴中加稀鹽酸,5中加硫酸銅溶液,6中加硝酸銀溶液。(1)孔穴1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孔穴4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3)能證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是_____(填序號)。A.4、6 B.5、6 C.2、4、618.(2025·衡陽模擬)時,分別向盛有水的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0克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使其充分溶解,可觀察到如圖1所示的現象。完成下面小題。(1)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為 (選填“a”或“b”)。(2)時,B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 。(3)將A、B燒杯升溫至20℃時,甲溶液溶質質量分數 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填“>”“”“”)。19.(2025·衡陽模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臭豆腐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各地的臭豆腐中,湖南長沙臭豆腐因其“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軟如絨”的特點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臭豆腐坯的品質直接關系著臭豆腐鮮嫩程度、入味程度和油炸效果。生產工藝流程為:黃豆→豆腐坯→上色(用硫酸亞鐵等)→臭鹵浸泡→臭豆腐坯。國家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在臭豆腐的制作過程中硫酸亞鐵的最大使用濃度為0.15g/L。實驗小組研究了一定條件下硫酸亞鐵濃度對臭豆腐上色效果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L值表示顏色明度,為黑色,L=10.00為白色。)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特性主要來源于臭鹵的浸泡。鹵水在37℃密封箱里保溫發酵過程中理化指標的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臭豆腐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2等。維生素B12可以延緩大腦老化進程,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需要注意的是,臭豆腐中含有的胺類物質可與亞硝酸鹽反應,生成致癌物亞硝胺。因此,在吃臭豆腐時,最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阻斷亞硝胺的生成。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多食臭豆腐可以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是因為豆腐中含 。(2)要得到黑如墨的臭豆腐又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硫酸亞鐵較適宜的上色濃度為 g/L。(3)臭豆腐與新鮮蔬菜和水果搭配食用更健康的原因是 。20.(2025·衡陽模擬)氫能是最理想的能源。下圖是一種比較經濟的制取氫氣的工藝流程。(1)I中得到的氫氣是一種清潔燃料,原因是 ?。ㄓ没瘜W方程式表示)。(2)II反應生成兩種氧化物。另一種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請說明理由: 。(3)Ⅲ反應前后,鋁元素的化合價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21.(2025·衡陽模擬)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是 。(2)實驗室高錳酸鉀制取較純凈的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 (填b或c)導管進。(4)用如圖所示裝置,完成實驗探究。其中、為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o、p為濕潤的紫色石蕊小花。可以說明的密度比空氣大的實驗現象為_____(填序號)。A.燒杯中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 B.p比o先變紅22.(2025·衡陽模擬)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對其是否變質及變質程度展開探究。【定性分析】(1)為檢測久置空氣中氫氧化鈉是否變質,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I.久置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變質的原因是 ?。ㄓ没瘜W方程式表示)II.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試管 中的實驗(填1或2)。【定量測定】為了測定ag變質氫氧化鈉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①組裝裝置,檢查氣密性良好;②加入藥品,稱量處裝置質量為,滴入足量稀鹽酸;③完全反應后稱量處裝置質量為;④后續處理。【實驗分析】(2)I.判斷變質的氫氧化鈉中雜質已完全反應的實驗現象 ?。?br/>II.B處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br/>III.利用實驗數據,變質氫氧化鈉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ㄓ米帜噶惺奖磉_)。23.(2025·衡陽模擬)某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雜質為),進行如下實驗。100g粗鹽樣品置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將25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上述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下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氫氧化鈉溶液質量/g 50 50 50 50 50產生沉淀質量/g 1.45 2.9 m 5.8 5.8(1)m的值為 ??;(2)計算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為物理變化。而豆腐發酵的過程中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永州東安雞切配、 臘肉切片、 魚丸子捏制過程中均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符合題意的是A,不符合題意的BCD。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2.【答案】B【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稀釋濃硫酸【解析】【解答】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且大拇指不能放在試管夾短柄上,防止試管脫落,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制取氧氣的簡易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方法是將導管置于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該操作正確,符合題意;C、測定溶液的pH時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上,觀察顏色的變化,然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不能將pH試紙直接伸入溶液中,否則會污染待測液,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稀釋濃硫酸時是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熱量盡快散發出去,不能將水注入濃硫酸中,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且拇指不能按住試管夾的短柄來解答;B、根據制取氧氣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是先把導管放與水中后,再雙手掌緊貼試管外壁觀看導管口是否有氣泡來判別氣密性來解答;C、根據測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去待測溶液滴于pH試紙上,過一會兒與標準紙色卡進行對比讀數來解答;D、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是將濃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來加快散熱速度,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以免產生燒傷事件來解答。3.【答案】C【知識點】分解反應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解析】【解答】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氧化汞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汞和氧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2個氧化汞分子加熱分解生成2個汞原子和1個氧分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每434份質量的氧化汞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402份質量的汞和32份質量的氧氣,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的方程式的含義,以及化學變化中的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分解反應的概念來解答。4.【答案】D【知識點】水的凈化;硬水與軟水;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解析】【解答】A、硬水軟化是要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該簡易凈水器只能除去不溶性雜質,無法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等,不能將硬水軟化,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而不是過濾不溶性雜質,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過濾,除去水中較大顆粒和較小顆粒的不溶性雜質,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該簡易凈水器只能除去不溶性雜質、吸附部分色素和異味,無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所以凈化后的水仍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簡易凈水器中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過濾分離溶和不溶物,凈化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雜質是混合物,硬水通過煮沸可以變成軟水來解答。5.【答案】B【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解析】【解答】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故磷酸亞鐵鋰中鋰元素顯+1價,磷元素顯+5價,氧元素顯﹣2價,則鐵元素的化合價是。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6.【答案】C【知識點】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解答】根據元素在人體中的的重要作用。青少年缺鐵會得佝僂病,中老人缺鈣會骨質疏松;缺鐵會引起貧血;缺缺維生素A會患盲癥;缺碘易患甲狀腺腫大。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青少年缺鐵會得佝僂病,中老人缺鈣會骨質疏松來解答。7.【答案】D【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解析】【解答】A、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要求裝置應該是密封狀態,因此集氣瓶中水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木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壓強不變,無法根據液面變化分析出氧氣的含量,因此本實驗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紅磷,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燃燒匙中的紅磷需足量才能完全消耗氧氣,導致氧氣不能消耗完全,使測定結果偏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紅磷燃燒消耗集氣瓶內的氧氣,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集氣瓶的容積是 200mL ,且集氣瓶中有部分水,故集氣瓶中空氣的體積小于200mL,則消耗氧氣的體積小于200mL×=40mL,故最終量筒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40mL,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氧氣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實驗室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時需選擇易燃燒的可燃物,不與氧氣以外的物質反應,生成物不能是氣體,反應物也不能是氣體,而且需要足量才能完全消耗氧氣來解答。8.【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乙酸乙酯由乙酸乙酯分子構成, 每個乙酸乙酯分子中含2個氧原子,而乙酸乙酯中不含氧分子,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乙酸乙酯由乙酸乙酯分子構成,每個乙酸乙酯分子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乙酸乙酯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故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一個分子由幾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的式量就是各原子的相對質量總和來解答。9.【答案】B【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酸、堿、鹽的概念【解析】【解答】A、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堿,而NaOH、Ca(OH)2屬于堿,C2H5OH是于含碳化合物,屬于有機物,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Fe、Zn、F在人體內都屬于微量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青銅、黃銅都屬于金屬材料,氧化銅屬于金屬氧化物,不屬于金屬材料,而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復合肥料是指某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而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屬于復合肥料,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的化合物是堿,乙醇是有機物來解答;B、根據人體中的元素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來解答;C、根據金屬、合金均具有金屬特性,屬于金屬材料來解答;D、根據某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鉀中的任意兩種元素或三種元素就是復合肥來解答。10.【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由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甲為CO2、乙為H2、丙為CH3OH、丁為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由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總數發生了改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甲醇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3:1,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由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一定條件不一定需要催化劑,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目標,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反應模型圖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的方程式的含義進行理解,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且該反應實現了碳中和來解答。11.【答案】D【知識點】藥品的取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A、用蒸餾水洗滌試劑瓶后立即盛裝配好的氯化鈉溶液,相當于稀釋了溶液,會導致試劑瓶中氯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5%,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量取水的體積時若仰視讀數,讀數偏小,實際值偏大,即水的質量偏大,故所配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加速溶解,不能增大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配制的氯化鈉溶液,需要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配制一定質量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需要計算、稱固體、量液體、溶解、裝瓶貼標簽的步驟,量取液體時讀數應該與液體的凹液面平行讀數,溶解時的玻璃棒加快溶解速度來解答。12.【答案】C【知識點】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氧化銅和鐵粉都是黑色粉末,觀察顏色無法區分,不能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 ;B、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均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C、硫酸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鹽酸,鹽酸不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故取樣加入溶液,根據是否產生白色沉淀,可檢驗稀鹽酸中是否混有硫酸,符合題意;D、氯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能除去氯化鉀中混有的碳酸鉀雜質,但加入氯化鈣過量,會使溶液中混入氯化鈣新雜質,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氧化銅和鐵粉都是黑色粉末來解答;B、根據氮氣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均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來解答;C、根據硫酸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鹽酸,鹽酸不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來解答;D、根據氯化鈣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鉀來解答。13.【答案】B【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酸、堿、鹽的概念;有機物的特征、分類及聚合物的特性【解析】【解答】A、中和反應是酸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酸與金屬氧化物,或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推理錯誤,不符合題意;B、堿的概念是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OH-中含有氫元素(H), 因此任何堿都必然含有氫元素,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屬于置換反應,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鐵高溫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鐵,不屬于置換反應,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如CO、CO2、CaCO3,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就是中和反應來解答;B、根據堿的概念是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中有氫來解答;C、根據置換反應的概念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來解答;D、根據有機物的概念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含有碳酸根的物質是無機物來解答。14.【答案】D【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A、由可知,實驗過程中會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故觀察到溶液變渾濁,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圖象可知,a處,該溶液的pH值由大于7逐漸減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該操作是向稀Ba(OH)2溶液中逐漸滴入稀硫酸,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方程式可知,當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時得到液體物質只有水,故液體的,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c處pH小于7,溶液顯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氫氧化鋇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水,該反應過程中的溶液pH值變化由大于7到小于7;堿性物質能使酚酞變紅色,酸性物質和中性物質不使酚酞變紅色來解答。15.【答案】B【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3.3g;解:設樣品中碳酸鈣質量為x原樣品中碳酸鈣質量分數為為: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物質的總質量不變來計算出減少的質量為二氧化碳的質量;再根據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已知二氧化碳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原混合物中的碳酸鈣的質量來解答。16.【答案】(1)O(2)(3)【知識點】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解答】(1)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氧元素,其符號為O。(2)燒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其中的陰離子為氫氧根離子,符號為OH-。(3)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在錳酸鉀中鉀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則錳元素化合價為,則標出錳元素的化合價為:。【分析】(1)根據人體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是氧、碳、氫、鈣來解答;(2)根據氫氧化鈉是堿,俗稱燒堿來解答;(3)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1)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氧元素,符號為O。(2)燒堿為氫氧化鈉的俗稱,其中的陰離子為氫氧根離子,符號為OH-。(3)錳酸鉀的化學式為K2MnO4,其中鉀元素化合價為+1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錳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1)×2+x+(-2)×4=0,解得x=+6,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化合價,且符號在前,符號在后,則標出錳元素的化合價為:。17.【答案】(1)(2)鐵片溶解,產生氣泡,溶液變成淺綠色(3)B;C【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金屬活動性的探究【解析】【解答】(1)孔穴1中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為:;(2)孔穴4中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觀察到鐵片溶解并產生氣泡,溶液變成淺綠色;(3)A、稀鹽酸與鐵片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會有氣泡產生以及溶液會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氫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但不能證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B、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從藍色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銅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綜上說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鐵>銅>銀,符合題意;C、稀鹽酸與銅片不反應,表明氫比銅活潑,而稀鹽酸與鐵片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生成物中會有氣泡產生以及溶液會變為淺綠色,則說明鐵比氫活潑,銅與硝酸銀,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即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由此說明銅比銀活潑;綜上對比可知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鐵>銅>銀,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C.【分析】(1)根據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2)根據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現象產生氣泡,溶液變成淺綠色來解答;(3)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可知,強者置換弱者來解答。(1)孔穴1中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為:;(2)孔穴4中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故觀察到:鐵片溶解,產生氣泡,溶液變成淺綠色;(3)A、稀鹽酸與鐵片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會有氣泡產生以及溶液會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氫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但不能證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錯誤;B、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從藍色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銅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綜上,說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鐵>銅>銀,正確;C、稀鹽酸與銅片不反應,說明氫比銅活潑,稀鹽酸與鐵片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會有氣泡產生以及溶液會變為淺綠色,說明鐵比氫活潑,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為藍色,說明銅比銀活潑,綜上,說明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鐵>銅>銀,正確。故選:BC。18.【答案】(1)a(2)33.3%(3)=【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解答】(1)在15℃時,分別向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0克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使其充分溶解,甲中固體部分溶解,乙中固體完全溶解,說明15℃時溶解度:甲<乙,則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為a;(2)15℃時B燒杯中溶質完全溶解,則該溫度下B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3)將A、B燒杯升溫至20℃,20℃時甲、乙的溶解度均大于50g,說明20℃時,A、B燒杯中的溶質均全部溶解,溶質質量相等,溶劑質量相等;則該溫度下甲、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分析】(1)根據相同溫度時的100克水中加入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溶解完全比沒有溶解完的溶解度大來解答;(2)根據某溫度時的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等于溶質的質量除以溶液的質量來解答;(3)根據某溫度時的不同物質的溶解度來判斷該溫度下的一定質量的水中溶解一定質量的溶質是否是飽和溶液以及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解答。(1)5℃時,分別向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0克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使其充分溶解,甲中固體部分溶解,乙中固體完全溶解,說明15℃時,溶解度:甲<乙,則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為a;(2)15℃時,B燒杯中溶質完全溶解,則該溫度下,B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3)將A、B燒杯升溫至20℃,20℃時,甲、乙的溶解度均大于50g,說明20℃時,A、B燒杯中的溶質均全部溶解,溶質質量相等,溶劑質量相等,則該溫度下,甲、乙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故填:=。19.【答案】(1)B12(2)0.12(3)能阻斷亞硝胺的生成【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有害化學物質的性質與人體健康;均衡營養與健康【解析】【解答】(1)由短文可知,維生素B12可以延緩大腦老化進程,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而臭豆腐富含維生素B12;故答案為:B12;(2)由短文可知,在臭豆腐的制作過程中硫酸亞鐵的最大使用濃度為0.15g/L,而由圖可知,當硫酸亞鐵濃度為0.12g/L時,L值幾乎為零,故硫酸亞鐵較適宜的上色濃度為0.12g/L;故答案為:0.12;(3)由短文可知, 臭豆腐中含有的胺類物質可與亞硝酸鹽反應,生成致癌物亞硝胺,在吃臭豆腐時,最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阻斷亞硝胺的生成。故答案為:能阻斷亞硝胺的生成。【分析】(1)根據短文信息可知臭豆腐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12可以延緩大腦老化進程,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臭豆腐是黑色的,從短文信息可知為黑色,從圖1可知硫酸亞鐵濃度為0.12g/L時,L值幾乎為零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短文信息臭豆腐中含有的胺類物質可與亞硝酸鹽反應,生成致癌物亞硝胺,在吃臭豆腐時,最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阻斷亞硝胺的生成進行分析解答。(1)由短文可知,維生素B12可以延緩大腦老化進程,降低老年癡呆的發病率,而臭豆腐富含維生素B12。(2)由短文可知,在臭豆腐的制作過程中硫酸亞鐵的最大使用濃度為0.15g/L,而由圖可知,當硫酸亞鐵濃度為0.12g/L時,L值幾乎為零,故硫酸亞鐵較適宜的上色濃度為0.12g/L。(3)由短文可知,在吃臭豆腐時,最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阻斷亞硝胺的生成。20.【答案】(1)(2)Al(OH)3中含Al、H、O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成物氧化鋁中只含Al、O元素,所以另一種生成的氧化物中一定含H、O元素(3)降低【知識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氫氣的化學性質與燃燒實驗【解析】【解答】(1)氫氣是一種清潔燃料原因是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無污染,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H2+O22H2O。(2)Al(OH)3中含Al、H、O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氫氧化鋁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鋁和水,原因是生成物氧化鋁中只含Al、O元素,所以生成的另一種氧化物中一定含H、O元素。(3)在氧化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鋁為單質其化合價為零,則Ⅲ反應前后,鋁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分析】(1)根據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對環境無污染來解答;(2)根據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氫氧化鋁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鋁和水來解答;(3)根據單質中的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1)氫氣是一種清潔燃料,原因是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后只生成水,無污染,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H2+O22H2O。(2)由化學式可知,Al(OH)3中含Al、H、O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成物氧化鋁中只含Al、O元素,所以另一種生成的氧化物中一定含H、O元素,故填Al(OH)3中含Al、H、O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生成物氧化鋁中只含Al、O元素,所以另一種生成的氧化物中一定含H、O元素。(3)氧化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鋁為單質,其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則Ⅲ反應前后,鋁元素的化合價降低,故填降低。21.【答案】(1)錐形瓶(2)AC(3);c(4)A【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氣體制取裝置的探究【解析】【解答】(1)根據圖中儀器a的特征可知其名稱是錐形瓶;(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反應,則選擇發生裝置A;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故收集裝置可選C;(3)實驗室常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來制取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用裝置F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氣體應從c導管口進入;(4)A、燒杯中的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下層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符合題意;B、該實驗中m、n處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色;而o、p處濕潤的紫色石蕊小花變紅,說明二氧化碳與水發生了反應生成碳酸,碳酸石蕊變紅色;但是該實驗中,導管通入底部,p比o先變紅,不能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1)根據實驗室常見儀器來解答;(2)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發生裝置,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來選擇收集裝置來解答;(3)根據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來解答;(4)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大于空氣密度,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變紅色來解答。(1)由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反應,發生裝置可選A,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故收集裝置可選C,故填:AC;(3)實驗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用裝置F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氣體應從c導管口進入;(4)A、燒杯中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蠟燭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下層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符合題意;B、該實驗中,m、n處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色,o、p處濕潤的紫色石蕊小花變紅,說明二氧化碳與水發生了反應,但是該實驗中,導管通入底部,p比o先變紅,不能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符合題意。故選A。22.【答案】;2;A中不再產生氣泡;吸收中的水蒸氣;【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酸堿鹽的應用;空氣中常見酸堿鹽的質量或性質變化及貯存法;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I.久置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變質的原因是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II. 碳酸鈉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都顯堿性,加入酚酞后溶液均變紅,故實驗1不能驗證;證明氫氧化鈉是否變質,主要是判斷碳酸鈉的存在,若試管2中有氣泡產生,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而碳酸鈉與鹽酸生成二氧化碳,證明碳酸鈉的存在,說明氫氧化鈉已經變質;(2)I. 碳酸鈉存在,則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就會產生氣泡,若當沒有氣泡產生時,說明碳酸鈉以及被全部反應完畢;II.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B處裝置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III. C裝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根據增加質量為生成二氧化碳質量,再根據碳原子質量守恒,碳酸鈉中碳原子質量與二氧化碳中碳原子質量相等,則設碳酸鈉質量為m來計算碳元素的質量為:m××100%=(c-b)××100%,m=,所以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則變質氫氧化鈉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均顯堿性,均能使酚酞變紅色來解答;(2)根據變質的氫氧化鈉中雜質是碳酸鈉,碳酸鈉和鹽酸反應不再有氣泡產生時說明碳酸鈉完全反應,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氣體,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來解答。23.【答案】(1)4.35(2)解:設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為xx=9.5g則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答: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0.5%【知識點】含雜質物質的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解析】【解答】(1)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第一次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45g,第二次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2.9g,說明每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1.45g沉淀,則m的值為:,第四次和第五次生成沉淀的質量相同,說明第四次氯化鎂完全反應。(2) 解:設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鎂的質量為x解得 x=9.5g則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答:該粗鹽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90.5%【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分析當氯化鎂沒有完全反應時,每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45g,當加入氫氧化鈉的質量相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相等說明氯化鎂完全反應來解答;(2)根據氯化鎂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氫氧化鎂沉淀的方程式中已知氫氧化鎂沉淀的質量和式量來計算氯化鎂的質量以及樣品中的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來解答。(1)由表可知,第一次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45g,第二次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2.9g,說明每加入50g氫氧化鈉溶液,生成1.45g沉淀,則m的值為:,第四次和第五次生成沉淀的質量相同,說明第四次氯化鎂完全反應。(2)見答案。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衡陽市2025年中考二?;瘜W試題(學生版).docx 湖南省衡陽市2025年中考二?;瘜W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