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州市黃埔區部分學校聯考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卷1.(2025·黃埔模擬)物質在不斷運動和變化,在氧-碳循環過程中,碳元素由大氣圈進入水圈的變化是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動植物的呼吸作用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燒【答案】A【知識點】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解析】【解答】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是碳元素由大氣圈進入水圈的變化,符合題意;B、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是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是碳元素由生物圈進入大氣圈的變化,不符合題意;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是碳元素由大氣圈進入生物圈的變化,不符合題意;D、化石燃料的燃燒是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是碳元素由巖石圈進入大氣圈的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所給氧-碳循環的原理分析。2.(2025·黃埔模擬)“關愛生命,擁抱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油鍋不慎著火,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澆滅B.蚊蟲叮咬時釋放出的蟻酸使人覺得不適,可涂抹氫氧化鈉溶液處理C.感冒發燒時,立即大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以到達快速降溫的效果D.均衡膳食,多吃水果或蔬菜可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答案】D【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有害化學物質的性質與人體健康;均衡營養與健康;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油為液體,油鍋不慎著火,不能用水澆滅,可采用蓋鍋蓋或加入大量蔬菜等方法滅火,不符合題意;B、蚊蟲叮咬時釋放出的蟻酸使人覺得不適,需涂抹弱堿性物質進行處理,如碳酸氫鈉溶液,但不能用具有強腐蝕性的氫氧化鈉處理,不符合題意;C、感冒發燒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服用對乙酰氨基酚,不符合題意;D、水果或蔬菜中富含維生素,均衡膳食,多吃水果或蔬菜可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液體可燃物失火不能用水滅火分析;B、根據酸堿的反應原理及氫氧化鈉的腐蝕性分析;C、根據要結合病情對癥選用藥物分析;D、根據水果或蔬菜中富含維生素分析。3.(2025·黃埔模擬)下列關于空氣成分及空氣質量的說法,錯誤的是A.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B.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稀有氣體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燈D.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答案】B【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解析】【解答】A、空氣按體積分數計算,氮氣最多,約占78%,不符合題意;B、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氮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為空氣主要成分,不屬于空氣污染物,不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符合題意;C、稀有氣體通電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燈,不符合題意;D、植樹造林可以凈化空氣,使用清潔能源,可以減少污染,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空氣的成分分析;B、根據空氣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氣污染物分析;C、根據稀有氣體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分析;D、根據植樹造林凈化空氣、清潔能源的使用可減少空氣污染分析。4.(2025·黃埔模擬)下列與化學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化學與農業: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B.化學與材料:棉花、羊毛都屬于合成材料C.化學與環境:的降雨呈酸性,一定是酸雨D.化學與科技:我國科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元素的分離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答案】D【知識點】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化學相關人物及貢獻【解析】【解答】A、改良酸性土壤常用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題意;B、棉花、羊毛都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題意;C、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pH<7的降雨不一定是酸雨。不符合題意;D、我國科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元素的分離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為我國稀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氫氧化鈉的腐蝕性分析;B、根據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分析;C、根據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分析;D、根據徐光憲在稀土領域的主要成就分析。5.(2025·黃埔模擬)《本草綱目》記載古法釀酒:“燒酒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蓋酒露也。”“燒酒”中有乙醇,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燒酒會散發出酒香,從微觀角度解釋為乙醇分子在運動B.“蒸令氣上……其清如水”與實驗室過濾操作原理相同C.“濃酒和糟入甑”,釀酒過程中包含了緩慢氧化D.乙醇可以用于體表和醫療器械的消毒【答案】B【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解析】【解答】A、燒酒會散發出酒香,是因為乙醇分子的不斷運動,運動到人的嗅覺器官,不符合題意;B、“蒸令氣上…… 其清如水”是通過加熱使沸點低的物質變成蒸氣再進行液體,與實驗室蒸餾操作原理相同,符合題意;C、釀酒過程中,糖類等物質在微生物作用下與氧氣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生成酒精等,不符合題意;D、乙醇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多數病毒和真菌,可以用于體表和醫療器械的消毒,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B、根據蒸餾原理分析;C、根據釀酒屬于緩慢氧化分析;D、根據乙醇的殺菌作用分析。6.(2025·黃埔模擬)鄰苯二甲酸酯(化學式C24H38O4)是一種增塑劑,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高溫時塑料瓶中的增塑劑分子更容易進入食品中。下列關于鄰苯二甲酸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鄰苯二甲酸酯由三種元素組成B.鄰苯二甲酸酯由66個原子構成C.鄰苯二甲酸酯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D.普通塑料瓶不宜直接盛放熱奶茶和熱奶制品【答案】B【知識點】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鄰苯二甲酸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符合題意;B、鄰苯二甲酸酯是由鄰苯二甲酸酯分子構成的,1個鄰苯二甲酸酯分子由24+38+4=66個原子構成,符合題意;C、鄰苯二甲酸酯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4):(38×1):(16×4)=288:38:64,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不符合題意;D、由題中信息可知,高溫時塑料瓶中的增塑劑分子更容易進入食品中,故普通塑料瓶不宜直接盛放熱奶茶和熱奶制品,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B、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C、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相對分子質量分析;D、根據普通塑料中的增塑劑對人體的危害分析。7.(2025·黃埔模擬)人體內的一些液體正常pH范圍是:唾液6.6~7.1,胃液0.9~1.5,胰液7.8~8.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上述液體中堿性最強的是胰液B.唾液不一定顯堿性C.大量飲水后胃液pH變小D.胃酸過多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答案】C【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A、pH大于7時溶液呈堿性,且pH越大堿性越強。所給人的體液中胰液pH大于7且值最大,堿性最強,不符合題意;B、溶液pH<7時顯酸性,pH=7時顯中性,pH>7時顯堿性,唾液pH范圍是6.6~7.1,不一定顯堿性,不符合題意;C、 胃液pH范圍是0.9~1.5,顯酸性。大量飲水后,酸性減弱,pH增大,符合題意;D、氫氧化鋁能與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發生中和反應,所以胃酸過多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溶液pH<7時顯酸性,數值越小酸性越強,pH=7時顯中性,pH>7時顯堿性,數值大,堿性越強,酸堿可發生化學反應分析。8.(2025·黃埔模擬)中國科學院首創室溫制氫方案,化學方程式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三種氧化物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該反應前后所有原子數目不變D.催化劑在該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答案】B【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解答】A、該反應中共涉及CO、H2O、CO2三種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的反應物中都是化合物,沒有單質參加,不屬于置換反應,符合題意;C、該反應前后所有原子數目不變,不符合題意;D、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氧化物是指含有兩種元素,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據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分析;C、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D、根據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特點分析。9.(2025·黃埔模擬)如圖是我國西漢青銅雁魚燈及其示意圖。燈油燃燒時,煙氣通過魚身和雁頸導入雁體內水中,減少對室內空氣的污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燈使用的青銅是一種金屬材料B.產生煙塵的原因是燈油不完全燃燒C.轉動燈罩隔絕空氣,可使燈火熄滅D.水能吸收煙塵,還能吸收一氧化碳【答案】D【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青銅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B、燈油為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碳粒等煙塵。不符合題意;C、轉動燈罩可使可燃物隔絕空氣而熄滅。不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及合金分析;B、根據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煙塵分析;C、根據隔離空氣的滅火原理分析;D、根據CO的難溶性分析。10.(2025·黃埔模擬)下列跨學科實踐活動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選項 實踐活動 化學知識A 將氯化鈉從海水中分離出來 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B 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 制氧劑必須含有氧元素C 用自制簡易凈水器凈化雨水 活性炭起到殺菌消毒作用D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煤爐越扇越旺是因為降低了煤的著火點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解析】【解答】A. 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將氯化鈉從海水中分離出來,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不符合題意;B.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所以制氧劑中必須含有氧元素,符合題意;C. 用自制簡易凈水器凈化雨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異味和色素,活性炭不能起到殺菌消毒作用,不符合題意;D. 煤爐越扇越旺是因為提供了充足的氧氣,從而使煤充分燃燒,著火點為物質的屬性,一般不會發生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的物質宜采用蒸發結晶分離分析;B、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C、根據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D、根據著火點為物質屬性,不會發生變化分析。11.(2025·黃埔模擬)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化學觀念: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其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B.科學探究與實踐: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之前要做燈火實驗C.科學思維:同種元素的質子數相同,所以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種元素D.科學態度與責任:山林嚴禁煙火,家用電器、圖書檔案室起火,不能用水來滅火【答案】C【知識點】元素的概念;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物質,不符合題意;B、久未開啟的菜窖內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會很高,需用燈火實驗檢測氧氣是否充足,以保證安全,不符合題意;C、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也可能是不同物質的分子,如水分子和氨氣分子質子數都是10,符合題意;D、山林防火需嚴禁煙火;電器、圖書火災用水滅火可能引發觸電或損壞物品,需使用其他滅火方式,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化學變化實質分析;B、根據久未開啟的菜窖內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會很高分析;C、根據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為同種元素分析;D、根據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分析。12.(2025·黃埔模擬)下列有關各物質的分離、鑒別、除雜與檢驗,所用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A 分離鐵粉與碳粉 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B 鑒別硫酸鈉和硝酸銀溶液 加入少量硝酸鋇溶液,觀察現象C 除去CO2中少量CO 點燃混合氣體D 檢驗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加入少量稀硫酸,觀察現象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鐵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碳粉不能與稀鹽酸反應,過濾,能分離出碳粉,但無法分離出鐵粉,A錯誤;B、Na2SO4和Ba(NO3)2反應生成白色沉淀,Ba(NO3)2和硝酸銀不反應,現象不同,可以鑒別,B正確;C、大量二氧化碳中存在少量CO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被點燃的,C錯誤;D、氫氧化鈉與碳酸鈉同時存在時,硫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氫氧化鈉被消耗完后才能與碳酸鈉反應。碳酸鈉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但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氫氧化鈉無法被消耗完,D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A.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B.復分解反應的定義為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形成兩種新的化學物的反應,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為生成物必須有沉淀、水、氣體三者其一。C.物質跟氧氣發生的燃燒反應必須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能發生:(1)物質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2)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3)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D.堿與鹽同時存在時,酸先與堿反應,堿消耗完后才能與鹽反應。13.(2025·黃埔模擬)如圖是KCl、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中混有少量KCl,可用蒸發結晶進行提純C.時,將與100g水充分混合,可形成180g溶液D.時,配制等質量飽和溶液和KCl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前者小于后者【答案】D【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溶解度與溫度有關,未指明具體溫度,不能比較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大小,不符合題意;B、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氯化鉀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中混有少量KCl,可用降溫結晶進行提純 ,不符合題意;C、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70g, 將與100g水充分混合, 最多溶解70g硝酸鉀,此時形成溶液的質量為,不符合題意;D、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鉀的溶解度, 配制等質量飽和溶液和KCl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硝酸鉀小于氯化鉀 ,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溶解度與溫度有關分析;B、根據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宜采用降溫結晶提純分析;C、根據溶解度確定所給溶劑中最多溶解的物質質量,從而計算溶液質量分析;D、根據溶解度大的物質配制成相等質量的飽和溶液時所需溶劑質量小分析。14.(2025·黃埔模擬)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目的 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與氧氣接觸 證明乙醇中含有碳元素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證明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實驗設計選項 A B C D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A、銅片上紅磷因溫度未達到著火點不燃燒,白磷燃燒,可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不符合題意;B、在酒精燈火焰上方罩一個涂抹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石灰水變渾濁,說明酒精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由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推知,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符合題意;C、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反應遵循的規律,氯化鈉與硝酸鉀不反應,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D、甲中鐵釘不接觸水,不生銹,乙中鐵釘不接觸氧氣,不生銹,沒有生銹的對比實驗,無法證明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實驗中變量為著火點分析;B、根據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可驗證物質中含碳元素分析;C、根據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需選擇化學變化分析;D、根據要證明鐵生銹需與水接觸,需選擇鐵生銹和缺少水不生銹的對比實驗分析。15.(2025·黃埔模擬)氟及其化合物是現代工業和生活重要的材料。某化學小組開啟了氟元素學習之旅。Ⅰ.識氟之初(1)從如圖可知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Ⅱ.探氟之源(2)工業上常用螢石(主要成分為)和濃硫酸在高溫下發生復分解反應,制取HF氣體,HF的化學名稱為 。該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Ⅲ.用氟之智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種含氟材料,可由四氟乙烯聚合而成,常用作沖鋒衣面料。(3)工業制備四氟乙烯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參加反應的甲、乙、丙、丁分子個數比為,請補全方框中丁的微粒模型 。(4)PTFE有“塑料王”之稱,其屬于 (填“金屬”或“無機非金屬”或“合成”)材料。(5)PTFE膜有微孔結構,其直徑約在0.1至之間。結合如表分析,PTFE膜可作為防水和透汗沖鋒衣面料原因 。類型 水蒸氣 雨水直徑/ 0.0004【答案】19.00;得到;氟化氫;;;合成;孔徑小于雨水大于水蒸氣,雨水透不過去,而水蒸氣可透出去【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從如圖可知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個數為7,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2)工業上常用螢石(主要成分為)和濃硫酸在高溫下發生復分解反應,制取HF氣體,HF的化學名稱為氟化氫。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F2+H2SO4CaSO4 +2HF↑。(3)工業制備四氟乙烯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參加反應的甲、乙、丙、丁分子個數比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2+C2H4C2F4+2H2↑,所以方框中丁的微粒模型為 。(4)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PTFE有“塑料王”之稱,其屬于合成材料。(5)PTFE膜有微孔結構,其直徑約在0.1至之間。結合如表分析,PTFE膜可作為防水和透汗沖鋒衣面料原因是:孔徑小于雨水大于水蒸氣,雨水透不過去,而水蒸氣可透出去。【分析】(1)根據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易得電子分析;(2)根據化學式命名及復分解是兩種化合物相換成分生成另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分析;(3)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4)根據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分析;(5)根據表中所給信息及PTFE膜有微孔結構的特點分析。16.(2025·黃埔模擬)生活中的污水常用物理、化學及生物方法進行分級處理。如圖為污水分級處理流程示意圖。(1)“一級處理”中,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主要去除水中 (選填“可溶性”或“不溶性”)雜質。(2)“二級處理”中,可在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來處理有機污染物。枯草芽孢桿菌是 (填“厭氧菌”或“好氧菌”)。(3)“進一步處理”包括消毒等步驟。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的飲用水消毒劑,可由亞氯酸鈉和氯氣反應制得,同時還會生成一種常見的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含鋁污泥能去除水中的磷。為探究影響污泥除磷率的因素,在錐形瓶中加入100mL模擬含磷廢水,按下表調節pH并控制相關變量。反應3小時后過濾,測定污泥樣品對磷的吸附量。實驗 酸堿度 污泥樣品/g 反應溫度/℃ 吸附量/1 3 0.3 25 3.132 7 0.3 25 2.623 11 0.3 25 2.14 7 0.4 25 x5 7 0.5 25 4.24①對比實驗1、2、3,可得出結論 。②通過實驗可知,相同條件下,等體積水中加入的污泥樣品質量越大,污泥除磷率越高。則實驗4中x的數值范圍是 。【答案】(1)不溶性(2)好氧菌(3)(4)其它條件相同時,一定范圍內,pH越小,吸附量越大;【知識點】水的凈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解析】【解答】(1)“一級處理”中,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后不溶性雜質沉淀,過濾可除去。主要去除水中不溶性雜質。(2)“二級處理”中,可在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來處理有機污染物。枯草芽孢桿菌是好氧菌。(3)“進一步處理”包括消毒等步驟。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的飲用水消毒劑,可由亞氯酸鈉和氯氣反應制得,同時還會生成一種常見的鹽,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ClO2=2ClO2+2NaCl。(4)①對比實驗必須控制變量唯一性,其它條件都應該相同,才可探究出該條件對實驗是否有影響。對比實驗1、2、3,可得出結論其它條件相同時,一定范圍內,pH越小,吸附量越大。②相同條件下,等體積水中加入的污泥樣品質量越大,污泥除磷率越高。實驗2、4、7變量是污泥樣品,其他條件相同,實驗4污泥樣品質量在實驗2、7之間,則實驗4吸附量在實驗2、7之間,2.62【分析】(1)根據過濾原理分析;(2)根據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確定其好氧的特點分析;(3)根據題中所給信息及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從而寫出反應方程式分析;(4)根據對比實驗的變量唯一性及題中所給數據及污泥除磷率的影響因素分析。(1)“一級處理”中,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后不溶性雜質沉淀,過濾可除去。主要去除水中不溶性雜質。(2)“二級處理”中,可在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來處理有機污染物。枯草芽孢桿菌是好氧菌。(3)“進一步處理”包括消毒等步驟。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的飲用水消毒劑,可由亞氯酸鈉和氯氣反應制得,同時還會生成一種常見的鹽,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ClO2=2ClO2+2NaCl。(4)①對比實驗必須控制變量唯一性,其它條件都應該相同,才可探究出該條件對實驗是否有影響。對比實驗1、2、3,可得出結論其它條件相同時,一定范圍內,pH越小,吸附量越大。②相同條件下,等體積水中加入的污泥樣品質量越大,污泥除磷率越高。實驗2、4、7變量是污泥樣品,其他條件相同,實驗4污泥樣品質量在實驗2、7之間,則實驗4吸附量在實驗2、7之間,2.6217.(2025·黃埔模擬)化學實踐小組圍繞金屬展開了如下項目式探究活動。【項目一】探究金屬的部分化學性質如圖所示,調節平衡后開始進行實驗。(1)實驗1:將鐵絲團浸入硫酸銅溶液,當觀察到 時,移走試劑瓶,發現穩定后的砝碼比起始位置 (填“高”或“低”)。(2)實驗2:一段時間后,鐵粉包下沉,原因是鐵粉與 發生反應,生成了鐵銹。(3)如圖甲為鋅與硫酸鎳和硫酸錳混合溶液充分反應后的粒子變化微觀示意圖。Ni、Zn、Mn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項目二】金屬的使用——金屬畫制作(4)金屬畫的制作方法為在金屬板上貼膜,然后刻畫圖案露出金屬板,將溶液滴在露出的金屬板上就可制得金屬畫。圖乙是利用金屬板與稀硫酸反應制得的“蝴蝶”。可選用的金屬板是 (填字母)。寫出制取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寫一個)。A.鐵板 B.鋅板 C.銅板 D.銀板【項目三】金屬的冶煉(5)《天工開物》中有關“火法”煉鋅的記載,可用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來煉得金屬鋅,請根據物質的組成與性質設計一個從爐甘石中提煉出鋅的方案,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來 。【答案】鐵絲團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淺綠;高;氧氣、水蒸氣;;AB;或;方法一:,方法二:,【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鐵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化學方程式 Fe+ CuSO4=FeSO4 +Cu,會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淺綠色。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能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反應后鐵 絲團質量增加,左邊下沉,右邊砝碼比起始位置高。(2)鐵粉與氧氣、水發生反應,生成鐵銹,鐵銹質量比鐵大,所以鐵粉包下沉。(3)由圖可知,鋅能與硫酸鎳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鎳,說明 鋅比鎳活潑,鋅與硫酸錳不反應,說明錳比鋅活潑,故 Ni、Zn、Mn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Mn> Zn > Ni。(4)①A、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可制得金屬畫,符合題意;B、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可制得金屬畫,符合題意;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排在氫后,銅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制得金屬畫,不符合題意;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銀排在氫后,銀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制得金屬畫,不符合題意。②制取“蝴蝶”過程中發生反應為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H2SO4=ZnSO4+H2↑;(5)碳酸鋅高溫分解,化學方程式為:;再用碳還原氧化鋅,化學方程式為:。或者碳酸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二氧化碳和水,之后用鎂等活潑金屬將鋅置換出來,化學方程式為,。【分析】(1)根據鐵絲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固體質量增加分析;(2)根據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共同作用分析;(3)根據金屬能否與鹽溶液反應可驗證金屬活動性強弱分析;(4)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發生反應分析;(5)根據碳酸鹽與酸反應,活動性強的金屬可與弱金屬鹽溶液反應,碳酸鹽高溫分解生成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被還原可得到金屬分析。18.(2025·黃埔模擬)某學習小組對展開研究。Ⅰ.探究的收集方法:【資料卡片】:一定范圍內,在水中溶解越多,所得溶液pH越小。【實驗一】:利用圖1裝置制取,并測定,將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斷在水中溶解的體積。(1)甲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待丙裝置中收集半瓶氣體時,關閉,充分振蕩丙裝置,測得丙、丁裝置中溶液的pH值分別為5.7和6.5。說明丙裝置中所溶解CO2的體積 (填“>”“<”或“=”)丁裝置所收集液體中CO2的體積,丙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乙裝置吸收HCl氣體,目的是 。【實驗二】:用氣體壓強傳感器測收集的氣體中CO2體積分數,選擇合適收集方法。(3)圖2是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中CO2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分析圖像,可得出的結論有: (寫一個即可)。Ⅱ.CO2減排新進展我國CO2減排的戰略是CCUS(CO2的捕集、利用與儲存)。下圖3為氨法捕集二氧化碳的流程圖。原理是利用氨水與二氧化碳在一定溫度下會反應生成碳酸氫銨。當溫度升高至38℃-60℃,將發生逆向反應,碳酸氫銨將分解。回答下列問題。(4)“吸收塔”中采用噴淋的方式目的是 ,該反應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因是 。(5)分離器的作用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 ,若分離器中溫度為,經分離器得到的溶液質量分數為 (結果保留到0.1%)。【答案】;>;;防止HCl溶于水,對pH測定造成影響;無論排水法還是向上排空氣法都不能收集到絕對純凈的CO2;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當溫度升高至38℃-60℃,碳酸氫銨將分解;過濾;18.0%【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鹽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解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待丙裝置中收集半瓶氣體時,關閉K3、K4,充分振蕩丙裝置,測得丙、丁裝置中溶液的pH值分別為5.7和6.5。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體積丙裝置中大于丁裝置中,丙中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乙裝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易溶于水,形成鹽酸酸性溶液,會對結果造成影響;(3)如圖是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中CO2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分析圖像,可得出的結論有:無論排水法還是向上排空氣法都不能收集到絕對純凈的CO2、排水法收集的CO2純度高于向上排空氣法;(4)“吸收塔”中采用噴淋的方式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當溫度升高至38℃-60℃,將發生逆向反應,碳酸氫銨將分解,因此該反應溫度不宜過高;(5)由圖3可知,分離器可以將固體和液體進行分離,則分離器的作用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操作;經過分離器后可以得到NH4HCO3固體,則濾液為NH4HCO3的飽和溶液,由圖4可知,T1℃時,NH4HCO3的溶解度為22g,此時經分離器得到的NH4HCO3溶液質量分數為;【分析】(1)根據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分析;(2)根據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鹽酸的揮發性分析;(3)根據圖像所給信息分析;(4)根據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分析;(5)根據過濾原理,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19.(2025·黃埔模擬)某學校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根據下圖所示的實驗,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探究。探究實驗一:通過溶液酸堿性變化的角度,驗證酸堿發生中和反應。圖②是圖①實驗過程中pH變化曲線。(1)試管①中證明堿與酸發生中和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________。(2)圖②中點d所示溶液中的溶質(酚酞除外)是________(填化學式)。(3)其中b、c、d三點對應溶液中所含溶質NaCl的質量大小關系是________。探究實驗二:(4)可以通過比較試管③和試管⑤,觀察到________現象,證明試管④中的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5)要證明試管④中的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還可以選用的物質是______。A. 溶液 B. 石蕊試液 C. 鐵粉 D. 酚酞(6)實驗二是通過證明________(填“反應物消失”或“新物質產生”),證明酸堿發生中和反應。【答案】(1) 溶液由紅色逐漸變為無色 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2) HCl、NaCl(3)(4) 試管③有氣泡產生,試管⑤無明顯現象(5) B,C(6) 反應物消失【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滴入稀鹽酸,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鈉顯中性,稀鹽酸顯酸性,均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故溶液由紅色逐漸變為無色,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2)圖②中點d所示溶液pH小于7,此時稀鹽酸過量,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HCl;(3)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b點時,pH大于7,此時氫氧化鈉還未完全反應,c點時,pH=7,此時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d點時,pH小于7,此時稀鹽酸過量,故b→c段生成氯化鈉的質量逐漸增大,c點時,生成氯化鈉的質量達到最大,c→d段稀鹽酸過量,無氯化鈉生成,故b、c、d三點對應溶液中所含溶質NaCl的質量大小關系是:b<c=d;(4)試管③中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觀察到產生氣泡,說明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試管⑤中滴入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稀鹽酸消失,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5)A、硝酸銀與氯化鈉、鹽酸均能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無法證明試管④中的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不符合題意;B、紫色石蕊試液在酸性溶液中變紅,在堿性溶液中變藍,在中性溶液中不變色,故加入石蕊試液,溶液為藍色或紫色,說明稀鹽酸消失,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符合題意;C、鐵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加入鐵粉,無明顯現象,說明稀鹽酸消失,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符合題意;D、無色酚酞試液在堿性溶液中變紅,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變色,如果酸堿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顯中性,滴入酚酞試液,溶液也是無色,無法用酚酞試液證明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不符合題意。(6)實驗二中,試管③中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觀察到產生氣泡,說明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試管⑤中滴入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稀鹽酸消失,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故實驗二是通過證明反應物消失,證明酸堿發生中和反應。【分析】(1)根據無色酚酞試液遇堿性溶液變紅,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變色分析;(2)根據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d點溶液酸過量分析;(3)根據隨反應的發生氯化鈉質量增大,質量分數增大,反應結束后保持不變分析;(4)根據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無明顯現象分析;(5)根據氫氧化鈉和鹽酸的化學性質分析;(6)根據實驗二是通過證明反應物消失證明反應的發生分析。20.(2025·黃埔模擬)硫氧粉(化學式為)在食品、印染等行業中有著廣泛應用,但易被氧氣氧化為。化學興趣小組對硫氧粉開展了以下探究。資料1:與稀硫酸、稀鹽酸能發生類似于與稀硫酸、稀鹽酸的反應。資料2:與均為白色沉淀,能溶于鹽酸,不能溶于鹽酸。資料3:與NaOH溶液的反應與與NaOH溶液類似:還能使品紅溶液褪色。Ⅰ、認識類別(1)圖1表示硫元素化合價與物質類別的關系圖,圖中 點(填字母)所對應的物質是。Ⅱ、性質探究【實驗1】(2)探究硫氧粉與酸的反應。小組同學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①進行實驗:打開活塞,向硫氧粉中加入稀硫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圖2的裝置 (選②或③)可知生成了A點所對應的物質,請寫出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2】探究硫氧粉與鹽的反應。小組甲同學進行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取少量硫氧粉配成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溶液,振蕩。觀察到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于是甲同學得出了能與發生反應生成沉淀的結論。【實驗3】(3)小組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嚴謹,白色沉淀中也可能含有硫酸鋇,原因是 。請設計實驗驗證之并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向實驗2后的試管中繼續加入 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鋇【答案】D;③;;易被氧氣氧化為,硫酸鈉與氯化鋇會產生硫酸鋇沉淀;足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是由鈉離子和亞硫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亞硫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硫元素顯+4價,故圖中D點對應的物質是亞硫酸鈉;(2)A點物質屬于氧化物,且硫元素顯+4價,則該物質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故可用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不選擇氫氧化鈉溶液,是因為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無明顯現象,故填:③;亞硫酸鈉與稀硫酸、稀鹽酸能發生類似于碳酸鈉與稀硫酸、稀鹽酸的反應,則亞硫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硫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易被氧氣氧化為,硫酸鈉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氯化鈉,故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硫酸鋇;硫酸鋇不能溶于鹽酸,亞硫酸鋇能溶于鹽酸,故向實驗2后的試管中繼續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說明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鋇。【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2)根據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亞硫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硫和水分析;(3)根據亞硫酸鈉和硫酸鈉的化學性質分析。1 / 1廣州市黃埔區部分學校聯考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卷1.(2025·黃埔模擬)物質在不斷運動和變化,在氧-碳循環過程中,碳元素由大氣圈進入水圈的變化是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動植物的呼吸作用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燒2.(2025·黃埔模擬)“關愛生命,擁抱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油鍋不慎著火,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澆滅B.蚊蟲叮咬時釋放出的蟻酸使人覺得不適,可涂抹氫氧化鈉溶液處理C.感冒發燒時,立即大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以到達快速降溫的效果D.均衡膳食,多吃水果或蔬菜可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3.(2025·黃埔模擬)下列關于空氣成分及空氣質量的說法,錯誤的是A.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B.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稀有氣體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燈D.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4.(2025·黃埔模擬)下列與化學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化學與農業: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B.化學與材料:棉花、羊毛都屬于合成材料C.化學與環境:的降雨呈酸性,一定是酸雨D.化學與科技:我國科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元素的分離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5.(2025·黃埔模擬)《本草綱目》記載古法釀酒:“燒酒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蓋酒露也。”“燒酒”中有乙醇,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燒酒會散發出酒香,從微觀角度解釋為乙醇分子在運動B.“蒸令氣上……其清如水”與實驗室過濾操作原理相同C.“濃酒和糟入甑”,釀酒過程中包含了緩慢氧化D.乙醇可以用于體表和醫療器械的消毒6.(2025·黃埔模擬)鄰苯二甲酸酯(化學式C24H38O4)是一種增塑劑,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高溫時塑料瓶中的增塑劑分子更容易進入食品中。下列關于鄰苯二甲酸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鄰苯二甲酸酯由三種元素組成B.鄰苯二甲酸酯由66個原子構成C.鄰苯二甲酸酯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D.普通塑料瓶不宜直接盛放熱奶茶和熱奶制品7.(2025·黃埔模擬)人體內的一些液體正常pH范圍是:唾液6.6~7.1,胃液0.9~1.5,胰液7.8~8.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上述液體中堿性最強的是胰液B.唾液不一定顯堿性C.大量飲水后胃液pH變小D.胃酸過多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8.(2025·黃埔模擬)中國科學院首創室溫制氫方案,化學方程式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三種氧化物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該反應前后所有原子數目不變D.催化劑在該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9.(2025·黃埔模擬)如圖是我國西漢青銅雁魚燈及其示意圖。燈油燃燒時,煙氣通過魚身和雁頸導入雁體內水中,減少對室內空氣的污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燈使用的青銅是一種金屬材料B.產生煙塵的原因是燈油不完全燃燒C.轉動燈罩隔絕空氣,可使燈火熄滅D.水能吸收煙塵,還能吸收一氧化碳10.(2025·黃埔模擬)下列跨學科實踐活動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選項 實踐活動 化學知識A 將氯化鈉從海水中分離出來 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B 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 制氧劑必須含有氧元素C 用自制簡易凈水器凈化雨水 活性炭起到殺菌消毒作用D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煤爐越扇越旺是因為降低了煤的著火點A.A B.B C.C D.D11.(2025·黃埔模擬)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展現了化學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價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化學觀念: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其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B.科學探究與實踐: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之前要做燈火實驗C.科學思維:同種元素的質子數相同,所以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種元素D.科學態度與責任:山林嚴禁煙火,家用電器、圖書檔案室起火,不能用水來滅火12.(2025·黃埔模擬)下列有關各物質的分離、鑒別、除雜與檢驗,所用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A 分離鐵粉與碳粉 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B 鑒別硫酸鈉和硝酸銀溶液 加入少量硝酸鋇溶液,觀察現象C 除去CO2中少量CO 點燃混合氣體D 檢驗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 加入少量稀硫酸,觀察現象A.A B.B C.C D.D13.(2025·黃埔模擬)如圖是KCl、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中混有少量KCl,可用蒸發結晶進行提純C.時,將與100g水充分混合,可形成180g溶液D.時,配制等質量飽和溶液和KCl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前者小于后者14.(2025·黃埔模擬)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目的 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與氧氣接觸 證明乙醇中含有碳元素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證明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實驗設計選項 A B C DA.A B.B C.C D.D15.(2025·黃埔模擬)氟及其化合物是現代工業和生活重要的材料。某化學小組開啟了氟元素學習之旅。Ⅰ.識氟之初(1)從如圖可知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Ⅱ.探氟之源(2)工業上常用螢石(主要成分為)和濃硫酸在高溫下發生復分解反應,制取HF氣體,HF的化學名稱為 。該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Ⅲ.用氟之智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種含氟材料,可由四氟乙烯聚合而成,常用作沖鋒衣面料。(3)工業制備四氟乙烯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參加反應的甲、乙、丙、丁分子個數比為,請補全方框中丁的微粒模型 。(4)PTFE有“塑料王”之稱,其屬于 (填“金屬”或“無機非金屬”或“合成”)材料。(5)PTFE膜有微孔結構,其直徑約在0.1至之間。結合如表分析,PTFE膜可作為防水和透汗沖鋒衣面料原因 。類型 水蒸氣 雨水直徑/ 0.000416.(2025·黃埔模擬)生活中的污水常用物理、化學及生物方法進行分級處理。如圖為污水分級處理流程示意圖。(1)“一級處理”中,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主要去除水中 (選填“可溶性”或“不溶性”)雜質。(2)“二級處理”中,可在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來處理有機污染物。枯草芽孢桿菌是 (填“厭氧菌”或“好氧菌”)。(3)“進一步處理”包括消毒等步驟。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的飲用水消毒劑,可由亞氯酸鈉和氯氣反應制得,同時還會生成一種常見的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含鋁污泥能去除水中的磷。為探究影響污泥除磷率的因素,在錐形瓶中加入100mL模擬含磷廢水,按下表調節pH并控制相關變量。反應3小時后過濾,測定污泥樣品對磷的吸附量。實驗 酸堿度 污泥樣品/g 反應溫度/℃ 吸附量/1 3 0.3 25 3.132 7 0.3 25 2.623 11 0.3 25 2.14 7 0.4 25 x5 7 0.5 25 4.24①對比實驗1、2、3,可得出結論 。②通過實驗可知,相同條件下,等體積水中加入的污泥樣品質量越大,污泥除磷率越高。則實驗4中x的數值范圍是 。17.(2025·黃埔模擬)化學實踐小組圍繞金屬展開了如下項目式探究活動。【項目一】探究金屬的部分化學性質如圖所示,調節平衡后開始進行實驗。(1)實驗1:將鐵絲團浸入硫酸銅溶液,當觀察到 時,移走試劑瓶,發現穩定后的砝碼比起始位置 (填“高”或“低”)。(2)實驗2:一段時間后,鐵粉包下沉,原因是鐵粉與 發生反應,生成了鐵銹。(3)如圖甲為鋅與硫酸鎳和硫酸錳混合溶液充分反應后的粒子變化微觀示意圖。Ni、Zn、Mn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項目二】金屬的使用——金屬畫制作(4)金屬畫的制作方法為在金屬板上貼膜,然后刻畫圖案露出金屬板,將溶液滴在露出的金屬板上就可制得金屬畫。圖乙是利用金屬板與稀硫酸反應制得的“蝴蝶”。可選用的金屬板是 (填字母)。寫出制取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寫一個)。A.鐵板 B.鋅板 C.銅板 D.銀板【項目三】金屬的冶煉(5)《天工開物》中有關“火法”煉鋅的記載,可用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來煉得金屬鋅,請根據物質的組成與性質設計一個從爐甘石中提煉出鋅的方案,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來 。18.(2025·黃埔模擬)某學習小組對展開研究。Ⅰ.探究的收集方法:【資料卡片】:一定范圍內,在水中溶解越多,所得溶液pH越小。【實驗一】:利用圖1裝置制取,并測定,將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斷在水中溶解的體積。(1)甲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待丙裝置中收集半瓶氣體時,關閉,充分振蕩丙裝置,測得丙、丁裝置中溶液的pH值分別為5.7和6.5。說明丙裝置中所溶解CO2的體積 (填“>”“<”或“=”)丁裝置所收集液體中CO2的體積,丙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乙裝置吸收HCl氣體,目的是 。【實驗二】:用氣體壓強傳感器測收集的氣體中CO2體積分數,選擇合適收集方法。(3)圖2是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中CO2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分析圖像,可得出的結論有: (寫一個即可)。Ⅱ.CO2減排新進展我國CO2減排的戰略是CCUS(CO2的捕集、利用與儲存)。下圖3為氨法捕集二氧化碳的流程圖。原理是利用氨水與二氧化碳在一定溫度下會反應生成碳酸氫銨。當溫度升高至38℃-60℃,將發生逆向反應,碳酸氫銨將分解。回答下列問題。(4)“吸收塔”中采用噴淋的方式目的是 ,該反應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因是 。(5)分離器的作用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 ,若分離器中溫度為,經分離器得到的溶液質量分數為 (結果保留到0.1%)。19.(2025·黃埔模擬)某學校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根據下圖所示的實驗,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探究。探究實驗一:通過溶液酸堿性變化的角度,驗證酸堿發生中和反應。圖②是圖①實驗過程中pH變化曲線。(1)試管①中證明堿與酸發生中和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________。(2)圖②中點d所示溶液中的溶質(酚酞除外)是________(填化學式)。(3)其中b、c、d三點對應溶液中所含溶質NaCl的質量大小關系是________。探究實驗二:(4)可以通過比較試管③和試管⑤,觀察到________現象,證明試管④中的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5)要證明試管④中的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還可以選用的物質是______。A. 溶液 B. 石蕊試液 C. 鐵粉 D. 酚酞(6)實驗二是通過證明________(填“反應物消失”或“新物質產生”),證明酸堿發生中和反應。20.(2025·黃埔模擬)硫氧粉(化學式為)在食品、印染等行業中有著廣泛應用,但易被氧氣氧化為。化學興趣小組對硫氧粉開展了以下探究。資料1:與稀硫酸、稀鹽酸能發生類似于與稀硫酸、稀鹽酸的反應。資料2:與均為白色沉淀,能溶于鹽酸,不能溶于鹽酸。資料3:與NaOH溶液的反應與與NaOH溶液類似:還能使品紅溶液褪色。Ⅰ、認識類別(1)圖1表示硫元素化合價與物質類別的關系圖,圖中 點(填字母)所對應的物質是。Ⅱ、性質探究【實驗1】(2)探究硫氧粉與酸的反應。小組同學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①進行實驗:打開活塞,向硫氧粉中加入稀硫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圖2的裝置 (選②或③)可知生成了A點所對應的物質,請寫出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2】探究硫氧粉與鹽的反應。小組甲同學進行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取少量硫氧粉配成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溶液,振蕩。觀察到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于是甲同學得出了能與發生反應生成沉淀的結論。【實驗3】(3)小組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嚴謹,白色沉淀中也可能含有硫酸鋇,原因是 。請設計實驗驗證之并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向實驗2后的試管中繼續加入 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鋇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解析】【解答】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是碳元素由大氣圈進入水圈的變化,符合題意;B、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是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是碳元素由生物圈進入大氣圈的變化,不符合題意;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的過程,是碳元素由大氣圈進入生物圈的變化,不符合題意;D、化石燃料的燃燒是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是碳元素由巖石圈進入大氣圈的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所給氧-碳循環的原理分析。2.【答案】D【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有害化學物質的性質與人體健康;均衡營養與健康;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油為液體,油鍋不慎著火,不能用水澆滅,可采用蓋鍋蓋或加入大量蔬菜等方法滅火,不符合題意;B、蚊蟲叮咬時釋放出的蟻酸使人覺得不適,需涂抹弱堿性物質進行處理,如碳酸氫鈉溶液,但不能用具有強腐蝕性的氫氧化鈉處理,不符合題意;C、感冒發燒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服用對乙酰氨基酚,不符合題意;D、水果或蔬菜中富含維生素,均衡膳食,多吃水果或蔬菜可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液體可燃物失火不能用水滅火分析;B、根據酸堿的反應原理及氫氧化鈉的腐蝕性分析;C、根據要結合病情對癥選用藥物分析;D、根據水果或蔬菜中富含維生素分析。3.【答案】B【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氮氣及稀有氣體的用途【解析】【解答】A、空氣按體積分數計算,氮氣最多,約占78%,不符合題意;B、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氮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為空氣主要成分,不屬于空氣污染物,不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符合題意;C、稀有氣體通電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燈,不符合題意;D、植樹造林可以凈化空氣,使用清潔能源,可以減少污染,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空氣的成分分析;B、根據空氣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氣污染物分析;C、根據稀有氣體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分析;D、根據植樹造林凈化空氣、清潔能源的使用可減少空氣污染分析。4.【答案】D【知識點】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化學相關人物及貢獻【解析】【解答】A、改良酸性土壤常用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題意;B、棉花、羊毛都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題意;C、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pH<7的降雨不一定是酸雨。不符合題意;D、我國科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元素的分離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為我國稀土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氫氧化鈉的腐蝕性分析;B、根據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分析;C、根據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分析;D、根據徐光憲在稀土領域的主要成就分析。5.【答案】B【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解析】【解答】A、燒酒會散發出酒香,是因為乙醇分子的不斷運動,運動到人的嗅覺器官,不符合題意;B、“蒸令氣上…… 其清如水”是通過加熱使沸點低的物質變成蒸氣再進行液體,與實驗室蒸餾操作原理相同,符合題意;C、釀酒過程中,糖類等物質在微生物作用下與氧氣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生成酒精等,不符合題意;D、乙醇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多數病毒和真菌,可以用于體表和醫療器械的消毒,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B、根據蒸餾原理分析;C、根據釀酒屬于緩慢氧化分析;D、根據乙醇的殺菌作用分析。6.【答案】B【知識點】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解析】【解答】A、鄰苯二甲酸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符合題意;B、鄰苯二甲酸酯是由鄰苯二甲酸酯分子構成的,1個鄰苯二甲酸酯分子由24+38+4=66個原子構成,符合題意;C、鄰苯二甲酸酯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24):(38×1):(16×4)=288:38:64,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不符合題意;D、由題中信息可知,高溫時塑料瓶中的增塑劑分子更容易進入食品中,故普通塑料瓶不宜直接盛放熱奶茶和熱奶制品,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B、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C、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相對分子質量分析;D、根據普通塑料中的增塑劑對人體的危害分析。7.【答案】C【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解答】A、pH大于7時溶液呈堿性,且pH越大堿性越強。所給人的體液中胰液pH大于7且值最大,堿性最強,不符合題意;B、溶液pH<7時顯酸性,pH=7時顯中性,pH>7時顯堿性,唾液pH范圍是6.6~7.1,不一定顯堿性,不符合題意;C、 胃液pH范圍是0.9~1.5,顯酸性。大量飲水后,酸性減弱,pH增大,符合題意;D、氫氧化鋁能與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發生中和反應,所以胃酸過多可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溶液pH<7時顯酸性,數值越小酸性越強,pH=7時顯中性,pH>7時顯堿性,數值大,堿性越強,酸堿可發生化學反應分析。8.【答案】B【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解答】A、該反應中共涉及CO、H2O、CO2三種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的反應物中都是化合物,沒有單質參加,不屬于置換反應,符合題意;C、該反應前后所有原子數目不變,不符合題意;D、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氧化物是指含有兩種元素,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據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分析;C、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D、根據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特點分析。9.【答案】D【知識點】合理利用金屬資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青銅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B、燈油為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碳粒等煙塵。不符合題意;C、轉動燈罩可使可燃物隔絕空氣而熄滅。不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及合金分析;B、根據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產生煙塵分析;C、根據隔離空氣的滅火原理分析;D、根據CO的難溶性分析。10.【答案】B【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解析】【解答】A. 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將氯化鈉從海水中分離出來,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不符合題意;B.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所以制氧劑中必須含有氧元素,符合題意;C. 用自制簡易凈水器凈化雨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異味和色素,活性炭不能起到殺菌消毒作用,不符合題意;D. 煤爐越扇越旺是因為提供了充足的氧氣,從而使煤充分燃燒,著火點為物質的屬性,一般不會發生變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的物質宜采用蒸發結晶分離分析;B、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C、根據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D、根據著火點為物質屬性,不會發生變化分析。11.【答案】C【知識點】元素的概念;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物質,不符合題意;B、久未開啟的菜窖內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會很高,需用燈火實驗檢測氧氣是否充足,以保證安全,不符合題意;C、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種元素,也可能是不同物質的分子,如水分子和氨氣分子質子數都是10,符合題意;D、山林防火需嚴禁煙火;電器、圖書火災用水滅火可能引發觸電或損壞物品,需使用其他滅火方式,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化學變化實質分析;B、根據久未開啟的菜窖內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會很高分析;C、根據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為同種元素分析;D、根據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分析。12.【答案】B【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鐵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碳粉不能與稀鹽酸反應,過濾,能分離出碳粉,但無法分離出鐵粉,A錯誤;B、Na2SO4和Ba(NO3)2反應生成白色沉淀,Ba(NO3)2和硝酸銀不反應,現象不同,可以鑒別,B正確;C、大量二氧化碳中存在少量CO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被點燃的,C錯誤;D、氫氧化鈉與碳酸鈉同時存在時,硫酸先與氫氧化鈉反應,氫氧化鈉被消耗完后才能與碳酸鈉反應。碳酸鈉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但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氫氧化鈉無法被消耗完,D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A.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B.復分解反應的定義為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形成兩種新的化學物的反應,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為生成物必須有沉淀、水、氣體三者其一。C.物質跟氧氣發生的燃燒反應必須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能發生:(1)物質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2)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3)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D.堿與鹽同時存在時,酸先與堿反應,堿消耗完后才能與鹽反應。13.【答案】D【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溶解度與溫度有關,未指明具體溫度,不能比較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大小,不符合題意;B、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氯化鉀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中混有少量KCl,可用降溫結晶進行提純 ,不符合題意;C、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70g, 將與100g水充分混合, 最多溶解70g硝酸鉀,此時形成溶液的質量為,不符合題意;D、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鉀的溶解度, 配制等質量飽和溶液和KCl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硝酸鉀小于氯化鉀 ,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溶解度與溫度有關分析;B、根據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宜采用降溫結晶提純分析;C、根據溶解度確定所給溶劑中最多溶解的物質質量,從而計算溶液質量分析;D、根據溶解度大的物質配制成相等質量的飽和溶液時所需溶劑質量小分析。14.【答案】B【知識點】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解析】【解答】A、銅片上紅磷因溫度未達到著火點不燃燒,白磷燃燒,可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不符合題意;B、在酒精燈火焰上方罩一個涂抹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石灰水變渾濁,說明酒精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由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推知,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符合題意;C、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反應遵循的規律,氯化鈉與硝酸鉀不反應,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D、甲中鐵釘不接觸水,不生銹,乙中鐵釘不接觸氧氣,不生銹,沒有生銹的對比實驗,無法證明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實驗中變量為著火點分析;B、根據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可驗證物質中含碳元素分析;C、根據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需選擇化學變化分析;D、根據要證明鐵生銹需與水接觸,需選擇鐵生銹和缺少水不生銹的對比實驗分析。15.【答案】19.00;得到;氟化氫;;;合成;孔徑小于雨水大于水蒸氣,雨水透不過去,而水蒸氣可透出去【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鑒別;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從如圖可知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個數為7,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2)工業上常用螢石(主要成分為)和濃硫酸在高溫下發生復分解反應,制取HF氣體,HF的化學名稱為氟化氫。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F2+H2SO4CaSO4 +2HF↑。(3)工業制備四氟乙烯的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參加反應的甲、乙、丙、丁分子個數比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2+C2H4C2F4+2H2↑,所以方框中丁的微粒模型為 。(4)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PTFE有“塑料王”之稱,其屬于合成材料。(5)PTFE膜有微孔結構,其直徑約在0.1至之間。結合如表分析,PTFE膜可作為防水和透汗沖鋒衣面料原因是:孔徑小于雨水大于水蒸氣,雨水透不過去,而水蒸氣可透出去。【分析】(1)根據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易得電子分析;(2)根據化學式命名及復分解是兩種化合物相換成分生成另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分析;(3)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分析;(4)根據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分析;(5)根據表中所給信息及PTFE膜有微孔結構的特點分析。16.【答案】(1)不溶性(2)好氧菌(3)(4)其它條件相同時,一定范圍內,pH越小,吸附量越大;【知識點】水的凈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解析】【解答】(1)“一級處理”中,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后不溶性雜質沉淀,過濾可除去。主要去除水中不溶性雜質。(2)“二級處理”中,可在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來處理有機污染物。枯草芽孢桿菌是好氧菌。(3)“進一步處理”包括消毒等步驟。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的飲用水消毒劑,可由亞氯酸鈉和氯氣反應制得,同時還會生成一種常見的鹽,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ClO2=2ClO2+2NaCl。(4)①對比實驗必須控制變量唯一性,其它條件都應該相同,才可探究出該條件對實驗是否有影響。對比實驗1、2、3,可得出結論其它條件相同時,一定范圍內,pH越小,吸附量越大。②相同條件下,等體積水中加入的污泥樣品質量越大,污泥除磷率越高。實驗2、4、7變量是污泥樣品,其他條件相同,實驗4污泥樣品質量在實驗2、7之間,則實驗4吸附量在實驗2、7之間,2.62【分析】(1)根據過濾原理分析;(2)根據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確定其好氧的特點分析;(3)根據題中所給信息及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從而寫出反應方程式分析;(4)根據對比實驗的變量唯一性及題中所給數據及污泥除磷率的影響因素分析。(1)“一級處理”中,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后不溶性雜質沉淀,過濾可除去。主要去除水中不溶性雜質。(2)“二級處理”中,可在曝氣池繁殖枯草芽孢桿菌來處理有機污染物。枯草芽孢桿菌是好氧菌。(3)“進一步處理”包括消毒等步驟。二氧化氯是一種高效的飲用水消毒劑,可由亞氯酸鈉和氯氣反應制得,同時還會生成一種常見的鹽,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ClO2=2ClO2+2NaCl。(4)①對比實驗必須控制變量唯一性,其它條件都應該相同,才可探究出該條件對實驗是否有影響。對比實驗1、2、3,可得出結論其它條件相同時,一定范圍內,pH越小,吸附量越大。②相同條件下,等體積水中加入的污泥樣品質量越大,污泥除磷率越高。實驗2、4、7變量是污泥樣品,其他條件相同,實驗4污泥樣品質量在實驗2、7之間,則實驗4吸附量在實驗2、7之間,2.6217.【答案】鐵絲團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淺綠;高;氧氣、水蒸氣;;AB;或;方法一:,方法二:,【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鐵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化學方程式 Fe+ CuSO4=FeSO4 +Cu,會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由藍色變淺綠色。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每56份質量的鐵能置換出64份質量的銅,反應后鐵 絲團質量增加,左邊下沉,右邊砝碼比起始位置高。(2)鐵粉與氧氣、水發生反應,生成鐵銹,鐵銹質量比鐵大,所以鐵粉包下沉。(3)由圖可知,鋅能與硫酸鎳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鎳,說明 鋅比鎳活潑,鋅與硫酸錳不反應,說明錳比鋅活潑,故 Ni、Zn、Mn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Mn> Zn > Ni。(4)①A、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可制得金屬畫,符合題意;B、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可制得金屬畫,符合題意;C、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排在氫后,銅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制得金屬畫,不符合題意;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銀排在氫后,銀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制得金屬畫,不符合題意。②制取“蝴蝶”過程中發生反應為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H2SO4=ZnSO4+H2↑;(5)碳酸鋅高溫分解,化學方程式為:;再用碳還原氧化鋅,化學方程式為:。或者碳酸鋅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二氧化碳和水,之后用鎂等活潑金屬將鋅置換出來,化學方程式為,。【分析】(1)根據鐵絲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固體質量增加分析;(2)根據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共同作用分析;(3)根據金屬能否與鹽溶液反應可驗證金屬活動性強弱分析;(4)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與酸發生反應分析;(5)根據碳酸鹽與酸反應,活動性強的金屬可與弱金屬鹽溶液反應,碳酸鹽高溫分解生成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被還原可得到金屬分析。18.【答案】;>;;防止HCl溶于水,對pH測定造成影響;無論排水法還是向上排空氣法都不能收集到絕對純凈的CO2;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當溫度升高至38℃-60℃,碳酸氫銨將分解;過濾;18.0%【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鹽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解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待丙裝置中收集半瓶氣體時,關閉K3、K4,充分振蕩丙裝置,測得丙、丁裝置中溶液的pH值分別為5.7和6.5。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體積丙裝置中大于丁裝置中,丙中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乙裝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易溶于水,形成鹽酸酸性溶液,會對結果造成影響;(3)如圖是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中CO2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分析圖像,可得出的結論有:無論排水法還是向上排空氣法都不能收集到絕對純凈的CO2、排水法收集的CO2純度高于向上排空氣法;(4)“吸收塔”中采用噴淋的方式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當溫度升高至38℃-60℃,將發生逆向反應,碳酸氫銨將分解,因此該反應溫度不宜過高;(5)由圖3可知,分離器可以將固體和液體進行分離,則分離器的作用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操作;經過分離器后可以得到NH4HCO3固體,則濾液為NH4HCO3的飽和溶液,由圖4可知,T1℃時,NH4HCO3的溶解度為22g,此時經分離器得到的NH4HCO3溶液質量分數為;【分析】(1)根據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分析;(2)根據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鹽酸的揮發性分析;(3)根據圖像所給信息分析;(4)根據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分析;(5)根據過濾原理,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19.【答案】(1) 溶液由紅色逐漸變為無色 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2) HCl、NaCl(3)(4) 試管③有氣泡產生,試管⑤無明顯現象(5) B,C(6) 反應物消失【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滴入稀鹽酸,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鈉顯中性,稀鹽酸顯酸性,均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故溶液由紅色逐漸變為無色,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2)圖②中點d所示溶液pH小于7,此時稀鹽酸過量,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NaCl、HCl;(3)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b點時,pH大于7,此時氫氧化鈉還未完全反應,c點時,pH=7,此時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d點時,pH小于7,此時稀鹽酸過量,故b→c段生成氯化鈉的質量逐漸增大,c點時,生成氯化鈉的質量達到最大,c→d段稀鹽酸過量,無氯化鈉生成,故b、c、d三點對應溶液中所含溶質NaCl的質量大小關系是:b<c=d;(4)試管③中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觀察到產生氣泡,說明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試管⑤中滴入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稀鹽酸消失,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5)A、硝酸銀與氯化鈉、鹽酸均能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無法證明試管④中的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不符合題意;B、紫色石蕊試液在酸性溶液中變紅,在堿性溶液中變藍,在中性溶液中不變色,故加入石蕊試液,溶液為藍色或紫色,說明稀鹽酸消失,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符合題意;C、鐵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加入鐵粉,無明顯現象,說明稀鹽酸消失,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符合題意;D、無色酚酞試液在堿性溶液中變紅,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變色,如果酸堿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顯中性,滴入酚酞試液,溶液也是無色,無法用酚酞試液證明酸堿發生了中和反應,不符合題意。(6)實驗二中,試管③中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觀察到產生氣泡,說明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試管⑤中滴入碳酸鈉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稀鹽酸消失,說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故實驗二是通過證明反應物消失,證明酸堿發生中和反應。【分析】(1)根據無色酚酞試液遇堿性溶液變紅,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變色分析;(2)根據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d點溶液酸過量分析;(3)根據隨反應的發生氯化鈉質量增大,質量分數增大,反應結束后保持不變分析;(4)根據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無明顯現象分析;(5)根據氫氧化鈉和鹽酸的化學性質分析;(6)根據實驗二是通過證明反應物消失證明反應的發生分析。20.【答案】D;③;;易被氧氣氧化為,硫酸鈉與氯化鋇會產生硫酸鋇沉淀;足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是由鈉離子和亞硫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亞硫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硫元素顯+4價,故圖中D點對應的物質是亞硫酸鈉;(2)A點物質屬于氧化物,且硫元素顯+4價,則該物質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故可用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不選擇氫氧化鈉溶液,是因為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無明顯現象,故填:③;亞硫酸鈉與稀硫酸、稀鹽酸能發生類似于碳酸鈉與稀硫酸、稀鹽酸的反應,則亞硫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硫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易被氧氣氧化為,硫酸鈉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氯化鈉,故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硫酸鋇;硫酸鋇不能溶于鹽酸,亞硫酸鋇能溶于鹽酸,故向實驗2后的試管中繼續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說明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鋇。【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2)根據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亞硫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硫和水分析;(3)根據亞硫酸鈉和硫酸鈉的化學性質分析。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州市黃埔區部分學校聯考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卷(學生版).docx 廣州市黃埔區部分學校聯考2025年中考二模化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