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外國語實驗中學2025年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1.(2025·長沙模擬)在下列粽子制作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采粽葉 B.洗粽葉 C.包粽子 D.煮粽子【答案】D【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A、采粽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洗粽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C、包粽子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煮粽子過程中涉及燃燒,燃燒是典型的化學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2.(2025·長沙模擬)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所涉及到的下列實驗操作不規范的是A.溶解粗鹽 B.過濾粗鹽水C.點燃酒精燈 D.蒸發濾液【答案】C【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蒸發與蒸餾操作;粗鹽提純【解析】【解答】A、溶解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加速溶解,不符合題意;B、過濾要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題意;C、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不能用一只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只酒精燈,符合題意;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溶解玻璃棒攪拌作用分析;B、根據過濾時,應遵循“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分析;C、根據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分析;D、根據蒸發操作要求分析。3.(2025·長沙模擬)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A.空氣中含有氧氣,因此空氣可直接用于醫療急救B.將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C.人呼吸空氣時呼出的氣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D.倡導“低碳”生活有利于防治酸雨【答案】B【知識點】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與防治【解析】【解答】A. 空氣中氧氣濃度約為21%,對于醫療急救需求來說太低,故說法錯誤;B. 氮氣化學性質穩定,不易于其他物質反應,可隔絕氧氣抑制微生物生長,故說法正確;C. 人體呼出的氣體仍含氮氣、氧氣等,并非僅二氧化碳,故說法錯誤;D. 二氧化碳是空氣的組成成分,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碳或氮氧化物引起,與二氧化碳無關,故說法錯誤。故選B。【分析】1.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氮氣為78%,其他成分是1%。2.空氣污染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3.空氣各組成成分的用途:(1)氮氣可以制硝酸和化肥,可以作保護氣等;(2)氧氣可以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等;(3)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作霓虹燈;(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2025·長沙模擬)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所有雜質C.蒸餾法是凈化程度較高的凈水方法D.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可隨意排入河流【答案】C【知識點】水的凈化;保護水資源【解析】【解答】A、地球上水資源豐富,但淡水資源有限,該選項錯誤;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但不能去除所有雜質,該選項錯誤;C、蒸餾是通過加熱使水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液態水,能除去水中幾乎所有雜質,凈化程度較高,該選項正確;D、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質,隨意排放會污染水體,該選項錯誤。故選:C。【分析】1.凈化水的步驟一般為:沉降、過濾、吸附、殺菌消毒。明礬溶于水形成的膠狀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懸浮的雜質形成較大的顆粒,加速其沉降;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2. 軟水 是指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硬水 則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區分軟水和硬水的常見方法是向二者中加入肥皂水,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反之是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5.(2025·長沙模擬)液氫、液氧可作為火箭發動機的推進劑,其反應如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為氧化物 B.丙的化學式為H2OC.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不變 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答案】B【知識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解析】【解答】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此反應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乙是O2,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丙的化學式為H2O,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由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發生了改變,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在反應物氧氣中,氧元素顯0價,在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甲,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以及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發生變化,化合物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6.(2025·長沙模擬)中醫認為艾草具有抗菌消炎、鎮定止咳等功效。藍桉醇()為艾草的一種成分,下列對藍桉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是一種氧化物 B.由三種元素組成C.由42個原子構成 D.氫元素質量分數最高【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解答】A、 藍桉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 藍桉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C、 藍桉醇由分子構成,其一個分子由42個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D、 藍桉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質量比為(12×15):26:16,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A、根據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組成分析;B、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C、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D、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相對分子質量分析。7.(2025·長沙模擬)下列關于碳和碳的化合物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C.二氧化碳和葡萄糖都屬于有機化合物D.二氧化碳滅火器可用來撲滅圖書、檔案等物的失火【答案】C【知識點】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幾種常用的滅火器;有機物的特征、分類及聚合物的特性【解析】【解答】A、金剛石是天然物質中最硬的,選項A正確;B、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一個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同,因此兩者的化學性質不同,選項B正確;C、二氧化碳屬于無機化合物。葡萄糖屬于有機化合物,選項C不正確;D、二氧化碳滅火器通過噴射出的液態二氧化碳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和降溫滅火,且CO2揮發后無殘留,不會損壞紙質物品,適用于撲滅圖書、檔案等物品的火災,選項D正確。故選C。【分析】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理為CO2+Ca(OH)2=CaCO3 +H2O,通常利用該性質檢測二氧化碳是否存在。8.(2025·長沙模擬)火的使用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或措施正確的是A.可燃物接觸氧氣即可發生燃燒 B.將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著火點C.電線短路起火,可用冷水澆滅 D.炒菜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答案】D【知識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燃燒除了要接觸氧氣,可燃物自身的溫度也要達到著火點,故A錯誤;B、著火點是木材的本身的屬性,一般無法降低;將木材架空可以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故B錯誤;C、電線短路起火應該先切斷電源,且不能用冷水澆滅,不然會引發觸電,故C錯誤;D、炒菜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這樣隔絕了氧氣與可燃物的接觸,達到滅火目的,故D正確。故選D。【分析】1.物質跟氧氣發生的燃燒反應必須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能發生:(1)物質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2)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3)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1)使溫度降低著火點以下,如用嘴吹滅燃燒的蠟燭;(2)隔絕氧氣或空氣;如油鍋著火時,可蓋嚴鍋蓋;(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如森林失火時,經常砍掉一片樹木形成隔離帶。9.(2025·長沙模擬)下列關于金屬和金屬材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工業煉鐵可用一氧化碳將鐵的氧化物還原成鐵B.大多數金屬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式存在C.常溫下,所有金屬單質均有固體D.廢舊鐵制品應該直接填埋處理【答案】A【知識點】金屬元素的存在及常見的金屬礦物;合理利用金屬資源【解析】【解答】A.工業煉鐵的主要原理為利用一氧化碳在高溫下還原鐵的氧化物(如Fe2O3),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說法正確;B.大多數金屬單質化學性質活潑,容易與自然界的其他物質反應,因此金屬單質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僅少數不活潑金屬(如金、銀)以單質存在,故說法錯誤;C.汞(Hg)在常溫下為液態,因此并非所有金屬單質均為固體,故說法錯誤;D.廢舊鐵制品直接填埋會浪費資源且污染環境,應回收利用,故說法錯誤。故選A。【分析】1.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2.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有: (1)防止金屬銹蝕; (2)回收利用廢金屬;(3)有計劃地開采金屬礦物;(4)尋找金屬的代替品。10.(2025·長沙模擬)《天工開物》中介紹了制取某種紅色染料的方法:“摘紅花,搗熟(熟:爛)以水淘,布袋絞去黃汁。捏成薄餅,陰干收貯?!毕铝姓f法不正確的是( ?。?br/>A.“搗熟”增大了接觸面積 B.“水淘”只溶解了紅色色素C.“布袋”起過濾作用 D.“陰干”過程中水分蒸發【答案】B【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蒸發與蒸餾操作;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探究【解析】【解答】A、搗熟”增大了接觸面積 ,不符合題意;B、“水淘”溶解了黃色色素,符合題意;C、“布袋”相當于過濾層,起過濾作用,不符合題意;D、“陰干”過程是使水分蒸發,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A、根據搗爛可增大接觸面積分析;B、根據布袋絞去黃汁分析;C、根據布袋的過濾作用分析;D、根據陰干是使水分蒸發分析。11.(2025·長沙模擬)人體內一些液體的正常pH范圍,如圖。相關說法正確的是人體內的一些液體的正常pH范圍血漿 7.35~7.45唾液 6.6~7.1胃液 0.9~1.5乳汁 6.6~7.6膽汁 7.1~7.3胰液 7.5~8.0A.血漿和乳汁均顯酸性B.膽汁比胰液的堿性強C.可將pH試紙放入口腔測唾液的pHD.飲用蘇打水可以緩解胃酸過多癥狀【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常用鹽的用途【解析】【解答】A. 血漿的pH大于7,顯堿性,故錯誤;B. 胰液的pH大于膽汁的pH,所以胰液比膽汁堿性強,故錯誤;C. 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故錯誤;D. 蘇打水中碳酸氫鈉與胃酸的主要成分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飲用蘇打水可緩解胃酸過多的癥狀,故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溶液的pH值<7,顯酸性,從7到1,酸性逐漸增強;溶液的pH值=7,顯中性;溶液的pH值>7,顯堿性,從7到14,堿性逐漸增強。12.(2025·長沙模擬)湖南物產豐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質的是A.常德香米 B.炎陵黃桃 C.邵陽茶油 D.永州血鴨【答案】D【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解析】【解答】A. 米面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故錯誤;B. 桃屬于水果,富含維生素、糖類,故錯誤;C. 油的主要成分為脂肪,故錯誤;D. 鴨肉中富含蛋白質,故正確。故選D。【分析】人體六大營養物質包括: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水、維生素。13.(2025·長沙模擬)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飛船成功發射?!疤鞂m空間站”采用了眾多先進科技,如形狀記憶金屬鈦鎳合金天線,由碳纖維和環氧樹脂復合而成的防熱夾層等。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天宮空間站鈦鎳合金天線屬于合成材料B.防熱夾層的材料屬于復合材料C.宇航服的制作材料聚酯纖維薄膜是合成材料D.空間站的外殼為鈦合金,具有耐高溫、強度高的特點【答案】A【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A、鈦鎳合金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說法錯誤;B、由題意知,防熱夾層材料以碳纖維和環氧樹脂復合而成的材料,屬于復合材料,故說法正確;C、聚酯纖維薄膜屬于合成纖維,因此屬于合成材料,故說法正確;D、鈦合金具備耐高溫和高強度的特性,故說法正確。故選A。【分析】材料可以分為:無機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無機材料可分為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有機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14.(2025·長沙模擬)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所以不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不同B.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所以鋁的化學性質不活潑D.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化肥【答案】A,D【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元素的概念【解析】【解答】A、決定元素種類的為質子數,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相同,不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不同,該選項說法正確;B、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則pH<7的雨水不一定為酸雨,因為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但由于鋁在常溫下能和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可以阻止內層的鋁與氧氣接觸,故鋁具有抗腐蝕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化肥能提高糧食產量,但過量使用會污染環境,則應合理使用,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D。【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常溫下,鋁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而鐵銹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會加速鐵的銹蝕,故鋁制品更耐腐蝕。15.(2025·長沙模擬)下列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相符的是( ?。?br/>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給校園中的花草施用硝酸銨 硝酸銨屬于復合肥料B 飯后洗凈鐵鍋并擦干 鐵在潮濕環境中易生銹C 用含有氫氧化鈉的清潔劑擦拭灶具 氫氧化鈉能去除油污D 用白醋除水垢(含碳酸鈣、氫氧化鎂) 水垢與醋酸只發生中和反應A.A B.B C.C D.D【答案】B,C【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堿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解析】【解答】A、 硝酸銨屬于氮肥 ,不符合題意;B、 飯后洗凈鐵鍋并擦干 ,保護表面潔凈干燥,防止鐵生銹,符合題意;C、 用含有氫氧化鈉的清潔劑擦拭灶具 ,是利用氫氧化鈉能與油污反應,去除油污,符合題意;D、醋酸與碳酸鈣反應不屬于中和反應,不符合題意;故選BC。【分析】A、根據氮、磷、鉀元素中含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物質為復合肥分析;B、根據鐵生銹原理及防銹措施分析;C、根據氫氧化鈉能與油污反應分析;D、根據中和反應為酸和堿的反應分析。16.(2025·長沙模擬)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如圖1:釀酒祭祀先人。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請從微觀角度解釋主要原因是 。(2)如圖2:燒香祭祀先人。祭祀時經常會用到檀香,點燃檀香時,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檀香才能燃燒。將檀香掐斷,可達到熄滅的目的,其原理是 。(3)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人們習慣使用蘆葦葉(又叫粽葉)包粽子,施用適量的氮肥可以使粽葉葉色濃綠,下列屬于氮肥的是________。(填序號)A. B. C. D.【答案】(1)分子在不斷運動(2)移走可燃物(3)C;D【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1)酒香不怕巷子深,因為有香味的分子運動到空氣,被聞到,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2)滅火的原理即是破壞燃燒條件,燃燒條件包括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將檀香掐斷,可達到熄滅的目的,其原理是清除或隔絕可燃物;(3)A、Ca3(PO4)2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屬于磷肥,故A不符合題意;B、K2SO4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故B不符合題意;C、CO(NH2)2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C符合題意;D、NH4Cl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D符合題意;故選CD。【分析】1.分子每時每刻都在做無規則運動。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1)使溫度降低著火點以下,如用嘴吹滅燃燒的蠟燭;(2)隔絕氧氣或空氣;如油鍋著火時,可蓋嚴鍋蓋;(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如森林失火時,經常砍掉一片樹木形成隔離帶。3.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化學肥料通??梢苑譃殁浄省⒌省⒘追屎蛷秃戏柿?。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銨態氮肥通常不能與顯堿性的物質混用,如草木灰。4.氮肥有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綠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作用;磷肥的作用是促進植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鉀肥促進作物結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從而提高農業產量。(1)酒香不怕巷子深,因為有香味的分子運動到空氣,被聞到,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2)滅火的原理即是破壞燃燒條件,燃燒條件包括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將檀香掐斷,可達到熄滅的目的,其原理是清除或隔絕可燃物;(3)A、Ca3(PO4)2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屬于磷肥,故A不符合題意;B、K2SO4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故B不符合題意;C、CO(NH2)2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C符合題意;D、NH4Cl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D符合題意;故選CD。17.(2025·長沙模擬)請你結合化學知識解答下列關于下列用藥的問題。(1)中醫藥蘊含了華夏民族的智慧,中藥的炮制常通過加熱改變藥材的性質,例如“煅牡蠣”這味藥是將牡蠣殼(主要含)高溫煅燒后制成,寫出該過程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人體胃液含有鹽酸,有助于消化。胃分泌過多胃酸會引起不適,某抗酸藥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其有效成分是,請寫出相應化學反應方程 。【答案】(1)(2)【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用鹽的用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高溫煅燒碳酸鈣()時,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氫氧化鎂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分析】1.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1) 客觀事實 :化學方程式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憑空臆想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2) 質量守恒定律 :等號兩邊的原子種類和數目必須相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1)高溫煅燒碳酸鈣()時,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氫氧化鎂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8.(2025·長沙模擬)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發明的“聯合制堿法”享譽全球。該方法以食鹽為主要原料制取純堿,其中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溶解度1g 氯化鈉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碳酸鈉 7.1 12.5 21.5 39.7 49.0 48.7 46.5 45.8用如表繪制出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對應的溫度是 。(2)將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 。(3)時,將碳酸鈉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答案】(1)20(2)降溫(合理即可)(3)74.5g【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t1℃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根據表中內容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t1℃對應的溫度為20℃;(2)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若想將接近飽和的氯化鈉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質、蒸發溶解或降溫的方法;(3)4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49g,則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碳酸鈉的質量24.5g,40℃時,將40.0g碳酸鈉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質量=50g+24.5g=74.5g。【分析】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必須指定具體溫度,否則沒有意義。2.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兩個方面的作用:(1)根據已知溫度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或者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查出對應的溫度;(2)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1)由圖可知,t1℃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根據表中內容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t1℃對應的溫度為20℃;(2)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若想將接近飽和的氯化鈉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質、蒸發溶解或降溫的方法;(3)4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49g,則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碳酸鈉的質量24.5g,40℃時,將40.0g碳酸鈉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質量=50g+24.5g=74.5g。19.(2025·長沙模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4種主要途徑。這4種途徑對未來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1所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地質封存技術作為當前緩解排放的有效措施,將成為影響碳中和進度的關鍵。地質封存是通過管道將注入到油氣田、咸水層或不可采煤層的密閉地質構造中,形成長時間或者永久性對的封存。三種碳封存途徑中,煤層封存技術成本更低,同時可提高煤層氣(主要含)采出率,增加經濟效益,符合國家綠色發展理念。典型煤層封存過程如圖2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兩大系統。煙氣注入到煤層后,由于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和逐漸被驅替并脫附,再通過采出井抽出。然而,煤層封存也涉及多種安全風險。如注入后,易引發地質體結構失穩,導致泄漏,使土壤、水酸化,破壞周圍的生態環境,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據上文,回答問題:(1)煤屬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和被驅替并脫附,原因是 。(3)寫一條踐行“碳減排”的具體措施: 。【答案】(1)不可再生(2)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CO2>CH4>N2(3)植樹造林(合理即可)【知識點】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1)煤在短期內均不能再生,屬于不可再生能源;(2)CH4和N2被CO2驅替并脫附,原因是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CO2>CH4>N2;(3)踐行“碳減排”的具體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發展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推廣電動汽車,減少傳統燃油汽車的碳排放;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匯;改進工業生產工藝,減少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等。【分析】1.煤、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2.掌握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是解答該題的關鍵。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有:(1)節約水電;(2)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餐具,減少白色污染;(3)綠色出行;(4)做好垃圾分類;(5)適量使用農藥化肥。(1)煤在短期內均不能再生,屬于不可再生能源;(2)CH4和N2被CO2驅替并脫附,原因是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CO2>CH4>N2;(3)踐行“碳減排”的具體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發展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推廣電動汽車,減少傳統燃油汽車的碳排放;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匯;改進工業生產工藝,減少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等。20.(2025·長沙模擬)據統計,我國每年報廢的手機超過1億部,若不進行有效回收利用,會造成巨大的浪費和污染。某種手機電路板中含有以下金屬:、、、、(鎳,銀白色)、(鈀,銀白色)。如圖是某工廠回收其中部分金屬的流程圖(假設流程圖中各反應均恰好完全反應。)已知:①②的金屬活動性為:(1)步驟②③④⑤中均進行的操作是 ;(2)若步驟③中有氣體產生,則濾液1中含有 種溶質。(3)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步驟③所加鐵粉已經過量 ?。▽懗霾僮骱蛯嶒灛F象)。【答案】(1)過濾(2)三(3)取樣,向濾液2中加入鐵粉,觀察是否有明顯現象【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步驟②③④⑤均進行固液分離,故該操作為過濾;(2)若步驟③中有氣體產生,說明步驟②中加入的稀硫酸有剩余,根據分析可知,步驟②中金屬Ni、Fe均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對應的鹽FeSO4、NiSO4和氫氣,則濾液1中含有3種溶質;(3)步驟③中檢查鐵粉是否過量的方法是:在濾液2中繼續加入鐵粉,若無明顯現象,則鐵粉過量。【分析】由流程可知,金屬板中含Fe、Cu、Au、Ag、Ni、Pd,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和鹽溶液,因為Ni的金屬活動性大于H,故濾渣1沒有Ni,濾液2蒸發只得到FeSO4晶體,故濾液1含FeSO4、NiSO4,濾液1加鐵粉發生Fe+ NiSO4=Ni+ FeSO4,濾渣2中含Ni,濾液2含硫酸亞鐵,蒸發結晶得到FeSO4晶體;濾渣1中加稀硫酸、氧氣發生反應2Cu+O2+2H2SO42CuSO4+2H2O、過濾分離出Au、Ag、Pd,濾液3含CuSO4,濾液3加Fe發生Fe+CuSO4=FeSO4+Cu,紅色固體A為Cu,濾液4含硫酸亞鐵,濾渣1含Cu、Au、Ag、Pd。【分析】1.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過濾所需的儀器是:燒杯、漏斗、玻璃棒、鐵架臺。2.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金屬活動性順序規律(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位置越靠前,其金屬活動性就越強。(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4)鉀、鈣、鈉三種金屬不能將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原因是他們太活潑(5)一種金屬若能與兩種鹽溶液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一種鹽溶液若能與兩種金屬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6)金屬鐵與酸溶液或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都只能得到+2價的亞鐵鹽,不能得到+3價的鐵鹽。(1)步驟②③④⑤均進行固液分離,故該操作為過濾;(2)若步驟③中有氣體產生,說明步驟②中加入的稀硫酸有剩余,根據分析可知,步驟②中金屬Ni、Fe均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對應的鹽FeSO4、NiSO4和氫氣,則濾液1中含有3種溶質;(3)步驟③中檢查鐵粉是否過量的方法是:在濾液2中繼續加入鐵粉,若無明顯現象,則鐵粉過量。21.(2025·長沙模擬)下圖所示為常見氣體制取的部分儀器,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其進行下列化學實驗。(1)儀器a的名稱是 。(2)在實驗室中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備氧氣,所選發生裝置為 ?。ㄌ钭帜福?。(3)實驗室若用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 ?。ㄌ钭帜福?。(4)興趣小組同學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取大小相同的新鮮土豆塊和新鮮豬肝塊作催化劑,分別加入10mL相同濃度的過氧化氫稀溶液,用傳感器測量裝置中氣壓的變化,如圖乙中曲線、所示。對于過氧化氫分解反應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填“豬肝塊”或“土豆塊”)。【答案】(1)錐形瓶(2)A(3)F(4)豬肝塊【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根據濃硫酸或堿石灰的性質確定所能干燥的氣體【解析】【解答】(1)據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2)在實驗室中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備氧氣,該反應為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可選擇A;(3)在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選固液常溫型裝置B,通過裝置F,用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再用向上排空氣法C收集二氧化碳;(4)由圖乙可知,相同時間內豬肝塊作催化劑使裝置內壓強變化更大,說明相同時間內豬肝塊作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更多,則兩種催化劑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豬肝塊。【分析】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式一般有3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在加熱及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前兩種的發生裝置都是固體加熱型,后一種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2.收集裝置的選擇: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可以選用向上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選用向下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可以選用排水集氣法;相對于排水法,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氣體更干燥;相對于排空氣法,排水法收集到的氣體更純凈。3.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不影響生成物的產量,反應前后催化劑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1)據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2)在實驗室中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備氧氣,該反應為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可選擇A;(3)在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選固液常溫型裝置B,通過裝置F,用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再用向上排空氣法C收集二氧化碳;(4)由圖乙可知,相同時間內豬肝塊作催化劑使裝置內壓強變化更大,說明相同時間內豬肝塊作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更多,則兩種催化劑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豬肝塊。22.(2025·長沙模擬)牙膏是必備的生活用品,某自制牙膏由廚房中的小蘇打、蘇打、食鹽等物質制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該自制牙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展開了項目性探究實驗。任務一:了解牙膏中各成分的作用【查閱資料】①小蘇打可作牙膏中的摩擦劑,能清除牙齒表面污垢,減少色素沉著。氯化鈉本身具有摩擦力,還能殺菌,有益牙齒健康。②碳酸鈉很穩定,受熱不易分解;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同時有碳酸鈉和二氧化碳產生。【小組討論】(1)小蘇打是 的俗稱(填化學式),蘇打、小蘇打的水溶液都呈 ?。ㄟx填“酸性”、“中性”或“堿性”),可以與口腔中因細菌發酵產生的酸性物質反應,減少對牙釉質的酸蝕。任務二:檢驗自制牙膏中的成分【進行實驗】(2)項目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方案 ①取少量該牙膏于試管中,充分加熱,并將產生的氣體通入 中 有白色沉淀產生 牙膏中含有碳酸氫鈉②冷卻后,向步驟①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振蕩,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牙膏中含有碳酸鈉③向步驟②反應后的溶液中繼續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牙膏中含有氯化鈉實驗結論:該自制牙膏含有碳酸氫鈉、碳酸鈉和氯化鈉【實驗分析】(3)小郡同學認為該實驗方案不合理,請充分說明理由 。任務三:尋找最佳的自制牙膏【反思提升】(4)同學們聯想到生活中使用過的各種各樣的牙膏,為了使自制牙膏的效果更佳,紛紛建議再添加氟化鈉從而補充氟元素,其作用是 。經過努力,同學們終于制得了滿意的牙膏。【答案】NaHCO3;堿性;澄清石灰水;有氣泡產生;實驗步驟②的實驗結論不合理,因為無法證明是碳酸氫鈉受熱產生的碳酸鈉,還是牙膏內本身含有碳酸鈉(合理即可);預防齲齒【知識點】常用鹽的用途;鹽的化學性質;礦物質與微量元素【解析】【解答】(1)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其化學式為:NaHCO3;蘇打、小蘇打的水溶液都呈堿性;(2)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②充分加熱后碳酸氫鈉全部分解,產生碳酸鈉,加入稀鹽酸后有氣泡產生,說明牙膏中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3)因為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同時有碳酸鈉產生,所以實驗步驟②的實驗結論不合理,因為無法證明是碳酸氫鈉受熱產生的碳酸鈉,還是牙膏內本身含有碳酸鈉;(4)因為氟元素可以防齲齒,所以可以添加氟化鈉在牙膏中。【分析】1.常見物質的俗稱:氧化鈣:生石灰。氫氧化鈣:熟石灰、堿石灰。氫氧化鈉:火堿、燒堿、苛性鈉。碳酸鈉:蘇打、純堿。碳酸氫鈉:小蘇打。2.碳酸氫鈉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23.(2025·長沙模擬)環境問題是科技發展的同時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氣中可形成酸雨。用80g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硫氣體,恰好完全反應得到83.2g亞硫酸鈉溶液,請回答:(溫馨提示:此題中涉及到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1)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硫氣體的質量是 g;(2)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請寫出具體計算過程)【答案】(1)3.2(2)解:設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質量為x。x=4g則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為答: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為5%。【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用80g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硫氣體,恰好完全反應得到83.2g亞硫酸鈉溶液,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則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硫氣體的質量是;【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瘜W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什么,即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其次,要弄清楚化學反應的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明確題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第三,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定量關系,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第四,將上述關系列成比例式求解;最后,檢查計算過程和結果 。無誤后,簡明地寫出答案。(1)用80g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硫氣體,恰好完全反應得到83.2g亞硫酸鈉溶液,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則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硫氣體的質量是;(2)計算過程見答案。1 / 1湖南省長沙市長郡外國語實驗中學2025年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1.(2025·長沙模擬)在下列粽子制作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采粽葉 B.洗粽葉 C.包粽子 D.煮粽子2.(2025·長沙模擬)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所涉及到的下列實驗操作不規范的是A.溶解粗鹽 B.過濾粗鹽水C.點燃酒精燈 D.蒸發濾液3.(2025·長沙模擬)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A.空氣中含有氧氣,因此空氣可直接用于醫療急救B.將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起到防腐作用C.人呼吸空氣時呼出的氣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D.倡導“低碳”生活有利于防治酸雨4.(2025·長沙模擬)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所有雜質C.蒸餾法是凈化程度較高的凈水方法D.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可隨意排入河流5.(2025·長沙模擬)液氫、液氧可作為火箭發動機的推進劑,其反應如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為氧化物 B.丙的化學式為H2OC.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不變 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6.(2025·長沙模擬)中醫認為艾草具有抗菌消炎、鎮定止咳等功效。藍桉醇()為艾草的一種成分,下列對藍桉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是一種氧化物 B.由三種元素組成C.由42個原子構成 D.氫元素質量分數最高7.(2025·長沙模擬)下列關于碳和碳的化合物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C.二氧化碳和葡萄糖都屬于有機化合物D.二氧化碳滅火器可用來撲滅圖書、檔案等物的失火8.(2025·長沙模擬)火的使用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或措施正確的是A.可燃物接觸氧氣即可發生燃燒 B.將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著火點C.電線短路起火,可用冷水澆滅 D.炒菜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9.(2025·長沙模擬)下列關于金屬和金屬材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工業煉鐵可用一氧化碳將鐵的氧化物還原成鐵B.大多數金屬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式存在C.常溫下,所有金屬單質均有固體D.廢舊鐵制品應該直接填埋處理10.(2025·長沙模擬)《天工開物》中介紹了制取某種紅色染料的方法:“摘紅花,搗熟(熟:爛)以水淘,布袋絞去黃汁。捏成薄餅,陰干收貯?!毕铝姓f法不正確的是( ?。?br/>A.“搗熟”增大了接觸面積 B.“水淘”只溶解了紅色色素C.“布袋”起過濾作用 D.“陰干”過程中水分蒸發11.(2025·長沙模擬)人體內一些液體的正常pH范圍,如圖。相關說法正確的是人體內的一些液體的正常pH范圍血漿 7.35~7.45唾液 6.6~7.1胃液 0.9~1.5乳汁 6.6~7.6膽汁 7.1~7.3胰液 7.5~8.0A.血漿和乳汁均顯酸性B.膽汁比胰液的堿性強C.可將pH試紙放入口腔測唾液的pHD.飲用蘇打水可以緩解胃酸過多癥狀12.(2025·長沙模擬)湖南物產豐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質的是A.常德香米 B.炎陵黃桃 C.邵陽茶油 D.永州血鴨13.(2025·長沙模擬)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飛船成功發射?!疤鞂m空間站”采用了眾多先進科技,如形狀記憶金屬鈦鎳合金天線,由碳纖維和環氧樹脂復合而成的防熱夾層等。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天宮空間站鈦鎳合金天線屬于合成材料B.防熱夾層的材料屬于復合材料C.宇航服的制作材料聚酯纖維薄膜是合成材料D.空間站的外殼為鈦合金,具有耐高溫、強度高的特點14.(2025·長沙模擬)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所以不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不同B.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所以鋁的化學性質不活潑D.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化肥15.(2025·長沙模擬)下列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相符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給校園中的花草施用硝酸銨 硝酸銨屬于復合肥料B 飯后洗凈鐵鍋并擦干 鐵在潮濕環境中易生銹C 用含有氫氧化鈉的清潔劑擦拭灶具 氫氧化鈉能去除油污D 用白醋除水垢(含碳酸鈣、氫氧化鎂) 水垢與醋酸只發生中和反應A.A B.B C.C D.D16.(2025·長沙模擬)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如圖1:釀酒祭祀先人。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請從微觀角度解釋主要原因是 。(2)如圖2:燒香祭祀先人。祭祀時經常會用到檀香,點燃檀香時,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檀香才能燃燒。將檀香掐斷,可達到熄滅的目的,其原理是 。(3)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人們習慣使用蘆葦葉(又叫粽葉)包粽子,施用適量的氮肥可以使粽葉葉色濃綠,下列屬于氮肥的是________。(填序號)A. B. C. D.17.(2025·長沙模擬)請你結合化學知識解答下列關于下列用藥的問題。(1)中醫藥蘊含了華夏民族的智慧,中藥的炮制常通過加熱改變藥材的性質,例如“煅牡蠣”這味藥是將牡蠣殼(主要含)高溫煅燒后制成,寫出該過程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br/>(2)人體胃液含有鹽酸,有助于消化。胃分泌過多胃酸會引起不適,某抗酸藥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其有效成分是,請寫出相應化學反應方程 。18.(2025·長沙模擬)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發明的“聯合制堿法”享譽全球。該方法以食鹽為主要原料制取純堿,其中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溶解度1g 氯化鈉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碳酸鈉 7.1 12.5 21.5 39.7 49.0 48.7 46.5 45.8用如表繪制出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對應的溫度是 。(2)將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 。(3)時,將碳酸鈉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19.(2025·長沙模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4種主要途徑。這4種途徑對未來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1所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地質封存技術作為當前緩解排放的有效措施,將成為影響碳中和進度的關鍵。地質封存是通過管道將注入到油氣田、咸水層或不可采煤層的密閉地質構造中,形成長時間或者永久性對的封存。三種碳封存途徑中,煤層封存技術成本更低,同時可提高煤層氣(主要含)采出率,增加經濟效益,符合國家綠色發展理念。典型煤層封存過程如圖2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兩大系統。煙氣注入到煤層后,由于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和逐漸被驅替并脫附,再通過采出井抽出。然而,煤層封存也涉及多種安全風險。如注入后,易引發地質體結構失穩,導致泄漏,使土壤、水酸化,破壞周圍的生態環境,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據上文,回答問題:(1)煤屬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和被驅替并脫附,原因是 。(3)寫一條踐行“碳減排”的具體措施: 。20.(2025·長沙模擬)據統計,我國每年報廢的手機超過1億部,若不進行有效回收利用,會造成巨大的浪費和污染。某種手機電路板中含有以下金屬:、、、、(鎳,銀白色)、(鈀,銀白色)。如圖是某工廠回收其中部分金屬的流程圖(假設流程圖中各反應均恰好完全反應。)已知:①②的金屬活動性為:(1)步驟②③④⑤中均進行的操作是 ;(2)若步驟③中有氣體產生,則濾液1中含有 種溶質。(3)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步驟③所加鐵粉已經過量 (寫出操作和實驗現象)。21.(2025·長沙模擬)下圖所示為常見氣體制取的部分儀器,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其進行下列化學實驗。(1)儀器a的名稱是 。(2)在實驗室中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備氧氣,所選發生裝置為 ?。ㄌ钭帜福?br/>(3)實驗室若用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 ?。ㄌ钭帜福?。(4)興趣小組同學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取大小相同的新鮮土豆塊和新鮮豬肝塊作催化劑,分別加入10mL相同濃度的過氧化氫稀溶液,用傳感器測量裝置中氣壓的變化,如圖乙中曲線、所示。對于過氧化氫分解反應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ㄌ睢柏i肝塊”或“土豆塊”)。22.(2025·長沙模擬)牙膏是必備的生活用品,某自制牙膏由廚房中的小蘇打、蘇打、食鹽等物質制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該自制牙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展開了項目性探究實驗。任務一:了解牙膏中各成分的作用【查閱資料】①小蘇打可作牙膏中的摩擦劑,能清除牙齒表面污垢,減少色素沉著。氯化鈉本身具有摩擦力,還能殺菌,有益牙齒健康。②碳酸鈉很穩定,受熱不易分解;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同時有碳酸鈉和二氧化碳產生。【小組討論】(1)小蘇打是 的俗稱(填化學式),蘇打、小蘇打的水溶液都呈 (選填“酸性”、“中性”或“堿性”),可以與口腔中因細菌發酵產生的酸性物質反應,減少對牙釉質的酸蝕。任務二:檢驗自制牙膏中的成分【進行實驗】(2)項目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方案 ①取少量該牙膏于試管中,充分加熱,并將產生的氣體通入 中 有白色沉淀產生 牙膏中含有碳酸氫鈉②冷卻后,向步驟①的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振蕩,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牙膏中含有碳酸鈉③向步驟②反應后的溶液中繼續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牙膏中含有氯化鈉實驗結論:該自制牙膏含有碳酸氫鈉、碳酸鈉和氯化鈉【實驗分析】(3)小郡同學認為該實驗方案不合理,請充分說明理由 。任務三:尋找最佳的自制牙膏【反思提升】(4)同學們聯想到生活中使用過的各種各樣的牙膏,為了使自制牙膏的效果更佳,紛紛建議再添加氟化鈉從而補充氟元素,其作用是 。經過努力,同學們終于制得了滿意的牙膏。23.(2025·長沙模擬)環境問題是科技發展的同時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氣中可形成酸雨。用80g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硫氣體,恰好完全反應得到83.2g亞硫酸鈉溶液,請回答:(溫馨提示:此題中涉及到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1)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硫氣體的質量是 g;(2)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請寫出具體計算過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A、采粽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洗粽葉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C、包粽子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煮粽子過程中涉及燃燒,燃燒是典型的化學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的產生,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2.【答案】C【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蒸發與蒸餾操作;粗鹽提純【解析】【解答】A、溶解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加速溶解,不符合題意;B、過濾要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題意;C、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不能用一只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只酒精燈,符合題意;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溶解玻璃棒攪拌作用分析;B、根據過濾時,應遵循“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分析;C、根據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分析;D、根據蒸發操作要求分析。3.【答案】B【知識點】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與防治【解析】【解答】A. 空氣中氧氣濃度約為21%,對于醫療急救需求來說太低,故說法錯誤;B. 氮氣化學性質穩定,不易于其他物質反應,可隔絕氧氣抑制微生物生長,故說法正確;C. 人體呼出的氣體仍含氮氣、氧氣等,并非僅二氧化碳,故說法錯誤;D. 二氧化碳是空氣的組成成分,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碳或氮氧化物引起,與二氧化碳無關,故說法錯誤。故選B。【分析】1.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氮氣為78%,其他成分是1%。2.空氣污染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3.空氣各組成成分的用途:(1)氮氣可以制硝酸和化肥,可以作保護氣等;(2)氧氣可以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等;(3)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作霓虹燈;(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答案】C【知識點】水的凈化;保護水資源【解析】【解答】A、地球上水資源豐富,但淡水資源有限,該選項錯誤;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但不能去除所有雜質,該選項錯誤;C、蒸餾是通過加熱使水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液態水,能除去水中幾乎所有雜質,凈化程度較高,該選項正確;D、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質,隨意排放會污染水體,該選項錯誤。故選:C。【分析】1.凈化水的步驟一般為:沉降、過濾、吸附、殺菌消毒。明礬溶于水形成的膠狀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懸浮的雜質形成較大的顆粒,加速其沉降;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2. 軟水 是指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硬水 則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區分軟水和硬水的常見方法是向二者中加入肥皂水,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反之是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5.【答案】B【知識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解析】【解答】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此反應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乙是O2,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丙的化學式為H2O,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由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發生了改變,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在反應物氧氣中,氧元素顯0價,在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甲,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以及氧化物的概念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發生變化,化合物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來解答。6.【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解答】A、 藍桉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 藍桉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C、 藍桉醇由分子構成,其一個分子由42個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D、 藍桉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質量比為(12×15):26:16,碳元素質量分數最高,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A、根據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種元素組成分析;B、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C、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D、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相對分子質量分析。7.【答案】C【知識點】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幾種常用的滅火器;有機物的特征、分類及聚合物的特性【解析】【解答】A、金剛石是天然物質中最硬的,選項A正確;B、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一個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同,因此兩者的化學性質不同,選項B正確;C、二氧化碳屬于無機化合物。葡萄糖屬于有機化合物,選項C不正確;D、二氧化碳滅火器通過噴射出的液態二氧化碳覆蓋在可燃物表面,隔絕氧氣和降溫滅火,且CO2揮發后無殘留,不會損壞紙質物品,適用于撲滅圖書、檔案等物品的火災,選項D正確。故選C。【分析】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原理為CO2+Ca(OH)2=CaCO3 +H2O,通常利用該性質檢測二氧化碳是否存在。8.【答案】D【知識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A、燃燒除了要接觸氧氣,可燃物自身的溫度也要達到著火點,故A錯誤;B、著火點是木材的本身的屬性,一般無法降低;將木材架空可以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故B錯誤;C、電線短路起火應該先切斷電源,且不能用冷水澆滅,不然會引發觸電,故C錯誤;D、炒菜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這樣隔絕了氧氣與可燃物的接觸,達到滅火目的,故D正確。故選D。【分析】1.物質跟氧氣發生的燃燒反應必須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能發生:(1)物質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2)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3)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1)使溫度降低著火點以下,如用嘴吹滅燃燒的蠟燭;(2)隔絕氧氣或空氣;如油鍋著火時,可蓋嚴鍋蓋;(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如森林失火時,經??车粢黄瑯淠拘纬筛綦x帶。9.【答案】A【知識點】金屬元素的存在及常見的金屬礦物;合理利用金屬資源【解析】【解答】A.工業煉鐵的主要原理為利用一氧化碳在高溫下還原鐵的氧化物(如Fe2O3),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說法正確;B.大多數金屬單質化學性質活潑,容易與自然界的其他物質反應,因此金屬單質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僅少數不活潑金屬(如金、銀)以單質存在,故說法錯誤;C.汞(Hg)在常溫下為液態,因此并非所有金屬單質均為固體,故說法錯誤;D.廢舊鐵制品直接填埋會浪費資源且污染環境,應回收利用,故說法錯誤。故選A。【分析】1.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2.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有: (1)防止金屬銹蝕; (2)回收利用廢金屬;(3)有計劃地開采金屬礦物;(4)尋找金屬的代替品。10.【答案】B【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蒸發與蒸餾操作;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探究【解析】【解答】A、搗熟”增大了接觸面積 ,不符合題意;B、“水淘”溶解了黃色色素,符合題意;C、“布袋”相當于過濾層,起過濾作用,不符合題意;D、“陰干”過程是使水分蒸發,不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A、根據搗爛可增大接觸面積分析;B、根據布袋絞去黃汁分析;C、根據布袋的過濾作用分析;D、根據陰干是使水分蒸發分析。11.【答案】D【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常用鹽的用途【解析】【解答】A. 血漿的pH大于7,顯堿性,故錯誤;B. 胰液的pH大于膽汁的pH,所以胰液比膽汁堿性強,故錯誤;C. 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故錯誤;D. 蘇打水中碳酸氫鈉與胃酸的主要成分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飲用蘇打水可緩解胃酸過多的癥狀,故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溶液的pH值<7,顯酸性,從7到1,酸性逐漸增強;溶液的pH值=7,顯中性;溶液的pH值>7,顯堿性,從7到14,堿性逐漸增強。12.【答案】D【知識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解析】【解答】A. 米面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故錯誤;B. 桃屬于水果,富含維生素、糖類,故錯誤;C. 油的主要成分為脂肪,故錯誤;D. 鴨肉中富含蛋白質,故正確。故選D。【分析】人體六大營養物質包括: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水、維生素。13.【答案】A【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A、鈦鎳合金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說法錯誤;B、由題意知,防熱夾層材料以碳纖維和環氧樹脂復合而成的材料,屬于復合材料,故說法正確;C、聚酯纖維薄膜屬于合成纖維,因此屬于合成材料,故說法正確;D、鈦合金具備耐高溫和高強度的特性,故說法正確。故選A。【分析】材料可以分為:無機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無機材料可分為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可分為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有機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14.【答案】A,D【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元素的概念【解析】【解答】A、決定元素種類的為質子數,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相同,不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不同,該選項說法正確;B、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則pH<7的雨水不一定為酸雨,因為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但由于鋁在常溫下能和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可以阻止內層的鋁與氧氣接觸,故鋁具有抗腐蝕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化肥能提高糧食產量,但過量使用會污染環境,則應合理使用,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D。【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常溫下,鋁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而鐵銹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會加速鐵的銹蝕,故鋁制品更耐腐蝕。15.【答案】B,C【知識點】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堿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解析】【解答】A、 硝酸銨屬于氮肥 ,不符合題意;B、 飯后洗凈鐵鍋并擦干 ,保護表面潔凈干燥,防止鐵生銹,符合題意;C、 用含有氫氧化鈉的清潔劑擦拭灶具 ,是利用氫氧化鈉能與油污反應,去除油污,符合題意;D、醋酸與碳酸鈣反應不屬于中和反應,不符合題意;故選BC。【分析】A、根據氮、磷、鉀元素中含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物質為復合肥分析;B、根據鐵生銹原理及防銹措施分析;C、根據氫氧化鈉能與油污反應分析;D、根據中和反應為酸和堿的反應分析。16.【答案】(1)分子在不斷運動(2)移走可燃物(3)C;D【知識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滅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1)酒香不怕巷子深,因為有香味的分子運動到空氣,被聞到,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2)滅火的原理即是破壞燃燒條件,燃燒條件包括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將檀香掐斷,可達到熄滅的目的,其原理是清除或隔絕可燃物;(3)A、Ca3(PO4)2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屬于磷肥,故A不符合題意;B、K2SO4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故B不符合題意;C、CO(NH2)2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C符合題意;D、NH4Cl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D符合題意;故選CD。【分析】1.分子每時每刻都在做無規則運動。2.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1)使溫度降低著火點以下,如用嘴吹滅燃燒的蠟燭;(2)隔絕氧氣或空氣;如油鍋著火時,可蓋嚴鍋蓋;(3)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如森林失火時,經常砍掉一片樹木形成隔離帶。3.氮、磷、鉀,是植物生長需要的三種營養元素?;瘜W肥料通??梢苑譃殁浄省⒌?、磷肥和復合肥料。復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銨態氮肥通常不能與顯堿性的物質混用,如草木灰。4.氮肥有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綠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的作用;磷肥的作用是促進植物根系發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鉀肥促進作物結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從而提高農業產量。(1)酒香不怕巷子深,因為有香味的分子運動到空氣,被聞到,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2)滅火的原理即是破壞燃燒條件,燃燒條件包括可燃物,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將檀香掐斷,可達到熄滅的目的,其原理是清除或隔絕可燃物;(3)A、Ca3(PO4)2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磷元素,屬于磷肥,故A不符合題意;B、K2SO4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故B不符合題意;C、CO(NH2)2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C符合題意;D、NH4Cl含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故D符合題意;故選CD。17.【答案】(1)(2)【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用鹽的用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解析】【解答】(1)高溫煅燒碳酸鈣()時,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氫氧化鎂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分析】1.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1) 客觀事實 :化學方程式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憑空臆想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2) 質量守恒定律 :等號兩邊的原子種類和數目必須相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1) 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 :明確反應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2) 寫出化學式 :使用正確的化學式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3) 配平化學方程式 :通過添加系數使等號兩邊各元素的原子數量相等。(4) 標注物質狀態 :沉淀和氣體,需要在化學式后面標注“↓”或“↑”等符號。(1)高溫煅燒碳酸鈣()時,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氫氧化鎂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8.【答案】(1)20(2)降溫(合理即可)(3)74.5g【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t1℃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根據表中內容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t1℃對應的溫度為20℃;(2)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若想將接近飽和的氯化鈉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質、蒸發溶解或降溫的方法;(3)4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49g,則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碳酸鈉的質量24.5g,40℃時,將40.0g碳酸鈉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質量=50g+24.5g=74.5g。【分析】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必須指定具體溫度,否則沒有意義。2.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兩個方面的作用:(1)根據已知溫度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或者根據物質的溶解度查出對應的溫度;(2)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1)由圖可知,t1℃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根據表中內容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t1℃對應的溫度為20℃;(2)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若想將接近飽和的氯化鈉轉化為飽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質、蒸發溶解或降溫的方法;(3)40℃時,碳酸鈉的溶解度為49g,則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碳酸鈉的質量24.5g,40℃時,將40.0g碳酸鈉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質量=50g+24.5g=74.5g。19.【答案】(1)不可再生(2)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CO2>CH4>N2(3)植樹造林(合理即可)【知識點】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化石燃料的利用與保護;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1)煤在短期內均不能再生,屬于不可再生能源;(2)CH4和N2被CO2驅替并脫附,原因是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CO2>CH4>N2;(3)踐行“碳減排”的具體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發展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推廣電動汽車,減少傳統燃油汽車的碳排放;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匯;改進工業生產工藝,減少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等。【分析】1.煤、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2.掌握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是解答該題的關鍵。常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有:(1)節約水電;(2)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餐具,減少白色污染;(3)綠色出行;(4)做好垃圾分類;(5)適量使用農藥化肥。(1)煤在短期內均不能再生,屬于不可再生能源;(2)CH4和N2被CO2驅替并脫附,原因是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CO2>CH4>N2;(3)踐行“碳減排”的具體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發展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推廣電動汽車,減少傳統燃油汽車的碳排放;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匯;改進工業生產工藝,減少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等。20.【答案】(1)過濾(2)三(3)取樣,向濾液2中加入鐵粉,觀察是否有明顯現象【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1)步驟②③④⑤均進行固液分離,故該操作為過濾;(2)若步驟③中有氣體產生,說明步驟②中加入的稀硫酸有剩余,根據分析可知,步驟②中金屬Ni、Fe均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對應的鹽FeSO4、NiSO4和氫氣,則濾液1中含有3種溶質;(3)步驟③中檢查鐵粉是否過量的方法是:在濾液2中繼續加入鐵粉,若無明顯現象,則鐵粉過量。【分析】由流程可知,金屬板中含Fe、Cu、Au、Ag、Ni、Pd,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和鹽溶液,因為Ni的金屬活動性大于H,故濾渣1沒有Ni,濾液2蒸發只得到FeSO4晶體,故濾液1含FeSO4、NiSO4,濾液1加鐵粉發生Fe+ NiSO4=Ni+ FeSO4,濾渣2中含Ni,濾液2含硫酸亞鐵,蒸發結晶得到FeSO4晶體;濾渣1中加稀硫酸、氧氣發生反應2Cu+O2+2H2SO42CuSO4+2H2O、過濾分離出Au、Ag、Pd,濾液3含CuSO4,濾液3加Fe發生Fe+CuSO4=FeSO4+Cu,紅色固體A為Cu,濾液4含硫酸亞鐵,濾渣1含Cu、Au、Ag、Pd。【分析】1.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過濾所需的儀器是:燒杯、漏斗、玻璃棒、鐵架臺。2.金屬活動性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金屬活動性順序規律(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位置越靠前,其金屬活動性就越強。(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3)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4)鉀、鈣、鈉三種金屬不能將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原因是他們太活潑(5)一種金屬若能與兩種鹽溶液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一種鹽溶液若能與兩種金屬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6)金屬鐵與酸溶液或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都只能得到+2價的亞鐵鹽,不能得到+3價的鐵鹽。(1)步驟②③④⑤均進行固液分離,故該操作為過濾;(2)若步驟③中有氣體產生,說明步驟②中加入的稀硫酸有剩余,根據分析可知,步驟②中金屬Ni、Fe均與稀硫酸反應生成對應的鹽FeSO4、NiSO4和氫氣,則濾液1中含有3種溶質;(3)步驟③中檢查鐵粉是否過量的方法是:在濾液2中繼續加入鐵粉,若無明顯現象,則鐵粉過量。21.【答案】(1)錐形瓶(2)A(3)F(4)豬肝塊【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根據濃硫酸或堿石灰的性質確定所能干燥的氣體【解析】【解答】(1)據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2)在實驗室中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備氧氣,該反應為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可選擇A;(3)在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選固液常溫型裝置B,通過裝置F,用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再用向上排空氣法C收集二氧化碳;(4)由圖乙可知,相同時間內豬肝塊作催化劑使裝置內壓強變化更大,說明相同時間內豬肝塊作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更多,則兩種催化劑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豬肝塊。【分析】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式一般有3種: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氯酸鉀在加熱及二氧化錳催化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氧氣和水;前兩種的發生裝置都是固體加熱型,后一種的發生裝置為固-液常溫型。2.收集裝置的選擇: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可以選用向上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可以選用向下排空氣法;需收集的氣體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可以選用排水集氣法;相對于排水法,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氣體更干燥;相對于排空氣法,排水法收集到的氣體更純凈。3.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不影響生成物的產量,反應前后催化劑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1)據圖可知,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2)在實驗室中以高錳酸鉀為原料制備氧氣,該反應為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可選擇A;(3)在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發生裝置選固液常溫型裝置B,通過裝置F,用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再用向上排空氣法C收集二氧化碳;(4)由圖乙可知,相同時間內豬肝塊作催化劑使裝置內壓強變化更大,說明相同時間內豬肝塊作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氧氣更多,則兩種催化劑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豬肝塊。22.【答案】NaHCO3;堿性;澄清石灰水;有氣泡產生;實驗步驟②的實驗結論不合理,因為無法證明是碳酸氫鈉受熱產生的碳酸鈉,還是牙膏內本身含有碳酸鈉(合理即可);預防齲齒【知識點】常用鹽的用途;鹽的化學性質;礦物質與微量元素【解析】【解答】(1)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其化學式為:NaHCO3;蘇打、小蘇打的水溶液都呈堿性;(2)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②充分加熱后碳酸氫鈉全部分解,產生碳酸鈉,加入稀鹽酸后有氣泡產生,說明牙膏中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3)因為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同時有碳酸鈉產生,所以實驗步驟②的實驗結論不合理,因為無法證明是碳酸氫鈉受熱產生的碳酸鈉,還是牙膏內本身含有碳酸鈉;(4)因為氟元素可以防齲齒,所以可以添加氟化鈉在牙膏中。【分析】1.常見物質的俗稱:氧化鈣:生石灰。氫氧化鈣:熟石灰、堿石灰。氫氧化鈉:火堿、燒堿、苛性鈉。碳酸鈉:蘇打、純堿。碳酸氫鈉:小蘇打。2.碳酸氫鈉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23.【答案】(1)3.2(2)解:設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質量為x。x=4g則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為答: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為5%。【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1)用80g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硫氣體,恰好完全反應得到83.2g亞硫酸鈉溶液,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則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硫氣體的質量是;【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瘜W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搞清楚問題是什么,即題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其次,要弄清楚化學反應的原理,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明確題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第三,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定量關系,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關系;第四,將上述關系列成比例式求解;最后,檢查計算過程和結果 。無誤后,簡明地寫出答案。(1)用80g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硫氣體,恰好完全反應得到83.2g亞硫酸鈉溶液,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則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硫氣體的質量是;(2)計算過程見答案。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外國語實驗中學2025年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學生版).docx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外國語實驗中學2025年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