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中考真題】內蒙古自治區2025屆中考生物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中考真題】內蒙古自治區2025屆中考生物試卷

資源簡介

【中考真題】內蒙古自治區2025屆中考生物試卷
1.(2025·內蒙古自治區)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用擦巾對空間站艙內表面微生物進行在軌采集。地面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采集物,于2025年5月公布,確認發現了一個新物種,命名為“天官尼爾菌”,這是一種細菌。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采集微生物要用無菌擦巾
B.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該菌
C.該菌是單細胞的,所以屬于細菌
D.該菌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2.(2025·內蒙古自治區)流感病毒侵入人體的呼吸系統后,一部分被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吸附而被殺滅或排除;一部分進入人體內,有的直接被吞噬細胞吞噬,有的與相應的抗體結合后被吞噬細胞吞噬。上述免疫功能的實現依賴于人體的( ?。?br/>①第一道防線②第二道防線③第三道防線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3.(2025·內蒙古自治區)為研究一種蚊對某種殺蟲劑的耐藥性,研究者進行相關實驗,得到下表所示數據。
持續施用殺蟲劑的時間 0個月 8個月 12個月
耐藥蚊的比例 4% 45% 77%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施用殺蟲劑前蚊群中無耐藥性的個體
B.施用殺蟲劑后耐藥性是蚊的有利變異
C.耐藥蚊比例增加是殺蟲劑選擇的結果
D.隨施用時間延長該殺蟲劑的藥效下降
4.(2025·內蒙古自治區)明代《二如亭群芳譜》記載:“凡接梅花于杏樹者,用劈枝法。三月取梅嫩枝長二寸許,削去半邊皮,插入杏木裂口內。以麻纏緊,泥封之。”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三月環境適宜,在此時操作梅枝成活率較高
B.削半邊皮的梅枝、杏木裂口均需露出形成層
C.要確保接口處分裂產生的新細胞愈合在一起
D.接口愈合后,梅枝上既可開梅花又可開杏花
5.(2025·內蒙古自治區)動脈粥樣硬化是脂質在動脈管壁的中膜和內膜之間堆積,使管壁增厚導致的,通常會形成斑塊,阻礙血液流動。某同學為探究動脈斑塊對血液流動的影響,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了模擬實驗。下列是同學們對該實驗的評價與建議,不合理的是( ?。?br/>A.選用乳膠管是因為其有一定彈性
B.乳膠管中應加入模擬瓣膜的材料
C.動物油位置不能準確模擬斑塊在動脈管壁形成的部位
D.兩裝置中紅墨水的流速不同可反映斑塊對血流的影響
6.(2025·內蒙古自治區)為落實國家加強非常規水源利用的環保要求,內蒙古某地將污水處理廠尾水引入一人工濕地,利用該濕地的凈水功能,讓“一泓清水入黃河”的同時也美化了環境,吸引眾多游客觀光游憩。下圖為該人工濕地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尾水進入濕地后,其中的有機物主要由   分解成   、水和含氮、含磷的無機鹽等。
(2)尾水進入濕地后,沒有引起藻類和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可能的原因:一是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遮擋陽光,抑制藻類和浮游植物的   作用;二是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與藻類和浮游植物競爭無機鹽,影響后者生長,如挺水植物依賴自身的通氣組織將   輸送到根參與   作用,為根吸收無機鹽及其他生命活動提供   ,從而促進自身生長,美化濕地環境。
(3)為評估該濕地的凈水效果,某同學提出在出水口取樣檢測氮、磷等水質指標,你認為該方案能否達到評估目的并說明理由:   。若要進一步提升該濕地的凈水能力,增加游客承載量,請從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角度提出應對策略:   。
7.(2025·內蒙古自治區)苯丙酮尿癥是一種遺傳病,某幼兒被確診患此病,需長期吃低苯丙氨酸(一種氨基酸)的食物來控制病情。下表是該患兒就診的部分信息,圖1是泌尿系統示意圖。
性別 年齡 癥狀 血液檢查
女 2歲 發育遲緩、尿液有“發霉”臭味等 苯丙氨酸濃度:387.4μmol/L(正常值<240μmol/L)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幼兒被確診患苯丙酮尿癥的依據之一是血液檢查結果中   。食物中的蛋白質經消化產生的苯丙氨酸由   吸收進入血液,由于患兒代謝異常,苯丙氨酸在體內堆積,一方面損害神經系統,影響發育;另一方面較多的苯丙氨酸轉化為苯丙酮酸,經血液運輸至  ?。ㄌ顖D1中的序號),隨尿液排出,導致尿液有“發霉”臭味。因此,患兒需長期吃低苯丙氨酸的食物。
(2)該患兒父母均未患苯丙酮尿癥,可推知此病屬于   性基因控制的遺傳?。ú豢紤]基因突變)。據最新統計,與非近親結婚相比,近親結婚的后代患該病的比例高出6.6倍,原因是   。因此,禁止近親結婚有利于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生。
(3)我國某科研團隊在治療該病的藥物研發上有了新突破。研究者向患該病的多只小鼠單次注射新藥后,定期檢測血液中苯丙氨酸濃度,結果如圖2。據圖可知:在8周內   劑量的此藥物可將雄性小鼠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濃度降低并維持在理想范圍(120~360μmol/L)。若你是該團隊的一員,基于現有成果繼續以小鼠為實驗對象,你還想研究的問題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細菌的形態結構
【解析】【解答】A 、采集微生物時,為避免其他微生物污染,要用無菌擦巾,A 正確。
B 、細菌個體十分微小,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B 正確。
C 、細菌是單細胞生物,但不能僅依據單細胞就判定為細菌,比如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 。細菌的主要特征是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 錯誤。
D 、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天官尼爾菌” 是細菌,符合此特征,D 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細菌的形態有球狀、桿狀和螺旋狀,雖然細菌的形態不同,但基本結構一致,即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未成形的細胞核等。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面莢膜、鞭毛,大多數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是異養.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答案】D
【知識點】人體的三道防線
【解析】【解答】第一道防線:由皮膚和黏膜組成,呼吸道黏膜屬于第一道防線,“一部分被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吸附而被殺滅或排除” 體現①第一道防線 。第二道防線:由體液中的吞噬細胞和溶菌酶等組成,“直接被吞噬細胞吞噬” 體現②第二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組成,“與相應的抗體結合后被吞噬細胞吞噬” ,抗體參與屬于③第三道防線 。 綜上,免疫過程涉及了人體的三道防線,①②③均有體現 ,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人體的三道防線:
防線 構成 功能 類別
第一道 皮膚和黏膜 阻止或殺死病菌,消除異物 非特異性免疫
第二道 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吞噬、溶解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 特異性免疫
3.【答案】A
【知識點】生物進化的學說
【解析】【解答】A 、由表可知,施用殺蟲劑前(0 個月 ),耐藥蚊比例為 4% ,說明蚊群中存在耐藥性個體,A 錯誤。
B 、施用殺蟲劑后,有耐藥性的蚊能存活,耐藥性是有利變異,B 正確。
C 、殺蟲劑對蚊進行選擇,耐藥蚊存活并繁殖,比例增加,是自然選擇結果,C 正確。
D 、隨施用時間延長,耐藥蚊比例上升,說明殺蟲劑藥效下降,D 正確。
故答案為:A。
【分析】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他認為,自然選擇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連續的過程.由于生存斗爭不斷地進行,因而自然選擇也是不斷地進行,通過一代代的生存環境的選擇作用,物種變異被定向地向著一個方向積累,于是性狀逐漸和原來的祖先不同了,這樣,新的物種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環境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 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經過自然選擇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樣性。
4.【答案】D
【知識點】營養繁殖(嫁接、扦插、壓條等);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解答】A 、三月環境溫度、濕度等適宜,利于嫁接后梅枝成活,A 正確。
B 、嫁接時,接穗(梅枝 )和砧木(杏木 )的形成層需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所以削半邊皮要露出形成層,B 正確。
C 、接口處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愈合在一起才能保證嫁接成功,C 正確。
D 、嫁接屬于無性生殖,接穗(梅枝 )的遺傳物質不變,只能開梅花,砧木(杏木 )的性狀不影響接穗,D 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5.【答案】B
【知識點】血管;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
【解析】【解答】A、動脈血管具有一定彈性,選用有彈性的乳膠管可以較好地模擬動脈血管的特性,A不符合題意。
B、動脈血管中一般沒有瓣膜,而此實驗是探究動脈斑塊對血液流動的影響,加入模擬瓣膜的材料與實驗目的無關,還會干擾實驗結果,B符合題意。
C、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在動脈管壁的中膜和內膜之間堆積,而實驗中動物油在乳膠管內,不能準確模擬斑塊在動脈管壁形成的部位,C不符合題意。
D、通過對比有動物油(模擬斑塊)和無動物油的裝置中紅墨水的流速,能直觀反映出斑塊對血液流動的阻礙作用,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運往全身各處的血管,動脈具有管壁厚,彈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的特點。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癥性病變,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狹窄。
6.【答案】(1)分解者/細菌和真菌;二氧化碳
(2)光合;氧氣;呼吸;能量
(3)不能,因為該方案只能檢測部分水質指標,不能全面反映濕地的凈水效果;增加濕地生物種類和數量
【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光合作用的實質;呼吸作用的實質
【解析】【解答】(1) 尾水進入濕地后,其中的有機物是水質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些有機物在濕地中會被分解者,如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所利用。這些分解者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將有機物逐步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含磷的無機鹽等小分了物質。這一過程是濕地凈化水質的重要機制之一,它有助于去除水中的有機物污染,改善水質。
(2)尾水進入濕地后,沒有引起藻類和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遮擋了陽光,從而抑制了藻類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陽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和氧氣的過程,缺乏陽光會嚴重影響這一過程。二是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與藻類和浮游植物競爭無機鹽,影響后者的生長。例如,挺水植物依賴自身的通氣組織將氧氣輸送到根部參與呼吸作用,為根吸收無機鹽及其他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樣,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就能夠在競爭中占據優勢,進一步美化濕地環境。
(3)為評估該濕地的凈水效果,在出水口取樣檢測氮、磷等水質指標雖然可以反映濕地對部分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但并不能全面評估濕地的凈水效果。因為濕地的凈水功能還包括對有機物、重金屬等其他污染物的去除,以及對水質、水量和生態的綜合調節。因此,該方案只能作為評估的一部分。若要進一步提升該濕地的凈水能力和游客承載量,從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角度來看,可以增加濕地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這樣可以提高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增強其自動調節能力和凈水效果。同時,合理的游客管理和環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分析】(1)細菌和真菌靠分解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維持生存,因此細菌和真菌稱為分解者。
(2)光合作用是指植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來構建自身的各個組成部分。
(3)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它依賴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就越強。
7.【答案】(1)苯丙氨酸濃度偏高;小腸;①
(2)隱;近親攜帶相同隱性致病基因的概率更高
(3)3個單位;使雌性小鼠的苯丙氨酸濃度降低并維持在理想范圍(120~360μmol/L)的藥物劑量是多少?
【知識點】人類優生優育;營養物質的吸收;腎的結構和功能;基因的顯隱性及其性狀遺傳;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
【解析】【解答】(1)該幼兒被確診患苯丙酮尿癥的依據之一是血液檢查結果中苯丙氨酸濃度偏高。這是因為苯丙酮尿癥患者由于體內缺乏某種酶,導致苯丙氨酸無法正常代謝,從而在血液中堆積。食物中的蛋白質經過消化后會產生氨基酸,包括苯丙氨酸,這些氨基酸由小腸吸收進入血液。由于患兒代謝異常,苯丙氨酸在體內堆積,一方面會損害神經系統,影響發育;另一方面,較多的苯丙氨酸會轉化為苯丙酮酸,通過血液運輸到①腎臟,出現在尿液中,隨尿液排出,導致尿液有“發霉”臭味。
(2)由于該患兒父母均未患苯丙酮尿癥,但患兒卻患病了,這可以推知此病屬于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近親之間共享較多的遺傳物質,因此攜帶相同隱性致病基因的概率更高,導致近親結婚的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比例較高。所以,禁止近親結婚有利于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生。
(3)根據圖2的信息,可以看出在8周內,3個單位劑量的此藥物可將雄性小鼠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濃度降低并維持在理想范圍(120~360μmol/L)。作為該科研團隊的一員,基于現有成果,還想研究的問題是藥物對雌性小鼠的效果是否與雄性一致。這是因為不同性別的小鼠可能對藥物的反應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如: 使雌性小鼠的苯丙氨酸濃度降低并維持在理想范圍(120~360μmol/L)的藥物劑量是多少?
【分析】題圖中:①腎,②輸尿管,③膀胱。
(1)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輸尿管的作用是將腎臟形成的尿液輸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暫時儲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2)我國婚姻法已明確規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原因是近親帶有相同隱性遺傳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較大,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遺傳病的機率大。

1 / 1【中考真題】內蒙古自治區2025屆中考生物試卷
1.(2025·內蒙古自治區)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用擦巾對空間站艙內表面微生物進行在軌采集。地面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采集物,于2025年5月公布,確認發現了一個新物種,命名為“天官尼爾菌”,這是一種細菌。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采集微生物要用無菌擦巾
B.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該菌
C.該菌是單細胞的,所以屬于細菌
D.該菌的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答案】C
【知識點】細菌的形態結構
【解析】【解答】A 、采集微生物時,為避免其他微生物污染,要用無菌擦巾,A 正確。
B 、細菌個體十分微小,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B 正確。
C 、細菌是單細胞生物,但不能僅依據單細胞就判定為細菌,比如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 。細菌的主要特征是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 錯誤。
D 、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天官尼爾菌” 是細菌,符合此特征,D 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細菌的形態有球狀、桿狀和螺旋狀,雖然細菌的形態不同,但基本結構一致,即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未成形的細胞核等。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面莢膜、鞭毛,大多數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是異養.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2025·內蒙古自治區)流感病毒侵入人體的呼吸系統后,一部分被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吸附而被殺滅或排除;一部分進入人體內,有的直接被吞噬細胞吞噬,有的與相應的抗體結合后被吞噬細胞吞噬。上述免疫功能的實現依賴于人體的( ?。?br/>①第一道防線②第二道防線③第三道防線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人體的三道防線
【解析】【解答】第一道防線:由皮膚和黏膜組成,呼吸道黏膜屬于第一道防線,“一部分被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吸附而被殺滅或排除” 體現①第一道防線 。第二道防線:由體液中的吞噬細胞和溶菌酶等組成,“直接被吞噬細胞吞噬” 體現②第二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組成,“與相應的抗體結合后被吞噬細胞吞噬” ,抗體參與屬于③第三道防線 。 綜上,免疫過程涉及了人體的三道防線,①②③均有體現 ,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人體的三道防線:
防線 構成 功能 類別
第一道 皮膚和黏膜 阻止或殺死病菌,消除異物 非特異性免疫
第二道 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吞噬、溶解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 特異性免疫
3.(2025·內蒙古自治區)為研究一種蚊對某種殺蟲劑的耐藥性,研究者進行相關實驗,得到下表所示數據。
持續施用殺蟲劑的時間 0個月 8個月 12個月
耐藥蚊的比例 4% 45% 77%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br/>A.施用殺蟲劑前蚊群中無耐藥性的個體
B.施用殺蟲劑后耐藥性是蚊的有利變異
C.耐藥蚊比例增加是殺蟲劑選擇的結果
D.隨施用時間延長該殺蟲劑的藥效下降
【答案】A
【知識點】生物進化的學說
【解析】【解答】A 、由表可知,施用殺蟲劑前(0 個月 ),耐藥蚊比例為 4% ,說明蚊群中存在耐藥性個體,A 錯誤。
B 、施用殺蟲劑后,有耐藥性的蚊能存活,耐藥性是有利變異,B 正確。
C 、殺蟲劑對蚊進行選擇,耐藥蚊存活并繁殖,比例增加,是自然選擇結果,C 正確。
D 、隨施用時間延長,耐藥蚊比例上升,說明殺蟲劑藥效下降,D 正確。
故答案為:A。
【分析】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他認為,自然選擇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連續的過程.由于生存斗爭不斷地進行,因而自然選擇也是不斷地進行,通過一代代的生存環境的選擇作用,物種變異被定向地向著一個方向積累,于是性狀逐漸和原來的祖先不同了,這樣,新的物種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環境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 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經過自然選擇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樣性。
4.(2025·內蒙古自治區)明代《二如亭群芳譜》記載:“凡接梅花于杏樹者,用劈枝法。三月取梅嫩枝長二寸許,削去半邊皮,插入杏木裂口內。以麻纏緊,泥封之?!毕铝杏嘘P分析錯誤的是( ?。?br/>A.三月環境適宜,在此時操作梅枝成活率較高
B.削半邊皮的梅枝、杏木裂口均需露出形成層
C.要確保接口處分裂產生的新細胞愈合在一起
D.接口愈合后,梅枝上既可開梅花又可開杏花
【答案】D
【知識點】營養繁殖(嫁接、扦插、壓條等);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解答】A 、三月環境溫度、濕度等適宜,利于嫁接后梅枝成活,A 正確。
B 、嫁接時,接穗(梅枝 )和砧木(杏木 )的形成層需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所以削半邊皮要露出形成層,B 正確。
C 、接口處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愈合在一起才能保證嫁接成功,C 正確。
D 、嫁接屬于無性生殖,接穗(梅枝 )的遺傳物質不變,只能開梅花,砧木(杏木 )的性狀不影響接穗,D 錯誤。
故答案為:D。
【分析】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
5.(2025·內蒙古自治區)動脈粥樣硬化是脂質在動脈管壁的中膜和內膜之間堆積,使管壁增厚導致的,通常會形成斑塊,阻礙血液流動。某同學為探究動脈斑塊對血液流動的影響,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了模擬實驗。下列是同學們對該實驗的評價與建議,不合理的是(  )
A.選用乳膠管是因為其有一定彈性
B.乳膠管中應加入模擬瓣膜的材料
C.動物油位置不能準確模擬斑塊在動脈管壁形成的部位
D.兩裝置中紅墨水的流速不同可反映斑塊對血流的影響
【答案】B
【知識點】血管;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
【解析】【解答】A、動脈血管具有一定彈性,選用有彈性的乳膠管可以較好地模擬動脈血管的特性,A不符合題意。
B、動脈血管中一般沒有瓣膜,而此實驗是探究動脈斑塊對血液流動的影響,加入模擬瓣膜的材料與實驗目的無關,還會干擾實驗結果,B符合題意。
C、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在動脈管壁的中膜和內膜之間堆積,而實驗中動物油在乳膠管內,不能準確模擬斑塊在動脈管壁形成的部位,C不符合題意。
D、通過對比有動物油(模擬斑塊)和無動物油的裝置中紅墨水的流速,能直觀反映出斑塊對血液流動的阻礙作用,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運往全身各處的血管,動脈具有管壁厚,彈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的特點。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癥性病變,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狹窄。
6.(2025·內蒙古自治區)為落實國家加強非常規水源利用的環保要求,內蒙古某地將污水處理廠尾水引入一人工濕地,利用該濕地的凈水功能,讓“一泓清水入黃河”的同時也美化了環境,吸引眾多游客觀光游憩。下圖為該人工濕地的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尾水進入濕地后,其中的有機物主要由   分解成   、水和含氮、含磷的無機鹽等。
(2)尾水進入濕地后,沒有引起藻類和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可能的原因:一是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遮擋陽光,抑制藻類和浮游植物的   作用;二是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與藻類和浮游植物競爭無機鹽,影響后者生長,如挺水植物依賴自身的通氣組織將   輸送到根參與   作用,為根吸收無機鹽及其他生命活動提供   ,從而促進自身生長,美化濕地環境。
(3)為評估該濕地的凈水效果,某同學提出在出水口取樣檢測氮、磷等水質指標,你認為該方案能否達到評估目的并說明理由:   。若要進一步提升該濕地的凈水能力,增加游客承載量,請從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角度提出應對策略:   。
【答案】(1)分解者/細菌和真菌;二氧化碳
(2)光合;氧氣;呼吸;能量
(3)不能,因為該方案只能檢測部分水質指標,不能全面反映濕地的凈水效果;增加濕地生物種類和數量
【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光合作用的實質;呼吸作用的實質
【解析】【解答】(1) 尾水進入濕地后,其中的有機物是水質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這些有機物在濕地中會被分解者,如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所利用。這些分解者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將有機物逐步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含磷的無機鹽等小分了物質。這一過程是濕地凈化水質的重要機制之一,它有助于去除水中的有機物污染,改善水質。
(2)尾水進入濕地后,沒有引起藻類和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遮擋了陽光,從而抑制了藻類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陽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和氧氣的過程,缺乏陽光會嚴重影響這一過程。二是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與藻類和浮游植物競爭無機鹽,影響后者的生長。例如,挺水植物依賴自身的通氣組織將氧氣輸送到根部參與呼吸作用,為根吸收無機鹽及其他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樣,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就能夠在競爭中占據優勢,進一步美化濕地環境。
(3)為評估該濕地的凈水效果,在出水口取樣檢測氮、磷等水質指標雖然可以反映濕地對部分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但并不能全面評估濕地的凈水效果。因為濕地的凈水功能還包括對有機物、重金屬等其他污染物的去除,以及對水質、水量和生態的綜合調節。因此,該方案只能作為評估的一部分。若要進一步提升該濕地的凈水能力和游客承載量,從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角度來看,可以增加濕地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這樣可以提高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增強其自動調節能力和凈水效果。同時,合理的游客管理和環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分析】(1)細菌和真菌靠分解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維持生存,因此細菌和真菌稱為分解者。
(2)光合作用是指植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來構建自身的各個組成部分。
(3)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它依賴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就越強。
7.(2025·內蒙古自治區)苯丙酮尿癥是一種遺傳病,某幼兒被確診患此病,需長期吃低苯丙氨酸(一種氨基酸)的食物來控制病情。下表是該患兒就診的部分信息,圖1是泌尿系統示意圖。
性別 年齡 癥狀 血液檢查
女 2歲 發育遲緩、尿液有“發霉”臭味等 苯丙氨酸濃度:387.4μmol/L(正常值<240μmol/L)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幼兒被確診患苯丙酮尿癥的依據之一是血液檢查結果中   。食物中的蛋白質經消化產生的苯丙氨酸由   吸收進入血液,由于患兒代謝異常,苯丙氨酸在體內堆積,一方面損害神經系統,影響發育;另一方面較多的苯丙氨酸轉化為苯丙酮酸,經血液運輸至  ?。ㄌ顖D1中的序號),隨尿液排出,導致尿液有“發霉”臭味。因此,患兒需長期吃低苯丙氨酸的食物。
(2)該患兒父母均未患苯丙酮尿癥,可推知此病屬于   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不考慮基因突變)。據最新統計,與非近親結婚相比,近親結婚的后代患該病的比例高出6.6倍,原因是   。因此,禁止近親結婚有利于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生。
(3)我國某科研團隊在治療該病的藥物研發上有了新突破。研究者向患該病的多只小鼠單次注射新藥后,定期檢測血液中苯丙氨酸濃度,結果如圖2。據圖可知:在8周內   劑量的此藥物可將雄性小鼠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濃度降低并維持在理想范圍(120~360μmol/L)。若你是該團隊的一員,基于現有成果繼續以小鼠為實驗對象,你還想研究的問題是   。
【答案】(1)苯丙氨酸濃度偏高;小腸;①
(2)隱;近親攜帶相同隱性致病基因的概率更高
(3)3個單位;使雌性小鼠的苯丙氨酸濃度降低并維持在理想范圍(120~360μmol/L)的藥物劑量是多少?
【知識點】人類優生優育;營養物質的吸收;腎的結構和功能;基因的顯隱性及其性狀遺傳;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
【解析】【解答】(1)該幼兒被確診患苯丙酮尿癥的依據之一是血液檢查結果中苯丙氨酸濃度偏高。這是因為苯丙酮尿癥患者由于體內缺乏某種酶,導致苯丙氨酸無法正常代謝,從而在血液中堆積。食物中的蛋白質經過消化后會產生氨基酸,包括苯丙氨酸,這些氨基酸由小腸吸收進入血液。由于患兒代謝異常,苯丙氨酸在體內堆積,一方面會損害神經系統,影響發育;另一方面,較多的苯丙氨酸會轉化為苯丙酮酸,通過血液運輸到①腎臟,出現在尿液中,隨尿液排出,導致尿液有“發霉”臭味。
(2)由于該患兒父母均未患苯丙酮尿癥,但患兒卻患病了,這可以推知此病屬于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近親之間共享較多的遺傳物質,因此攜帶相同隱性致病基因的概率更高,導致近親結婚的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比例較高。所以,禁止近親結婚有利于減少此類疾病的發生。
(3)根據圖2的信息,可以看出在8周內,3個單位劑量的此藥物可將雄性小鼠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濃度降低并維持在理想范圍(120~360μmol/L)。作為該科研團隊的一員,基于現有成果,還想研究的問題是藥物對雌性小鼠的效果是否與雄性一致。這是因為不同性別的小鼠可能對藥物的反應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如: 使雌性小鼠的苯丙氨酸濃度降低并維持在理想范圍(120~360μmol/L)的藥物劑量是多少?
【分析】題圖中:①腎,②輸尿管,③膀胱。
(1)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輸尿管的作用是將腎臟形成的尿液輸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暫時儲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
(2)我國婚姻法已明確規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原因是近親帶有相同隱性遺傳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較大,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遺傳病的機率大。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南昌市| 文水县| 黄山市| 运城市| 浦江县| 顺平县| 卫辉市| 兰西县| 彰化县| 平安县| 大埔区| 泽库县| 台州市| 峨山| 东乡县| 宜兰县| 新建县| 宝兴县| 玛沁县| 固阳县| 嵊泗县| 资溪县| 澄迈县| 开阳县| 通江县| 宾川县| 平远县| 河南省| 阳信县| 舞钢市| 建湖县| 同仁县| 华容县| 农安县| 塔城市| 四子王旗| 苍山县| 湘潭市| 佛冈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