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力旺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八年級歷史學科期末: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5分)1.“對于國家而言,它意味著祖國大陸的統一;對藏民而言,意味著舊社會的結束。”材料評價的是A.新藏公路通車B.西薇和平解放C.西藏自治區建立D.背藏公路通車2.上甘嶺戰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為戰友開辟前進道路,“他”是A.雷鋒B.彭德懷C.黃繼光D.邱少云3.“舉國翹盼盡早建成汽車廠,萬人空巷人民爭看解放牌。”此場景可能出現在A.長春B.沈陽C.鞍山D.武漢4.1954年老字號企業“同仁堂”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接受了社會主義改造。它改造采用的主要方式是A.生產合作社B.承包經營C.人民公社D.公私合營5.1962年,我國農業生產力開始恢復,農業生產水平上升。此成就主要得益于A.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B.八字方針的貫徹落實C.工業布局的明顯改善D.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6.右圖所示變化主要源于A.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開展以階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以經濟設為中心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1978年7.1978年,一些企業的負責人提出:企業一點自主權都沒有。企業管得這樣死,經濟怎能發展起來?這些負責人意在要求A.徹底變更企業所有權B.改變公有制主體地位C.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8.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指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表明中國將要建立A.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體制B.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家庭聯產承包貴任刷9.1980年與1979年相比,.廣東、福建兩省出口總額分別增長27.9%和47.2%。這得益于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B.經濟特區的創辦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D.中國加入世貿組織0、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主動順應全球化的表現是A.在全國脫貧攻堅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D.制定“863計劃”八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4頁11.《人民日報》元旦獻詞中,“奮斗”“夢”“復興”等主題詞出現頻率最高的階段是Λ.1979-1988年B.1989-1998年C.1999-2008年D.2009-2020年12.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A.政治協商制度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一國兩制13.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幫助十兒個少數民族創制了文字。這表明國家重視少數民族的A.文化保護傳承B.傳統風俗習慣C.基礎設施建設D.宗教信仰自由14.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的條件下建設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立主要得益于A.“南方談話”的發表B.中國己是發達國家C.“一國兩制”的保障D.“九二共識”的達成15.“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共識,被稱為A.五項原則B.“九二共識”C.八項主張D.“三通”協議16.四大軍兵種的火箭軍前身是A.海軍B.空軍C.第二炮兵部隊D.戰略支援部隊17.1954年《中印兩國總理聯合聲明》提到“如果這些原則不僅適用于各國之間,而且適用于一般國際關系之中,它們將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堅固基礎”。“這些原則”指的是A.互不干涉內政原則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方針D.一個中國原則18.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這一史事A.標志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反映了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C.表明了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D.促進了與歐盟國家外交關系的發展19.“東方巨響,大淡天蒼朗。云似蘑菇騰地長,人伴春雷鼓掌。”這里的“春雷”指A.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B.“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C.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D.“遼寧艦”航空母艦交接入列20.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對這一國家戰略作出重大貢獻的是A.鄧稼先B.屠呦呦C.袁隆平D.焦裕祿2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群眾體育運動快速發展,健身運動成為時尚。到2024年底,我國約5億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這折射出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B,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C.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D.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22.關鍵詞記憶法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尼羅河”、“金字塔”等詞匯讓我們想起A.古羅馬B.古巴比倫C.古埃及D.古印度23.他在法典的前言中炫耀自己是“強大之君主、巴比倫太陽之光”。他是A.漢漠拉比B.亞歷山大C.查士丁尼D、穆罕默德八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4頁i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