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初三期末考試化學試卷本試卷共6頁,21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O-16 Ca-40 S-32 Fe-56 Cu-64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的。1. 科學家們研制出了一種迄今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材料——“全碳氣凝膠”,密度僅是空氣密度的六分之一。下列制備氣凝膠的物質(zhì)中屬于金屬單質(zhì)的是A. 碳化硅 B. 銅 C. 二氧化硅 D. 碳2. 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工具。下列表示2個水分子的是A. H2O B. H4O2 C. 2H2O D. 2H2O23. 科學家對人類文明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測定相對原子質(zhì)量新值有重大貢獻的中國科學家是A. 張青蓮 B. 徐壽 C. 閔恩澤 D. 門捷列夫4. 鐵畫是鐵片和鐵絲鍛打焊接成圖畫的一種工藝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下列關于鐵畫的生銹與防護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A. 表面涂漆防止生銹B. 鐵畫應懸掛在干燥環(huán)境中C. 鐵畫生銹后表面會出現(xiàn)黑色固體D. 經(jīng)常清掃表面的灰塵可以防止生銹5. 下列與實驗有關圖標及說明錯誤的是A. 護目鏡:進行化學實驗需要戴好護目鏡,以保護眼睛。B. 熱燙:實驗中會用到加熱操作,或用到溫度較高的儀器。應選擇合適 的工具進行操作,避免直接觸碰。C. 排風:實驗中會用到或產(chǎn)生有害氣體。D. 用電:實驗中會用到電器,可以用濕手操作。6. 某同學暑假去西藏旅游,為頂防高原反應,可以準備的罐裝氣體是A. 氧氣 B. 氮氣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氣體7. “漫天煙花耀盛世”國慶節(jié)期間多地通過燃放煙花祝賀祖國華誕,有關煙花的推測不合理的是A. 煙花的火藥呈黑色,說明可能含有木炭粉B. 燃放煙花時,發(fā)出耀眼白光,說明煙花中可能含有鎂粉C. 燃放煙花時,發(fā)出藍紫色火焰,說明煙花中可能含有磷粉D. 燃放煙花后,有一股刺激性氣味,說明煙花中可能含有硫粉拉瓦錫通過大量的定量實驗,發(fā)現(xiàn)了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這個規(guī)律就叫做質(zhì)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完成下面小題。8. 同學們用如圖所示實驗探究質(zhì)量守恒定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氣球先變癟后膨脹B. 氣球有密封和緩沖氣壓的作用C. 銅粉不足也能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D. 反應結束后稱量,電子天平讀數(shù)不變9. 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時,質(zhì)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A. 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B. 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C. 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D.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和質(zhì)量不變鈥為銀白色金屬,質(zhì)較軟,有延展性;鈥在干燥空氣中穩(wěn)定,高溫時很快氧化;氧化鈥是已知順磁性最強的物質(zhì)。下圖是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完成下面小題。10. 下列有關鈥的說法錯誤的是A. 鈥高溫時容易與氧氣反應B. 可通過觀察顏色的方法區(qū)別鈥與銅C. 鈥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64.9gD. 每個鈥原子中有67個質(zhì)子11. 已知氧化鈥中鈥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則氧化鈥的化學式為A. HoO B. HoO2 C. Ho2O D. Ho2O312. 甲烷不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8g甲烷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氣體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則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 消耗氧氣的質(zhì)量為32gB. 生成水的質(zhì)量為18gC. 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比為1:1D. 甲烷與氧氣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為3:513. 海水曬鹽留下的母液叫鹵水,含有KCl、MgSO4等物質(zhì),可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T2℃時KCl溶解度為56gB. 隨溫度的升高,MgSO4的溶解度先變大后減小C. T1℃時,KCl與MgSO4溶解度相同D. T2℃時,156g MgSO4的飽和溶液中含有56g MgSO414. 實驗是科學探究重要手段,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A. 比較白磷與紅磷的著火點B.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與水反應C. 探究鐵與鋅的金屬活動性D. 探究蠟燭中含有碳元素15. 金屬鈉非常活潑,常溫下在空氣中易被氧化,也易與水反應。現(xiàn)將8.1g部分氧化的金屬鈉樣品放入200g18%的硫酸銅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14.7g藍色濾渣。(已知樣品成分僅為Na和Na2O,相關反應①2Na+2H2O=2NaOH+H2↑②Na2O+H2O=2NaOH)下列計算正確的是A. 樣品中氧元素質(zhì)量為3.5gB. 最終所得溶液呈無色C. 樣品中鈉和氧化鈉的質(zhì)量比為23:31D. 最終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為193.4g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第18~21小題各10分,共55分。16. 從微觀的角度了解物質(zhì)及其變化,有助于更好地認識物質(zhì)的組成和變化的本質(zhì)。如表為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名稱 氫 氧 氟 氖 鈉 硫 氯原子結構示意圖(1)表中硫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x=________,在化學變化中硫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________(填“陰”或“陽”)離子。(2)表中屬于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是________(寫原子的符號)。(3)X3+離子與氖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X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________。(4)鈉和氯形成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________。(5)已知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越少,半徑越小;若電子層數(shù)相同,則核電荷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則F、Na、Cl的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科普閱讀】17. 目前制氫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氫、電解水制氫和乙醇裂解制氫等。由化石能源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溫可將CO液化分離,從而獲得純凈的H2。電解法制氫的能量轉(zhuǎn)化如圖1所示。乙醇裂解制氫會受到反應溫度、催化劑種類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科研人員研究相同溫度下裂解乙醇制備氫氣時,催化劑中Mo與Fe最佳質(zhì)量比的實驗結果如圖2,氫氣產(chǎn)率越高,說明催化劑效果越好。(1)目前制氫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氫、________制氫和乙醇裂解制氫等。(2)化石能源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氣。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3)利用液氮的低溫能將H2與CO分離,說明H2的沸點比CO的沸點________(填“低”或“高”)。(4)氫能源沒有污染,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5)根據(jù)圖2可知,在相同溫度下、相同時間內(nèi),裂解乙醇制氫氣所需的催化劑中Mo-Fe的最佳質(zhì)量比為________。【基礎實驗與跨學科實踐】18. (一)如圖A-G是初中實驗室常用的儀器和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葉同學利用A裝置制取氫氣。①如果所用的藥品是鋅粒和稀硫酸,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②若要收集并測量氫氣的體積,可將燒杯換為________(填一種儀器的名稱)。(2)實驗室制取CO2,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若想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可選用________(從B~G中選填字母)組裝為發(fā)生裝置。(二)檢測某小區(qū)地下車庫中的有害氣體【測定實驗】實驗小組用微型空氣質(zhì)量“檢測站”測得某小區(qū)地下車庫中CO濃度如圖H所示。【交流分析】(3)8:00、13:00、18:00車庫中CO含量都比較高,原因是這三個時間段車庫中汽車流動________(填“大”或“小”)。CO濃度超標會使人中毒,這是因為CO極易與血液中的________結合,造成生物體內(nèi)缺氧。汽車尾氣中的CO、NO是城市空氣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zhuǎn)化器”,使CO與NO反應,生成兩種無毒氣體,其中之一是CO2。寫出NO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探究實驗】19.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比較金屬R與鐵、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進行如下探究活動:查閱資料】活動性:Mg>R【進行猜想】同學們對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做出如下猜想:(1)猜想一:R>Fe>Cu;猜想二:________;猜想三:Fe>Cu>R。【實驗探究】(2)方案一:用下列實驗方案完成探究實驗。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將打磨好的粗細相同的R絲、鐵絲分別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 R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鐵絲在空氣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燒 金屬活動性:R>Fe將打磨好的鐵絲插入盛有硝酸銅溶液的試管中 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________色變淺綠色 金屬活動性:Fe>Cu方案二:取經(jīng)過打磨且形狀、大小相同的鐵片、銅片和R片進行如下實驗。實驗操作 將10mL8%的硫酸加入打磨后的鐵片中 將10mL x%的硫酸加入打磨后的銅片中 將y mL 8%的硫酸加入打磨后的R片中實驗現(xiàn)象 產(chǎn)生氣泡,速率較慢 無明顯現(xiàn)象 產(chǎn)生氣泡,速率較快【得出結論】(3)猜想________正確。【表達交流】(4)上述涉及金屬都要打磨,目的是________。(5)寫出方案一鐵絲與硝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6)方案二中x=________,y=________。(7)方案二中的硫酸能不能硫酸鎂溶液來代替?答:________(填“能”或“不能”)。20. 銅礦是古代繪畫顏料的主要來源。如圖1是銅元素的價類轉(zhuǎn)化二維圖。(1)已知丙是氧化銅。①丙是一種________色的固體,10g丙中銅元素的質(zhì)量為________g。②丙和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此反應被還原的物質(zhì)是________。③若反應d為:,X的化學式為________。(2)若丁的化學式為Cu2(OH)2CO3,則丁中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________,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3)反應d可以通過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現(xiàn),利用原位X射線粉末衍射儀來測定不同溫度下反應后的固體物質(zhì)成分,(不同晶態(tài)物質(zhì)出現(xiàn)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象信息可知,用一氧化碳還原CuO制取純凈的Cu時,最佳反應溫度應該控制在________℃,不選其他溫度的理由是________。21. 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是一種淺黃色固體,難溶于水,受熱易分解,是生產(chǎn)鋰電池的原材料,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驗證草酸亞鐵晶體熱分解的氣體產(chǎn)物,并用熱重法(TG)確定其分解后所得固體產(chǎn)物的組成,探究過程如下:【查閱資料】1、草酸亞鐵晶體熱分解的氣體產(chǎn)物是H2O,CO,CO22、白色的無水CuSO4遇水蒸氣會變成藍色【實驗設計】(1)可選擇以下實驗裝置中的________(選填“甲”或“乙”)作為虛線中的“熱分解裝置”。【問題討論】(2)D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實驗過程中觀察到B中白色無水CuSO4變成藍色,C中________,E中________(填實驗現(xiàn)象),則可證明草酸亞鐵晶體熱分解的氣體產(chǎn)物是H2O,CO,CO2。(3)若通過F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來證明草酸亞鐵晶體熱分解的氣體產(chǎn)物中有CO,則需在C和D裝置之間增加盛有________(填物質(zhì)的名稱或化學式)溶液的洗氣瓶。【數(shù)據(jù)分析】(4)稱取3.60g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180)用熱重法對其進行熱分解,得到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請分析該圖回答下列問題:①過程Ⅰ發(fā)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②300℃時剩余固體只有一種且是鐵的氧化物,試通過計算確定該氧化物的化學式或名稱____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初三期末考試化學試卷本試卷共6頁,21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O-16 Ca-40 S-32 Fe-56 Cu-64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的。【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C【8~9題答案】【答案】8. A 9. D【10~11題答案】【答案】10. C 11. D【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A【15題答案】【答案】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第18~21小題各10分,共55分。【16題答案】【答案】(1) ①. 16 ②. 得到 ③. 陰(2)Ne (3)3(4)NaCl (5)F【科普閱讀】【17題答案】【答案】(1)電解水 (2) ①. 石油 ②.(3)低 (4)(5)1:9【基礎實驗與跨學科實踐】【18題答案】【答案】(1) ①. ②. 量筒(2) ①. ②. BCEFG(3) ①. 大 ②. 血紅蛋白 ③.【探究實驗】【19題答案】【答案】(1)Fe>R>Cu(2) ①. 不能 ②. 藍(3)一 (4)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膜(5)Fe+Cu(NO3)2=Fe(NO3)2 +Cu(6) ①. 8 ②. 10(7)不能【20題答案】【答案】(1) ①. 黑 ②. 8 ③. ④. ##氧化銅 ⑤.(2) ①. 2:5 ②. +4價(3) ①. 500 ②. 溫度低于500℃時,不能得到純凈的銅。【21題答案】【答案】(1)乙 (2) ①. 干燥氣體 ②.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③. 黑色粉末變紅色(3)氫氧化鈉(或NaOH)(4) ①. ②. 解:草酸亞鐵晶體中的鐵元素質(zhì)量為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草酸亞鐵晶體中的鐵元素完全轉(zhuǎn)化到鐵的氧化物中,故鐵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1.60g-1.12g=0.48g所以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12g:0.48g=7:3設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exOy,則有:56x:16y=7:3解得:x:y=2:3故鐵的氧化物為氧化鐵,化學式為Fe2O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