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1課 鴉片戰爭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初步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核心素養目標1.利用圖文史料了解鴉片戰爭前的中外形勢、林則徐禁煙運動經過。(時空觀念、史料實證)2.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知道《南京條約》的內容,能簡單分析其影響,進而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唯物史觀、歷史解釋)3.學習林則徐敢于反抗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通過學習本課,認識落后就會挨打,樹立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信念。(家國情懷)導入新課鴉片俗稱大煙、煙土,是一種以草本植物罌粟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鎮痛作用,易成癮。吸食鴉片會引起體質衰弱和精神頹廢,壽命縮短。過量使用鴉片還會造成急性中毒而猝死。目 錄01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02英國發動侵略戰爭03《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感悟人生一、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1.背景清朝時期的中國仍是落后的封建制度,以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為主。17-19世紀,英國建立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完成工業革命,確立大機器生產的現代工廠制度。政治封建皇權專制資本主義制度經濟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完成工業革命,商品經濟發達外交閉關鎖國殖民擴張危機四伏工業強國中國英國呢絨、布匹茶葉、生絲(嚴重滯銷)(銷路旺盛)中國處于出超地位英國處于入超地位出超:貿易順差,賺錢入超:貿易逆差,虧本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來商品抵制;②閉關鎖國阻礙了英國大量工業品的進口2. 閉關政策下的對外貿易英國企圖通過大量走私鴉片,扭轉貿易逆差3.鴉片走私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英國無恥地向中國大量走私毒品鴉片從18世紀末到鴉片戰爭前夕,走私到中國的鴉片達40多萬箱,從中國掠走3億至4億銀元。材料1:罌粟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罌粟果經割有白色的汁液流出,見光后氧化成褐色膏狀,刮下即是煙膏。它是提取加工制作鴉片、嗎啡、海洛因的主要原料。材料2:鴉片是以罌粟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鎮痛作用,易成癮,吸食鴉片會引起體質衰弱和精神頹廢,壽命縮短。過量使用鴉片還會造成急性中毒而猝死。直接目的:牟取暴利,扭轉貿易逆差。根本目的:打開中國市場。4.鴉片危害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激增表材料3:閱讀課本,結合材料,談談鴉片走私帶來嚴重危害。英國東印度公司鴉片倉庫材料4:鴉片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奏折材料5:嗣后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吏,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黃爵滋《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折》材料6:“奴隸貿易”比起“鴉片貿易”來,都要算是仁慈的。我們沒有毀滅非洲人的肉體……沒有敗壞他們的品格、腐蝕他們的思想,也沒有毀滅他們的靈魂。可是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還殺害他們的肉體……——[德]馬克思《鴉片貿易史》鴉片泛濫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①白銀大量外流,嚴重影響清政府的財政。②許多官員、士兵吸食鴉片,不但嚴重摧殘了他們的體質,更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5.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間:地點:概況:意義:1839年6月3日至25日廣州虎門緝拿煙販→收繳鴉片→虎門銷煙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煙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人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為紀念虎門銷煙,1987年6月,聯合國決定將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人物掃描林則徐,福建侯官人。為官正直清廉,任湖廣總督期間,在漢口、長沙等地捉拿煙販,收繳煙土、煙槍,設禁煙局,配制戒煙藥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煙,取得明顯成效。在廣東禁煙期間,認為民心可用,發動民眾抵抗英國侵略。與此同時,為了了解西方情況,他派人翻譯外文書報,親自主持編寫《四洲志》,因而被譽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1842年8月被充軍去新疆伊犁途中,吟詩一首留別家人,其中寫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后人傳誦。林則徐史料鏈接虎門銷煙的辦法是林則徐經過多次試驗后總結出來的。他命人在海灘挖兩個大池子,灌上水,撒上鹽,然后將鴉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將生石灰拋入,頃刻池水便沸騰起來。再用鐵鋤、木耙來回翻攪,直到把煙土化盡。退潮時開啟涵洞,銷毀的鴉片隨海浪被送進大海。虎門銷煙感悟人生二、英國發動侵略戰爭1.鴉片戰爭的原因1839年4月,義律(海軍上將)給英國政府的報告中說,中國禁煙運動是英國發動戰爭的最好理由和最有希望的機會。材料7:“(虎門銷煙) 把能給我們大英帝國帶來無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給予銷毀!這是我大英帝國的奇恥大辱!我要求議會批準政府派遣遠征軍去懲罰那個極其野蠻的國家!……要迫使它開放更多的港口,要保護我們天經地義的合法貿易!”英國外相巴麥尊材料8:1840年1月16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在議會演說,聲稱中國禁煙使英商蒙受損失,并影響英王尊嚴。4月10日,英國議會通過了對華用兵軍費案和“英商在中國的損失,須達到滿足的賠償”的協議。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根本原因: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掠奪原料2.爆發過程1840的6月,英國艦隊封鎖廣東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第一階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道光帝將林則徐撤職查辦,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和英軍談判。1840年6月,英軍抵達廣州,發動戰爭。封鎖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第二階段:1841年1月—1842年8月清政府戰敗求和,簽訂《南京條約》。強占香港島→虎門→廣州四方炮臺再次北上,廈門→定海→寧波→吳淞→鎮江→南京下關江面3.英雄人物壯烈捐軀的清朝愛國將領(部分)一覽表人物 官職 犧牲時間和地點關天培 水師提督 1841年2月 廣州虎門葛云飛 總兵 定海三總兵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鄭國鴻 總兵王錫朋 總兵陳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吳淞海齡 副都統 1842年7月 江蘇鎮江材料9:英軍在廣州附近四處橫行,大肆搶劫,騷擾鄉民。1841年5月30日清晨,廣州三元里及附近數千鄉民手持武器,包圍英軍盤踞的四方炮臺。三元里抗英,顯示了中國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不屈不撓、視死如歸敢于反抗、熱愛國家人物鏈接材料10:關天培,任廣東水師提督其間,全力支持林則徐虎門銷煙。1841年二月初六,英軍對虎門要塞發動總攻,關天培親自指揮,盡管守軍人數低于對方數倍,面對英軍猛攻,仍死守陣地,頑強抵抗。最終因援軍未至,被槍彈擊中,壯烈殉國。材料11:1842年四月初六日,英國侵略者以大小船只百余艘,陸軍萬余人,全力進攻吳淞要塞。年近七旬的老將陳化成帶領親兵數十人,堅定守衛孤立無援的西炮臺陣地。最終,陳化成多處受傷,英勇犧牲在自己的崗位上,與陣地共存亡。材料10:在鴉片戰爭整個過程中,中國以中世紀的武器、中世紀的政府、中世紀的社會來對付近代化的敵人。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11:楊芳看到英艦上的大炮總能擊中我,認定“必有邪教善術者伏其內”,漁商廣貼告示,傳令甲保遍收所近婦女溺器(馬桶)作為制勝法寶,放在一排排木筏上,命令一位副將在木筏上掌控,以馬桶口面對敵艦沖去,以破邪術。 ——雷頤《歷史:何以至此》材料12:(大清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馬克思《鴉片貿易史》(1858)清朝①政治:清朝封建專制制度腐敗,統治者昏庸愚昧,對內敵視人民,對外妥協投降;②經濟:經濟落后;③軍事:軍事落后,刀、矛、弓箭和舊式的抬槍、火炮抵擋不住英軍新式的步槍和大炮。英國綜合國力強大,完成了工業革命,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產力發達,政治制度先進,軍備優良,準備充分。根本原因: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無法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4. 失敗原因感悟人生三、《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1.《南京條約》簽訂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性質)——中英《南京條約》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鑒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2.《南京條約》內容、危害條款 主要內容 危害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打開了中國東南沿海的門戶,便利了資本主義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2100萬銀元使清政府財政更加困難,加重了人民負擔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破壞了關稅主權五口通商割地賠款協定關稅最能體現英國目的特點:屈辱、不平等。地位: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3. 其他條約及危害1843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虎門條約》,從中獲得了領事裁判權 、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領事裁判權:外國僑民在中國犯罪或成為民事訴訟的被告時,不受中國法律管轄,只受本國領事依照本國法律審判的特權。最惠國待遇:國際條約中,締約雙方互相享有對方現在或將來基于任何第三方國的權利。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1844年,清政府被迫與美國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美國兵船任意到中國港口“巡查貿易”、規定了12年后可以“修約”。破壞了中國的領海主權開啟了宗教入侵的先河1844年,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法國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貿易、建造教堂、墳地等。4.鴉片戰爭的影響材料13: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人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材料14:“后來的歷史說明,西方的大潮沖擊了中國的舊有模式…這對中國有不利的一面,但在客觀上為中國提供了擺脫循環的新途徑…”---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閱讀教材,結合材料,說說鴉片戰爭前后的中國社會發生的變化政治上經濟上戰前戰后社會性質主權完整自給自足封建經濟領土主權不完整割地關稅主權不完整議稅自然經濟遭到破壞被卷入資本主義體系通商議稅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形式上獨立,但受外國列強控制,喪失部分主權。半封建社會:保留封建主義,但一定程度上發展了資本主義。①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②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拓展延伸由民族英雄林則徐倡導的“開眼看世界”,是中國人應對千年變局之時變,掙脫傳統守舊文化束縛,走向現代化的必要前提。魏源根據《四洲志》及明末至鴉片戰爭時期西方人所寫的世界歷史、地理著作、地圖、部分科技資料等編成了《海國圖志》一書,書中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思想具有極大突破性。林則徐《四洲志》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海國圖志》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學史崇德材料15:《海國圖志》在清政府幾乎是“無人問津”……更有甚者主張將《海國圖志》付之一炬,不久被列入禁書;《瀛寰志略》一書在作者徐繼畬被罷官后也被查禁。后來,《海國圖志》和《瀛寰志略》浮海東瀛,識貨的日本人為之翻刻,對日本維新思想的發生發展多有幫助,這又是魏、徐兩氏始料未及的。——摘編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材料16:科幻小說《三體》……把民族國家間的文明沖突擴大到了全宇宙,所謂宇宙社會學就是宇宙版的文明的沖突。宇宙就是黑暗森林,每個文明最高的目的就是在殘酷的宇宙叢林社會中生存下去,為了這個目標,可以犧牲一切文化價值和道德原則。——劉復生:《文明論與歷史小說》材料17:“在習俗上,清朝與歐洲沒有絲毫相似之處,所以應該尊重它的本來面目,不要試圖把它同化成任何其他事物。”——法國《畫刊》,1858年5月22日閉關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須思變,思變才能崛起;弱國無外交;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課堂總結鴉片戰爭起因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扭轉貿易逆差,打開中國市場直接原因:19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過結果影響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中國戰敗《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年8月)根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無法戰勝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第三階段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