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重慶市主城區七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重慶市主城區七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期末考試
高2026屆生物試題
考試說明:
1.考試時間90分鐘。
2.試卷總分100分。
3.試卷頁數14頁。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每題1分,21-30每題2分,共40分)
1. 植物激素對黃瓜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下列有關黃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黃瓜莖端的脫落酸與赤霉素比值較低時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B. 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廣泛分布,乙烯的合成遍布在植物體各個部位
C. 重力會使生長素沿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對稱分布,從而調節植物的生長方向
D. 植物激素由內分泌腺細胞產生,對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2. 研究人員為研究生長素的特性進行了相關實驗。圖甲初始時A中的瓊脂塊①和②均不含IAA,圖乙表示水平放置幼苗的根、莖對生長素作用的反應曲線,下列關于實驗結果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圖甲A中處理后的瓊脂塊①和②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可引起胚芽鞘彎曲生長
B. 圖甲實驗可以說明胚芽鞘感光部位是在胚芽鞘尖端
C. 圖乙中縱坐標所示數值越大,說明生長速率越快,曲線CD代表水平放置幼苗的莖
D. 由圖乙可知,生長素對根和莖的作用都具有兩重性,且根比莖對生長素更敏感
3. 關于頂端優勢原理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修剪蘋果樹時,果農應摘除側芽,使蘋果樹向上長高,以提高產量
B. 欲獲得較大胸徑的杉木,在其幼苗時應去除頂芽,以促進側枝生長
C. 栽培棉花時,棉農對其進行“摘心”即去除頂芽促進側芽發育,以提高棉花產量
D. 圓林工人為使綠籬長得茂密整齊,需經常修剪,目的是剪去側枝,以維持頂端優勢
4. 人工合成的獨腳金內酯類似物GR24參與調控植物的形態建成。如圖為GR24對某草地早熟禾總根長的影響,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與處理天數6天相比,12天組的1umol/LGR24處理不利于草地早熟禾總根長的增加
B. 與0.5μmol/L相比,1umol/LGR24施用于該植物的根,抑制根的生長
C. 一定濃度的GR24處理6天,可顯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的根系總根長
D. 獨腳金內酯類似物GR24具有原料廣泛、容易合成、效果穩定等優點
5. 毛束象是一種喜食植物嫩梢、幼葉的害蟲,對某地的毛束象種群進行調查,發現毛束象成蟲危害主要發生在雨季,其余時間無分布,其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b點數量小于a點,可能是由于幼葉成熟,食物來源減少所致
B. 為有效防治毛束象,應在a/2時控制種群數量
C. 調查說明毛束象的種群數量受濕度、溫度等環境因素影響較大
D. 調查毛束象的種群數量時,若選擇病害較重的植物進行統計會導致結果偏大
6. 勺嘴鷸主要以昆蟲、甲殼類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屬于極度瀕危物種,中國鹽城東臺條子泥濕地是勺嘴鷸重要的遷徙中轉地之一,近年來有逐年增多的趨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只有在特定季節才能在條子泥濕地觀測到勺嘴鷸,這體現了群落的季節性
B. 條子泥濕地能成為勺嘴鷸遷徙中轉地,可能含有大量昆蟲、甲殼類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
C. 條子泥濕地成為當地的熱門旅游打卡地,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D. 條子泥濕地中各種生物具有相對穩定的生態位,是協同進化的結果
7. 紅樹林是陸地和海洋交錯帶的濕地生態系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紅樹植物富含有毒性的單寧,可阻礙動物攝食,體現了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
B. 紅樹林遭大量污水排入后,生態系統發生明顯退化,說明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
C. 紅樹林是世界儲碳能力第二高的生態系統是因為紅樹林生長繁殖迅速,具有較高的同化量
D. 一般情況下,與非交錯帶相比,兩種生態系統交錯地帶的紅樹林中,物種之間的競爭較強
8. 生態足跡反映了人類生活和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是一種用來衡量生態系統承受負荷的指標。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生態足跡是指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積
B. 綠色出行、節水節能等生活方式會增加生態足跡
C. 與食用蔬菜相比,吃牛肉會減小生態足跡
D. 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要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就越大
9. “綜合生態園區”是一種創新的鄉村發展模式,綜合生態園區的建設通過實施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管理等措施,維護和改善鄉村的生態環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只是保護物種多樣性,其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護
B. 該生態園區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又能提高經濟價值,體現了生態工程的自生原理
C. 為提高人工林的經濟效益,種植半夏、梔子等陰生植物,有利于增大流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D. 通過延長食物鏈和增加消費者數量,不一定能提高綜合生態園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0. 為研究放牧強度對某大針茅草原植被群落演替的影響,研究人員在該草原不同區域設置不同放牧強度進行實驗,調查各草原植被種群的蓋度(植物體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積占樣地面積的百分比,在草原群落中可以反映種群優勢度),結果如下表所示。
放牧強度/% 物種數 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g·m-2) 草原植被主要種群的蓋度/%
大針茅 羊草 糙隱子草 冰草 冷蒿
0 11 140 20 16 12.8 10.2 8.2
5 12 148 15 19.2 9.6 12.2 6.2
10 17 170 10 22.4 6.4 14.3 4.1
15 14 150 5 25.6 3.3 16.2 2.2
20 9 90 0.9 27.2 1.7 16.7 1.6
據表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草原植物分布不均勻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影響該分布特征的環境因素有地形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差異等
B. 隨著放牧強度增大,該草原群落了發生了初生演替,各植物的生態位發生變化
C. 不同放牧強度下,該草原群落的優勢種主要是羊草
D. 放牧強度為10%時,草原群落物種豐富度最高,最有利于生產
11. 潮間帶的水坑中主要生長著滸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濱螺、岸蟹等動物。岸蟹主要以濱螺等小動物為食,其主要天敵是海鷗。滸苔占優勢的環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敵,而角叉苔占優勢的環境則相反。有人選擇大小、深度等相似的兩個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濱螺全部移入幾乎無濱螺的A坑,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實驗目的是研究濱螺對海藻及岸蟹種群的影響
B. 移入濱螺后,A坑中岸蟹數量下降的原因是滸苔數量減少
C. 在濱螺移出后,B坑中岸蟹種群呈現“S”形增長
D. 在濱螺移出前,B坑利于岸蟹躲避海鷗的捕食
12. 某草原生態系統部分組成成分及各營養級的部分能量值(單位為J·m-2·a-1)如圖甲所示,甲中第二營養級的部分能量流動情況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未體現的生態系統組成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B. 圖甲次級消費者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是3.5×107J·m-2·a-1
C. 圖乙中的通過②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再次被初級消費者利用,從而提高能量利用率
D. 該草原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一般是雙向的且需要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體三要素
13. 《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稱為“動酒酢(“酢”同“醋”)法”的釀醋工藝,“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甕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當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動,撓攪之。數十日,醋成”。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醋酸發酵的最適溫度一般為30-35℃,該過程屬于放能反應
B. 加水稀釋的目的是避免酒精濃度過高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C. “衣(指菌膜)生”是由酵母菌在發酵液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 “撓攪”有利于酒精與微生物的充分接觸,且可增加溶解氧
14. 以淀粉或纖維素的水解液為原料,通過發酵獲得了大量的微生物菌體,即單細胞蛋白。酵母菌生產的單細胞蛋白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酵母菌生產單細胞蛋白通常是在厭氧條件下進行
B. 單細胞蛋白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脂質和維生素
C. 淀粉或纖維素水解液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量
D. 大規模生產單細胞蛋白的中心環節是發酵罐內發酵
15. 甘加藏羊是甘肅高寒牧區的優良品種,是季節性發情動物,每年產羔一次,每胎一羔,繁殖率較低。為促進畜牧業發展,研究人員通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胚胎工程技術提高藏羊的繁殖率,流程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藏羊甲需用促性腺激素處理使其卵巢卵泡發育和超數排卵
B. 藏羊乙的獲能精子需要與藏羊甲的MⅡ期卵母細胞受精結合
C. 受體藏羊丙需和藏羊甲進行同期發情處理,保證兩者的生理狀態相同
D. 后代丁的遺傳性狀只取決于藏羊甲和藏羊乙,與藏羊丙無關
16. 如圖示植物原生質體制備、分離和檢測的流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步驟①可以利用酶解法或添加鹽酸以去除細胞壁
B. 步驟②吸取原生質體應放入無菌的低滲溶液中清洗
C. 原生質體密度介于圖中甘露醇和蔗糖溶液密度之間
D. 臺盼藍檢測后應選擇藍色的原生質體繼續培養
17. 下列關于“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僅設置一個對照組不能排除二苯胺加熱后可能變藍的干擾
B. DNA在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該原理可用于純化DNA粗提物
C. 研磨液在4℃冰箱中放置幾分鐘后,應充分搖勻再倒入燒杯中
D. 將溶解的DNA粗提物與二苯胺試劑反應,可檢測溶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質雜質
18. CD163蛋白是PRRSV病毒感染家畜的受體。為實時監控CD163蛋白的表達和轉運過程,將紅色熒光蛋白RFP基因與CD163基因拼接在一起,使其表達成一條多肽。如圖是基因表達載體的一部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該拼接過程需除去CD163基因中編碼終止密碼子的序列
B. 終止子的作用是使翻譯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C. 為保證CD163基因正確連接在基因表達載體上,一般使用雙酶切
D. 若該拼接基因在受體內成功表達,則可直觀顯示PRRSV病毒易感部位
19. 如圖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疫苗的部分過程,其中PstI、SmaI、EcoRI、ApaI為四種限制酶,且它們切割DNA分子,形成的末端均不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受體細胞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疫苗的核心工作
B. 圖示中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可以用限制酶PstI和EcoRI切割質粒
C. 利用PCR技術可以從分子水平上檢測抗原基因是否轉錄了mRNA
D.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將含有抗原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
20. 某同學將質粒DNA進行限制酶酶切時,發現DNA完全沒有被酶切,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質粒DNA突變導致酶識別位點缺失,更換正常質粒DNA
B. 限制酶放置過久可能導致活性喪失,更換新的限制酶
C. 酶切位點被甲基化修飾,換用對DNA甲基化不敏感的限制酶
D. 酶切條件不合適,調整反應條件如溫度、pH、酶的用量等
21. 研究人員以野生型水稻和突變型水稻(乙烯受體缺失)等作為材料,探究乙烯對水稻根系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實驗組別 植物體內生長素含量 根系長度
① 野生型水稻 +++ +++
② 突變型水稻 + +
③ 突變型水稻+NAA + +++
④ 乙烯受體功能恢復型水稻 +++ +++
注:+越多表示相關指標的量越大
A. 獲得第④組恢復型水稻原理是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
B. 第③組與第④組對比說明乙烯與NAA可協同促進根系生長
C. 第②組與第③組對比說明NAA對根系生長有促進作用
D. 實驗結果說明乙烯可能影響生長素的合成,進而調控根系的生長
22. 科研小組在某區域進行了多年的調查研究,圖1表示該地區某種嚙齒動物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變化(R=出生率/死亡率),圖2表示林區的紅松果實、某種小型鼠(以紅松果實為食)和革蜱的數量變化的周期性波動特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1中b~c段時間嚙齒動物種群數量變化是一直減少
B. 圖1若在d時間,少量該種嚙齒動物從其他地區遷入該地區,則此動物在該地區的K值將減小
C. 圖2曲線③和①不能明顯體現捕食關系,推測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強所致
D. 采用紅外觸發相機拍攝技術分析處理照片和視頻,可了解該區域內的動植物的物種豐富度
23. 評估種群滅絕概率往往采用種群存活力分析法,該方法認為,如果種群在200年內的滅絕概率小于5%,則該種群可以維持存活。如圖為某地大熊貓種群存活力的分析結果,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環境阻力越大,大熊貓初始規模越小,滅絕的概率越高
B. 環境阻力中包含影響大熊貓種群數量變化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 按照種群存活力分析的標準,當環境阻力增大到0.02時,大熊貓種群可以維持存活的最小初始種群規模為180只
D. 為了更好的保護大熊貓,科研人員還需要從群落的生態位角度研究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
24. 中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國家之一,草原總面積將近4億公頃。如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食物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食物網含有6條食物鏈,鷹占第三營養級,屬于次級消費者
B. 牧民捕殺了大量的食蟲鳥后,那么短時間內狐貍和鷹的數量基本不變
C. 調查草原中土壤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時,應將土壤的表層土撥開后再用取樣器取樣
D. 若鷹的同化量增加1kJ,鷹只通過③④兩條途徑獲取食物,且兩條途徑提供的能量比例為2∶1,則至少消耗牧草的能量大約是58.3kJ
25. 土壤中的微生物數量與脲酶活性可反映土壤的肥力狀況。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微生物數量和脲酶活性的影響,試驗分組如下:不施肥(CK)、有機肥(M)、化肥(NP)、麥秸還田(S)、有機肥+化肥(M+NP)、麥秸還田+化肥(S+NP),其中,NP中氮肥為尿素,麥秸未經處理直接還田,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M、NP和S三種施肥方式中,對土壤微生物數量影響最大的是NP
B. 研究還表明,與CK組相比,S組小麥產量差異不顯著。據圖a分析,其原因是麥秸還田對微生物的數量幾乎沒影響,不能增加土壤中營養成分的含量
C. 施肥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數量和脲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D. 氮參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過程,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氮的循環效率
26. 假設某個穩定生態系統只存在一條食物鏈。研究人員調查了一段時間內這條食物鏈上其中4種生物的相關指標(如表,表中“—”表示該處數據省略)。根據表中數據,判斷這4種生物在食物鏈中的排序,正確的是( )
物種 流經生物的能量(kJ) 生物體內鎘濃度(μg/g) 生物承受的捕食壓力指數(一般情況下,數值越大,生物被捕食的壓力越大)
① — 0.03 15.64
② — 0.08 —
③ 1.60×10 — 1.05
④ 2.13×10 — —
A. ④①③② B. ①③②④ C. ④③①② D. ④②①③
27.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每毫升合格牛奶中細菌總數不能超過50000個。研究小組為檢測某品牌牛奶是否合格,進行相關實驗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步驟①中加入的牛奶不需要進行巴氏消毒法處理
B. 步驟②配制培養基時需加入瓊脂并將pH調至中性或弱堿性
C. 圖中所示計數方法統計結果比顯微計數法計數結果小
D. 若步驟③中平均菌落數為45,說明該品牌牛奶合格
28. 紫花苜蓿易造成家畜鼓脹病,百脈根富含單寧,單寧與植物蛋白質結合,不會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脹??蒲腥藛T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奧百脈根為材料培育出了抗鼓脹病的新型牧草,研究主要流程如圖,其說法正確的是( )
注:IOA可抑制植物細胞呼吸第一階段,R-6G可抑制線粒體的功能。
A. 過程①常用PEG處理,雜種細胞團的形成是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
B. 過程②為脫分化過程,雜種愈傷組織是排列規則的薄壁組織團塊
C. 愈傷組織再分化為試管苗時細胞分裂素比生長素比值一般先高后低
D. 過程③為再分化,愈傷組織細胞分化時可能會發生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
29. 研究人員根據瘧原蟲pfcrt基因的序列,設計了F1、F2、R1和R2等4種備選引物,用于擴增目的片段,如圖甲所示。為選出正確和有效的引物,以瘧原蟲基因組DNA為模板進行PCR,產物的電泳結果如圖乙所示。下列關于引物F1、F2、R1和R2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R2引物可用于特異性地擴增目的片段
B. F2為無效引物,沒有擴增功能,無法使用
C. F1-R2引物不能用于特異性地擴增目的片段
D. F1-R1引物可用于特異性地擴增目的片段
30. 胰島素用于治療糖尿病,但胰島素注射后易在皮下堆積,需較長時間才能進入血液,進入血液后又易被分解,因此治療效果受到影響??蒲腥藛T研制了速效胰島素,其生產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速效胰島素的生產需要用到蛋白質工程和發酵工程
B. 大腸桿菌能轉錄、翻譯出新的胰島素,該胰島素能正常發揮作用
C. 除人工合成DNA外,還可以通過定點突變技術獲得目的基因
D. 可以用Ca2+處理的方法將新的胰島素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大腸桿菌中
二、簡答題:(本題共5小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2分,共60分)
31. 擬南芥通過調節激素水平協調自身生長和逆境響應(應對不良環境的系列反應)的關系,研究者對其分子機制進行了探索。
(1)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______和激素調節共同完成的,脫落酸在植物體中除了維持種子休眠外,試列舉脫落酸的其他作用:______(至少答2點)。
(2)為研究基因S與種子萌發的關系以及基因S的作用機理,科研人員對野生型和基因S過表達株系的擬南芥種子分別進行不同處理,處理方式及種子萌發率(%)如表所示:
MS MS+脫落酸 MS+PAC MS+PAC+赤霉素
WT OX WT OX WT OX WT OX
24小時 0 80 0 36 0 0 0 0
36小時 31 90 5 72 3 3 18 18
注:MS為基本培養基,WT為野生型,OX為基因S過表達株系,PAC為赤霉素合成抑制劑。
a.分析MS組的實驗結果,說明S基因的表達產物具有________功能。
b.請綜合分析上述實驗,完善概念圖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TS基因編碼的蛋白(TS)促進IAA的合成。研究發現,擬南芥受到干旱脅迫時,TS基因表達下降,生長減緩。研究者用野生型(WT)和TS基因功能缺失突變株(ts)進行實驗,結果如圖甲。
圖甲結果顯示,TS基因功能缺失導致________。
(4)為了探究TS影響抗旱性的機制,研究者通過實驗,鑒定出一種可與TS結合的酶BG。已知BG催化ABA-葡萄糖苷水解為ABA。提取純化TS和BG,進行體外酶活性測定,結果如圖乙。由實驗結果可知TS具有抑制BG活性的作用,判斷依據是________。
32. 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效應。某地碳匯漁業模式:上層掛繩養殖藻類,中層掛籠養殖濾食性貝類,底層投放人工魚礁并養殖刺參,其中貝類可以將CO2鈣化為CaCO3。碳匯漁業能量流動關系如圖1所示。海草是沿海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碳匯,其過程如圖2所示?;卮鹣铝袉栴}:
(1)“不投餌漁業”,又稱“碳匯漁業”,是指充分發揮生物碳匯功能,通過收獲水產品直接或間接減少CO2的漁業生產活動,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踐行“大食物觀”的舉措之一。下列生產活動不屬于“碳匯漁業”的是________。
①建設大壩魚道,保障魚類洄游
②開發海洋牧場,發展深海漁業
③控制無序捕撈,實施長江禁漁
④增加餌料投放,提高漁業產量
(2)據圖1分析,貝類和刺參在該生態系統中作用是________。大氣中CO2進入海洋水體后經________過程被利用,從而緩解溫室效應。
(3)該生態系統中存在如圖1所示的能量關系,貝類的同化量為________kJ/(m2·a),貝類與刺參所在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保留1位小數)。
(4)海草床沉積物的周圍一般為無氧環境,試闡述無氧環境對海草碳儲存的意義________。
(5)近年來,沿海海洋水域營養鹽濃度過高引起了大型浮游生物海藻的快速生長,細菌活動能力增強,導致大氣CO2濃度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回答2點)。
33. 麋鹿起源于長江、黃河流域,但不幸在本土滅絕。1985年起,我國從英國重新引入了39只麋鹿,定居在有馬鹿、梅花鹿的江蘇大豐麋鹿國家自然保護區。
(1)圖1是麋鹿種群的數量特征,[ ]________和[ ]________間接影響麋鹿的種群密度(括號中填序號,橫線填名稱)。
(2)圖2是生物占據資源狀態情況,若保護區的環境惡化,最可能先被淘汰的是梅花鹿,判斷依據是_______。
(3)該自然保護區局部爆發了鼠患,圖3曲線Ⅱ是管理人員投放了一定數量的蛇,緩解了該鼠患。曲線Ⅱ表明蛇發揮明顯生態效應的時間段是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適應當地環境而部分死亡,則圖中α的角度將會________。曲線Ⅱ中a-d時間段的增長率變化趨勢是_________。
(4)若要調查保護區一公頃范圍內某種鼠的種群密度時,第一次捕獲并標記42只鼠,第二次捕獲34只鼠,其中有標記的鼠15只。標記物不影響鼠的生存和活動并可用于探測鼠的狀態,若探測到第一次標記的鼠在重捕前有4只由于競爭、天敵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該段時間內有鼠出生而種群總數量穩定,則該區域該種鼠的實際種群密度最接近于________只(結果取整數)。
34. 雙特異性抗體是指一個抗體分子可以與兩個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兩個不同抗原表位相結合,目前最常利用雜交瘤雜交法來制備。長春花是原產于非洲東海岸的野生花卉,其所含的長春堿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圖1是某雙特異性抗體作用圖。圖2是科研人員通過雜交—雜交瘤細胞技術(免疫的B淋巴細胞和雜交瘤細胞雜交技術)生產能同時識別癌胚抗原和長春堿的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的部分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防止細胞培養過程中細菌的污染,可向培養液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為了防止有害代謝物的積累,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以便清除代謝物。
(2)圖2中①步驟,每隔2周用癌胚抗原注射小鼠1次,共注射3次,其目的是________。對③篩選出的雜交瘤細胞,還需進行________和抗體檢測,才能篩選出足夠量的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若④步驟的每孔中有很多細胞,陽性反應孔中的細胞還需多次稀釋培養檢測,其目的是________。
(3)圖2方框內需要經過________次篩選,才能獲取單克隆雜交—雜交瘤細胞。
(4)與直接使用長春堿相比,將長春堿與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結合后給藥,對人體的副作用更小,原因是________。
35. 土壤鹽漬化影響水稻生長發育,將水稻耐鹽堿基因OsMYB56導入不耐鹽堿水稻中,培育耐鹽堿水稻新品種,其操作流程及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如圖,其中bar為抗除草劑基因,Tetr為四環素抗性基因,Ampr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①~⑦表示操作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限制酶 BamHI BclI SacI
識別位點及切割位點(5′→3′) -G↓GATCC- -T↓GATCA- -GAGCT↓C-
(1)過程①利用逆轉錄PCR以擴增獲得cDNA,過程②利用cDNA為模板擴增0sMYB56基因時使用的兩種引物的序列為(從5′端向3′端方向寫出前10個堿基)________。
(2)根據基因表達載體的結構組成分析,Ti質粒中CaMV35S的功能是________?;虮磉_載體中,OsMYB56基因和bar基因轉錄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過程④中篩選含有重組質粒的根瘤農桿菌時應先使用含________的培養基篩選,再使用含________的培養基;過程⑤應在含________的選擇培養基上篩選;過程⑦若要檢測OsMYB56基因是否翻譯,分子水平可采用的技術是_________。該培育耐鹽堿水稻新品種的過程中,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的方法是________。
2024-2025學年(下)期末考試
高2026屆生物試題
考試說明:
1.考試時間90分鐘。
2.試卷總分100分。
3.試卷頁數14頁。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每題1分,21-30每題2分,共40分)
【1題答案】
【答案】D
【2題答案】
【答案】D
【3題答案】
【答案】C
【4題答案】
【答案】B
【5題答案】
【答案】B
【6題答案】
【答案】C
【7題答案】
【答案】A
【8題答案】
【答案】D
【9題答案】
【答案】B
【10題答案】
【答案】B
【11題答案】
【答案】D
【12題答案】
【答案】D
【13題答案】
【答案】C
【14題答案】
【答案】A
【15題答案】
【答案】D
【16題答案】
【答案】C
【17題答案】
【答案】B
【18題答案】
【答案】B
【19題答案】
【答案】A
【20題答案】
【答案】D
【21題答案】
【答案】B
【22題答案】
【答案】C
【23題答案】
【答案】C
【24題答案】
【答案】D
【25題答案】
【答案】C
【26題答案】
【答案】A
【27題答案】
【答案】D
【28題答案】
【答案】C
【29題答案】
【答案】A
【30題答案】
【答案】B
二、簡答題:(本題共5小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2分,共60分)
【31題答案】
【答案】(1) ①. 基因表達調控、環境因素 ②. 抑制細胞分裂;促進氣孔關閉;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2) ①. 促進種子萌發 ②. 促進 ③. 減弱 ④. 赤霉素的合成
(3)IAA含量下降;在干旱條件下ts的生存率高于WT
(4)在0~2μg的濃度范圍內,隨著TS濃度的升高,BG活性逐漸降低
【32題答案】
【答案】(1)①③④ (2) ①. 加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②. 藻類的光合作用、貝類的鈣化作用
(3) ①. 5307 ②. 7.3
(4)無氧環境不利于細菌的細胞呼吸,減緩沉積碳被分解為CO2,減少CO2的釋放
(5)大型海藻遮光抑制了海草光合作用,CO2的固定減少;細菌活動增強,分解沉積物釋放更多CO2
【33題答案】
【答案】(1) ①. ④年齡結構 ②. ⑤性別比例
(2)梅花鹿占有的資源與其他兩種動物重疊度大,占有資源最少
(3) ①. ef ②. 變大 ③. 一直減小
(4)86
【34題答案】
【答案】(1) ①. 抗生素 ②. 定期更換培養液
(2) ①. 加強免疫,刺激小鼠機體產生更多相應的漿細胞(B淋巴細胞) ②. 克隆化培養 ③. 保證分配到每個孔中的細胞數不超過1個,以獲得能產生單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3)2 (4)雙特異性單克隆抗體能將抗癌藥物定向帶到癌細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殺死癌細胞
【35題答案】
【答案】(1)5'-GAGCTCATGA-3'、5'-TGATCACTAT-3'
(2) ①. 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啟動轉錄過程 ②. 相反
(3) ①. 四環素 ②. 氨芐青霉素 ③. 除草劑 ④. 抗原-抗體雜交 ⑤. 農桿菌轉化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绥中县| 沽源县| 金寨县| 娄烦县| 车险| 林芝县| 保山市| 井研县| 沭阳县| 紫云| 始兴县| 大城县| 徐州市| 宜良县| 双鸭山市| 大姚县| 故城县| 沁源县| 蛟河市| 邳州市| 阿拉善左旗| 伊春市| 呼和浩特市| 信阳市| 东阳市| 肥乡县| 香格里拉县| 台湾省| 桂东县| 石林| 修水县| 昌江| 云梦县| 习水县| 禄劝| 阿瓦提县| 徐州市| 呼伦贝尔市| 五常市|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