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下列物質屬于電解質的是A.食鹽水 B.Fe C.乙醇 D.NaOH2.下列化學用語表示不正確的是A.甲酸乙酯的結構簡式:CH3COOCH3 B.中子數為20的氯原子:C.乙烷的空間填充模型: D.鈣離子的結構示意圖:3.“在空氣中點燃通氫氣的導管,然后伸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該實驗過程不需要標注的圖標為A. B. C. D.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酸和油酸互為同系物B.金剛石和C60互為同素異形體C.14N2和15N2互為同位素D.和互為同分異構體5.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詩中場景涉及了丁達爾效應B.“以劑鋼為刃,柔鐵為莖干”,詩中“劑鋼”為鐵的合金,其硬度比純鐵大C.“白釉青花一火成”,描述了青花瓷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燒結而成D.“石溪曲水蘭亭意,寂寂千年寂寂名”,“曲水”暗含美酒,酒由淀粉水解而成6.KNO3一定條件下可發生反應:2KNO3+2NH4Cl2N2↑+O2↑+4H2O+2KC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KNO3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B.N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C.生成0.1molO2時轉移0.5mol電子D.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物質的量之比為2:17.生產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珠海航展中殲-35所用的航空煤油可以通過石油裂解得到B.通過分離液態空氣獲得N2,是工業上常用的固氮方式C.線性結構的橡膠與硫作用可得到網狀結構的硫化橡膠,可用于制造輪胎D.Ti-Fe儲氫合金,通過物理吸附能夠儲存大量氫氣,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8.對于可逆反應A(g)+3B(s)2C(g)+2D(g),下列反應速率表示正確且最快的是A.v(A)=0.5mol·L-1·min-1 B.v(B)=1.2mol·L-1·s-1C.v(C)=0.4mol·L-1·min-1 D.v(D)=0.1mol·L-1·s-19.某有機物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13H12O5B.1mol該有機物中含有4mol碳碳雙鍵C.該有機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D.等質量的該有機物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210.下列變化過程表征不正確的是A.鋁溶于NaOH溶液:2Al+2OH-+6H2O=2[Al(OH)4]-+3H2↑B.用電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過程:C.用Na2S2O3除去水中的余氯:+4Cl2+5H2O=2+8Cl-+10H+D.將少量灼熱的CuO加入CH3CH2OH中:CH3CH2OH+CuOCH3CHO+Cu+H2O11.類比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MgO是堿性氧化物,則Al2O3也是堿性氧化物B.H2O的分子結構呈V形,則H2S的分子結構也呈V形C.CuSO4溶液能使蛋白質變性,則(NH4)2SO4溶液也能使蛋白質變性D.少量CO2通入Ca(ClO)2溶液生成CaCO3,則少量SO2通入時生成CaSO312.X、Y、Z、M、Q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的核外電子數等于其周期數,YX3分子呈三角錐形,Z的核外電子數等于X、Y核外電子數之和。M與X同主族,同周期中Q元素的非金屬性最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與Z形成的10電子微粒有2種B.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Q>YC.原子半徑(r)大小比較:r(M)>r(Q)D.由X、Y、Z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均顯酸性13.某電化學氣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右圖所示(a、b電極均為鉑電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a極為電池負極,發生氧化反應B.溶液中Na+主要往b電極遷移C.a電極上發生的反應為:2NH3+6e-+6OH-=N2+6H2OD.該傳感器開始工作時b電極周圍溶液pH增大1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1.7g羥基中含有電子的數目為NAB.65gZn與足量某濃度的硫酸完全反應,生成氣體的分子數目為NAC.100mL0.1mol·L-1Na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目為0.01NAD.1molN2與3molH2充分反應生成NH3,轉移電子的數目為6NA15.下列實驗裝置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A.裝置1除去Cl2中的HClB.裝置2探究Cu與濃HNO3反應的熱量變化C.裝置3探究NH3在水中的溶解性D.裝置4探究H2SO4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16.在一定條件下,氣態HCN與CNH兩種分子互變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NH(g)比HCN(g)更穩定B.HCN(g)轉化為CNH(g)一定要加熱C.HCN(g)轉化為CNH(g)涉及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D.該反應過程中形成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大于斷裂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17.苯甲酸(-COOH)可作食品防腐劑,常溫下易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粗苯甲酸(含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純方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溶解”和“過濾”操作中均需要使用玻璃棒B.“洗滌”時,選用乙醇作洗滌劑有利于快速干燥C.“過濾1”需趁熱,除去泥沙的同時可以減少苯甲酸的提前析出D.“過濾2”是為了實現氯化鈉與苯甲酸的分離18.某無色溶液可能含有Na+、、Cl-、、、H+、Cu2+中的幾種,且所含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均相等。依次進行下列實驗(每步所加試劑均過量):(1)取少量原溶液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2)另取100mL原溶液,滴加BaCl2溶液和稀鹽酸,過濾得2.33g白色沉淀;(3)向(2)過濾所得的濾液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該實驗無法確定原溶液是否含有Cl-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且物質的量為0.01molC.無法確定原溶液是否存在Na+,可通過焰色試驗確定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H+,濃度均為0.1mol·L-119.向18g銅和鐵的混合物中加入200mL稀硝酸,充分反應得到溶液甲和2.24LNO,固體減少8.4g;繼續加入200mL等濃度的稀硝酸,固體完全溶解,得到溶液乙和2.24LNO,溶液乙不含Fe3+且加入VmL1mol/LNaOH溶液恰好可將所有金屬離子沉淀完全(氣體體積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減少的8.4g金屬為銅和鐵B.稀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0mol/LC.加入的NaOH溶液體積V的值為600D.向溶液乙中再加200mL稀硝酸,又得到標準狀況下1.12LNO20.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和所得到的“實驗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實驗結論A 將稀硫酸酸化的H2O2加入Fe(NO3)2溶液,溶液變黃色 氧化性:H2O2>Fe3+B 在高溫條件下,將SiO2與焦炭充分反應,得到粗硅和CO 非金屬性:C>SiC 向盛有2mLH2O和2mLC2H5OH的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大小的Na粒,盛水的試管反應更劇烈 羥基氫活潑性:H2O>C2H5OHD 取1mL0.1mol·L KI溶液,加入2mL0.1mol·L FeCl3溶液,充分反應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 KI與FeCl3的反應有一定限度A.A B.B C.C D.D二、填空題21.回答下列問題:(1)氯化鈉的電子式為 ,氯仿的分子式為 。(2)向氯化鋁溶液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可觀察到的現象有 。(3)磁性氧化鐵與足量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2.在2L密閉容器內發生反應:2SO2+O22SO3.500℃時測得 (SO2)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時間/s 0 1 2 3 4 5(SO2)/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請回答:(1)圖中表示SO3濃度變化的曲線是 (填字母)。(2)0~2s內,用O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O2)= 。(3)下列操作能使反應速率增大的是_____。A.分離出SO3 B.適當升高溫度C.恒容下充入Ne使壓強增大 D.選擇更高效的催化劑(4)下列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的是_____。A.(SO2)=(SO3)B.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C.容器中氣體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D.容器中氣體的總壓強保持不變23.二氯化二硫(S2Cl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結構與過氧化氫(H2O2)相似,能發生如下轉化:已知:①H2SO4的分子結構可表示為:;②S2Cl2與CuO發生非氧化還原反應時生成兩種二元化合物。請回答:(1)反應①產物B的名稱是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A.S2Cl2是一種含有非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B.X在反應②中體現了還原性C.工業上可用濃H2SO4吸收SO3D.S2Cl2與CuO反應產物之一是S2O(3)若參與反應③的H2SO4與乙醇物質的量相等,則該化學方程式是 。(4)請設計實驗方案檢驗S2Cl2中的氯元素 。三、解答題24.NaClO2是重要的漂白劑和消毒劑,主要用于砂糖、油脂的漂白殺菌。實驗室制備NaClO2裝置如圖1所示。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若溶液溫度高于60℃,NaClO2發生分解;②裝置A中發生的主要反應:2NaClO3+Na2SO3+H2SO4(濃)=2ClO2↑+2Na2SO4+H2O。請回答:(1)裝置A中盛放濃硫酸的儀器名稱為 ,裝置B的作用是 。(2)下列實驗操作一定能提高ClO2吸收效率的有_____(填序號)。A.裝置C采用熱水浴B.加快滴加濃硫酸的速率C.適當提高H2O2的濃度D.通過多孔球泡向裝置C的混合溶液中通ClO2(3)裝置C試管中獲得的產品往往混有Na2SO4雜質,原因是 。(4)反應結束后,取裝置C試管中的溶液,在略低于60℃減壓蒸發至有大量晶體析出,趁熱過濾,用 ℃(填溫度范圍)的蒸餾水洗滌晶體,至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檢驗洗滌干凈后,低溫干燥,得到NaClO2晶體。(5)產品中NaClO2質量分數的測定:稱取5.000g產品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配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和稀硫酸,發生反應:4I-+4H++ClO2-=2I2+Cl-+2H2O;向充分反應后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0.8400mol·L-1Na2S2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發生反應:2Na2S2O3+I2=Na2S4O6+2NaI.①若加入KI溶液后在空氣中放置時間過長,會導致所測NaClO2質量分數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②若產品中雜質不與KI、NaClO2發生反應,則產品中NaClO2的質量分數為 。25.A與CO、H2O以物質的量之比1:1:1形成B,E是有水果香味的油狀液體,相關轉化關系如下:請回答:(1)物質B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 。(2)A的結構式為 ,C→E的反應類型為 。(3)D→E的化學方程式是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A.可用金屬鈉鑒別B和CB.物質B可發生加聚反應形成高分子C.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反應原理相同D.相同質量的A與苯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的量相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A B D C C D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C B A C B D A C21.(1) CHCl3(2)先生成白色沉淀,繼續滴加后沉淀逐漸溶解直至消失(3)22.(1)b(2)(3)BD(4)CD23.(1)硫(2)ACD(3)(4)取少量加入水充分反應,靜置取上層清液,加入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說明含有氯元素24.(1) 分液漏斗 防止試管C中液體進入A中(或安全瓶、防倒吸)(2)CD(3)Na2SO3與濃硫酸反應生成SO2進入C中被H2O2氧化(4)38℃~60℃(5) 偏高 76.02%25.(1)碳碳雙鍵、羧基(2) H-C≡C-H 取代反應(或酯化反應)(3)(4)B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