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遼寧省營口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一、選擇題1.“新綠破土悄無聲,吮露銜光飲月明。”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 )A.胚軸 B.胚乳 C.胚根 D.胚芽2.人類新生命的孕育和誕生主要通過生殖系統完成。胚胎發育的場所是( )A.卵巢 B.輸卵管 C.陰道 D.子宮3.在現代化農場,人們可以不用土壤,而是通過配制營養液來栽培植物。這說明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其中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 )A.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B.含氮、硫、鐵的無機鹽C.含氮、硫、鈣的無機鹽 D.含氮、磷、鐵的無機鹽4.果農有時會對葡萄莖進行環割處理,阻斷養分向下輸送,使環割處以上的枝條養分得以積累增多,從而促進坐果和果實膨大。環割的目的是切斷樹皮中的( )A.保護組織 B.形成層 C.導管 D.篩管5.下圖為“饅頭在口腔中變化”的實驗操作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37℃模擬人體口腔溫度B.用玻璃棒攪拌是模擬口腔中舌的作用C.饅頭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徹底被分解為葡萄糖D.若兩支試管形成對照,左側試管中應加入2mL唾液6.農業生產中,溫室大棚經常安裝釋放二氧化碳的儀器,目的是為了促進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7.下列關于人體呼吸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A.喉是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B.在吞咽食物時,會厭軟骨可避免食物進入氣管C.痰形成的部位是支氣管和肺D.鼻腔內的鼻毛可以阻擋全部灰塵8.下列關于“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敘述不合理的是( )A.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的目的是消耗、轉運葉片中原有的淀粉B.葉片在酒精中脫色時,小燒杯中的酒精變成綠色C.實驗現象:見光部分不變藍,遮光部分變藍色D.實驗說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9.青春期的學生,生理和心理均發生明顯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心臟和肺等器官開始發育B.身高和體重無明顯變化C.完全不需要與父母溝通交流D.性激素分泌增多,出現第二性征10.下圖①②③分別代表人體三種血管,箭頭表示血管中的血流方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血管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B.②血管內紅細胞單行通過C.上臂抽血化驗應選取①血管D.③血管內流動的都是靜脈血11.人體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并及時將自身產生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下列生理過程中,不屬于排泄的是( )A.排尿 B.排便 C.排汗 D.呼氣12.下列關于食品安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水果腐爛后仍能食用B.野外采摘的蘑菇可隨意食用C.過期食品依舊可以吃D.購買食品時注意識別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二、綜合題13.李子富含營養,酸甜可口,能生津止渴,促進消化。圖一是李子根尖結構示意圖,圖二是李子花結構示意圖,圖三是果實結構示意圖。結合圖示回答相關問題。(1)李子植株幼根的生長,主要靠圖一中 (填序號)細胞的分裂和②細胞的伸長。(2)李子植株生長過程中,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通過莖中輸導組織的 向上運輸。李子的枝條是由芽發育而來的,這是因為芽中有 組織。(3)圖二中李子花的主要結構是 。李子采用大棚種植時,棚內蜜蜂等昆蟲較少,為提高坐果率,果農會將收集的花粉涂抹在圖二 (填序號)上,幫助植株完成傳粉。(4)圖三中種子是由圖二中 (填序號)發育而成。(5)人們常常采用冷鏈運輸的方式,保持李子的新鮮,原因是低溫可以減弱李子的 作用。14.植物在自然界中有著重要作用。圖一中A、B、C分別表示植物的三種生理活動,圖二是植物葉片結構示意圖,結合圖示回答相關問題。(1)綠色植物通過圖一中 (填字母)制造了有機物,既滿足了自身需求,也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此生理活動的主要器官是葉,這是因為圖二中② 細胞含有大量葉綠體。(2)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通過圖一中B分解,釋放 供生命活動利用。(3)植物通過圖一中A 作用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此生理活動散失水的“門戶”是圖二中的 (填序號)。(4)植物通過圖一中C不斷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又將氧氣釋放到大氣中,維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15.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需要充足的營養來支持身體發育。圖一是人體消化系統組成示意圖,圖二是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結合圖示回答相關問題。(1)人體的消化系統是由 和消化腺組成的。(2)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是肝,它分泌的 (填消化液名稱)儲存在膽囊中。(3)青少年應攝入較多的蛋白質。蛋白質在圖一 (填序號)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腸處最終被分解為 。(4)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是圖一中的 (填序號)。其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小腸絨毛壁由 層上皮細胞構成,其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結構特點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5)某同學因偏食出現牙齦出血等癥狀,可建議他攝入較多的圖二中 層食物(填字母)。16.ECMO(體外膜氧合器)能為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其中氧合器可以向流經的血液中添加氧氣并清除二氧化碳,血液泵相當于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圖一是ECMO工作示意圖,圖二是心臟結構示意圖。結合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1)呼吸衰竭患者吸氣時,膈肌 (填“收縮”或“舒張”),但肺部擴張不足,氧氣難以入肺,進而使身體得到的氧氣減少。(2)圖一中的氧合器替代的受損器官是 ,當血液流經氧合器后,血液中含氧量增加,此時血液變為 (填“動脈血”或“靜脈血”)。(3)血液經過該裝置回到人體心臟,再經 (填“體循環”或“肺循環”)到達腦部毛細血管,氧與紅細胞中的 分離進入腦細胞后,參與了腦細胞的呼吸作用,使患者保持神志清醒,(4)若處理不當,致病菌可能通過管路進入血液引發感染,導致患者血液中 (填血細胞名稱)數量會明顯增加。患者口服藥物進行后續治療,藥物成分被吸收后,首先到達圖二 (填序號)處。17.腎就像是24小時工作的“清洗工廠”,是人體的主要排泄器官。圖一是泌尿系統的組成示意圖,圖二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液體X、Y、Z分別取自圖二的不同部位,測得成分如表所示。①~⑥表示結構,結合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成分 液體X 液體Y 液體Z蛋白質 72 微量 0.00葡萄糖 0.10 0.10 0.00無機鹽 0.72 0.72 14尿素 0.03 0.03 18(1)圖一中①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它是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2)人體尿的形成過程是連續的,而尿的排出是間歇的,這是因為圖一中 (填序號)具有暫時貯存尿液的功能。(3)為了研究腎的功能,科學家將微吸管插入⑤中進行取樣分析,微吸管中吸入的液體為 。(4)根據表中三種液體成分的含量分析液體Z是 。其中不含有葡萄糖。這是因為圖二結構⑥的 作用。三、實驗探究題18.科研小組探究“不同環境對豌豆種子萌發的影響。”在甲、乙、丙、丁四個培養皿放入等量的餐巾紙,分別向4個培養皿中均勻撒入30粒結構完整、飽滿且有生命力的豌豆種子,然后將它們放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培養,一段時間后記錄種子萌發情況如下表所示。裝置 甲 乙 丙 丁場所 陽光下 陽光下 黑暗處 陽光下溫度/℃ 25℃ 25℃ 25℃ 5℃棉花干濕狀態 潮濕 干燥 潮濕 潮濕種子萌發數 27 0 28 0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若甲、丁形成對照實驗,提出的問題是 ?(2)若甲、乙形成對照實驗,其變量為 。(3)每組放入30粒種子而不是1粒,原因是 。(4)若甲、丙形成對照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光 (填“影響”或“不影響”)豌豆種子的萌發。參考答案1.C2.D3.A4.D5.C6.A7.B8.C9.D10.B11.B12.D13.(1)③(2) 導管 分生(3) 雌蕊和雄蕊/花蕊 ⑤(4)⑧(5)呼吸14.(1) C 葉肉(2)能量(3) 蒸騰 ⑤(4)碳氧15.(1)消化道(2)膽汁(3) ③ 氨基酸(4) ⑤ 一/1(5)b16.(1)收縮(2) 肺 動脈血(3) 體循環 血紅蛋白(4) 白細胞 ①17.(1)腎單位(2)③(3)原尿(4) 尿液/尿 重吸收18.(1)溫度對豌豆種子萌發有影響嗎?(或溫度能否影響豌豆種子的萌發?)(2)水/水分(3)避免偶然性,減小誤差(4)不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