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高二生物學本試卷共8頁,21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生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考生號和座位號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廣東在全國率先實施公益林效益補償制度,在公益林改造措施中,兼顧了生態環境、經濟旅游和政策文化等效益。該措施遵循的生態工程原理是A.循環 B.整體 C.協調 D.自生2.研究工作者利用AI預測蛋白質與配體相互作用的關鍵結構以及活性位點,最終準確預測出脂肪族、芳香族和芳基脂肪族腈酶的底物范圍。該研究主要體現的酶特性是A.專一性 B.多樣性 C.高效性 D.作用條件比較溫和3.水是生命的源泉,節約用水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下列有關細胞中水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中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可能改變B.有氧呼吸過程既消耗水,又產生水C.水可作為維生素D等物質的良好溶劑D.結合水是構成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4.科研小組為探究某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是RNA進行了不同的實驗設計。下列設計思路合理的是A.檢測遺傳物質中含有的五碳糖的元素種類B.用雙縮脲試劑對遺傳物質的種類進行鑒定C.用32P標記核苷酸并檢測遺傳物質的放射性D.用RNA酶或DNA酶處理核酸后檢測侵染活性5.下圖為某真核細胞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下列物質交換不能通過圖中結構1進行的是A.細胞質中的ATP進入細胞核 B.細胞質中的DNA聚合酶進入細胞核C.細胞核中的DNA進入細胞質 D.細胞核中的tRNA進入細胞質6.生物學實驗中合理選擇材料和研究方法是順利完成實驗的前提條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稀釋涂布平板法既可用于分離純化菌株,又可用于菌種計數B.向泡菜壇蓋邊沿的水槽中注滿水,有助于壇內無菌環境的形成C.將配制好的酵母菌培養基煮沸并冷卻后,在酒精燈火焰旁倒平板D.將接種環燒紅,迅速蘸取酵母菌液在培養基上劃線,培養后可獲得單菌落7.科研人員以β-甘露葡萄糖酶為研究材料,在其N端找到了兩個關鍵的氨基酸位點,將這兩個位點的組氨酸和脯氨酸分別替換為酪氨酸后,酶熱穩定性得到了顯著提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替換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可通過改造基因中的堿基序列實現B.細胞內合成改造后的高熱穩定性蛋白質的過程遵循中心法則C.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PCR等技術檢測細胞內是否合成新的目的蛋白質D.制備過程中應先預期目標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再設計獲得該蛋白質的三維結構8.生物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方法。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科學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A.采用差速離心法分離細胞器時,收集上清液后改用較低的離心速率B.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時,控制有無氧氣采用了對比實驗的方法C.卡爾文運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探明了CO2轉化為有機物的具體途徑D.利用傘藻嫁接和核移植的方法可確定傘藻的傘帽形態取決于細胞核9.海洋動物綠葉海天牛啃食綠藻后,會把藻類所含葉綠體貯存進細胞并發揮其功能。在光照下,綠葉海天牛可持續生產有機物滿足生存需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綠葉海天牛和綠藻的遺傳物質分別是DNA和RNAB.啃食綠藻的綠葉海天牛的細胞中可能含有來自綠藻的核酸C.綠葉海天牛細胞中含有磷脂雙分子層的細胞器有2種D.未啃食綠藻的綠葉海天牛自身不能生產有機物和ATP10.細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產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小麥種子經過晾曬以降低其含水量,有助于儲存B.有氧運動可避免人體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較多的CO2C.溫室栽培時,夜間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作物產量D.稻田需要定期排水,防止水稻因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爛根11.某一地區的生態承載力代表了該地區提供資源的能力。當一個地區的生態承載力小于生態足跡時,出現生態赤字。下列國家或地區生態赤字最為嚴重的是國家或地區 生態足跡總量比重 =(某主體的生態足跡/全球或區域總生態足跡)×100% 生態承載力總量比重 =(某主體的生態承載力/全球或區域總生態承載力)×100%A 6% 4%B 15% 9%C 17% 9%D 4% 9%12.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田間策略為棉鈴蟲提供庇護所。例如一些棉區會在轉基因抗蟲棉田周圍種植一定面積的非抗蟲棉花,為棉鈴蟲提供專門的庇護所;也有一些棉區采用將轉基因抗蟲棉與高粱和玉米等其他棉鈴蟲寄主作物混作的方式,為棉鈴蟲提供天然庇護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轉基因抗蟲棉田周圍種植非抗蟲棉,可降低棉鈴蟲抗性基因的突變率B.混作有利于維持棉鈴蟲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從而提高抗蟲棉的抗蟲持久性C.為棉鈴蟲提供專門庇護所,可使敏感棉鈴蟲的種群數量持續上升D.提供庇護所后,棉鈴蟲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必然逐年下降13.圖a為不同濃度蔗糖溶液中西葫蘆條的質量變化百分比,分別對應實驗第1~7組,整個過程中細胞始終有活性。另選取其他西葫蘆細胞置于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中,測得P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b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圖a圖b)A.圖a實驗結束后,第7組西葫蘆細胞的吸水能力最強B.由圖a可知,本實驗所用西葫蘆的細胞液濃度在0.4~0.5mol/L之間C.據圖b實驗結果判斷,細胞從t1時期開始吸收K+和NO3-D.圖b中t1-t2期間,更多水分沿“外界溶液→細胞質基質→細胞液”流動14.細菌紫膜質是一種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將H 勢能轉化為ATP中的化學能。科學家分別將細菌紫膜質和ATP合成酶重組到脂質體(一種由磷脂雙分子層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條件下,觀察到如下圖所示的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細菌紫膜質光脂質體H+H+H+H+無ATP產生圖a光H+H+H+H+有ATP產生ATPADP+PiH+圖cATP合成酶光H+無ATP產生圖b)A.H+通過細菌紫膜質進入脂質體內部的方式是主動運輸B.ATP合成酶既可催化ATP的合成,也可協助擴散運輸H+C.照射圖c細菌紫膜質的光強變為弱時,ATP的合成速率上升D.推測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存在圖c中所示的能量轉換機制15.抗體的結構分為V區(識別并結合抗原的區域)和C區(抗體的支架),鼠源抗體具有外源性,會被人體免疫系統當作抗原而清除。用人抗體的C區替換鼠源抗體的C區,保留鼠源抗體的V區,可構建人-鼠嵌合抗體,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的B淋巴細胞為記憶B細胞B.經過一次篩選可選出能產生所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C.為獲得結構正確的嵌合抗體,受體細胞可選用大腸桿菌D.人-鼠嵌合抗體在保留抗原特異性的同時外源性下降16.蛛絲有超強韌性,將蛛絲蛋白基因轉入羊的乳腺中可以生產蛛絲蛋白。圖a是蛛絲蛋白基因的DNA片段;利用PCR技術對蛛絲蛋白基因進行檢測,電泳結果如圖b。其中1號來自普通羊,2號來自含蛛絲蛋白基因的質粒,其余來自轉基因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圖a)(圖b)A.用PCR技術擴增圖中的蛛絲蛋白基因,可選擇圖中的引物①和④B.PCR過程在第3次循環結束后可以得到兩端都含引物的目的基因C.在凝膠中DNA分子的遷移速率與DNA分子的大小和構象等有關D.使用抗原-抗體結合法可能在3、5、8號羊的乳汁中檢測到蛛絲蛋白二、非選擇題:共60分。考生根據要求作答。17.(10分)(B面觀察是否0產生典型的大腸桿菌菌落移出濾膜置于適合的培養基平板中培養一段時間100mL水樣吸濾瓶上的濾膜A面)為保障公共健康,需要定期對公共飲用水進行衛生檢測。飲用水的衛生標準是100mL不得檢出大腸桿菌或者1000mL不超過3個大腸桿菌。若要確定飲用水是否合格,可采用膜過濾法檢測,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檢測前一般需要對水樣收集瓶、培養皿、鑷子等進行 滅菌。在伊紅-亞甲藍瓊脂培養基上培養時,大腸桿菌會產生呈現深紫色且具有金屬光澤的菌落,此培養基對大腸桿菌起到作用。(2)本檢測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血細胞計數板直接計數替代膜過濾法檢測飲用水中的大腸桿菌數量,原因是 。(3)從設計實驗的角度看,本檢測需要設置兩組對照組:一組用無菌水涂布在伊紅-亞甲藍瓊脂培養基中并培養,目的是 ;另一組的操作是 ,目的是檢測該培養基能否培養出大腸桿菌。18.(12分)紫杉醇是珍稀植物紅豆杉體內的一種次生代謝產物,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目前在臨床上已經廣泛用于乳腺癌等疾病的治療。植物細胞工程是生產紫杉醇的重要技術手段,圖一表示提取紫杉醇的兩條技術途徑。(圖一途徑Ⅰ途徑Ⅱ外植體愈傷組織誘導生芽單細胞液體培養基中懸浮振蕩培養細胞培養物提取紫杉醇細胞分離誘導生根完整植株)回答下列問題:(1)途徑I的原理為 。誘導愈傷組織期間一般 光照。與誘導生芽過程相比,誘導生根的培養基中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的比值 (填“較低”或“較高”)。(2)途徑Ⅱ使用的技術是 。該途徑中進行細胞懸浮培養時,振蕩的意義是 。(3)研究人員發現曲妥珠單抗與美坦辛的偶聯物(T-DM1)聯合紫杉醇,在治療乳腺癌中具有殺傷及靶向性的雙重作用。為進一步探究更有效的乳腺癌治療方法,研究人員在此基礎上又結合新輔助化療(NACT),并對比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差異,結果如圖二所示。(T-DM1+紫杉醇治療前治療后T-DM1+紫杉醇+NACT腫瘤標志物CA125濃度(U/ml)臨床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率0.30.20.10T-DM1+紫杉醇T-DM1+紫杉醇+NACT臨床總有效或不良反應率)(圖二)據此推斷,治療乳腺癌的理想方案為 ,其依據是 。19.(13分)炎癥性腸病(IBD)屬于腸道慢性炎癥性疾病的范疇。研究揭示,患者腸道中會生成硫代硫酸鹽(物質S),其產生量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比關系。研究人員將抗炎蛋白基因與物質S特異性誘導激活的啟動子P、終止子等元件連接,構建了重組基因(如圖a所示)。隨后,該重組基因與圖b所示的載體結合,形成了表達載體。通過將此載體導入大腸桿菌并進行篩選,成功獲得了菌株E。當患病模型小鼠被飼喂攝入菌株E后,其IBD癥狀得到了顯著的緩解。(注:Ampr:抗氨芐青霉素基因Kanr:抗卡那霉素基因pstⅠ、sacⅡ為酶切位點箭頭表示轉錄方向圖b圖a啟動子P抗炎蛋白基因終止子pstⅠ抗炎蛋白重組基因KanrAmpr載體(3.0kb)pstⅠsacⅡ)回答下列問題:(1)圖a中能被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是 。從抗炎蛋白表達調控的角度分析,選用啟動子P的優點是 。(2)將圖a的抗炎蛋白重組基因插入如圖b所示Kanr基因內的sacⅡ位點。為確認抗炎蛋白重組基因的大小和插入方向,科研人員用限制酶pstⅠ切割重組質粒并進行電泳,結果出現了4.8kb和0.8kb兩個片段。據圖分析,抗炎蛋白重組基因長度約為 kb;抗炎蛋白重組基因插入后轉錄方向與Kanr基因 (填“相同”或“相反”)。(3)使用氨芐青霉素和卡那霉素篩選出菌株E,可進行的操作是 ,菌株E對兩種抗生素的抗性特征表現為 。20.(12分)龍膽花在低溫(16 ℃)、無光照條件下,30分鐘內會呈現閉合狀態;而當其被轉移至常溫(22 ℃)、光照條件下,在30分鐘內會重新展開。經過研究,這一現象與花冠細胞的細胞膨壓(即細胞壁對原生質體施加的壓力)的增加有關。龍膽花重新開放的機制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分析,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體現了生物膜具有 ,花冠細胞吸水的方式是 。(2)細胞壁對花冠細胞起 作用。龍膽花從低溫、無光的環境轉移至常溫、光照的條件,花冠細胞的細胞膨壓變大,其原因是 。(3)龍膽花重新開放的機制是:①溫度升高 ,加快對水分的吸收,導致花冠細胞的細胞膨壓增加;②光刺激 ,加快對水分的吸收,導致花冠細胞的細胞膨壓增加。21.(13分)19世紀末,科學家基于多項研究成果總結出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不過,該反應式僅呈現了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物質轉化關系,尚未揭示其中的作用機制。直至1905年,英國科學家伯萊克曼在探究光合速率與環境因素的關聯時取得關鍵突破,其研究實驗結果如圖一所示(英尺燭光即一燭光在距離一英尺處的物面上產生的光照強度)。(光合作用速率光照強度(英尺燭光)5001000150020002500A(充足CO2;35℃)B(充足CO2;20℃)C(不充足CO2;20℃)0150圖一)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實驗的自變量為 ;在0~150英尺燭光的光照強度范圍內,限制A、B、C曲線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是 。(2)伯萊克曼推測光合作用存在兩個階段:一個是光依賴性反應(即光反應),另一個是非光依賴性反應(即暗反應)。據圖一分析,伯萊克曼認為存在非光依賴性反應的依據是 。(3)德國科學家瓦爾堡利用小球藻進行閃光實驗驗證了伯萊克曼的推測,科研人員根據瓦爾堡的實驗原理利用小球藻重新設置實驗,處理方式和結果如圖二所示(A、B兩組實驗的溫度、光照強度和CO2濃度等條件相同、適宜且穩定)。(連續光照135s光照7.5s,黑暗7.5s,光暗交替共135sA組B組光合產物量:a光合產物量:b圖二)①在進行閃光實驗前,將小球藻置于黑暗條件下進行預培養的目的是耗盡儲存的 ,確保實驗從相同起點開始。②若光合作用存在非光依賴性反應,則光合產物量b應在 范圍,原因是 。③根據上述的實驗,設計一種針對溫室大棚CO 補給不足的調控方案 。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高二生物學答案1、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D C A C A B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C C D A2、非選擇題17. (10分,除特殊說明外,每空2分)(1)干熱(1分) 鑒定(2)不可以(1分) 大腸桿菌較小(3)了解培養基是否被污染 在伊紅-亞甲藍瓊脂培養基上涂布大腸桿菌菌液并培養18.(12分,除特殊說明外,每空2分)(1)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不需要(1分) 較低(2)植物細胞培養(1分) 使細胞充分接觸空氣和培養基中的營養成分,促進細胞的增殖(3)T-DM1+紫杉醇+NACT(1分) 在接受“T-DM1+紫杉醇+NACT”治療后,腫瘤標志物CA125的濃度顯著下降;不良反應率降低、臨床總有效率有所提高(3分)19.(13分,除特殊說明外,每空2分)(1)啟動子P 通過物質S特異性誘導激活啟動子P,促使抗炎蛋白基因表達,實現精準治療(3分)(2)2.6kb 相反(3)將導入表達載體的大腸桿菌接種到分別含有氨芐青霉素和卡那霉素的不同培養基中 抗氨芐青霉素,不抗卡那霉素20.(12分,每空2分)(1)流動性 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2)支持和保護 原生質體吸水膨脹(或體積增大),且細胞壁比原生質體的伸縮性小(3)①促使囊泡上的水通道蛋白發生去磷酸化后轉移至細胞膜 ②促進Ca2+進入細胞內, 更多Ca2+激活GsCPK1621.(13分,除特殊說明外,每空2分)(1)光照強度、溫度、CO2濃度 光照強度(1分)(2)當光照強度超過一定值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但溫度或CO2濃度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加快(3)①ATP 、NADPH②1/2aB組光照時間是A組的1/2,B組光暗交替使暗反應充分進行,及時再生NADP+、ADP,提高光反應速率,導致光合速率快、光合產物量高,因此為1/2a③動態調整光暗比例(如光期隨CO2濃度降低而縮短),確保暗反應充分消耗光反應產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廣州八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docx 高二生物學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