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題1-5DBCBA 6-10CDBCB 11-12CA二、材料題13(1)①對外交流范圍廣②既有海路又有陸路③海外貿易繁榮造船和航海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閉關鎖國政策;①國家政策②科技與經濟實力③交通條件14(1)意義:溝通了南北交通,促進了國家統一和民族交融;名稱:曲轅犁 筒車經濟重心南移;北民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狀況:耕地面積增加,但是人均耕地減少;問題:人地矛盾突出,社會壓力巨大,社會矛盾尖銳因素:生產工具、國家政策、勞動力等15(1)制度:科舉制;特點:公開競選,公平無偏濫軍事: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經常切換軍隊將領等(任答一點即可)政治: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設置通判等(任答一點即可)舉措:廢除丞相,權分六部;趨勢: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不斷加強制度創新是歷史發展的動力;制度創新能推動社會發展16(1)方法: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例子:文成公主入藏東南:澎湖巡檢司 西南:宣政院機構:駐藏大臣;特點:因俗而治認識:加強邊疆治理、促進邊疆發展;打擊分裂勢力和外來侵略,堅決維護國家他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任答一點,兩分)2025年上期末考試試卷七年級科目:歷史注意事項:1、答題前,請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答題卡的姓名、考號、考室和座位號;2、必須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答題時,請考生注意各大題題號后面的答題提示;4、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5、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6、本試卷共16個小題,考試時量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在美國作家邁克爾·H·哈特撰寫的《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一書中,隋文帝楊堅名列其中。楊堅能夠入選最重要的理由是(A.正式確立了科舉制B.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C.開創了“開元盛世”D.結束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2.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某同學制作了歷史時序圖。圖中空格處應該是()隋文帝貞觀武則天安史黃巢實現統一之治統治之亂起義A.開鑿大運河B.開元盛世C.澶淵之盟D.戚繼光抗倭3.唐代初年,長安城實行嚴格的里坊制度和宵禁制度,嚴格控制居民的出行。安史之亂后,長安城出現了權貴“傾街打墻,接檐造舍”的現象,唐代宗曾下詔嚴查,但并無太大成效,宵禁制度也逐漸形同虛設。這表明,安史之亂后()A.城市商業繁榮B.里坊制度崩潰C.專制皇權弱化D.市民階層壯大4.唐朝時期,邊疆少數民族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權。下圖為南詔政權遺址出土的蓮花紋瓦當,其形制和紋樣都與唐長安城大明宮和興慶坊出土的磚瓦毫無二致。這反映了唐朝()A.中外交往密切B.民族交往交融C.文學藝術多彩D.制陶技術高超5.宋太祖深知唐末以來武將專權的積弊,采取措施控制軍隊,削弱相權,將地方財賦收歸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這反映出宋朝政治的特點是()A.重文輕武中央集權B.藩鎮割據政權分立C.廢除丞相分化事權D.外戚宦官交替專權6.下表是小明同學制作的手抄報綱要,根據信息判斷,他制作的手抄報主題是() 杯酒釋權得天下·澶淵之盟結友好宋金議和將軍落·大元一統定乾坤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7.北宋初年,文壇上仍然沿襲著晚唐、五代的頹靡纖麗的風氣,所描寫的都是那種在酒后歌余而浮起的春恨秋愁、離情別緒。但到南宋初年,由于金兵南侵,許多士大夫基于北宋滅亡、故土淪陷之痛,用詞的形式表達了要求抗金、反對投降的心聲,愛國主義成了這一時期詞的主答案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一歷史答案.docx 初一期末歷史試卷 - 副本.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