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邗江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測試試卷八年級歷史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分值50分 考試形式:開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1.與“《共同綱領》”“《義勇軍進行曲》”“五星紅旗”“人民英雄紀念碑”等關鍵信息相關的會議是A.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B.中共八大C.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中共十三大2.周恩來曾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第二個“天安門”所對應的重大歷史事件是A.五四運動 B.新中國的成立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一·二九運動3.右圖是畫家趙延年于1953年創作的一幅宣傳畫。由此可知,當時我國A.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成就突出 B.社會主義改造激發了生產熱情C.工人地位提高生產積極性增強 D.人民積極生產以支援抗美援朝4.“發展生產的人為障礙消除,廣大翻身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因此,1952年湖南的豐產運動成績顯著。”該材料可以佐證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 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C.工業建設的迫切性 D.社會主義的優越性5.“歷史結論”是在對歷史現象進行理性認識和基本判斷的基礎上形成的結論。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B.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我國積極發展交通運輸業C.1953-1956年,我國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D.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6.1954年,《人民日報》記者袁水拍在《六億人民心花開》一文中寫道:“代表們走進了會場,坐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項權利,這是中國開天辟地的第一次”。“代表們”參加的會議是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十一屆三中全會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D.中共八大7.1956年完成公私合營的天津勸業場變成統一管理的大型綜合商場。該事件反映的是A.實業救國 B.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C.“大躍進” D.改革開放8.下圖反映的是新中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狀況。對此解讀正確的一項是A.從①到④,反映出建國初期經濟建設一帆風順B.從①到②,反映了土地改革極大促進經濟發展C.從②到③,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誤D.從③到④,說明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9.下圖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的歷程。開啟第三階段的標志性事件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C.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九大的召開10.“一人包產全家干,村頭不見閑人站”“老包進了村,人人笑盈盈,你緊我也緊,一畝一千斤”。這些民謠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A.土地改革的實施 B.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進行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1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下列對此格局的表述正確的是A.經濟特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內地一沿海經濟開放區B.內地一經濟特區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沿海開放城市C.沿海開放城市一內地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經濟特區D.經濟特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內地12.2025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4周年。目前,中國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這說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B.適應了文化多樣化趨勢C.維護了國際和平與安全 D.推進了社會信息化建設13.深度貧困地區的區域發展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加大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高度重視非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著力解決建設基礎設施、健全公共服務、發展產業等問題,防止出現貧困“死角”。材料體現了“四個全面”中的哪一項內容A.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 全面深化改革C. 全面依法治國 D. 全面從嚴治黨14.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華民族圓了一個又一個夢:回歸夢、小康夢、入世夢、奧運夢、飛天夢、世博夢……你認為這些夢想成真的主要原因是A. 我國實現了民族獨立 B.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D.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15.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56個民族的代表將五星紅旗傳遞到體育場升旗區。儀式中各民族代表身著本民族傳統服裝,這體現出我國A. 北京地區居住了大量少數民族民眾 B. 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C. 少數民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 注重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16.“就在 21世紀的鐘聲即將敲響之前,從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塊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殖民殘痕,完整而徹底地完成了民族獨立的歷史使命。”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是A. 西藏和平解放 B. 澳門回歸祖國C. 三大改造完成 D. 香港回歸祖國17.小軍在整理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將大事年表轉化成了下面的年代尺。他整理的知識主題是A. “一國兩制”政策出臺背景 B. 大陸對臺灣政策的調整C. 改革開放后海峽兩岸的交往 D.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做筆記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一組筆記所反映的信息最能夠展現A. 我國構建軍隊聯合作戰體系 B. 人民海軍的戰績輝煌C. 人民空軍武器裝備不斷更新 D. 人民軍隊是文明之師19.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下屬于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是①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②參加萬隆會議,提出 “求同存異” 方針③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 2022年2月25日中國外長王毅與英國、歐盟以及法國的相關高層通話,就俄烏沖突表達了中國的立場,強調:“中方堅定主張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立場是一貫的,在烏克蘭問題上同樣適用。”中國政府的這一原則立場出自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中美上海《聯合公報》C.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D. 日內瓦會議上的主張21.1960年尼克松說:“一個國家必須愛好和平才具備進入聯合國的資格。十分明顯,中國不是。”1971年他又說:“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加,是不能有穩定與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前后兩種說法在本質上相一致的地方是 A.美國始終堅持采取遏制和孤立中國的政策B.美國始終不承認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美國認為中國在國際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D.美國始終以自身利益得失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出發點22.有學者形容新中國70年代外交關系的三次突破為:艱難復常,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前嫌;相逢一笑,鄰里往來。其中“跨洋握手,冰釋前嫌”對應的外交事件是 A. 毛澤東訪問蘇聯 B.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C. 尼克松訪華 D. 中日建立外交關系2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眾多舉世矚目的成就。以下科技成就中,屬于改革開放后取得的是 ①“東方紅一號” 衛星發射成功 ②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④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一位農民說,我們農民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二靠袁隆平。這段話凸顯出支撐農業發展和建設的重要因素是A. 自然和氣候 B. 政策與科學C. 市場與需求 D. 投入與回報25.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不斷探索,取得了輝煌成就。回顧歷史,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一帆風順 B. 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C. 不需要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 D. 只要發展經濟,其他方面可以忽略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26題8分,27題8分,28題9分,共25分)26.(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國民收入結構表(單位%)年份 國營經濟 合作社經濟 公私合營經濟 個體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1952年 19.1 1.5 0.7 71.8 6.91956年 32.2 53.4 7.3 7.1 趨于零——摘編自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摘編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材料三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在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初以農村改革為重點的第一個階段,和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為重點,城鄉聯動……——摘編自寧可《中國經濟發展史》(1)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表中數據的變化與哪一事件有關?該事件有何歷史意義?(3分)(2)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建國初期,我國有計劃的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相應舉措?其特點和意義是什么?(3分)(3)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特點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2分)27.(8分)某學校以“中國夢”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活動。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夢想藍圖概念提出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摘編自《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版)》材料二創新引領未來(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中國夢的具體內涵?(3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制度、新政策、新體制、新思想”指的是什么?(4分)(3)通過以上項目化學習活動,你能得到怎樣的認識?(1分)28.(9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在我們中間有無求同的基礎呢?有的。那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周恩來總理在全體會議上的補充發言材料二 一個更為顯著的變化是在外交領域,在不斷加深與亞、非、拉國家友誼的同時, 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一步步打開西方世界的封鎖,為國家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筑夢中國》解說詞材料三中國外交活動大事年表(節錄)1981年 中國當選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人權委員會成員國1988年 中國成為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特別委員會成員,并于次年首次派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1996年 中、俄等五國元首確立了定期會晤的“上海五國”機制,后來發展為上海合作組織2001年 我國在上海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9年 我國在北京成功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據材料一,指出這是周恩來總理在哪一次會議上的發言,他在會上提出什么重要方針?(3分)(2)據材料二,列舉三例史實說明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外交“為國家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3分)(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了什么樣的外交布局?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3分)邗江區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測試試卷八年級歷史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分值50分考試形式:開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相應的答題欄內)1.與“《共同綱領》”“《義勇軍進行曲》”“五星紅旗”“人民英雄紀念碑”等關鍵信息相關的會議是A.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B.中共八大C.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中共十三大2.周恩來曾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第二個“天安門”所對應的重大歷史事件是A.五四運動B.新中國的成立C.西藏的和平解放D.一·二九運動3.右圖是畫家趙延年于1953年創作的一幅宣傳畫。由此可知,當時我國多增加一分生產多消滅一個敵人A.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成就突出B.社會主義改造激發了生產熱情C.工人地位提高生產積極性增強D.人民積極生產以支援抗美援朝4.“發展生產的人為障礙消除,廣大翻身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因此,1952年湖南的豐產運動成績顯著。”該材料可以佐證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C.工業建設的迫切性D.社會主義的優越性5.“歷史結論”是在對歷史現象進行理性認識和基本判斷的基礎上形成的結論。下列屬于“歷史結論”的是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B.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我國積極發展交通運輸業C.1953一1956年,我國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D.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6.1954年,《人民日報》記者袁水拍在《六億人民心花開》一文中寫道:“代表們走進了會場,坐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項權利,這是中國開天辟地的第一次”。“代表們”參加的會議是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十一屆三中全會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D.中共八大7.1956年完成公私合營的天津勸業場變成統一管理的大型綜合商場。該事件反映的是A.實業救國B.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C.“大躍進”D.改革開放8.下圖反映的是新中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狀況。對此解讀正確的一項是發②①3年份1952195719601965A.從①到④,反映出建國初期經濟建設一帆風順B.從①到②,反映了土地改革極大促進經濟發展C.從②到③,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誤D.從③到④,說明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9.下圖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的歷程。開啟第三階段的標志性事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新時代社會主義革命新時期第四階段和建設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三階段時期第二階段第一階段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B.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C.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九大的召開10.“一人包產全家干,村頭不見閑人站”“老包進了村,人人笑盈盈,你緊我也緊,一畝一千斤”。這些民謠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A.土地改革的實施B.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進行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1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下列對此格局的表述正確的是A.經濟特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內地一沿海經濟開放區B.內地一經濟特區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沿海開放城市C.沿海開放城市一內地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經濟特區D.經濟特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內地12.2025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4周年。目前,中國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這說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B.適應了文化多樣化趨勢C.維護了國際和平與安全D.推進了社會信息化建設13.深度貧困地區的區域發展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加大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高度重視非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著力解決建設基礎設施、健全公共服務、發展產業等問題,防止出現貧困“死角”。材料體現了“四個全面”中的哪一項內容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國D.全面從嚴治黨14.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華民族圓了一個又一個夢:回歸夢、小康夢、入世夢、奧運夢、飛天夢、世博夢…你認為這些夢想成真的主要原因是2七年級歷史試卷答案(滿分:50分 時間:60分鐘) 2025.06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B D A A A B C B D D A A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B C C A A D C C B B二、非選擇題26.(8分)(1)事件:三大改造。(1分)意義: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分)(2)舉措:一五計劃。(1分)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發展生產力與變革生產關系并舉。(1分,任答一點即可)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1分)(3)特點:從農村到城市或城鄉聯動。(1分)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1分)27.(8分)(1)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3分)(2)新制度:社會主義制度。(1分)新政策:改革開放。(1分)新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分)新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分)(3)認識:創新推動發展;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證。(1分,任答一點即可)28.(9分)(1)會議:萬隆會議。(1分)方針:”求同存異“方針。(2分)(2)史實: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1972年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分)(3)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1分)作用: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分)七年級歷史試卷答案(滿分:50分時間:60分鐘)2025.06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AABDDA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ADCCB二、非選擇題26.(8分)(1)事件:三大改造。(1分)意義: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分)(2)舉措:一五計劃。(1分)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發展生產力與變革生產關系并舉。(1分,任答一點即可)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1分)(3)特點:從農村到城市或城鄉聯動。(1分)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1分)27.(8分)(1)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3分)(2)新制度:社會主義制度。(1分)新政策:改革開放。(1分)新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分)新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分)(3)認識:創新推動發展;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證。(1分,任答一點即可)28.(9分)(1)會議:萬隆會議。(1分)方針:”求同存異“方針。(2分)(2)史實: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1972年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3分)(3)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1分)作用: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分)1[A][B][c][D]6[A][B][C][D]11[A][B][C][D]16[A][B][C][D]2[A][B][c][D]7[A][B][C][D]12[A][B][c][D]17[A][B][c][D]3[A][B][c][D]8[A][B][C][D]13[A][B][C][D]18[A][B][c][D]4[A][B][c][D]9[A][B][C][D]14[A][B][C][D]19[A][B][C][D]5[A][B][C][D]10[A][B][C][D]15[A][B][C][D]20[A][B][C][D]21[A][B][C][D]22[A][B][C][D]23[A][B][C][D]24[A][B][c][D]25[A][B][C][D]邗江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測試八年級歷史答題卡注意事項1,請用2B鉛筆填涂選擇題答案等選項;注意將所選項考生條形碼粘貼處涂滿涂黑,修改時使用橡皮擦干凈;其它題用黑色水筆。2、此卡不準弄臟、弄皺或學校弄破,嚴禁折疊。班級缺考標志:口填涂實例:正確填涂■姓名一、選擇題(共25分,每小題1分,用2B鉛筆填涂)[A][B][C][D]6[A][B][C][D]11[A][B][C][D]16[A][B][C][D]2[A][B][C][D][A][B][C][D]12[A][B][C][D][A][B][c][D]3[A][B][C][D]8[A][B][C][D]13[A][B][C][D][A][B][c][D]4[A][B][C][D]9[A][B][C][D]14[A][B][C][D]19[A][B][c][Dj5[A][B][C][D]10[A][B][C][D]15[A][B][C][D]20[A][B][C][D]21[A][B][C][D]22[A][B][C][D]23[A][B][C][D]2[A][B][C][D]25[A][B][C][D]二、非選擇題(第26題8分、第27題8分、第28題9分,共25分。)26.(8分)(1)事件(1分):意義(2分):(2)舉措(1分):特點(1分):意義(1分):(3)特點(1分):中心環節(1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7.(8分)(1)內涵(3分):(2)新制度(1分):新政策(1分):新體制(1分):新思想(1分):(3)認識(1分):28.(9分)(1)會議(1分):方針(2分):(2)史實(3分):(3)外交布局(1分):作用(2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歷史期末調研測試卷答題紙2025.06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入答題紙對應的表格欄內。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二、材料解析題(26題8分、27題8分、28題9分,共25分)26.(8分)(1)事件(1分):意義(2分):舉措(1分):特點(1分):意義(1分):(3)特點(1分):中心環節(1分):27.(8分)(1)內涵(3分):(2)新制度(1分):新政策(1分):新體制(1分):新思想(1分):(3)認識(1分):28.(9分)(1)會議(1分):方針(2分):(2)史實(3分):(3)布局(1分):作用(2分):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歷史期末調研測試卷答題紙2025.06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所選答案填入答題紙對應的表格欄內。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題號1234678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材料解析題(26題8分、27題8分、28題9分,共25分)26.(8分)(1)事件(1分):意義(2分):(2)舉措(1分):特點(1分):吧意義(1分):(3)特點(1分):中心環節(1分):27.(8分)(1)內涵(3分):(2)新制度(1分):新政策(1分):新體制(1分):新思想(1分):(3)認識(1分):28.(9分)(1)會議(1分):方針(2分):(2)史實(3分):(3)布局(1分):作用(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06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docx.docx 202506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docx.pdf 202506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docx.docx 202506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docx.pdf 202506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答題卡.docx.docx 202506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答題卡.docx.pdf 202506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答題紙.docx 202506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答題紙.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