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萬全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測試八年級歷史試卷歷史I(選擇題,共24分)請你選擇(下列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來填在題后相應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24分)1.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報》報道:“當國旗圖案在政協會議上通過后。許多機關、團體、學校、商號以至民宅,立即自發去訂新式國旗……顧客們成群地擠在門前急著買,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掛出來,或掛得更早一些。”人民爭相購買國旗是為了歡慶( )A.舊民主主文革命的勝利B.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2.1950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稱“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中國人民對于殘余的封建制度所發動的一場最猛烈的的經濟的政治的戰爭……將在實際上結束中國社會的半封建性質。”這件大事應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C.追剿國民黨殘余勢力 D.和平解放西藏3.《最寒冷的冬天》寫道:“中國人用簡陋的武器,憑借他們的獨創性、戰士的勇敢,在朝鮮半島與美國人平分秋色。戰爭結束后,世界各不得不正視這個正在緩緩升起的東方大國。”可見這場戰爭( )A.完成了祖國大陸的統一 B.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開拓了中國外交新局面 D.壯大了社會主義的力量4.馮驥才在《關于“文革博物館”》一文中寫道:“一代人經歷的慘痛教訓,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財富。”這里所學的“教訓”主要是指( )A.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B.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C.生產關系調整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D.要注重民主與法制建設5.春聯折射人們的生活。1974年,湖北農民彭立成家的春聯是“過年只有兩升米,壓歲并無一分錢”,到1980年,他家春聯變成“過年儲糧十余擔,壓歲存款上干元”。春聯內容的變化折射出(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成效B.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的影響C.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最終確立D.我國建成了開放型經濟新體制6.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外開放,讓世界進人中國;第二個階段還是對外開放但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第三個階段依然是對外開放,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了。屬于“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的是( )A.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B.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舉辦上海APEC會議D.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深入實施7.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會議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8.以為近半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開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10月演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覺的( )A.四項基本原則 B.新發展理念C.科學發展觀 D.“四個全面”戰略布局9.下圖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統計的的地區生產總值。圖表顯示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發展得益于20世紀末中央實施的( )A.民族區域自治 B.經濟體制改革C.西部大開發戰略 D.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10.2025年4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灣海峽中部、南部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開始了2025年有代號軍演的序幕。(人民日報》發文說: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和大陸同胞一道,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體現了( )A.國際反華勢力的猖獗B.中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C.兩岸“三通”遭到破壞D.祖國統一大業邁出了重要一步11.2024年5月初,海軍福建艦順利完成首次航行試驗。從遼寧艦到山東艦,再到福建艦,人民海軍航母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改裝到國產、從滑躍到彈射的升級跨越,新時代的人民海軍邁入”航母時代”。據此可知( )A.我國航空母艦發展到了核動力的階段B.我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C.我國海軍的現代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D.我國航空母艦航行試驗水平領先世界12.2025年4月24日,中國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下列科技成就與“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屬于同一領域的是(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B.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C.發現了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D.成功培育秈形雜交水稻Ⅱ( 非選擇題,共36分)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1952年,現代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僅中的比重只有2606%,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候中的此卓只有 35.5%。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期間,從計劃制定到計劃實施,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再到每一個建設者,可以說是上下一條心,舉全國之力,步調一致搞建設的。材料二(如下圖)材料三:大會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的工業國。材料四: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中共八大二次會議(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中國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社會背景。(1分)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一五“計劃時期在交通運輸方面取得的成就。(2分)(2)材料二中的文獻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完法,它是在哪一次會議上通過的 (2分)(3)材料三中的“大會”指的是哪次會議 (1分)這次會議召開的的背景是什么 (2分)(4)材料四中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提出之后出現的嚴重失誤是什么 (2分)為克服經濟困難,中共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針是什么 (2分)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1978年9月,鄧小平在東北調研時指出,揭批“四人幫”的群眾運動要適時結束,要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要按照經濟規律管理經濟,擴大企業的權力,打破平均主義。世界天天發生變化,我們關起門來是不行的,這一談話史稱“北方談話”。材料二: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在經歷了20世紀 80年代初以農村改革為重點的第一階段和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為重點、城鄉聯動的第二階段……全面改革以來,以中共十四大為標志,改革進入了新階段…新階段是改革的攻堅階段,是以建立新體制為主要使命的階段。材料三:(自1980年下半年開始,4個經濟特區相繼投入開發建設。短短幾年時間,特區經濟迅速崛起。僅以深圳特區為例,從開始興建到1983年,深圳就和外商簽訂了2500多個經濟合作協議,成交額達18億美元,引進了一批設備和技術成果。1983年與1978年相比,深圳工農業總產值增長11倍,財政收入增長10倍多,外匯收入增長2倍。材料四: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鄧小平發表“北方談話”的意圖是什么 (1分)這次談話為哪一次會議的召開奠定了基礎 (2分)(2)依據材料二中的圖片,指出我國在1982-1992年這一階段人均國民收人的變化趨勢。(1分)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特點。(2分)(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設立經濟特區的作用。(2分)(4)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的原因。(2分)綜合上述材料,談談如何才能走好中國道路。(2分)15.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一個美國記者評論周恩來在某次會議中的作用時說:“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的領導人的態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1)材料一中所說的會議是哪次國際會議 (1分)這次會議的性質是什么 (1分)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什么方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 (2分)材料二:1971年,美國媒體報道:“這是美國自聯合國成立以來遭到的最慘重的失敗”“美國政府人士感到吃驚,感到悲傷”。對此,美國政府極為惱火,卻又無可奈何。(2)材料二中美國“最慘重的失敗”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2分)材料三:1972年3月6日,《時代》周刊封面上有一個大大的“友”字,左上角是毛澤東與尼克松的握手照片,主題凸顯得相當明確--“尼克松從北京帶回來什么 這個問題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尼克松在北京這件事情”。(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種大事件 (1分)它表明兩國關系發生了什么變化 (2分)材料四:依靠日益理大的綜合國力,中國成功地舉辦了多次國際盛會,如2008年成功舉辦第29屆夏李奧運會,2010年在上海舉辦第41屆世界博覽會,2014年在浙江烏鎮舉辦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22年舉辦第24屆冬季奧運會。一系列國際盛會的舉辦,向世界展示了一個自信、開放、包容、友善的中國。(4)依據材料四,指出“一系列國際盛會的舉辦”向世界展示了怎樣的中國 (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了怎樣的布局。(1分)萬全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測試八年級歷史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A B D A D A D C B C B13.(1)背景:工業落后,重工業比重低。(1分)成就:建成寶成、鷹廈等鐵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建成武漢長江大橋等。(答出任意兩例即可,2分)(2)會議: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2分)(3)會議:中共八大。(1分)背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在我國建立起來。(2分)(4)嚴重失誤:“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2分)14.(1)意圖: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1分)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分)(2)趨勢:明顯增長。(1分)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全面展開;先試點,后推廣(由點到面);突破舊體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漸進式改革。(任意2點,2分)(3)有利于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對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答出2點即可,2分)(4)原因:這條道路來之不易,是經過長期探索找到的中國自己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答出1點即可,2分)做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改革;等等。(答出1點即可,2分)15.(1)萬隆會議(1分),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1分)求同存異(2分)(2)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分)(3)尼克松訪華。(1分)開始走向正常化(或由敵對到開始走向正常化)(2分)。(4)自信、開放、包容、友善的中國。(2分)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1分)萬全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測試八年級歷史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A B D A D A D C B C B13. (1)背景:工業落后,重工業比重低。(1分)成就:建成寶成、鷹廈等鐵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建成武漢長江大橋等。(答出任意兩例即可,2分)(2)會議: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2分)(3)會議:中共八大。(1分)背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在我國建立起來。(2分)(4)嚴重失誤:“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2分)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2分)14. (1)意圖: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1分)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分)(2)趨勢:明顯增長。(1分)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全面展開;先試點,后推廣(由點到面);突破舊體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漸進式改革。(任意2點,2分)(3)有利于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對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答出2點即可,2分)(4)原因:這條道路來之不易,是經過長期探索找到的中國自己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答出1點即可,2分)做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改革;等等。(答出1點即可,2分)15.(1)萬隆會議(1分),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1分)求同存異(2分)(2)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分)(3)尼克松訪華。(1分)開始走向正常化(或由敵對到開始走向正常化)(2分)。(4)自信、開放、包容、友善的中國。(2分)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歷史答案.docx 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