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東省德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考古發現,在兩河流域烏爾早王朝時期的遺址中有數枚印度河流域式樣的印章。表1為其中一枚印章及其簡介。這可用于說明當時( )印章 簡介正方形平印是印度河流域最典型的印章形式。 正面上半部分是一行楔形文字。下半部分是一個公牛圖案,其頭部向下彎曲,呈現出典型的印度河流域牛圖案風格。A.南亞文明向周邊地區穩步擴張 B.不同文明多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C.兩大流域間存在文化交流融合 D.楔形文字在印度河流域廣泛使用2.“名從神祗”是指在人名中包含神名以示虔敬,曾廣泛存在于包括古埃及在內的地中海世界:古埃及第一十六王朝時.一些達官顯貴中出現“名從國工”的現象。這反映出( )A.王權神圣地位的上升 B.區域文化聯系的削弱C.傳統等級觀念的顛覆 D.宗教信仰意識的淡化3.如圖為對中古時期某一地區居民的描述。據此可知,他們是( )◇他們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 ◇他們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 ◇他們是遠距離貿易的奇才 ◇他們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A.蘇美爾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班圖人4.17世紀上半葉,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的東方商品中香料、胡椒、紡織品進口值占總值的比例分別為17.6%、56.4%、16.1%。17世紀末,香料進口值點比下降到11.7%茶吐、咖啡增至4.3%,紡織品增至54.7%.瓷器等其他商品增至18.1%。這反映出當時( )A.荷蘭壟斷東西方海上貿易 B.歐洲民眾的生活水平提高C.殖民擴張推動消費習慣的變化 D.工業革命擴大了對原料的需求5.地球空間在16~19世紀歐洲地圖上表現為三種形杰:一種是“已知”空間,包括歐亞大陸主要部分和北非,對當地的統治已經獲得普遍認可;一種是“未知領土”,主要用于美洲、非洲、南方大陸(澳洲及南極洲),也包括過去無人涉足的島嶼和極地:最后一種是海洋。這( )A.反映了近代歐洲地理知識的匱乏B.開啟了歐洲對海上新航線的探索C.表明了改進地圖制作技術的必要D.體現了歐洲的殖民帝國意識形態6.《晝》《夜》《晨》《暮》是米開朗琪羅的一組雕塑作品,以寓意的方式表達了時間觀念。《晝》被塑造成男子形象,隆起的肌肉與凝視的目光展現出力量與精神張力的統一。《夜》被塑造成女性形象,松弛的肌肉線條與右手托頭的睡姿傳遞出疲憊感。這反映出文藝復興( )A.注重古典文化的復興 B.倡導真實自然的生活C.宣揚時間的神學解讀 D.構建理想王國的藍圖7.有學者在評價近代歐美某一歷史事件時指出,革命者試圖以啟蒙哲學直接構建共和制,但民眾仍習慣君主制,難以理性接納新制度;革命者渴望“朝夕之間與舊制度決裂”,但民情轉化需漫長積累·革命導致社會動蕩與混亂。據此可知,該事件是( )A.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B.美國獨立戰爭C.法國大革命 D.德意志帝國的成立8.如表為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歐美國家的部分重要發明。這反映出工業革命( )時間 發明19世紀40年代 自行車、新式縫紉機19世紀70年代 電話、冷凍機、留聲機19世紀80年代 汽車19世紀90年代 電車、電影、無線電報、錄音機20世紀初 無線電話、飛機、電視A.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B.推動了生產組織方式的革新C.加劇了歐美國家之間的競爭 D.實現了技術進步的制度化9.如表為1876~1913年世界制成品貿易各地區所占比重的變化(單位:%,西北歐包含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德國、比利時、荷蘭、瑞士和奧地利)、這反映出( )地區 1876~1880 1896~1900 1913進口 出口 進口 出口 進口 出口英國和愛爾蘭 9.1 37.8 10.4 31.5 8.2 25.3西北歐 18.1 47.1 20.3 45.8 24.4 47.9其他歐洲國家 13.3 9.2 12.2 10.3 15.4 8.3北美 7.7 4.4 9.6 7.4 12.1 10.6其他地區 51.8 1.5 47.5 5.0 39.9 7.9A.歐美各國經濟發展趨于平衡 B.世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C.經濟全球化進程減緩 D.工業化在世界范圍內逐漸擴展10.如圖為1920年8月18日英國《笨拙》雜志刊登的一幅漫畫《問題》。該漫畫揭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 )圖中手執ALLIES'POLICY(盟國的政策)文件者為時任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其前方為POLAND(波蘭)。其他人物等形象分別標記為PEACE(和平)、SOVIET(蘇維埃)、DUBLINCASTLE(都柏林城堡)等。 下方文字意為:波蘭(致人類象棋比賽組織者勞合·喬治先生)“這棋你打算怎么下?當初說好讓我當王后,結果現在竟把我當小卒!”A.英國左右世界政治局勢 B.國際秩序具有強權色彩C.兩大軍事集團激烈對抗 D.委任統治違背小國意愿11.如表為1930、1931、1934年蘇聯個體農民耕地播種面積和占全國比重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 )時間 播種面積(百萬公頃) 占全國比重(%)1930年 81.8 661931年 40.4 311934年 14.6 11A.新經濟政策的實行 B.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 D.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12.甘地把手紡車當作復興印度的物質和精神武器。20世紀20年代,甘地與印度國大黨發起手紡車運動,號召印度人民家家戶戶開展手工紡織、穿用土布,以此實現印度的經濟自主。這一運動( )A.導致英國殖民體系瓦解 B.旨在回歸傳統農業社會C.表明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D.帶有理想主義色彩13.20世紀50至70年代,西歐多國的工會通過發動罷工、集體談判等,參與社會政策制定。例如,全德工人聯合會多次就雇員權益問題向政府和議會提出建議,聯邦德國采納其建議并頒布《企業條例》和勞動社保領域的系列法律。這反映出( )A.科技發展促進社會結構變化 B.勞資協商機制實現權力平衡C.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得到解決 D.工人斗爭推動福利制度發展14.20世紀60~80年代,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韓國、新加坡等地區發展政府主導下的外向型經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實現了經濟騰飛,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這種發展道路( )A.體現了現代化模式的多樣性 B.成為新興國家的優先選擇C.凸顯文化因素的決定性作用 D.減輕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1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基本由美、英等西方國家主導。20世紀末以來,大量新興治理組織和機制出現,如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亞投行等。這反映出( )A.傳統的國際協調機制失去效力 B.世界多極化趨勢得到進一步發展C.新興國家掌握了國際事務話語權 D.區域經濟集團的競爭趨于激烈二、材料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英國王室市場監察官材料:12世紀下半葉開始,英國的市場數量增加。13世紀中期,英國設置了王室市場監察官,后來逐漸演變為正式的監管市場經濟活動的常設官職,他代表國王檢查人們的經濟活動,有權主持法庭審判違法行為并處罰違規者,其職權不僅限于國王指定的特定地區,還有權在全國范圍內監管度量衡的使用,維護市場秩序。隨著市場活動的復雜化,監察官主持法庭的次數越來越多,審判的范圍和審理的內容也越來越廣。面對監察官和享有自治權地區的沖突,王室會規定雙方職權并作出劃分。1316年,國王將林肯市場監察官的職權授予林肯市民:由后者代替其監管度量衡,管理市場,1385年,理查德二世授予北安普敦市民特權,強調“國王的市場監察官和其他人不得干擾這些特權”。教會也會代替市場監察官行使其特權,1434年,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建區內的修道院有權代替市場監察官行使職責,而日從中收取的所有罰金都要交給修道院。——摘編自王靜《中世紀英國的市場治理——以王室市場監察官為例》(1)根據材料.概括13~15世紀英國王室市場監察官的演變。(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13~15世紀王室市場監察官的演變反映出的英國社會發展特征。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波托西16世紀中葉,西班牙在美洲建立起廣闊的殖民地,設置了若干總督轄區進行管理。波托西位干安第斯山脈賽羅里科山下,是當時秘魯總督轄區的一部分,今在玻利維亞境內。材料一:1545年,在波托西發現了儲量豐富的銀礦。全盛期的波托西大約有65座煉銀廠,其白銀產量占西屬拉美總產量的一半。為了解決勞力問題,總督托萊多在1570年決定實行“米塔制”,強迫有勞動能力的印第安男子輪流到波托西銀礦服役。銀礦的勞動條件艱苦,據統計,三百年中有800萬印第安人失去了生命。按照法令,白銀生產者要把產品的1/5上繳國王,成為西班牙王室每年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摘編自林被甸 董經勝《拉丁美洲史》等材料二:《波托西編年史》一書記載了1656年波托西的市場情況:“法國供給各種各樣的紡織品.非洲海岸供給白蠟:亞洲供給象牙產品:東印度供給毛服、水晶和寶石;錫蘭供給金剛石:阿拉伯供給香料:波斯、開羅和土耳其供給地毯:中國供給非凡的絲織衣物”。——摘編自李春輝《拉丁美洲史稿》材料三:18世紀,印第安人頻頻暴動和起義,但最后都遭到軍事鎮壓而失敗。19世紀初,起義在南美殖民地上迅速興起。來自阿根廷的起義軍在1810.1813和1815年三次攻入波托西地區,但先后被西班牙王室軍隊打敗。最終,圣馬丁和玻利瓦爾領導的軍隊到達秘魯,推翻了西班牙的統治。1825年,玻利瓦爾來到波托西,他登上塞羅里科山,發表演講稱“這才是15年獨立戰爭真正結束的地方”。——摘編自[美]克里斯蒂娜·胡恩菲爾特《秘魯史》等提取材料信息,以“波托西·見證”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鮑狄埃的詩歌歐仁·狄埃(1816~1887),法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詩人:巴黎公社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如表為其詩歌節選。時間 篇名 節選1848年 吸血鬼 可是礦工在井下呼吸著氣,得到的報酬卻是斷炊餓肚皮。礦工為增加微薄收入而自衛,當局就出動軍隊把罷工平息,在大屠殺后他們就坐分紅利。1871年 國際歌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奴隸們起來,起來!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1876年 巴黎公社 “大家為人人,人人為大家,”正義啊,公社把你的原則確認!它作為未來社會秩序的榜樣,抹掉私有制,把勞動刻在門上。1884年 鐵匠的夢 我本來靠胳膊腰背掙口飯吃,可是重利剝削者借進步之名想法欺詐,機器替代了我的胳膊腰背,蒸汽也就加速了對我們的壓榨。侮辱男女老少人格的制度!不是已經到了被消滅的時候嗎?評析鮑狄埃的詩歌對研究19世紀法國歷史的史料價值。三、綜合題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美國的境外軍事基地1889年,美國建立了首個境外軍事基地--圣胡安基地,由此開始了境外基地的擴張歷程。材料一:——李緒茂、李弢、龍祖坤《美國境外軍事基地時空格局演變與動力機制》(1)概括指出19世紀末到二戰期間美國境外軍事基地的分布變化,并分析原因。(2)你認為二戰后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境外軍事基地分布又會有怎樣的變化?說明理由。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C D B C A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C D D A B16.(1)成為正式常設官職:職權擴大(或“管理范圍擴大,管理內容增多”):權力受到自治城市和教會制約。(2)商品經濟發展:國王權力強化:城市發展,得到一定程度自治權:基督教會具有重要地位。17.示例:波托西·見證西班牙侵略美洲、在波托西開采銀礦,掠奪白銀、實行米塔制,強迫印第安人勞動。反映出西班牙在美洲侵略擴張,掠奪財富,奴役印第安人,是近代歐洲殖民擴張和殖民主義罪惡的見證。波托西市場上的商品包括紡織品、瓷器、香料等,種類繁多:商品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世界各地,來源廣泛。反映出當時商品在世界范圍內流動:世界各地經濟聯系加強,是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的見證。印第安人的暴動、阿根廷起義軍攻入波托西和失敗、圣馬工和玻利瓦爾解放秘魯,反映了拉美人民的斗爭精神和拉美獨立進程的曲折性:是拉美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的見證。總之,波托西作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其發展反映了當時世界歷史風貌,從多個方面見證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18.從鮑狄埃身份角度或從詩歌作為歷史研究資料的價值角度評析:加狄埃是法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巴黎公社的主要領導人,是19世紀法國諾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其詩歌是研究法國歷史的一手史料,具有重要價值;如詩歌作為文學藝術作品,是社會現實的反映,鮑狄埃的詩歌反映了19世紀法國的社會面貌,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從詩歌內容的角度評析:《吸血鬼》描述了礦工受到剝削、罷工被鎮壓,反映了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可用于研究1848年革命中的工人運動(考生答出“對研究19世紀中期的工人運動有重要價值”即可)。《巴黎公社》描述巴黎公社廢除私有制,崇尚勞動,反映了公社的無產階級政權性質.對研究巴黎公社的斗爭有重要價值。《國際歌》號召全世界無產階級摧毀資本主義的統治:實現共產主義,對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有重要價值。《鐵匠的夢》反映了機器生產加重了對工人的壓榨,工人要求制度變革,可用于研究當時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剝削和工人階級的覺醒。從鮑狄埃的詩歌作為個案或從詩歌作為歷史研究資料的局限角度評析:如鮑狄埃的詩歌是其個人創作,不能反映當時社會的整體狀況,屬于個案,應該和其他史料相印證;如詩歌屬于文學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主觀色彩,其反映的內容不一定等同于社會現實.應該和其他史料相印證。19.(1)變化:一戰之前,數量較少:主要分布于加勒比海地區和太平洋群島;一戰期間數量增加,向歐洲擴展;二戰期間.數量大幅增加,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分布較多。(或“數量不斷增長,分布范圍從美洲、太平洋島嶼向歐洲等地全球范圍擴展”)原因:一戰之前,美國經濟力量增長,在拉美地區推行霸權政策,并參與帝國主義瓜分世界。一戰期間,美國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加快了境外軍事基地的擴張。二戰期間,美國加入反法西斯聯盟,建立軍事其地以實現對德章,日的軍事打擊,同時防止戰火蔓延至本土大陸。(2)示例1:變化:部署在西歐地區的軍事基地大量增加。理由:戰后美國國力空前強大,建立世界霸權;美蘇冷戰,歐洲處于美蘇對崎前沿;德國被分區占領,美國是占領國之一;北約軍事集團成立。示例2:變化,部署在東亞、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基地大量增加。理由:戰后美國國力空前強大,建立世界霸權;兩大陣營對立,美國在亞洲圍堵社會主義中國;二戰后,且本由美國單獨占領。示例3:變化:海外軍事基地數量大幅增長,新增基地主要分布在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理由:戰后美國國力空前強大,建立世界霸權;美蘇冷戰,歐洲處于美蘇對崎前沿;美國在亞洲圍堵社會主義中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