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六年級期末數學試卷一、認真讀題,正確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2分)大數169000000讀作 ,四舍五入到億位是 億。2.(2分)在一幅比例尺為1:4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個港口的距離是6.75厘米,則這兩個港口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若一艘輪船以45千米/時的速度,從甲港口出發,需要 小時才能到達乙港口。3.(2分)比20噸重是 噸;18千米比 千米長20%。4.(1分)如圖,梯形的面積是 cm2。5.(1分)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著名典型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20頭,下有54足,問雉、兔各幾何?”翻譯過來就是:雞和兔在同一個籠子里,數一數共有20個頭,54只腳,則雞有 只。6.(1分)用三根長度為整厘米數的小棒拼三角形,有兩根小棒的長度分別是7厘米和12厘米,第3根小棒的長度最長是 厘米。7.(1分)如圖,擺圖1需要6枚棋子,擺圖2需要8枚棋子,擺圖3需要10枚棋子,……,按照這樣的規律,擺圖n需要 枚棋子。(用含n的式子表示)二、仔細推敲,認真辨析。(對的畫“√”,錯的畫“×”)(每小題1分,共5分)8.(1分)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都是閏年. .9.(1分)3個連續的自然數的和一定是3的倍數. 10.(1分)正方體的表面積和它的棱長成正比例關系。 11.(1分)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該加上15。 12.(1分)一個幾何體,從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狀都是,搭這樣的幾何體至少需要5個小正方體。 (判斷對錯)三、反復比較,慎重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小題2分,共10分)13.(2分)關于正、負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B.讀作負三分之一。C.+4、﹣100和65都是整數。D.若收入5元記作+5元,則支出10元記作﹣5元。14.(2分)一個正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寫著1,2,3,4,5,6,如果拋出這個正方體,朝上的面是( ?。┑目赡苄宰钚?br/>A.奇數 B.偶數 C.質數 D.合數15.(2分)樂樂從學?;丶业穆肪€是:“先沿正南方向走200m到路口,再沿南偏西30°方向走300m到達樂樂家”。下面能正確表示樂樂從學校回家的路線圖是( ?。?br/>A.B.C.D.16.(2分)一個邊長是4cm的正方形,以任意4cm所在的邊為軸旋轉一周形成的立體圖形的表面積是( )cm2。A.125.6 B.150.72 C.200.96 D.401.9217.(2分)一瓶牛奶,第一次喝了,第二次喝了剩下的,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喝了( ?。㎜。A. B. C. D.四、注意審題,細心計算。(共25分)18.(6分)直接寫出得數。30×90%=1.12= 12.6﹣10.6= 0.63÷30%=19.(6分)解方程。2.4x+1.6×0.3=5.2820.(9分)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25%×1.98×4021.(4分)計算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五、動手實踐,操作應用。(共20分)22.(5分)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某小學開展了“閱讀改變未來”的讀書活動。下面是奇思讀一本《三國演義》所用的天數和平均每天看的頁數情況。天數/天 2 3 4 5 10 ……頁數/頁 90 60 36 12 ……(1)完成上面的表格。(2)判斷奇思讀這本《三國演義》所用的天數與平均每天看的頁數是否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23.(10分)如圖,點O的位置用數對表示為(4,5)。按要求畫圖。(1)畫出將圖①輪廓點的數對的第一個數乘2,第二個數不變后的圖形。(2)畫出將圖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3格后的圖形。(3)畫出將圖①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90°后的圖形。(4)畫出將圖①按2:1的比放大后的圖形。(5)以虛線為對稱軸,畫出圖②的軸對稱圖形。24.(5分)某小學對學生關于端午節習俗的了解情況進行了隨機調查(了解程度分為:A.很了解,B.比較了解,C.了解較少,D.不了解),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下面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請根據統計圖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問題。(1)該小學一共調查了 名學生,對端午節“比較了解”的學生人數占調查總學生人數的 %,“不了解”的學生人數占調查總學生人數的 %。(2)將上面的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3)對端午節習俗“很了解”的學生人數比“了解較少”的學生人數多 %。六、靈活運用知識,解決下列問題。(共30分)25.(5分)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科學性和美觀性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高清電視機屏幕長與寬的比都是16:9,這樣的比例更符合人的視覺體驗,也有利于視頻畫面的呈現?,幀幍膵寢尳o新家買了一臺長與寬的比是16:9的電視機,量得寬是81厘米,這臺電視機的長是多少米?(用比例解答)26.(9分)一個農產品禮盒是長為30厘米,寬和高都為15厘米的長方體。(1)這個農產品禮盒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2)小張用一卷14.3米長的彩帶包裝這個農產品禮盒,每個禮盒需要用2.6米長的彩帶捆扎起來,這卷彩帶最多能捆扎多少個這種農產品禮盒?27.(5分)禮泉是我國最主要的果業生產地,因此禮泉便是有名的蘋果之鄉。農戶小李家前年蘋果的產量是7.8噸,因去年學習了蘋果種植先進技術,并汲取了蘋果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比前年增產15%,農戶小李家去年蘋果的產量是多少噸?28.(5分)如圖,一個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容器,從里面量底面半徑是5厘米,水中完全浸沒著一個高是6厘米的圓錐形鉛錘,當鉛錘從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1.2厘米,這個鉛錘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6分)水立方青少年游泳公開賽的吉祥物“漾漾”,體現了“雙奧精神”,激勵青少年拼搏精神,通過趣味形象提升賽事影響力。某玩偶廠計劃將一批“漾漾”玩偶的生產任務按5:3的比例分配到第一周和第二周。第一周實際生產了720個玩偶,超額完成了任務的20%。第二周計劃生產“漾漾”玩偶多少個?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六年級期末數學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5小題)題號 13 14 15 16 17答案 D D D C B一、認真讀題,正確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2分)大數169000000讀作 一億六千九百萬 ,四舍五入到億位是 2 億。【分析】根據整數的讀法:從高位讀起,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后讀個級;讀億級和萬級時按讀個級的方法來讀,讀完億級后加上一個“億”字,讀完萬級后加上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每級中間和前面有一個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四舍五入到億位,就是把億位后的千萬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再在數的后面寫上“億”字。【解答】解:169000000讀作:一億六千九百萬,169000000≈2億。故答案為:一億六千九百萬,2。【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整數的讀法和求近似數,分級讀即可快速、正確地讀出此數,求近似數時要注意帶計數單位。2.(2分)在一幅比例尺為1:4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個港口的距離是6.75厘米,則這兩個港口的實際距離是 270 千米,若一艘輪船以45千米/時的速度,從甲港口出發,需要 6 小時才能到達乙港口。【分析】先依據“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求出兩地的實際距離,再根據“路程÷速度=時間”解答即可。【解答】解:6.75=27000000(厘米)27000000厘米=270千米270÷45=6(小時)答:則這兩個港口的實際距離是270千米,若一艘輪船以45千米/時的速度,從甲港口出發,需要6小時才能到達乙港口。故答案為:27,6。【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和比例尺的關系以及基本的數量關系“路程÷速度=時間”。3.(2分)比20噸重是 25 噸;18千米比 15 千米長20%。【分析】把20噸看成單位“1”,要求的質量就是20噸的(1),用乘法即可求解;把要求的長度看成單位“1”,18千米就是單位“1”的(1+20%),用除法即可求出單位“1”的數。【解答】解:20×(1)=20=25(噸)18÷(1+20%)=18×1.2=15(千米)答:比20噸重是25噸;18千米比15千米長20%。故答案為:25;15。【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找出單位“1”,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用乘法求解;已知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單位“1”用除法求解。4.(1分)如圖,梯形的面積是 25.44 cm2。【分析】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據此列式計算即可解答。【解答】解:(7.2﹣2.2﹣1.6+7.2)×4.8÷2=10.6×4.8÷2=25.44(平方厘米)答:梯形的面積是25.44cm2。故答案為:25.44。【點評】此題考查梯形面積的計算。5.(1分)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著名典型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20頭,下有54足,問雉、兔各幾何?”翻譯過來就是:雞和兔在同一個籠子里,數一數共有20個頭,54只腳,則雞有 13 只。【分析】此類問題可以利用假設法,假設全是雞,那么就有20×2=40(條)腿,這比已知54只腳少了54﹣40=14(條)腿,1只兔比1只雞多4﹣2=2(條)腿,由此即可得出兔有:14÷2=7(只),再進一步求出雞的只數即可。【解答】解:假設全是雞,那么兔有:(54﹣20×2)÷(4﹣2)=14÷2=7(只)則雞有:20﹣7=13(只)答:雞有13只。故答案為:13。【點評】此題屬于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用假設法,也可以用方程進行解答。6.(1分)用三根長度為整厘米數的小棒拼三角形,有兩根小棒的長度分別是7厘米和12厘米,第3根小棒的長度最長是 18 厘米。【分析】根據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解答此題即可。【解答】解:7+12=19(厘米)12﹣7=5(厘米)5厘米<第三邊<19厘米答:第3根小棒的長度最長是18厘米。故答案為:18。【點評】熟練掌握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是解答此題的關鍵。7.(1分)如圖,擺圖1需要6枚棋子,擺圖2需要8枚棋子,擺圖3需要10枚棋子,……,按照這樣的規律,擺圖n需要 ?。?n+4) 枚棋子。(用含n的式子表示)【分析】擺圖1需要6枚棋子,擺圖2需要8枚棋子,擺圖3需要10枚棋子,……,按照這樣的規律,每增加一個圖形,棋子的枚數增加2。據此解答。【解答】解:擺圖1需要6枚棋子;擺圖2需要8枚棋子;擺圖3需要10枚棋子;……;擺圖n需要(2n+4)枚棋子。故答案為:(2n+4)。【點評】本題考查了圖形的變化類問題,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二、仔細推敲,認真辨析。(對的畫“√”,錯的畫“×”)(每小題1分,共5分)8.(1分)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都是閏年. × .(判斷對錯)【分析】判斷平閏年的方法是:一般年份數是4的倍數就是閏年,否則是平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不是400的倍數即為平年.【解答】解:一般年份數是4的倍數就是閏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故判斷為:×.【點評】此題考查判斷平閏年的方法.9.(1分)3個連續的自然數的和一定是3的倍數. √ (判斷對錯)【分析】設三個連續自然數中的第一個為x,由這三個連續的自然數可表示為x、x+1,x+2.其和為:x+(x+1)+(x+2)=3×(x+1),所以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和一定是3的倍數,解答判斷即可.【解答】解:設三個連續自然數中的第一個為x,則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和為:x+(x+1)+(x+2)=3×(x+1).所以“3個連續在自然數的和一定是3的倍數”的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為:√.【點評】本題是根據相鄰的兩個自然數相差1的特點從而求出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是3的倍數.10.(1分)正方體的表面積和它的棱長成正比例關系。 × (判斷對錯)【分析】兩個相關聯的量之間成什么比例,就看這兩個量是對應的比值一定,還是對應的乘積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積一定,則成反比例。【解答】解: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不是乘積一定,也不是比值一定,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和它的棱長不成比例。故答案為:×。【點評】此題屬于辨識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這兩個量是對應的比值一定,還是對應的乘積一定,再做判斷。11.(1分)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該加上15。 √ (判斷對錯)【分析】分子加上9后是原來的幾倍,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那么分母也是原來的幾倍,分數的大小才不變。【解答】解:3+9=1212÷3=45×4=2020﹣5=15因此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該加上15。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的應用。12.(1分)一個幾何體,從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狀都是,搭這樣的幾何體至少需要5個小正方體。 × (判斷對錯)【分析】根據觀察物體的方法,一個幾何體,從上面看到的形狀是,可知幾何體底層有3個小正方體,從正面看到的形狀是,可知幾何體有2層,上層至少有1個小正方體,最多有2個小正方體,所以搭這樣的幾何體至少需要4個小正方體。據此結合題意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一個幾何體,從上面看到的形狀是,可知幾何體底層有3個小正方體,從正面看到的形狀是,可知幾何體有2層,上層至少有1個小正方體,所以搭這樣的幾何體至少需要4個小正方體。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了觀察物體的方法,結合題意分析解答即可。三、反復比較,慎重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小題2分,共10分)13.(2分)關于正、負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B.讀作負三分之一。C.+4、﹣100和65都是整數。D.若收入5元記作+5元,則支出10元記作﹣5元。【分析】根據正、負數的意義,數的前面加有“+”號或不加符合的數,就是正數;數的前面加有“﹣”號的數,就是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負數的讀法:先讀符號“﹣”,讀作“負”,再讀數字。整數有正整數,負整數和0.收入記作正數,則支出記作負數。【解答】解:A.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原題說法正確。B.讀作負三分之一,原題讀法正確。C.+4、﹣100和65都是整數,原題說法正確。D.若收入5元記作+5元,則支出10元記作﹣10元。原題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正負數的意義、讀法、分類,整數的定義。14.(2分)一個正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寫著1,2,3,4,5,6,如果拋出這個正方體,朝上的面是( )的可能性最小A.奇數 B.偶數 C.質數 D.合數【分析】根據可能性的求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用除法分別解答即可。【解答】解:A.奇數有1、3、5,共3個,朝上的面是奇數的可能性:3÷6;B.偶數有2、4、6,共3個,朝上的面是偶數的可能性:3÷6;C.質數有2、3、5,共3個,朝上的面是質數的可能性:3÷6;D.合數有4、6,共2個,朝上的面是合數的可能性:2÷6。答:朝上的面是合數的可能性最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可能性的求法,要熟練掌握。15.(2分)樂樂從學校回家的路線是:“先沿正南方向走200m到路口,再沿南偏西30°方向走300m到達樂樂家”。下面能正確表示樂樂從學校回家的路線圖是( ?。?br/>A.B.C.D.【分析】依據圖示可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00米,由此計算出各個路段的圖上距離,然后利用平面圖上方向規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依據題意結合圖示去解答。【解答】解:200÷100=2(厘米)300÷100=3(厘米),如圖: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應用。16.(2分)一個邊長是4cm的正方形,以任意4cm所在的邊為軸旋轉一周形成的立體圖形的表面積是( ?。ヽm2。A.125.6 B.150.72 C.200.96 D.401.92【分析】以任意4cm所在的邊為軸旋轉一周形成的立體圖形是底面半徑為4cm,高為4cm的圓柱,根據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積×2+側面積,代入數據計算即可。【解答】解:3.14×4×2×4+3.14×42×2=100.48+100.48=200.96(cm2)答:以任意4cm所在的邊為軸旋轉一周形成的立體圖形的表面積是200.96cm2。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計算,熟練運用公式是解決本題的關鍵。17.(2分)一瓶牛奶,第一次喝了,第二次喝了剩下的,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喝了( ?。㎜。A. B. C. D.【分析】第二次喝了剩下的,是把剩下的看作單位“1”,還剩下()L,單位“1”已知,先用乘法算出第二次喝了的質量,再用第一次喝的質量減去第二次喝的質量。【解答】解:()(L)答: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喝了L。故選:B。【點評】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四、注意審題,細心計算。(共25分)18.(6分)直接寫出得數。30×90%=1.12= 12.6﹣10.6= 0.63÷30%=【分析】根據分數及百分數乘除法則、分數加法法則、乘方的計算方法及小數減法法則直接口算。【解答】解:6 30×90%=271.12=1.21 12.6﹣10.6=2 0.63÷30%=2.1【點評】解答本題需熟練掌握分數及百分數乘除法則、分數加法法則、乘方的計算方法及小數減法法則,加強口算能力。19.(6分)解方程。2.4x+1.6×0.3=5.28【分析】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化成普通方程,然后再根據等式的性質,方程兩邊同時除以2求解。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化成普通方程,然后再根據等式的性質,方程兩邊同時除以求解。先化簡,然后根據等式的性質,方程兩邊同時減去0.48,然后再同時除以2.4求解。【解答】解:2x=1.5×0.62x=0.9x=0.45xxx2.4x+1.6×0.3=5.282.4x+0.48=5.282.4x+0.48﹣0.48=5.28﹣0.482.4x=4.8x=2【點評】本題本題考查解方程和解比例,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等式的性質與比例的基本性質: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方程兩邊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20.(9分)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25%×1.98×40【分析】(1)根據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2)根據乘法交換律進行計算;(3)先算減法,再算中括號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除法。【解答】解:(1)=()=1(2)25%×1.98×40=25%×40×1.98=10×1.98=19.8(3)[]=6【點評】本題考查了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四則混合運算。注意運算順序和運算法則,靈活運用所學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21.(4分)計算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分析】圓環的面積等于大圓的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即可得,公式:S=πππ(),代入公式計算即可。【解答】解:3.14×(12÷2)2﹣3.14×(4÷2)2=3.14×36﹣3.14×4=3.14×32=100.48(cm2)答:陰影部分的面積是100.48cm2。【點評】本題考查了圓、圓環的面積,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熟練運用環形的面積公式計算。五、動手實踐,操作應用。(共20分)22.(5分)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某小學開展了“閱讀改變未來”的讀書活動。下面是奇思讀一本《三國演義》所用的天數和平均每天看的頁數情況。天數/天 2 3 4 5 15 10 ……頁數/頁 90 60 45 36 12 18 ……(1)完成上面的表格。(2)判斷奇思讀這本《三國演義》所用的天數與平均每天看的頁數是否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分析】(1)天數×頁數=《三國演義》的總頁數,據此計算填表;(2)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一定,這兩種量就成反比例關系;據此解答。【解答】解:(1)2×90=180(頁)180÷4=45(頁)180÷12=15(天)180÷10=18(頁)填表如下:天數/天 2 3 4 5 15 10 ……頁數/頁 90 60 45 36 12 18 ……(2)奇思讀這本《三國演義》所用的天數與平均每天看的頁數成反比例;因為天數×頁數=《三國演義》的總頁數,即所用的天數與平均每天看的頁數的乘積一定,因此奇思讀這本《三國演義》所用的天數與平均每天看的頁數成反比例。故答案為:45;15;18。【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用反比例的意義來辨識成反比例的量。23.(10分)如圖,點O的位置用數對表示為(4,5)。按要求畫圖。(1)畫出將圖①輪廓點的數對的第一個數乘2,第二個數不變后的圖形。(2)畫出將圖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3格后的圖形。(3)畫出將圖①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90°后的圖形。(4)畫出將圖①按2:1的比放大后的圖形。(5)以虛線為對稱軸,畫出圖②的軸對稱圖形。【分析】(1)畫出將圖①輪廓點的數對的第一個數乘2,第二個數不變后的圖形,也就是列數乘2,行數不變。(2)根據圖形平移的方法,畫出將圖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3格后的圖形。(3)根據圖形旋轉知識,畫出將圖①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90°后的圖形。(4)根據圖形放大知識,畫出將圖①按2:1的比放大到原來2倍后的圖形。(5)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畫法,以虛線為對稱軸,畫出圖②的軸對稱圖形。【解答】解:(1)畫出將圖①輪廓點的數對的第一個數乘2,第二個數不變后的圖形。如圖:(2)畫出將圖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3格后的圖形。如圖:(3)畫出將圖①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90°后的圖形。如圖:(4)畫出將圖①按2:1的比放大后的圖形。如圖:(5)以虛線為對稱軸,畫出圖②的軸對稱圖形。如圖:【點評】本題考查了數對表示位置、圖形的旋轉、放大以及軸對稱圖形知識,結合題意分析解答即可。24.(5分)某小學對學生關于端午節習俗的了解情況進行了隨機調查(了解程度分為:A.很了解,B.比較了解,C.了解較少,D.不了解),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下面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請根據統計圖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問題。(1)該小學一共調查了 200 名學生,對端午節“比較了解”的學生人數占調查總學生人數的 35 %,“不了解”的學生人數占調查總學生人數的 8 %。(2)將上面的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3)對端午節習俗“很了解”的學生人數比“了解較少”的學生人數多 28 %。【分析】(1)用“很了解”的64人除以對應的32%即可求出總人數;用“比較了解”的64人除以200人即可求出對端午節“比較了解”的學生人數占調查總學生人數的百分比;用“不了解”的16人除以200人即可求出對端午節“不了解”的學生人數占調查總學生人數的百分比;(2)用總人數減去已知的三個人數即可解答;(3)用對端午節習俗“很了解”的學生人數減去“了解較少”的學生人數,再除以“了解較少”的學生人數即可。【解答】解:(1)64÷32%=200(人)70÷200=35%16÷200=8%答:該小學一共調查了200名學生,對端午節“比較了解”的學生人數占調查總學生人數的35%,“不了解”的學生人數占調查總學生人數的8%。(2)200﹣64﹣70﹣16=50(人)如圖所示:。(3)(64﹣50)÷50=28%答:對端午節習俗“很了解”的學生人數比“了解較少”的學生人數多28%。故答案為:200,35,8;28。【點評】正確從統計圖表中讀取數據并應用是解題的關鍵。六、靈活運用知識,解決下列問題。(共30分)25.(5分)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科學性和美觀性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高清電視機屏幕長與寬的比都是16:9,這樣的比例更符合人的視覺體驗,也有利于視頻畫面的呈現?,幀幍膵寢尳o新家買了一臺長與寬的比是16:9的電視機,量得寬是81厘米,這臺電視機的長是多少米?(用比例解答)【分析】設這臺電視機的長是x米,根據長與寬的比是16:9,列出比例式,再解比例即可。【解答】解:設這臺電視機的長是x厘米。16:9=x:819x=1296x=144144厘米=1.44米答:這臺電視機的長是1.44米。【點評】此題考查運用正比例解決實際問題。26.(9分)一個農產品禮盒是長為30厘米,寬和高都為15厘米的長方體。(1)這個農產品禮盒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2)小張用一卷14.3米長的彩帶包裝這個農產品禮盒,每個禮盒需要用2.6米長的彩帶捆扎起來,這卷彩帶最多能捆扎多少個這種農產品禮盒?【分析】(1)根據長方體表面積公式S=(ab+ah+bh)×2(其中a為長,b為寬,h為高)來計算禮盒表面積。(2)用彩帶總長度除以每個禮盒所需彩帶長度,得到可捆扎禮盒數,注意結果取整數。【解答】解:(1)(30×15+30×15+15×15)×2=(450+450+225)×2=(900+225)×2=1125×2=2250(平方厘米)答:這個農產品禮盒的表面積是2250平方厘米。(2)14.3÷2.6=5.5(個)因為禮盒個數為整數,所以最多能捆扎5個。答:這卷彩帶最多能捆扎5個這種農產品禮盒。【點評】本題考查長方體表面積公式的應用,需牢記公式并準確代入數據計算。27.(5分)禮泉是我國最主要的果業生產地,因此禮泉便是有名的蘋果之鄉。農戶小李家前年蘋果的產量是7.8噸,因去年學習了蘋果種植先進技術,并汲取了蘋果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比前年增產15%,農戶小李家去年蘋果的產量是多少噸?【分析】把前年蘋果產量看作單位“1”,去年產量是前年的(1+15%),用前年產量乘這個百分率就能得到去年產量。【解答】解:1+15%=115%=1.157.8×1.15=8.97(噸)答:農戶小李家去年蘋果的產量是8.97噸。【點評】本題考查百分數乘法在實際產量增長問題中的應用。28.(5分)如圖,一個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容器,從里面量底面半徑是5厘米,水中完全浸沒著一個高是6厘米的圓錐形鉛錘,當鉛錘從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1.2厘米,這個鉛錘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根據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解答此題即可。【解答】解:3.14×5×5×1.2×3÷6=282.6÷6=47.1(平方厘米)答:這個鉛錘的底面積是47.1平方厘米。【點評】熟練掌握圓錐和圓柱的體積公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29.(6分)水立方青少年游泳公開賽的吉祥物“漾漾”,體現了“雙奧精神”,激勵青少年拼搏精神,通過趣味形象提升賽事影響力。某玩偶廠計劃將一批“漾漾”玩偶的生產任務按5:3的比例分配到第一周和第二周。第一周實際生產了720個玩偶,超額完成了任務的20%。第二周計劃生產“漾漾”玩偶多少個?【分析】用720除以(1+20%)求出第一周計劃完成多少個玩偶,除以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3即可解答此題。【解答】解:720÷(1+20%)=720÷1.2=600(個)600÷5×3=120×3=360(個)答:第二周計劃生產“漾漾”玩偶360個。【點評】此題考查了運用比例分配解決實際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