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北省黃岡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質量監測生物試卷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有科學家認為端粒損耗是衰老的標志之一,端粒會隨年齡增長而縮短。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端粒是染色體兩端的DNA—蛋白質復合體B.衰老細胞內水分減少,導致代謝速度加快C.端粒學說不能解釋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衰老D.個體衰老的過程是組成個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2.如圖是某細胞的細胞周期圖像,圖中表示出了各時期的占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觀察染色體形態的最佳時期在a→b段B.該圖像可以表示神經細胞的細胞周期C.b→a段DNA含量和染色體組數都加倍D.洋蔥根尖細胞中心體的倍增發生在a→b段3.隱丹參酮(CT)是提取自中藥植物丹參根部的二萜醌類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活性。研究發現,CT在乳腺癌治療中通過促進細胞自噬誘導癌細胞死亡。結合以上信息,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CT促進細胞自噬導致的癌細胞死亡屬于細胞凋亡B.自噬過度激活時,溶酶體酶釋放會破壞細胞正常功能C.細胞自噬通常會導致細胞結構損傷,從而導致細胞凋亡D.細胞自噬若引發線粒體數量減少,通常會影響細胞的能量供應4.玉米、豌豆和果蠅都是遺傳學中重要的模式生物。研究模式生物得到的結論,通??蛇m用于其他生物。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豌豆人工異花傳粉過程中,去雄的植株可作為母本B.作為遺傳學模式生物的體型都要求比較大,因為容易進行操作C.一對紅眼雌雄果蠅相互交配,產生的后代可能出現白眼雄果蠅D.玉米的花為單性花,雄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株雌花柱頭上屬于自交5.某同學用雙格紙箱成功地進行了遺傳規律的模擬實驗,他準備了若干分別貼有A、a、B、b的兵乓球、兩個大小一致的紙箱(每個紙箱內部都用隔板分隔為兩格),每個紙箱均要放入四種字母的乒乓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紙箱模擬的是生殖器官,從一個紙箱中抓取的兩個小球模擬的是一個配子B.若準備好的乒乓球均要放入紙箱,則放入兩個紙箱中的乒乓球數量不一定相同C.將取自兩個紙箱的乒乓球組合在一起模擬的是基因重組D.每輪抓取的乒乓球記錄后要重新放回原來的格子中6.某種新型昆蟲,嚴重影響農業生產。該昆蟲體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有黑色和灰色兩種。為有效防治,科研人員對其遺傳規律進行了研究。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兩只灰色昆蟲大量繁殖,子代出現黑色昆蟲,說明灰色為隱性性狀B.若黑色昆蟲與灰色昆蟲雜交,子代全為黑色,說明黑色是顯性性狀C.要驗證基因分離定律,只能讓黑色昆蟲與灰色昆蟲測交D.減數分裂時,控制體色的基因只在減數分裂Ⅰ后期分離7.復等位基因SE、SA、s分別控制異色瓢蟲(2n=16)的均色型、黑緣型和黃底型鞘翅色斑類型,現有三組親本組合:①均色型×黑緣型、②均色型×黃底型、③黑緣型×黃底型,F1均為各自親本性狀的鑲嵌型(即一個個體同時表現雙親性狀),讓每組F1自交,F2表型比例均為1:2:1,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三組親本均為純合子B.以上個體色斑的表型有6種C.這組復等位基因構成的基因型有6種D.可以推出這組復等位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SE>SA>s8.某種蝴蝶的翅色和翅型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研究者將純合紫色羽狀翅與藍色線狀翅個體雜交,F1代全部為紫色羽狀翅。隨后用F1雄蝶與藍色線狀翅雌蝶進行雜交實驗,F2數據如下:性狀 紫色羽狀翅 藍色線狀翅 紫色線狀翅 藍色羽狀翅數量 148 152 28 30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F2中親本類型的數量比重組類型的數量多B.F1雄蝶產生了四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約為5:5:1:1C.F1雌雄個體交配,后代不會出現9:3:3:1的分離比D.控制翅色和翅型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9.某二倍體動物(2n=4)體內一個精原細胞(DNA鏈全部被32P標記)在含31P的培養液中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再進行減數分裂,此過程中一個細胞的一對染色體發生如圖所示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細胞發生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B.圖中染色體所在細胞的名稱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C.這對染色體互換片段之后含32P的染色單體有4條D.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結束時產生的8個子細胞中含有32P的細胞至少有4個10.多種多樣的生物通過遺傳物質控制性狀,并通過繁殖將遺傳物質傳遞給子代。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腸桿菌、黑藻、玉米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B.富蘭克林通過分析DNA衍射圖譜,得出DNA呈雙螺旋結構C.煙草細胞的遺傳物質水解后可以產生4種核糖核苷酸D.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染色體上,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擬核中11.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中心法則,在此后的半個多世紀里中心法則得到了補充和完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RNA都是由DNA轉錄形成的B.逆轉錄酶的發現豐富了中心法則的內容C.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遺傳信息的傳遞也遵循中心法則D.葉肉細胞、HIV和根尖分生區細胞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不完全相同12.活性氧會引起DNA損傷,在細胞正常代謝過程中生成的含氧自由基可造成堿基氧化,如GO就是一種氧化堿基,可與C或A配對,造成G—C→T—A的顛換。有一DNA的堿基G發生氧化,其前兩輪復制部分過程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錯配的堿基對之間的連接方式改變B.這種變化不一定導致蛋白質結構改變C.自由基也能攻擊磷脂分子,導致生物膜受損D.經過多輪復制后可能有一半DNA出現堿基對替換13.某學習小組想充分利用現有材料搭建一個DNA模型,目前有5種堿基塑料片,其中80個A,150個C,100個G,90個T,115個U,脫氧核糖塑料片500個,磷酸塑料片420個,以及相關連接物若干。下列關于他們構建的DNA模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模型中含有360個脫氧核苷酸B.用上述材料不能搭建出RNA單鏈結構模型C.此模型與橡皮泥制作的細胞分裂模型都屬于物理模型D.DNA分子一條鏈上的相鄰堿基通過“—磷酸—脫氧核糖—磷酸—”相連14.下圖是某果蠅一條X染色體上部分基因相對位置的示意圖。結合圖示和所學知識分析,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白眼、朱紅眼和深紅眼基因互為等位基因B.摩爾根和他的學生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C.位于X、Y同源區段的基因,在遺傳上總是與性別相關聯D.白眼基因與朱紅眼基因的本質區別是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15.如圖為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該家族中存在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已知其中一種遺傳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病和乙病都是由一個基因控制的疾病B.Ⅲ-3和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4C.Ⅱ-4與Ⅱ-5再生一個男孩不患病的概率為3/8D.若Ⅲ-5性染色體組成為XXY,則產生異常配子的是Ⅱ-416.研究發現,人體骨髓干細胞9號染色體長臂abl原癌基因的一部分移接至22號染色體長臂的斷裂點簇集區(bcr)形成abl-bcr融合基因。其編碼的蛋白主要為P210,P210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從而引發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CM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癌基因abl表達的蛋白質參與細胞的正常生長和增殖過程B.abl-bcr融合基因的堿基數是bar和abl的堿基數之和C.可以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CMLD.CML一般不會遺傳給后代17.下列有關實驗內容的描述,完全正確的是( )實驗材料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分析A R型和S型肺炎鏈球菌 將R型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小鼠死亡,并從小鼠體內分離出S型活細菌 加熱殺死的S型菌的某種成分使R型菌發生了轉化B 洋蔥表皮 細胞 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解離后用清水漂洗,防止解離過度 視野中既有正常的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改變的細胞C 果蠅 高溫培養殘翅果蠅幼蟲得到了正常果蠅,而這些正常果蠅在常溫下產生的后代仍為殘翅果蠅 在高溫培養情況下,改變了殘翅果蠅基因型D 大腸桿菌 將已用15N標記DNA的大腸桿菌培養在普通(14N)培養基中 經三次復制后,含15N的DNA單鏈占1/8,說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A.A B.B C.C D.D18.小鼠的毛色有黑毛(A)、棕毛(a)之分,尾長有長尾(B)、短尾(b)之分。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F用兩種純合小鼠雜交,F1全為黑毛長尾,F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2出現4種類型且比例為7:1:1:3,已知小鼠的一種配子不具有受精能力。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親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B.可能是基因組成為Ab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C.F2黑毛小鼠中長尾個體的比例為7/8D.F2個體中共8種基因型,其中AaBb個體占1/4二、解答題19.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取胡蘿(2n=18)韌皮部的一些細胞,放入含植物激素、無機鹽和糖類等物質的培養基中培養,結果這些細胞分裂旺盛,形成一個細胞團塊,繼而分化出了根、莖、葉,移栽后長成新植株。培育過程如圖1所示?;卮鹣铝袉栴}:(1)圖1過程④中出現了細胞分化,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 上產生穩定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是 。(2)該胡蘿卜植株的培育過程 (選填“能”“不能”)體現細胞全能性,原因是 。(3)某小組同學重復做了斯圖爾德的實驗,取細胞團塊(圖中a)制片觀察,看到了如圖2所示的細胞,結合圖3分析,回答以下問題:①圖2所示細胞所處時期對應圖3的 段(填字母),此時細胞中同源染色體的對數為 對。②植物細胞中部形成新的細胞壁前會形成 (填細胞結構),該過程與 (細胞器)有關。20.家蠶(2n=56)的蠶卵顏色有黑色和白色兩種,由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幼蠶體壁有正常體壁和透明體壁兩種,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且二者不位于Z、W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自然種群中雌雄蠶數量基本相等。為研究其遺傳機制,科研人員進行了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雜交組合 F1表型及比例① 黑卵正常體壁♂×白卵透明體壁♀ 黑卵正常體壁:白卵透明體壁:黑卵正常體壁:白卵透明體壁=1:1:1:1② 黑卵正常體壁♂×黑卵正常體壁♀ 黑卵正常體壁♂:白卵正常體壁♂:黑卵正常體壁♀:黑卵透明體壁♀:白卵正常體壁♀:白卵透明體壁♀=4:2:2:2:1:1(1)由實驗 (填組別)的雜交后代可推知,控制體壁性狀的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填“?!薄癦”或“W”)。若要對家蠶進行基因組測序,需要檢測 條染色體的堿基序列。(2)實驗①中兩親本組合的基因型是 。(3)實驗②中造成F1黑卵個體與白卵個體的比例不符合3:1的可能原因是 。若讓該F1中的黑卵正常體壁蠶自由交配,獲得的F2中,白卵透明體壁雌蠶所占的比例為 。(4)雄蠶蠶絲產量高,現有正常體壁、透明體壁的純合雌雄家蠶若干,請設計一個雜交組合,利用幼蠶體色的區別,從F1中選擇雄蠶用于生產,則親本的雜交組合為(寫出表型) 。21.小鼠體內的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IGF-2)由11號染色體上的Igf-2基因控制合成。Igf-2基因存在A、a兩種形式,其中A基因促進小鼠生長,突變為a基因后無此功能,產生矮小型小鼠。IGF-2蛋白的合成過程見圖1。A和a基因在雄配子形成時會去甲基化,而在雌配子形成時會重建甲基化,從而出現同一個基因由于親本來源不同而表達出現穩定差異的遺傳現象,這種現象叫做基因印記。過程如圖2所示?;卮鹣铝袉栴}:(1)Igf-2基因發生甲基化,這種現象屬于 ,與基因突變相比,其不同點是 。(2)DNA甲基化將抑制圖1中的 過程(填序號),圖中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 (選填字母:A.從左到右,B.從右到左)(3)若A基因的部分序列為5'-GTTATCAATTTG-3',對應的氨基酸序列為“纈氨酸—異亮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突變為a基因后的相應序列變為5'-GTTACCAATTTG-3',此時表達的蛋白質出現的氨基酸變化是 (已知部分密碼子:蘇氨酸——ACA、ACC;天冬氨酸——AAU、GAU、AAC;異亮氨酸——AUC、AUU;亮氨酸——UUG;纈氨酸——GUU),矮小型小鼠的產生體現了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是 。(4)若想驗證雌配子形成過程中A基因重建甲基化,現有小鼠若干:純合正常型雌鼠a;雜合矮小型雌鼠b;純合矮小型雌鼠c;純合正常型雄鼠d;純合矮小型雄鼠e。請選擇一個雜交組合,并寫出預期結果:雜交組合: (填字母);預期結果: 。三、實驗題22.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為遺傳物質的發現提供了有力證據,下圖是其侵染的具體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將上述a~f以正確的侵染順序排列: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2)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中,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其中使用35S標記 ,32P標記 。若要大量制備含35S標記的噬菌體,操作方法是 。(3)科學家通過測定,確定了噬菌體潛伏時間為18-22min,約25min后才會有個別噬菌體裂解釋放??茖W家將保溫時間嚴格控制在15min內,且在攪拌前就除去了未成功吸附的噬菌體,而在32P標記的實驗組中,仍檢測到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 。若N個32P標記的噬菌體成功侵染大腸桿菌,則理論上有 個子代噬菌體帶有放射性。(4)煙草花葉病毒(TMV)是一種單鏈RNA病毒,感染煙草會使煙草出現病斑。有人探究了TMV的遺傳物質,過程及結果如下:分組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甲組 用完整的TMV侵染健康的煙草 有病斑且較多乙組 用TMV的蛋白質外殼侵染健康的煙草 無病斑丙組 用TMV的RNA侵染健康的煙草 有病斑且較少①從RNA結構的角度分析,丙組病斑較少的原因可能是 。②若有兩種TMV株系1和2在煙草上分別形成不同的病斑1和2,現將株系1的蛋白質與株系2的RNA構建為雜種病毒,侵染煙草后形成的病斑最可能為 。(選填“1”、“2”、“1和2”、“沒有病斑”)湖北省黃岡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質量監測生物試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B C B D D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A D A C B A A19.(1) 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2) 能 已分化的植物細胞在離體培養下能夠形成完整的植物體(3) FG 18 細胞板 高爾基體20.(1) ② Z 29(2)AaZBZb×aaZbW(3) 基因型AA致死 1/24(4)正常體壁雌蠶和透明體壁雄蠶(答基因型不給分)21.(1) 表觀遺傳 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2) ① A(3) 由異亮氨酸變為蘇氨酸 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性狀(4) ae(或ea) 后代表型均為矮小型22.(1)a→f→e→c→d→b(2) 蛋白質 DNA 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再用上述大腸桿菌培養T2噬菌體(3) 有部分噬菌體雖然吸附在大腸桿菌上,但未注入DNA到細胞中 2N(4) RNA是單鏈結構,(裸露情況下結構不穩定)易降解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