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39中 (海大附中)2025年7月期末考試高一生物試題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共55分;第Ⅱ卷為非選題,共45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2.第Ⅰ卷,請將選出的答案標號(A、B、C、D)涂在答題卡上。 3.第Ⅱ卷,將答案用黑色簽字筆(0.5mm)寫在答題卡上。第Ⅰ卷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每小題2.5分,共40分)1.某哺乳動物 (2n=8)的基因型為HhX Y,圖1是該動物體內某細胞正常分裂模式圖,圖2是測定的該動物體內細胞①~⑦中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的關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1細胞中同時存在X、Y染色體B.圖1細胞中的基因h和H位于一條染色體上是基因重組的結果C.圖2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有③④⑤⑥D.圖2中正在進行核DNA 復制的細胞有④⑤⑥2.太子參同一植株上有位于莖頂端的開放花(開花后受粉)和位于吐腋的閉合花(開花前受粉),兩種類型的花均為兩性花。已知太子參紫莖和緣莖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將若干株紫莖太子參混合種植,收獲植株頑端的種子記為M,收獲葉腋處的種子記為N,其中種子N長成的植株中綠莖占1/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紫莖為顯性性狀,紫莖親本中雜合子占1/2B.種子M單獨種植,長成的植株中紫莖占15/16C.種子N長出的紫莖植株葉腋所結種芽中雜合子占1/15D.種子M和N混合種植,全部后代中B基因頻率為B/43.依據旱金蓮花朵的花瓣數目的不同將其花朵分為單花、雙花和超雙花,分別由a 、 和a 控制。某科研小組進行雜交實驗發現:超雙花與雙花雜交后代是超雙花:雙花=1:1,或者全部是超雙花;超雙花自交產生的全是超雙花,或是超雙花:雙花=3:1,或是超雙花:單花=3:1;單花自交產生的全是單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與旱金蓮花朵性狀相關的基因型共有6種B. a 對a 、a 為顯性, a 對a 為顯性C.雙花自交后代可能出現雙花:單花=3:1D.超雙花和雙花雜交后代不能同時出現單花、雙花和超雙花4.果蠅星眼、圓眼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過基因控制,星眼果蠅與圓眼果蠅雜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蠅:圓眼果蠅=1∶1,星眼果蠅與星眼果蠅殺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蠅∶圓眼果蠅=2∶1。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體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蠅與正常翅雄果蠅雜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蠅:正常翅雌果蠅=1∶1,雄果蠅均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畏蠅與尾眼正常翅雄果蠅雜交得 F ,下列關于 F 的說法錯誤的是 )A.星眼缺刻翅果蠅與圓眼正常翅果蠅數量相等 B.雌果蠅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 1/6C.雌果蠅數量是雄果蠅的二倍 D.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頻率為 1/65.某種地鼠有黑色,褐色和白色三種毛色,受等位基因A(控制黑色素合成)與a、B(控制褐色素合成)與b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且都為完全顯性。A基因、B基因的轉錄產物會形成雙鏈結構,導致個體不產生色素,不產生色素的個體表現為白色毛。多對純合的黑色毛和褐色毛親本雜交,F 均表現為白色毛,F 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到F 。不考慮染色體的片段交換,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則F 中白色毛地鼠的基因型有5種B.若F 個體中白色毛:黑色毛:褐色毛=10:3:3.則兩對基因獨立遺傳C.若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則F 中不會出現3種表型D.若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則通過與F 雜交可以鑒別F 白色毛個體的基因型6.某二倍體植物種群中,有全緣葉植株、裂葉植株和絲狀葉植株3種類型,其葉形性狀由核基因控制。研究人員采集了全緣葉植株的花粉,進行離體培養獲得幼苗,統計幼苗的葉形,根據幼苗葉形比將全緣葉植株分為表中的3種類型。下列關于該植物葉形遺傳的分析,錯誤的是()A.將花粉培育成幼苗,說明植物花粉細胞具有全能性 (D.類型③自交,子代中三種葉形植株的比為9:3:4) (C.類型①為純合體,類型②能產生2種基因型的配子) (B.全緣葉、裂葉與絲狀葉性狀可能受2對等位基因控制)全緣葉、裂葉、絲狀葉植株的比例① 1:0:0② 1:1:0③ 1:2:17.若用帶有 P的dATP (脫氧腺苷三磷酸, 作為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獲得 P標記的DNA,在DNA 復制過程中需要引物,引物在復制完成后被降解,如圖表示 DNA 復制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應用 P標記α位的dATP 作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之一B.圖中a鏈的延伸方向為5'→3',b鏈的延伸方向為3'→;C.圖中酶的種類不同,它們作用的對象與化學鍵都不同D.引物是一小段短單鏈核酸,引物對堿基序列沒有要求8.放射自顯影技術可用于區分DNA復制的方向,復制開始時,首先用低放射性的 H脫氧胸苷作原料進行培養,一定時間后轉移到含有高放射性的原料中進行培養,在放射自顯影圖像上觀察比較放射性標記的強度,結果如圖甲和圖乙。圖丙和圖丁分別表示不同DNA 復制過程模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注: 低放射區、 高放射區、●復制原點、→子鏈延伸方向、①~⑥為子鏈A.圖甲、圖乙分別對應圖丙、圖丁代表的DNA 復制方式B.若解旋酶移動速率恒定,圖丙表示的復制方式比圖丁表示的復制方式效率高C.⑤⑥復制完成后,兩條完整子鏈中G與C含量之和相等D.②③⑤是不連續復制,其模板鏈的3'端都指向解旋方向9.在體外培養條件下,小鼠(2n=40)的精原細胞可以增殖為精原細胞,也可以進行減數分裂產生精細胞(如下圖所示)。已知在含有 H-脫氧核苷培養液中培養細胞, H-脫氧核苷摻入到新合成的DNA鏈中,經特殊方法顯色,可觀察到雙鏈都摻入 H-脫氧核苷的DNA區段顯深色,僅單鏈摻入的顯淺色,未摻入的不顯色。一個精原細胞在含有 H-脫氧核苷培養液中培養,形成了8個精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精原細胞Ⅰ分裂中期淺色DNA和不顯色DNA數量之比等于1:1B.精原細胞Ⅱ分裂過程中每個四分體中深色DNA 和淺色DNA數量之比等于1:1C.每個精原細胞Ⅱ中淺色DNA 和不顯色DNA 數量之比等于1:1D.減數分裂形成的8個精細胞中有4個精細胞DNA顯深色,4個精細胞DNA 顯淺色10.現代遺傳學的建立經歷了許多偉大科學家的艱辛努力和奇思妙想,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揭示了DNA 的結構,并用同位素標記技術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B.摩爾根以果蠅為材料,通過雜交、測交實驗,把果蠅控制白眼的基因定位到X染色體上C.赫爾希和蔡斯用含 S和 P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證明DNA 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D.孟德爾根據減數分裂和受精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提出了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定律11 下圖表示NAT10蛋白介導的mRNA 乙?;揎梾⑴c癌癥進展的機制,(十)表示促進,(一)表示抑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過程①是轉錄,需要解旋酶、RNA 聚合酶參與B.過程②中的乙?;揎椏梢蕴岣?mRNA 的穩定性C. NAT10蛋白同時具有乙?;呋δ芗芭cRNA 結合的活性D.腫瘤組織中NAT10蛋白的表達水平與COL5Al蛋白的表達水平呈正相關12.正常雌性哺乳動物細胞中的一條X染色體會隨機高度螺旋化而失活為巴氏小體。為探究胚胎發育早期X染色體上 Xist基因的表達與X染色體失活的關系,科研人員將某種雌鼠的胚胎干細胞(PGK細胞)中兩條X染色體分別記為X 和X (如圖甲)、通過基因工程方法將X 上的 Xist基因敲除,獲得XT細胞。對PGK 細胞、XT細胞及柚宮們分化形成的許多細胞中E和e基因的表達量進行定量分析,結果如圖乙所示。分析正確的是 ()A. X染色體上的E/e 基因和 Xist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 Xist基因的表達會導致該基因所在的X染色體先活C.胚胎發育過程中雄性哺乳動物體細胞的 Xist基因會表達 (()D.基因型為 的女性抗維生素D佝僂病患者發病程度比男性患者嚴重13.玉米葉片葉綠素的合成受其7號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A、a)的控制 同時也受光照的影響。在玉米植株中,體細胞含2個A的植株葉片呈深綠色,含一個A的植株葉片呈淺綠色;體細胞沒有A的植株葉片呈黃色,會在幼苗期死亡?,F有一淺綠色突變體成熟植株甲,其任何體細胞都是一條7號染色體的片段缺失,記為q,另一條正常的7號染色體記為p,如圖所示。片段m缺失的花粉會失去受精活力,卵細胞若無A 或a基因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基因很可能控制某種酶的合成B.正常條件下,植株甲自交的后代中可能只出現深綠色植株C.根據植株甲測交后代的表現可判斷A/a是否位于 m片段上D.葉綠素的合成說明生物體的性狀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14.在一個蜂群中,少數幼蟲一直取食蜂王漿而發育成蜂王,而大多數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育成工蜂。DNMT3 蛋白是DNMT3 基因表達的一種DNA 甲基化轉移酶,能使 DNA 其他區域添加甲基基團(如圖所示)。敲除DNMT3 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育成蜂王,這與取食蜂王漿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與鳥嘌呤配對 ())B.蜂群中蜜蜂幼蟲發育成蜂王可能與體內基因DNMT3 被甲基化有關C. DNA 甲基化后可能干擾了 RNA 聚合酶等對DNA 部分區域的識別和結合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遺傳信息沒有改變,但可使生物的性狀發生改變15.人類7號和9號染色體之間可以發生易位,如圖所示,其中7 、9 表示易位的染色體,7和7 、9和9 可以正常聯會。若易位后細胞內基因結構和種類不變,則相應個體為染色體易位攜帶者,表型正常。細胞中有3個R片段的個體表現為癡呆;只有1個R片段的個體不癡呆,但懷孕后會發生早期胚胎流產。圖2表示某家族遺傳系譜圖,已知Ⅱ-1為染色體正常個體,Ⅲ-4為新生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Ⅱ-2為易位攜帶者,可產生6種配子B. Ⅲ-1的1個細胞中可能有7、7、9、9 染色體C.Ⅲ-2為癡呆患者是由含有7 、9 的精子與正常卵細胞受精導致D.Ⅲ-3 染色體組成正常的概率為1/4,Ⅲ-4為易位攜帶者的概率為1/316.為探究 kdr基因突變對殺蟲劑抗性的影響,使用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兩種殺蟲劑處理白紋伊蚊,結果如下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殺蟲劑的使用使 kdr基因發生突變'B. kdr基因突變型個體對氯菊酯更敏感C.實驗結果說明突變型對殺蟲劑的抵抗效果更好D.輪換使用兩種殺蟲劑可延緩白紋伊蚊產生抗性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有一個或者多個正確答案,選對得3分,少選、漏選得1分,多選、錯選不得分,共15分)17.某種昆蟲的性別決定機制如圖所示。在該昆蟲群體中,D基因位點有 三種等位基因?,F有 雌蟲與D 雄蟲進行雜交,獲得F ,F 自由交配獲得F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昆蟲群體中單倍體雄蟲有3 種基因型,雌蟲也有三種基因型B. F 雌蟲有三種基因型,基因型比例為1:1:1C. F 雄蟲有五種基因型,基因型比例為1:1:1:1:2D. F 中二倍體個體中雌蟲:雄蟲=3:118.果蠅的剛毛與截毛、粗眼與細眼分別由等位基因D/d和F/f控制,其中只有一對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F有多只粗眼剛毛雄果蠅與多只基因型相同的細眼剛毛雌果蠅隨機交配,F 全為細眼,其中雄性全為剛毛,雌性剛毛:截毛=2:1,辶F 中剛毛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 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不考慮突變及互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性別 細眼剛毛 細眼截毛 粗眼剛毛 粗眼截毛雌性 39只 9只 13只 3只雄性 48只 0只 16只 0只A.果蠅的D/d和F/f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控制剛毛與截毛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親本中的雄果蠅有兩種基因型,其純合體與雜合體之比為2:1D. F 中的細眼剛毛雌果蠅中純合個體所占比例是5/3919.人體內DU145細胞是一種癌細胞,該細胞中的XIAP 基因能抑制凋亡和促進癌細胞的增殖。研究人員將目的基因導入DU145細胞中,其直接表達的shRNA經過運輸、剪切等作用,與XIAP 轉錄的mRNA 發生結合而使XIAP 基因沉默,過程如圖所示。圖中①~⑨代表生理過程, Dicer是一種核糖核酸內切酶,RISC稱為 RNA 誘導沉默復合體,染色體組蛋白乙酰化會使染色體中蛋白質與DNA 的結構變得松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⑨中A核糖體先與mRNA結合,翻譯過程從左往右進行B.若XIAP 基因中堿基C有a個,則該基因復制第3次需要胞嘧啶脫氧核苷酸7a個C.使用組蛋白去乙?;敢种苿┯兄谶^程①⑦的進行D.過程⑥說明RISC 可以對XIAP 基因的 mRNA 進行切割和降解20.圖1是CMT1腓骨肌萎縮癥(由基因A、a控制)和魚鱗病(由基因B、b控制)的遺傳系譜圖。腓骨肌萎縮癥是一種最常見的遺傳性周圍神經病之一,在當地人群的發病率約為0.04%。圖2是乙家庭中部分成員魚鱗病基因經某限制酶酶切之后的電泳圖。魚鱗病基因側翼的無意義序列中,存在酶切位點α、β、γ,β位點不一定存在,導致酶切后基因所在片段長度不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CMT1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魚鱗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B.當地人群中 A 的基因頻率為98%C.乙家庭的胎兒Ⅱ 個體患魚鱗病的概率為1/2D.若II 和II 再生一個孩子,為正常女孩的概率為11/6221.美洲熱帶地區的純蛺蝶幼蟲主要取食西番蓮葉片,西番蓮受到純蛺蝶的傷害之后,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使純蛺蝶幼蟲死亡,但仍有少數純蛺蝶會變異出抵抗該化學物質的能力。觀察發現,西番蓮用改變葉片形狀,“造出”一種黃色假卵(葉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狀結構)等辦法來迷惑純蛺蝶,以減少純蛺蝶在此產卵;還通過分泌出一種“花外蜜露”引誘螞蟻和蠅類前來捕食純蛺蝶幼蟲。在此過程中,純蛺蝶也增強了尋找并發現西番蓮的能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西番蓮釋放出化學物質抗蟲和純蛺蝶能抵抗該化學物質是長期共同進化的結果B.在純蛺蝶覓食的刺激下,西番蓮發生了葉形和葉片蜜腺的突變C.西番蓮葉形的變化和純蛺蝶覓食行為的變化說明自然選擇決定進化的方向D.西番蓮通過傳遞化學信息,未能把純蛺蝶全部殺死,符合“精明的捕食者”策略第11卷(非選擇題)三、解答題(共3小題,共45分)22.(16分)某植株(2n=24)的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導致花粉敗育的原因有如下兩種:①同源染色體配對時,有2條非同源染色體發生了融合,導致染色體丟失或失活(失活的染色體失去了著絲粒分裂等功能),如圖甲所示;②連接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的著絲粒在本該正??v裂時,卻發生異常模裂而形成“等臂染色體”,如圖乙所示。上述兩個過程產生了染色體數目或形態異常的配子,這樣的配子一般都不可育。已知每次減數分裂時只有圖甲的2條染色體或圖乙的2條染色單體出現異常,其他未顯示的染色體均正常,不考慮其他變異,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過程發生的具體時期為 ,此時發生圖示行為的細胞中有 個正常的四分體;若精原細胞發生圖甲所示情況,且失活的染色體以及正常的2條相應染色體(一共3條染色體)在之后會隨機分配到細胞的兩極+一極至少有其中的1條染色體),則產生的花粉中可育花粉的占比為 。(2)科學家發現,在該植株的染色體上有一個Z基因能夠抑制圖甲所示過程,若精原細胞中缺失Z基因會導致部分配子不可育,原因是 ,。(3)圖乙過程發生的具體時期為 ,此時的細胞中含有 條染色體:若精原細胞發生圖乙所示情況,且2條“等臂染色體”在之后會隨機分配到細胞的兩極,則產生的花粉中可育花粉的占比為 .(4)圖乙減數分裂所產生的子細胞中最多會出現 個相同的基因。23.(13分)鐵蛋白是細胞內儲存多余 的蛋白,鐵蛋白合成的調節與游離的 Fe 、鐵調節蛋白、鐵應答元件等有關,鐵應答元件能與鐵調節蛋白發生特異性結合,阻遏鐵蛋白的合成。當 濃度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 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如圖所示。請回答相關問題。(1)鐵蛋白基因轉錄過程中需要的原料和酶分別是 和 。(2)圖中一個鐵蛋白mRNA上同時結合2個核糖體,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應是 (填“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其中a為mRNA的 端(填“5”或“3””),最終合成的兩條肽鏈結構 (填“相同”或“不相同”)。(3)據圖推測該甘氨酸的密碼子是 (要標明方向),鐵蛋白基因中決定“———————————————————”的模板鏈堿基序列為 。若指導鐵蛋白合成的mRNA堿基數為N,則鐵蛋白由 個氨基酸組成(考慮不編碼氨基酸的終止密碼子)。(填“等于3N”或“大于 3N”或“等于 N/3”或“小于 N/3”)(4)若一個鐵蛋白基因一條鏈上的一個堿基A變成C,則該基因經過n次復制后,產生的基因中發生差錯的占 .(5)據圖分析 濃度低時,鐵調節蛋白與鐵應答元件結合干擾了 ,從而抑制了 過程,阻遏鐵蛋白合成。 濃度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 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鐵蛋白的表達量 (填“升高”或“不變”或“下降”),儲存細胞內多余的(6)若要改造鐵蛋白分子,將圖中色氨酸變成亮氨酸(密碼子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過改變DNA模板鏈上的一個堿基來實現,即由高一 生物期末試題 參考答案單選題 (每個2.5分,選錯不得分)1-5 C C D D C 6-10 D A A B B 11-15 A B C B B 16D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有一個或者多個正確答案,選對得3分,少選、漏選得1分,多選、錯選不得分,共15分)17-21 C AD CD BC AC22. (1)減數分裂Ⅰ前期/四分體時期 10 1/6 (2)精原細胞中缺失Z基因就會對非同源染色體的融合過程的抑制作用減弱(3) 減數分裂Ⅱ后期 24 1/2 (4) 223. (1) 核糖核苷酸 RNA 聚合酶(2) 從左到右 5' 相同(3) 5'-GGU-3' CCACTGACC 小于 N/3(4)1/2/50%(5)核糖體與鐵蛋白mRNA一端結合 翻譯 升高(6) C→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