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曹沖稱象的奧妙青島版數學三年級上冊課件主題活動情景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曹沖稱象的故事。實踐探究活動2:“稱象”模擬實驗曹沖稱象的故事里有著怎樣的奧妙呢?用一袋鹽代替“大象”。用小西紅柿代替“石頭”。稱了幾次?共重多少?實踐探究活動2:“稱象”模擬實驗因為總量等于各分量之和,所以一袋鹽的質量等于3盤小西紅柿的質量,而3盤小西紅柿的質量是500g,所以一袋鹽的質量等于500g。我知道曹沖稱象的道理啦!因為大象的質量等于石頭的質量,石頭的質量可以分幾次稱出來,所以就能知道大象的質量啦!實踐探究活動2:“稱象”模擬實驗我用a表示大象的質量,b表示船增加的排水量,c表示石頭的質量,它們的關系可以表示為:如果a=b,b=c,那么a=c。曹沖運用轉化的道理,把原來難以稱重的大象轉化成可以分多次稱重的石頭,巧妙地解決了問題。實踐探究活動2:“稱象”模擬實驗我們可以用曹沖的方法稱量其他“龐然大物”有多重。“曹沖稱象”這個故事還與浮力有關。實踐探究活動3:奇思妙想巧稱重如果沒有合適的“秤”你能想辦法“稱”出物品有多重嗎?我用衣架做了一個簡易的天平。可以找一些已知質量的物品,用它們做標準。一袋鹽的質量是500克,借助它就可以“稱”出500克的花生米。500克 5kg 200g實踐探究活動3:奇思妙想巧稱重我來巧“稱重”稱量物品:稱量工具:稱量過程:稱量結果:結果依據:衣架、木棒、花盆、2個相同的塑料袋等。1.將簡易天平水平放置,使左右平衡。2.將裝有1袋食用鹽的袋子掛在右邊;用掂一掂的方法,往另一個袋子中裝約500克花生米,并將袋子掛在左邊。3.根據天平左右兩邊的傾斜情況,往袋子里添(或減)花生米,直至天平兩邊平衡。=500g因為 =500g, = ,所以 =500g。我能借助這樣的2袋鹽稱出1000克的花生米。實踐探究活動3:奇思妙想巧稱重你能借助已知面粉和餅干的質量“稱一稱”其他物品嗎?我來巧“稱重” 稱量物品 稱量工具 稱量過程 稱量結果及根據什么得出這個結果實踐探究活動4:查閱質量小常識你還知道哪些稱量工具和質量單位呢?我國稱量工具有悠久的歷史,楚木衡銅環權是戰國時期的稱重工具。戥(děnɡ)秤楚木衡銅環權實踐探究活動4:查閱質量小常識我國古代的質量單位有鈞、斤。生活中有時還會用到更小的質量單位,如毫克、微克。琴八斤銅權 漢三鈞鐵權交流反思稱量物品質量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用合適的秤來稱,也可以用標準物來稱。我國勞動人民真聰明,發明了多種多樣的稱量工具和質量單位。我能夠利用總量與分量的關系,換角度思考問題。我們運用浮力等知識,通過實驗探究了曹沖稱象的奧秘。當堂練習1.幫助同學完成“稱象”模擬實驗。我們準備了大、小各兩個盆、水、天平、砝碼、一個柚子和若干荔枝。用水盆稱量出與柚子質量相等的( ),再分批次用天平稱出( )的質量,我們就得到( )的質量啦!實驗中,我們用( )代替“大象”,用( )代替“石頭”。柚子荔枝荔枝荔枝柚子當堂練習1.幫助同學完成“稱象”模擬實驗。左面是將所有荔枝分三次稱量出的質量,分別是( )、( )和( ),總量等于各分量之和,因此荔枝的總質量是( )。因為柚子的質量等于荔枝的總質量,所以柚子的質量是( )。300g350g300g950g950g當堂練習如果沒有秤,圖中每袋鹽重200g,你能估算出物品的質量嗎?一袋蘋果重( )g 一個西瓜重( )kg 一個菠蘿重( )g400 1 4002.當堂練習3.“錙銖必較”是一個成語,數學上一錙大約是4克,一銖比1克還輕。請你結合數學知識解釋一下這個成語。(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成語通過這兩個極小質量單位的對比,形象表達了對細微得失過分在意的行為特征。課堂總結總量等于各分量之和,當不能直接求出某些量時,可以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沒有秤也可以稱量物體的質量,可以借助已知質量的物體。請完成對應練習。課后作業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