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配套小學青島版第一單元 快樂的課堂——1~5數的認識及加減法5以內數的減法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主要講解5以內數的減法,學生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已經學習了5以內數的加法,建立了初步的運算意識。在生活中學生會接觸到事物的增減,在學習了5以內數的加法后,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數學中用加法代表生活中的增加,那減少用什么數學語言代替呢?本節課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減法的含義,進一步讓他們去理解“拿走、剩下”等等都要用減法計算,滲透減法的意義。教學目標:1.會正確計算5以內數的減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2.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得交流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養成初步的合作意識。3.在用5以內的減法解決簡單問題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將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體會學數學的樂趣和價值。教學重點:計算5以內的減法,體會減法的意義。教學難點:體會減法的意義,能夠用不同的算法解決問題,能夠觀察現實情境圖,口述題意,列出算式,并理解其思維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看一下圖中有些什么? 師:觀察圖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說一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師:同學們真棒,語言表達很準確,還能提出其它不同的問題嗎! 生1:樂樂和可可在做風車、折飛機。 生2:樂樂折了4個風車,被可可拿走了2個。 生3:樂樂還折了5只飛機,飛出去兩只。 生4:飛走兩只飛機后,剩下的跟可可的同樣多。 生:可可拿走2個風車后,桌子上還剩幾個風車? 生:樂樂放飛幾只飛機,剩下的就和可可一樣多了? 本環節由有趣的折紙情境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提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激發學生內在的情感共鳴,從而引起學習新知的熱情。環節二 探究新知 師:同學們根據兩幅圖,提出了兩個問題,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用加法解決問題 師:那這節課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呢?誰來復述一下剛才我們找到的數學信息和第一個數學問題? 師:這道題該如何解決呢?現在前后桌以4人為一組,分別討論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記錄結果。 師:誰來分享一下你的做法? 師:講的很好,思路清晰,這種方法很簡單易懂 師:其它同學討論出其它方法了嗎? 師:接下來分享第三種方法。請你來說一下。 師:同學們的思維很活躍,我們已經想到了3種方法,還有嗎? 師:接下來我們繼續來找方法,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用加法算式解決問題,這道題可以也用算式來解決嗎? 師:求合起來或者一共用加法,你對加法的意義掌握的很熟練,這道題是解決怎樣的問題呢? 師:小朋友們,從總數中去掉我們什么方法呢?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重點要講解的內容,減法。 (教師板書) 師:減法就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另外一部分。 師:在這道題中哪些數學信息是總數呢 什么又是去掉的部分?哪些又是另外一部分? 師:我們現在就用減法算式來做這道題? 師:“-”讀作減。所以這個算式讀作4減2等于2。 (教師板書減法算式及讀寫方式) 師:下面我們來研究今天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我們先來一起回顧下第二個問題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現在開始一起討論一下有幾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師:同學們大膽分享一下你的方法。 師:用手操作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簡單易懂。 師:我們身邊如果沒有紙飛機沒辦法擺紙飛機怎么辦? 師:思維很靈活,接下來再來分享其它方法。 生:桌子上一共有4個風車,拿走2個后,桌子上還剩幾個風車? 學生交流合作,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步驟。 生1:用小方塊替代風車,先擺4個小方塊。 生2:我從4開始倒著數,倒著數兩個數,4、3,還剩2個數。 生:我畫圓代替,先畫4個圓圈,去掉2個,還剩2個。 生:先擺4根小棒,代表4個風車,拿走兩根,還剩兩根。 生:之前我們學習過數的組成,4可以分成2和2,拿走2個,還剩2個. 生:加法是求兩部分合起來一共是多少。這道題不是求一共。 生1:這道題是從所有的風車中拿走4個,求剩余的風車數? 生2:拿走就是在總數種去掉。 齊:減法。 。 生1:樂樂折的4個風車是總數,去掉的部分是可可拿走的2個,另外一部分就是剩下的風車。 生:樂樂有5只飛機,可可有3只飛機,樂樂放飛幾只飛機就和可可同樣多? 學生自由討論 生1:先擺一擺,然后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生2:先在左邊擺樂樂的5只飛機,再在右邊擺3只可可的飛機,一一對應后,樂樂多出來兩只飛機,拿走2只后還剩3只,跟可可的飛機一樣多。 生:可以在紙上畫一畫,用圖形代替紙飛機。 生:5個小圓片代表5只飛機,原來有5個小圓片,拿走一些后,還剩3個,可以想5減幾等于3。因為5減2等于3,拿走了2個小圓片。所以飛走2只飛機。 本環節使學生類比上一節所學知識,獨立列出減法算式。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掌握知識。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共同探究,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數學思維,使學生學會從多方面討論問題。 感受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本題使學生在新的情境中利用動手操作,感受減法的含義。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體會減法的意義,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更加形象易懂。 掌握用減法解決同樣多問題的方法。環節三 鞏固練習 1. 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2.3 4 學生反饋學習情況 生1:鳥巢里原來有4個鳥蛋,有1個蛋孵出了鳥蛋。 生:花朵上原來有3只小蜜蜂,飛走了1只,還剩2只。 生:地面上原來有5駕無人機,飛走了2駕,還剩3駕無人機。 生:哥哥是5個,弟弟是2個,5里面去掉3個是2個,跟弟弟就同樣多了,所以是5減3等于2. 生:4個籃球,拿走1個,還剩3個,跟足球一樣多。4減1等于3 生1:第一個是3減2等于1。 生2:第二個是5減1等于4 生3:第三個是4減1等于3 (第3題有多種列式方法。) 生4:第三個還可以寫成4減2等于2,4減3等于1 生:順著箭頭的指示方向看,每次減少1把椅子。 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對減法意義理解。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列式,如何思考。進一步加深對減法的意義的理解。環節四 課堂小結 師:你有什么收獲?互相交流,學到哪些數學知識。 學生交流想法。引導學生自主總結 通過小結,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回憶加深本節課的知識內容,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減法的意義。通過總結,梳理本節課所學,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環節五 拓展延伸 同學們排隊做操,小紅這一排一共有5人,她的前面有1人,她的后面有幾人? 生1:總人數減去小紅和她前面的人就是后面的人 生2:列式為5-1-1=3(人) 數學小知識,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和見聞。環節六 課后活動 猜一猜右手有幾顆棋子 可以自己動手實踐 布置一個小活動,學生從活動中獲得自己的經驗,同時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9 / 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