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15 ABABD BADDC CCBCD16.(10分)(1)時代背景:抗美援朝戰爭;一五計劃開始實施(工業化建設的開始)。(2分)時代精神:勇于擔當;敢為人先;愛國(崗)敬業;勇于創新;艱苦奮斗;樂于奉獻等(2分,任答兩點)。(2)涉及領域:經濟體制改革(工業經濟體制改革、農業生產責任制變革);理論探索;輿論宣傳;政治體制改革。(4分)影響:四川的探索為全國改革開放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推動了全國改革進程,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2分)17. (10分)(1)變化:中美關系由對抗(敵對)走向正常化(緩和)。(2分)時期:圖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2分)(或者:圖2:文化大革命時期2分)(2)原因:應對蘇聯威脅(或維護自身安全、抵御蘇聯威脅);為了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或有助于臺灣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民族統一大業的實現)。(2分)舉例: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美發表《聯合公報》);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田中角榮訪華);出現建交高潮。(2分,任舉兩例)(3)因素:國家利益;國際形勢;綜合國力;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等。(2分,任答兩點)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測試八年級歷史試題第I卷(選擇題)第1卷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我每成長一分,前進一步,這里面都滲透著黨的親切關懷和苦心栽培。” 1950年,雷鋒家分得土地,他開始上小學。他的這段人生經歷得益于A. 土地改革的實行 B.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推進C.社會主義憲法的制定 D.國民經濟調整工作展開2.史料是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但并非都能客觀反映史實,我們需辨別真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中國可能出現的真實場景是A.玉米高聳入云端,一根能把餐桌占 B.大慶油田出油忙,原油滾滾流四方C.造反有理聲勢壯,紅衛兵們斗志昂 D.深圳崛起奇跡現,高樓林立展新顏3.右圖為哈瓊文創作的宣傳畫《做一顆紅色的種子》(1963年)。該畫意在A.倡導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的社會風尚B.促使中共八大的舉措付諸實踐C.說明人民參與社會主義改造的熱情D.說明了女性開始成為生產的主力4. 2002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為62為億美元,到2011年增加到36421億美元。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主要是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展開 B.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推動 D.“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5.下圖是《中國共產黨簡史》某章的目錄節選。據目錄內容推斷,這一章的名稱應是一、黨的十八大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統籌推進“五住一體”總體布局 三、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B.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曲折發展C.偉大歷史轉折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6.南通西藏民族中學創建于1997年,是江蘇省在南通為西藏學子專門打造的教育平臺,為西藏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特殊的歷史貢獻。南通西藏民族學校的創辦A.標志著西藏建成社會主義制度 B.益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C.為各民族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 D.為西藏的和平解放創造了條件7.下圖為漫畫《新的一頁》。該漫畫記錄的是A. “一國兩制”的實踐 B.祖國大陸獲得統一C. “九二共識”的達成 D.全方位外交的開展8.總結、歸類、提煉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班歷史小組在自主學習時,從網絡上收集了以下表格內容,符合表格中資料的主題是2012年9月“遼寧艦”交接入列 殲-20戰機 2015年第二炮兵部隊更名為火箭軍A.海上盾牌、捍衛主權 B.導彈部隊、戰略威懾C.科技創新、人民幸福 D.科技強軍、鋼鐵長城9.在新時代,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影響力的日益增強以及全球化進程的深入推進,誕生了一系列流行歌曲,如2019年的《命運與共新樂章》、2021年的《四海同春友誼長》和2022年的《絲路歡歌共繁榮》等。這些歌曲A.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核心手段B.是與外交實踐毫無關聯的文藝創作C.主要服務于20世紀50年代的外交布局D.以藝術形式助力傳播新時代中國外交理念10.下表呈現早種重要物質的關鍵信息,該物質的發現及應用與以下哪一領域成就相關A.航天工程 B.農業科學 C.生物醫藥 D.環境工程11.電影《哪吒2》中,看守哪吒的結界獸以三星堆金面銅人頭像為原型,殷夫人的青銅劍再現戰國圓首雙箍風格,仙鶴飛舞的空靈畫面致敬宋徽宗《瑞鶴圖》,背景音樂融入蒙古呼麥,片頭曲采用貴州侗族大歌。這些細節處理深受中國觀眾好評,其根本原因在于A.影片創作迎合了全球觀眾的審美偏好B.運用現代特效技術提升了影片視覺效果C.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自信傳承與創新D.滿足了觀眾對西方奇幻文化的獵奇心理12.在南通,近年來呈現出眾多新風貌。“線上預約掛號看病更便捷”“掃碼乘公交” “線上生鮮超市配送迅速”。南通市民紛紛表示:“不用早起去醫院排隊掛號了”“坐公交不用帶零錢很方便”“網上買菜很快就送到家,新鮮又省事”。這些現象反映出A.公共交通的不斷完善 B.消費觀念的徹底革新C.居民生活方式的變革 D.南通經濟在全國領先13.下表反映了古代亞非文明的概況。由此可知,古代亞非文明A.沿海起源、商貿發達 B.大河孕育、文明多樣C.文字同源、發展趨同 D.宗教主導、影響廣泛14.考古學家在烏茲別克斯坦古城撒馬爾罕遺址中,發現公元前4世紀末建造的希臘式柱廊建筑和刻有《荷馬史詩》片段的石碑。在遠離希臘本土的中亞腹地出現這般濃厚的希臘化元素,主要源于A.古巴比倫文明的影響 B.孔雀王朝的文化擴張C.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 D.羅馬帝國的文化輻射15.古希臘羅馬文化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頭,在諸多領域取得輝煌成就。下列關于古希臘羅馬文明成果的表述,正確的是A.帕特農神廟融合希臘柱式與羅馬拱門,彰顯羅馬的建筑藝術B.蘇格拉底提出“原子論”,探討萬物本源C.《十二銅表法》是世界上首部成文法,影響深遠D.儒略歷以太陽運行周期為依據,成為今天公歷的基礎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16.(10分)“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與勇氣,是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精神動力。秉持著這種精神不斷改革創新,國家方能在時代浪潮中穩步前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2年,鞍鋼工人王崇倫所在的工具車間承擔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加工飛 機零件的特殊任務。王崇倫設計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零件的工具,提高工效24 倍。隨后他相繼革新7種工具,成為全廠著名的技術革新能手。1953年,“一五 計劃開始實施,王崇倫運用他的發明連連取得新突破,相當于最初效率的6至7 倍,在同時間賽跑中不斷創出奇跡。1953年,他被評為鞍山市工業存等勞動模范, 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1)根據材料一,分析王崇倫取得上述成就的時代背景,并說明其事跡體現的時 代精神。(4分)材料二《四川改革開放40周年大事記》(部分):時間 大事1978年10月 四川選擇重慶鋼鐵公司等6家工業企業開展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開啟全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先河1978年12月 廣漢縣金魚公社實施“包產到組”農業生產責任制,成為中國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早期探索之一。1979年2月 四川召開全省價值規律理論討論會,提出計劃與市場結合等創新觀點。1979年3月 《四川日報》首次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表述,為改革營造輿論氛圍。1988年6月 廣漢縣向陽公社率先撤銷人民公社體制,建立黨政分工、政企分開的新型鄉鎮治理模式。(2)根據材料二,概括四川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探索所涉及的領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四川的探索對全國改革的影響。(6分)17.(10分)中美分別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關系不僅對中美兩國,還對世界發展有著重大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任選一張圖片指出其所處歷史時期。(4分)材料二在中國方面,珍寶島事件后,中國史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蘇聯的直接威脅, 愿意改變中美長期對抗的局而,以適應抵御蘇聯威脅的需要。同時,中國時刻關心著自己民族統一大業的實現,也希望中美之間的和解他有助于臺灣問題的逐步解決。——1971年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給尼克松總統的一份備忘錄(2)根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改變對美外交政策的原因。請例舉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外交開創了新局而的兩例相關史實。(4分)(3)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國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docx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