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4課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練習題(含答案)一、選擇題1. 古代雅典有這樣的描述:公民“不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欖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穿波斯的拖鞋”。由此可知,雅典( )A. 物產豐富、人民富足B. 海外貿易非常發達C. 是當時地中海的霸主D. 充當了海盜角色2. 下表所示內容體現了希臘城邦的特點是( )城邦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萬)雅典 2500 約30斯巴達 8400 約40A. 小國寡民 B. 等級森嚴C. 軍事獨裁 D. 自給自足3. 伯里克利將權力轉移到由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手中,還擴大了由陪審團作最后決定的陪審法庭的權力,陪審法官由抽簽產生,所有公民都可擔任。這些措施( )A. 使民主淪為暴政 B. 擴大了公民權利C. 保證貧民參政議政 D. 體現平等和自由4. 古代雅典的《公民大會法令》刻在一塊石碑上,碑上有一幅浮雕,浮雕中站著一位女神,她正將一頂象征權力的王冠戴到一位公民頭上。這幅浮雕向人們表達的是( )A. 雅典的守護女神是雅典娜B. 公民戴上王冠就擁有了權力C. 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D. 女神象征著女性擁有的權利5. 伯里克利時期,公民大會每年召開40次,大會向與會者發放津貼,起初為半天飯錢,后增加到一天半飯錢。這樣做是為了( )A. 鼓勵公民參政議政 B. 擴大婦女權利C. 調動外邦人積極性 D. 提高奴隸待遇6.“公元前五、六世紀,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會……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公民大會只要得到簡單多數票,就幾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決定任何內部問題。”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 )A.擁有最高的司法權 B.維護全體人民利益C.忽視婦女等參政權 D.奠定國家強盛基礎7.古希臘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犧牲的戰士,城邦為他們樹立墓碑,刻上所有犧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寫明他們的家世。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 )A.強調公民的平等 B.保護公民的隱私C.保護公民的財產 D.表達生者的敬意8.伯里克利時期,根據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資格參加公民大會的是( )9.雅典法律將雅典人分為三種:本邦公民、外邦人和奴隸,根據犯罪可以處以不同的刑罰。在實踐中,本邦公民傷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罰款,外邦人傷害了自由民則被驅除出境,奴隸傷害了自由民則可能被判處死刑。材料主要體現出雅典( )A.民主政治的局限性B.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C.自由民是社會的主體階層D.法律摻雜原始落后習俗10.下圖為亞歷山大帝國疆界圖。亞歷山大大帝的對外擴張( )A.贏得了希波戰爭的勝利B.使得地中海成為其“內湖”C.促進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D.成為地跨歐、亞的大帝國11.一個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參加公民大會,并在會上發言,還可以領到一份國家發放的津貼。這一情景應出現在( )A.古代雅典B.古代印度C.古羅馬 D.古代埃及12.“人們通常在半圓形的山坡上集會,確保每一個參與討論內政、外交問題的人,不僅能看到發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該材料反映了古代雅典( )A.建筑水平高超B.文化繁榮昌盛C.實行民主政治D.注重法治建設13.公民大會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項議案展開辯論。雅典人認為,繁瑣的辯論雖然延長了決策時間,卻可避免魯莽行事帶來的災難。“就某項議案展開辯論”的人是雅典的( )A.奴隸B.婦女C.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移民14.公元前440年,雅典公民洛長德的妻子尼利娜興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參加公民大會,沒想到尼利娜卻被拒絕進入會場,原因是( )A.尼利娜是奴隸的妻子,不能參加公民大會 B.尼利娜只有選舉權,沒有被選舉權C.會議內容與女人無關,尼利娜不該參加會議D.婦女無政治權利,尼利娜沒有參政的權利15.伯里克利統治時期,雅典的一個家庭要去參加公民大會,選舉首席將軍。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隸,一名女奴隸。根據當時的民主制度,可以參加投票的有( )A. 5人B. 3人C. 2人D. 1人16.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以下四個古代文明中,自然環境明顯不同于其他三個的是( )A.古巴比倫文明 B.古印度文明C.古希臘文明 D.古埃及文明17.伯里克利說:“行動前卻要就各項措施的利弊展開辯論。”這話涉及了( )A.公民大會制 B.陪審法庭制C.將軍抽簽制 D.輪流執政制18.蘇格拉底是雅典公民,他認為,眾人往往憑感覺和情緒來作出決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數不一定代表正義。他要求發出不同的聲音,從而對雅典簡單多數的民主制提出異議。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進新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處死刑。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 )A.公正性 B.進步性C.開放性 D.局限性19.下圖是古代某帝國擴張示意圖,對該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解讀正確的是( )A.波斯帝國征服埃及等許多國家和地區B.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C.亞歷山大東征有利于東西方文化交流D.促進了阿拉伯數字的傳播20.下面人物曾受教于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他歷經10年征戰,掃蕩了小亞細亞和埃及,回師占領了兩河流域,滅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他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維C.亞歷山大 D.查理曼二、非選擇題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雅典公民大會由年滿20歲的男性公民組成,大約每10天召開一次會議。在會上公民都可以登臺演講,發表自己的意見。聽眾以喝彩歡呼或高聲怪叫來表示自己的支持或反對。演說者多是善于雄辯的活躍人物,大會演說通常是針鋒相對的辯論。辯論結束后再對議案進行表決。表決用舉手或投石子、陶片等方式進行,遵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裁決。雅典的重大事務就是這樣在公民大會上決定的。材料二:地米斯托克利為公元前5世紀雅典著名政客,是希臘聯軍戰勝波斯第三次入侵的關鍵人物。史書記載他曾被放逐。考古學家在對雅典遺址的發掘中,發現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190枚,根據字跡辨認是14人刻寫。材料三:(我們雅典)讓一個人擔任公職優先于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在我們這里,每一個人所關心的,不僅是他自己的事務,而且也關心國家的事務……一個不關心政治的人,我們不說他是一個只注重自己事務的人,而說他根本沒有事務。……我們認為言論和行動之間是沒有矛盾的,最壞的事情就是沒有經過恰當的討論,就貿然開始行動。——摘編自伯里克利《在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材料四: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狹隘,也是最充實的民主政治。材料一中公民大會通過議案的原則是什么?概括材料一中年滿20歲的男性公民參與政治活動的主要形式。根據材料二,指出陶片放逐法的弊端。根據材料三,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優勢。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的“狹隘”與“充實”?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希臘半島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無法大量種植農作物……古雅典人為求生存,通過頻繁的海上貿易,把本土生產的經濟作物和手工制品銷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長期的海上貿易活動中,平等、協商成為交易的重要原則,民主習慣逐步發展形成,而小國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態又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條件。——摘編自王子嵩《希臘的民主和科學精神》材料二 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在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先于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們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材料三 蘇格拉底非常痛心,在他看來,雅典直接民主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抽簽選舉”導致的“外行治國”,即聽任國家的命運由絲毫不懂政治知識的普通民眾去擺布。……他還發現,由于民眾缺乏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知識,他們極容易受一些同樣沒有政治知識、但擅長說服技術的蠱惑家的影響和控制,從而作出種種錯誤的決策。——摘自《世界文明史》材料四 (歐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治精神對后世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可以說,中世紀的市民民主和法律體系,以至近現代社會的民主和法律體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下經過發展和演變而確立起來的。(1)根據材料一,歸納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歷史條件。根據材料二,指出材料中闡述了民主政治的什么特點?雅典民主政治在何人主政時期發展到高峰。(3)根據材料三概括指出蘇格拉底認為雅典“抽簽選舉”帶來的危害。(4)根據材料四和所學知識,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積極作用。23、閱讀材料:材料一 英國歷史學家約翰 索利說:“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演講詞中說:“我們的政體并不與其他人的制度相敵對。我們不模仿我們的鄰人,但我們是他們的榜樣。我們的政治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的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為貧窮而在政治上湮沒無聞。”請回答:(1)材料一所說的“她”是指古代哪一城邦?(2)歷史上把伯里克利執政時期稱為“伯里克利時代”,此時該城邦是怎樣一種狀況 (3)材料二中伯里克利所說的“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的手中”是否確切 為什么?(4)該城邦的民主政治有什么進步意義 24、小明計劃完成一篇名為《古希臘文明之旅》的文章,有些地方還有疑問,請你幫他一起解決。【文明起源】材料一:如圖。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古希臘文明的什么特點?【文明成就】材料二:伯里克利在演說詞中這樣說:“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2)材料二中所說的“民主政治”是指哪個地區的民主制度?在伯里克利時期,是“任何人”都有參政的機會嗎?【文明傳播】材料三:亞歷山大雖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為號召,從小亞細亞到埃及一路贏得了當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但一旦遇到抵抗時,他是不惜大動屠刀的。城市被摧毀,幸存者被出賣為奴,財富被洗劫一空。材料四:(亞歷山大)遠征在客觀上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融會,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進程,在一個世界性的帝國內,世界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出現是必然的。(3)材料三中,人民對亞歷山大東征既支持又抵抗的原因是什么?(4)根據材料四概括亞歷山大遠征在客觀上所起的作用。答案1-5BABCA 6-10AAAAC 11-15ACCDD 16-20CADCC21、(1)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形式:登臺演講、激烈辯論、議案表決、參與公民大會管理城邦事務等。(2)容易產生權力的濫用和誤用,并且容易成為爭權奪利的工具。(3)有利于選拔人才;能充分調動公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避免盲目決策等。(4)狹隘:僅本邦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政治權利,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充實:城邦合法公民均享有民主權利。22、(1)在長期的海上貿易活動中,形成了平等、協商的原則和民主習慣;小國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態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條件。(2)政權掌握在全體公民的手中;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能力是擔任公職的先決條件。伯里克利。(3)抽簽選舉無法保證執政者的素質(讓不懂政治的民眾執政);民眾容易受沒有政治知識的蠱惑家的影響和控制。(4)對雅典:促進了雅典的經濟、思想文化的空前繁榮;對世界:開創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專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民主制度。23、(1)古代雅典。(2)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3)不確切;古代雅典民主是全體成年男性公民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4)為全體公民創造了廣泛參政的機會,激發了公民的自由、開拓精神,推動了雅典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對日后西方民主政治的演進產生了深遠影響。24、(1)小國寡民的城邦體制。(2)古代雅典。不是,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有參政的機會,婦女、外邦人和奴隸沒有任何政治權利。(3)支持:以解除波斯奴役為號召。抵抗:殘酷鎮壓人民的反抗,給東方人民帶來了戰爭的災難和奴役。(4)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使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