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名校調研系列卷·七年上期末測試 生物(人教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教學樓外,被修剪的樹木不但發出了新芽,還開出了花朵,這體現了生物 ( )A.需要營養 B.能進行呼吸C.能生長繁殖 D.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2.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在觀察過程中看到的視野順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②③①④3.在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要先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 ( )A.生理鹽水 B.酒精 C.碘液 D.清水4.有人把植物細胞比喻成一個小“城堡”,城堡中的“城墻”是指( )A.細胞壁 B.細胞質 C.細胞核 D.液泡5.我們做生物實驗時所用到的洋蔥和人的口腔上皮,分別屬于生物體結構層次中的 ( )A.器官,細胞 B.組織,細胞 C.器官,組織 D.個體,組織6.落地生根是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葉邊緣可長出許多不定芽(如圖)。不定芽是指從植物的葉、根等不定位置長出的芽。在合適的環境下,不定芽落地即可長成新植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控制落地生根生長、發育和遺傳的結構是細胞核B.不定芽的形成主要是靠細胞的生長C.不定芽細胞可以無限制地長大D.新植株的遺傳物質是母體植株的一半7.科學家將雌黑鼠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移到白鼠去核的卵細胞內,待發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宮內,最后產下的小鼠的體色和性別分別是 ( )A.黑色,雌性 B.褐色,雌性 C.黑色,雄性 D.白色,雌性8.小明家中的綠植由于疏于照顧,葉子慘遭蟲子啃食,變成了右圖所示的樣子。蟲子啃食的部分主要是 ( )A.保護組織 B.薄壁組織C.分生組織 D.輸導組織9.既有一定觀賞價值,又能用于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植物類群是 (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10.“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用來形容單細胞生物也很恰當。下列單細胞生物中擁有葉綠體的一組是 ( )A.眼蟲、變形蟲 B.草履蟲、眼蟲 C.衣藻、眼蟲 D.衣藻、草履蟲11.下列關于動物的生活環境及主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中,靠貝殼獲取水中的食物顆粒B.刺胞動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細胞協助捕獲獵物C.蛔蟲寄生在人的小腸里,生殖器官簡單,消化器官發達D.節肢動物僅生活在陸地上,利用外骨骼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12.圖中甲、乙分別代表兩種生物,陰影部分代表二者的共同特征,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若甲為蝙蝠、乙為家鴿,則陰影部分表示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B.若甲為蝗蟲,乙為大鯢,則陰影部分表示用皮膚輔助呼吸C.若甲為鱷魚、乙為蝸牛,則陰影部分表示體溫不恒定D.若甲為蚯蚓,乙為沙蠶,則陰影部分表示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13.動物的身體結構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下列敘述中與這一生物學觀點不相符的是 ( )A.家兔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提高了后代成活率B.鯉魚身體呈流線型,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C.海鷗在飛翔時,用肺和氣囊進行氣體交換D.狼的犬齒尖銳鋒利,利于撕咬獵物14.一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1.5萬只害蟲,被稱為“田園衛士”。下列關于青蛙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后肢發達———支撐身體B.蝌蚪發育成青蛙后,尾一直存在————保持身體平衡C.幼體生活在水里————用肺呼吸D.眼后有鼓膜————感知聲波15.如圖是某同學觀察到的酵母菌,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用碘液染色可以看到酵母菌的細胞核B.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C.圖片中有的酵母菌正在進行出芽生殖D.可以利用酵母菌制作酸奶和泡菜16.下列關于細菌芽孢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細菌的休眠體 B.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較差C.是細菌的生殖細胞 D.在細菌發育的初期形成17.疫苗研發首先要把病毒毒株分離出來,然后再進行繁殖培養,隨后再經過多種技術手段,才能變成疫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B.培養病毒時,要把它放在含有多種無機鹽營養液的培養基上培養C.觀察病毒時,要用高倍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觀察D.病毒顆粒是死亡的病毒18.下列關于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的說法,錯誤的是A.可以利用病毒達到轉基因或基因治療的目的B.病毒種類單一,可被抗生素有效殺滅C.可以利用昆蟲病毒研制出生物殺蟲劑D.可以利用噬菌體治療超級細菌引起的感染19.同一目的動物,它們一定是 ( )A.同一屬 B.同一綱 C.同一種 D.同一科20.下表為研究小組記錄的某自然保護區不同植被中鳥類和哺乳類的種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植被類型 闊葉林 針葉林 灌木和草叢鳥類種類 39 14 32哺乳類種類 12 9 11A.調查時發現不認識的植物可將其拔起帶回學校研究B.鳥類、哺乳類及植物是該自然保護區的全部生物C.調查數據中包含生物種類最多的植被類型是闊葉林D.調查時只發現了一只白額燕尾,因此可以忽略不計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0分)21.生物體每個結構層次都有具體的結構與功能,各結構層次之間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下面圖A 與圖B是高等動植物細胞結構模式圖,圖B 到圖 F 是人體結構層次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6分)(1)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是 (填數字序號)。(2)在B到F的構建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主要來源于圖B 結構中的 (填名稱)。(3)圖B細胞要成為圖F個體,離不開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圖中最能體現分化的是 (填“B→C”“C→D”“D→E”“E→F”)過程,通過該過程形成了不同的 。該結構層次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叫作 。(4)從圖A 細胞構建的個體與從圖 B細胞構建的個體相比較,在結構層次上缺少的是 。22.某興趣小組為探究天然植物的抑菌效果,設計了以下實驗。①分別取等量新鮮大蒜、生姜、洋蔥、大蔥榨汁,經處理后取上層清液為實驗所用。②在接種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兩個培養皿中,分別放入均勻涂有等量大蒜汁、生姜汁、大蔥汁、洋蔥汁、無菌水的大小相同且無菌的圓形濾紙,蓋上培養皿蓋,放在恒溫箱中培養。③培養結束后測量每一個抑菌圈(無細菌生長區域)的直徑大小并拍照記錄結果。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相關問題。(5分)(1)在培養基上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之前,要將實驗裝置放在高壓蒸鍋內加熱15~20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 。(2)實驗過程中畫線部分的做法是為了 ,其中無菌水濾紙的作用是 。(3)分析圖甲、乙實驗數據可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抑菌效果最佳的是 汁。(4)通過本實驗能否得出“生姜可以抑制所有細菌的生長”這一結論: (填“能”或“不能”)。23.玉米和菜豆是兩種歷史悠久的農作物。如圖是玉米和菜豆的種子結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請在[ ]中填寫圖中數字序號,[ ]后面的橫線上填寫文字名稱)(6分)(1)玉米種子和菜豆種子結構相似,在圖甲所示的結構中滴加碘液,發現 (填結構名稱)變藍。(2)圖乙中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物質的結構是[] ,該結構共有 片。(3)小麥和菜豆的種子都有種皮和胚。其中,小麥種子的胚更接近圖 (填“甲”或“乙”),由 (填數字序號)組成。24.如圖所示是四種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1)生物甲的 (填數字序號)有助于其在液體環境中運動。有些生物甲個體的外面有一層[4] ,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2)生物乙、丙、丁都可通過產生 (填圖丁中字母)來繁殖后代。(3)用放大鏡觀察橘子皮上的生物乙時,可以看到一條條直立生長的白色絨毛,這就是它的 菌絲。用顯微鏡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肉眼看到的生物乙的顏色,實際是圖乙中 (填數字序號)的顏色。(4)生物甲與生物乙、丙、丁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生物甲沒有 。25.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資料一:桫欏,不開花,也不結果實和種子,靠葉片背面的孢子囊群來繁衍后代。孢子的萌發離不開水,所以桫欏總是生長在植物繁茂的山谷中或林區濕潤的坡地上。資料二: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資料三:珙桐是我國的特有樹種。每逢花期,珙桐一樹白花在綠葉中搖曳,宛若千萬只白鴿棲息于樹梢作振翅欲飛之態。因此,珙桐也被稱為“鴿子樹”。(1)桫欏不開花,也不結果實和種子,但有 器官的分化,通過 繁殖,桫欏屬于 植物。(2)銀杏屬于 (填“裸子”或“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沒有 包被,俗稱的白果是銀杏的種子。(3)根據文中信息可知,可將桫欏分為一類,銀杏和珙桐分為一類,分類的依據是 。(4)上述三種植物均為瀕危物種,請你提出一點保護建議: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