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十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模擬試卷生物試卷(四)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四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四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簽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來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本題共16 小題,第 1~12 題,每小題2分.第 13-16 題,每小題4分,共4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迎客松(黃山松,松屬喬木)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下列關于黃山景區生命系統結構層次排序正確的是( )①黃山松的葉子②黃山松的細胞③黃山松細胞中蛋白質分子④一棵黃山松⑤黃山的所有黃山松⑥黃山的所有松樹⑦黃山的所有生物⑧黃山景區內所有動、植物A.③②①④⑥⑤⑧⑦B.②①④⑥⑧⑦C.②①④⑤⑦ D.②①④⑥⑦2.某小組同學進行生物組織還原糖檢測實驗,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對實驗改進或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A.用西紅柿代替蘋果,能更清晰觀察實驗現象B.研磨時添加石英砂可提高還原糖的提取效率C.斐林試劑經稀釋后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檢測D.水浴溫度需嚴格控制在50℃以避免試劑分解3.研究發現,有些細胞只有約30%的膜蛋白處于流動狀態。用阻斷微絲(細胞骨架的重要成分)形成的藥物——細胞松弛素B處理這類細胞,膜蛋白的流動性明顯增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某些膜蛋白可能與細胞骨架結合,其運動受到了限制B.膜蛋白均貫穿于膜基本支架,對物質運輸起重要作用C.人、鼠細胞融合實驗可以證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D.用纖維素酶代替細胞松弛素B也能增加膜蛋白的流動性4.黑藻是研究水生植物生理學和細胞學的模式生物。某同學以黑藻葉片為實驗對象,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需將黑藻葉片切成薄片以便觀察B.需將黑藻染色后再置于顯微鏡下觀察C.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吸水能力逐漸增強D.處于滲透平衡時,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一定相等5.將新鮮肝臟研磨液與過氧化氫溶液混合,在最適溫度和最適pH條件下反應,檢測不同時間下產生O2的總量,得到曲線A(如圖)。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只改變一個條件,可得到曲線B,則改變的條件為( )A.降低反應的溫度B.減少肝臟研磨液的量C.降低反應的pH值 D.減少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6.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細胞衰老機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下列過程會延緩細胞衰老的是( )A.細胞分裂過程中,端粒縮短B.染色質收縮阻礙轉錄過程C.抗氧化物使細胞內自由基減少D.有害物質入侵導致蛋白質活性下降7.某植物根部細胞能進行多種形式的細胞呼吸。將該植物置于缺氧環境中,測得根細胞CO2釋放速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圖中a點之前不可能產生的物質是( )A.丙酮酸 B.ATP C.酒精 D.乳酸8.鹽脅迫條件下,擬南芥細胞中PI轉變成PI4P,解除對H+-ATP酶的抑制,增強Na+-H+逆向轉運體的活性,從而清除細胞中過多的Na+,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進出細胞的方式都是主動轉運B.Na+-H+逆向轉運體運輸Na+的方式是易化擴散C.增加H+-ATP酶活性能降低膜內外H+濃度差D.鹽脅迫下PI/PI4P的量顯著降低,加快Na+跨膜運輸9.科學家對傘藻進行核移植實驗(如圖),將甲種傘藻的細胞核移植到去除細胞核的乙種傘藻柄中,結果新長出的傘帽形態與甲種傘藻一致。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該傘藻核移植實驗結果說明,細胞核控制生物的遺傳性狀B.若核移植過程中核仁被破壞、染色質完好,則不會影響傘帽形態C.核移植實驗的操作可以有效避免假根中細胞質對實驗結果的影響D.核移植實驗的自變量是細胞核的來源,因變量是新長出的傘帽形態10.春季干旱,全國多地呼吸道感染疾病高發,下表為誘發呼吸道感染“毒株”的有關信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病原體 核酸種類①流感病毒 RNA②肺炎鏈球菌 DNA和RNA③肺炎支原體 DNA和RNA④人腺病毒 DNAA.①的遺傳物質易變異B.①②的增殖方式相同C.③④細胞中有環狀DNA D.以上“毒株”所含堿基種類相同11.下列關于T2噬菌體、藍藻和黑藻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能進行有絲分裂B.都能進行細胞呼吸C.遺傳物質都是DNA D.都能合成蛋白質12.家兔的毛色由兩對等位基因C/c和D/d共同控制,其中C基因控制合成的酪氨酸氧化酶可將酪氨酸轉變為黑色素,使皮毛呈黑色;顯性基因D決定黑色素在皮毛中的分布,黑色素分散后出現灰色性狀。現用兩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實驗,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親本中白色家兔的基因型為ccDD或ccddB.F2的灰色家兔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1/16C.通過測交法可以鑒定F2白色家兔的基因型D.F2的黑色家兔自由交配的子代中白色占1/913.下圖是杉木(2n = 22)的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其中圖b中細胞所處時期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重組發生在圖d和圖a時期的細胞中B.處于圖b時期的一個細胞中有11條染色體,22條染色單體C.圖a和圖c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不同,但一個染色體組中的DNA數相同D.觀察減數分裂實驗中,用卡諾氏液染色后需要用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沖洗14.下列有關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加熱致死的S型菌的莢膜直接轉移至R型活菌上B.格里菲斯提出加熱致死的S型菌中存在轉化因子C.DNA酶處理S型菌的提取物運用了加法原理D.艾弗里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DNA是遺傳物質15.下圖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某個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圖表示蛋白質合成中的轉錄過程B.c為tRNA,是通過逆轉錄合成的C.d從mRNA的5'端向3'端移動D.圖中下一個密碼子的序列為UGG16.大豆的子葉顏色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三個隱性基因疊加時呈深綠色。現有黃色子葉甲與綠色子葉乙(親本中有一個體為三體植株)雜交,所得的F1中黃色:綠色,深綠色=3:2:1,讓F1中的所有黃色植株與綠色植株雜交,則子代中黃色植株所占的比例為( )A.1/2 B.1/6 C.5/18 D.3/25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60分,請考生按要求作答)17.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糖類、脂質過量攝入導致的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等疾病高發。NAFLD與脂滴(與脂肪代謝及能量穩態相關的存儲細胞器)的代謝異常有關。(1)長期大量攝入糖類很容易導致肥胖,從物質轉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NAFLD的特征性病理表現為肝細胞中脂滴異常增多。①脂滴的核心由中性脂肪組成,在脂肪鑒定實驗中使用體積分數50%酒精溶液的目的是 。②脂滴形成過程(如下圖)會出現連續的內質網膜與脂滴膜共同組成的膜橋結構,據此推測脂滴從內質網上分離體現了膜的 性。根據磷脂分子的特性與脂滴的組成,請在方框內畫出脂滴的結構 。(3)NAFLD發病的重要原因是線粒體功能障礙。①線粒體通過 擴大膜面積,其產生的直接能源物質結構簡式是 。線粒體與內質網等細胞器相互作用,在脂質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保護肝細胞免于脂中毒。②肝細胞中線粒體與內質網及脂滴間通過膜接觸位點進行識別和連接,說明這些膜接觸位點可能具有 的功能。研究表明,NAFLD患者肝臟細胞內線粒體-內質網接觸位點構成的結構是不完整的,從而導致肝細胞中脂質異常積累。(4)肝臟中,溶酶體與脂滴相互作用形成自噬小體,其內 能催化中性脂肪分解,分解產物參與能量代謝。該過程 (正常/異常)往往會誘發NAFLD.18.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CTR1和ATP7A是維持細胞內銅穩態的主要銅轉運蛋白。銅伴侶蛋白(如CCS、ATOX1、COX17)與Cu 結合,幫助Cu 正確定位到特定位點,部分機理如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與CTR1合成加工有關的細胞器有 ,銅轉運蛋白轉運Cu 體現了細胞膜具有 的功能。(2)ATOX1與Cu 結合后一方面協助Cu 經ATP7A以 (方式)轉運到高爾基體中,另一方面需通過 (結構)進入細胞核,調控相關基因表達,參與多種酶的合成。(3)Cu 經CCS轉運激活SOD1,清除自由基,延緩細胞 的進程。Cu 經COX17轉運激活位于 (結構)上電子傳遞鏈末端的CCO,CCO將接受的電子傳遞給 ,最終生成水。(4)ATP7A功能受損,會導致細胞質基質中Cu 異常升高,原因有 。(5)過量Cu 與線粒體內關鍵酶結合導致ATP合成受阻,誘導細胞發生銅死亡。伊利司莫(Cu 運入細胞內的載體)可殺傷依賴線粒體代謝的癌細胞,其作用機制是 。19.圖1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圖2表示細胞中兩種結構的組成物質與元素的關系。圖1中的A、B和圖2中的A、B、C代表元素,圖1中的I、II、III、IV是生物大分子, 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回答下列問題:(1)I在動物肝臟細胞中主要指 。Ⅳ的結構具有多樣性,其原因由P分析為 。植物體內V大多含有 脂肪酸,在室溫時呈液態。(2)圖1中 與圖2中乙表示同種物質。圖2中的丙徹底水解會產生 種小分子物質。(3)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圖2中結構1的通透性,將小鼠肝細胞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培養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變化,結果圖3所示:發現隨培養時間延長, ,據結果推測, 可能為氨基酸進入細胞后的代謝產物。20.胚胎學的研究為生物進化提供了證據,如圖是幾種脊椎動物(蠑螈、雞、黑猩猩、人)胚胎發育過程的模式圖。請根據此圖回答問題: (1)幾種脊椎動物胚胎發育的早期,形態、結構極為相似,這說明它們有 ,也說明不同物種間存在著或遠或近的 關系。(2)幾種脊椎動物胚胎發育的早期,形態結構很像魚,說明生物進化的趨勢之一是從 到 ;生物進化的其他趨勢是從 到 ,從低等到 。21.DNA甲基化是指基因在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將甲基轉移至基因的堿基上,這是表觀遺傳修飾機制之一。研究表明,吸煙會使人的體細胞內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而男性的精子活力低下與吸煙存在一定相關性。研究人員推測吸煙也會影響精子中DNA的甲基化,從而影響精子的活力。下圖1是胞嘧啶甲基化與去甲基化的代謝過程,圖2表示某段DNA分子甲基化示意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除了DNA甲基化外,構成染色體的 等修飾也會導致表觀遺傳現象。根據胞嘧啶甲基化與去甲基化的代謝過程可以推測,因表觀遺傳而出現的性狀可能在子代中慢慢消失,依據是 。(2)已知圖2所示的DNA片段中含胸腺嘧啶x個,占該區段全部堿基的比例為y,則該DNA片段中胞嘧啶有 個。基因的甲基化修飾雖然會引起表型的變化,但這種修飾并不屬于基因突變,原因是 。(3)5-mdC是DNA中最常見的修飾堿基,可反映細胞全基因組甲基化水平。為研究吸煙者對男性精子中DNA甲基化的影響,研究人員檢測了對照人群(A)、輕度吸煙人群(B)和重度吸煙人群(C)精子中的5-mdC的平均水平,結果如下圖所示:根據檢測結果可知,吸煙會 (填“促進”或“抑制”)男性精子中DNA的甲基化,同時還表明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C D C C D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C B C A17.(1)糖類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2) 洗去浮色 流動(3) 內膜向線粒體內腔折疊嵴 A-P~P~P 信息交流(4) 脂肪酶 異常18.(1)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控制物質進出(2)主動運輸 核孔(3) 衰老 線粒體內膜 O2(4)Cu+無法及時運出細胞和運入高爾基體(5)伊利司莫通過將Cu+運入細胞內,使Cu+在線粒體內大量積累,導致ATP合成受阻,誘導癌細胞發生銅死亡19.(1) 肝糖原 組成Ⅳ的 P 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 不飽和(2) Ⅳ 6(3)培養液中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逐漸降低,尿素含量逐漸上升 尿素20.(1) 共同的原始祖先 親緣(2) 水生 陸生 簡單 復雜 高等21.(1)組蛋白發生甲基化、乙酰化 發生甲基化修飾的堿基可能被去甲基化,從而導致表觀遺傳的性狀消失(2) x(1/2y-1) 甲基化修飾并不會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3) 促進 吸煙程度對5-mdC的平均水平(或DNA的甲基化水平)無明顯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